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雪球"假说与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冰川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鹏  徐备  郑海飞 《新疆地质》2004,22(1):87-93
近年来.新元古代冰期的奇特地层引发了学们对新元古代冰期环境特征与成因演化的研究热潮.各类假说和模型不断提出,Hooffman等人运用“雪球”假说对冰川沉积的低纬度和低海拔特征、冰室效应和温室效应的相互交替、盖碳酸盐岩的成因、稳定同位素变化的含义、冰期地层中铁矿的成因等均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近年国内在新疆塔里木展开了对新元古代冰川事件的研究.碳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比值的研究成果,不仅进一步证明了前人提出的三期冰期的观点.而且从地球化学角度验证了“雪球”假说.  相似文献   

2.
冰川沉积物成因确定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冰川沉积物的成因鉴定一直存在争论,尤其是体现在讨论第四纪冰川沉积物的成因确定问题方面,传统地质学从冰川沉积物的沉积学和地貌学特征方面来讨论其成因受到了挑战,本文试图从沉积砾石中寻找与冰川成因直接相关的应用信息,进而提出用砾石的声发射应力测量法确定其冰川成因的新认识,首先对现代冰川砾石进行声发射应力测量,将此测量值丙与 石所受的实际铅直应力值比较,研究显示二者对应很好,说明冰川砾石是能够记忆上覆冰层所造成的应力,其次,无争议的第四纪冰川砾石亦具有对应的应力记录,最后讨论了有争议的庐山地区第本四冰川沉积,研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丰宁地区及内蒙赤峰一带发现的“冰臼群”,引起了“冰川”和“风成”说两种成因观点的争论。笔者就其一些具体现象提出质疑商讨,并提出了另外成因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桂林地区古冰川遗迹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四十年代以来,广西地区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是地质、地理界长期争论的问题。1985年4月21日《光明日报》刊出桂林风景区附近存在冰川遗迹的消息,称“王克钧工程师等科技人员,发现桂林风景区存在着大量冰川遗迹”,“著名地质学家孙殿卿等给予高度评价”。为这则消息所吸引,我们于1985年12月联袂到桂林考察,并参阅了有关资料,认为桂林地区并无确切的第四纪冰川遗迹,第四纪地理环境缺乏冰川发育的必要条件,对某些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现象不宜作冰川成因解释。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叙述于后。不当之处,请读者特别请冰川成因论者指正。  相似文献   

5.
太白金矿品位低、易采、易选、其成矿地质特征比较独特,使其成因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主要的观点有岩浆热液成因和喷流沉积成因。但作者从太白金矿的大地构造位置,赋矿层位特点,西坝岩体及其它岩脉和矿床成因矿物学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新的成因观点,即太白金矿成因类型的“喷流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晚元古冰川成因的最新研究成果.晚元白冰成岩的古地磁研究有两个重大成果:(1)晚元古冰川赋存于低古纬度:(2)晚元古超大陆的存在。它们依据古地磁及其他地质证据,反过来利用超大陆的全球古地理重建,以及冰成岩与相伴生的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探讨新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7.
王守义 《地质论评》1981,27(1):40-45
近年在晋西北地区发现一套早白垩世的红色粗碎屑岩,其砾石的特征与第四纪冰碛砾石及一些现代山谷冰川的砾石极相似,然而,在我国白垩纪的冰川遗迹尚无报导。这里的现象不仅事关“冰川遗迹”的鉴定问题,而且涉及红层的成因等问题。为此,本文侧  相似文献   

8.
丹巴梭坡堆积体是一巨型第四纪堆积体,分布在大渡河的左右两岸,其上有114座珍贵藏碉。对堆积体的成因有冰川成因、冰水成因和泥石流成因等各种观点。在对堆积体现场进行详细勘察的基础上,对藏碉群斜坡巨型堆积体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左岸堆积体的成因主要以崩滑作用为主;右岸堆积体是冰源泥石流和崩塌、滑坡等作用的混杂堆积。并在后来的钻孔揭示中得以验证。这对于川西地区深厚覆盖层成因的揭示以及藏碉群文物的保护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冰川沉积物,尤其是第四纪冰川沉积物的成因鉴定一直存在争议,根据冰川沉积物的沉积学及地貌学特征来确定其是否冰川成因这一传统地质学方法,在中国东部受到了挑战。笔者利用砾石的声发射应力测量法(AE法)在冰川砾石中识别出与冰川作用直接相关的应力信息,从而对第四纪冰川沉积物的成因鉴定提供一种新的可靠方法。首先利用AE法对东昆仑山西大滩现代冰川砾石进行声发射应力测量,得到砾石的AE应力值,并将此值与砾石所承受的实际铅直应力计算值进行验证,发现二者吻合,证明冰川砾石是能够记忆上覆冰层所造成的应力。其次,在昆仑山垭口地区发育…  相似文献   

10.
槽碛垅是位于冰川前面低平处、与冰川流向一致的沟垅相间的平行冰碛垅。在国外对槽碛垅的报道和成因探讨的文献很多。在国内有关槽碛垅的报道极少。1980年我们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前注意到槽碛垅,其形态仅数十厘米高。1981年我们在博格达峰北坡四工河5号冰川前观测到的槽碛垅,数量多,高度大,可以说是我国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槽碛垅最发育的地区。本文就它们的形成特征、粒度组成、组构与其成因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16,(6)
肃南县祁连山素珠链冰川矿泉位于祁连山主峰北坡观山河脑一带,由南泉和东泉构成,属祁连山主峰素珠链冰川区。泉域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北祁连褶皱带,区域构造线呈北西~南东向展布。泉域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孔隙中,主要接受冰川融水、大气降水和观山海子湖水的入渗补给。矿泉水的形成严格受地貌、地层和构造因素控制,经地下水的溶滤作用而形成锶型天然矿泉水。矿泉流量、水温、水质动态基本稳定,属低钠锶型矿泉水。研究祁连山素珠链冰川矿泉水的成因及动态特征,对于在祁连山冰川分布区寻找同类型锶型矿泉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北京潭柘寺地区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宏观和微观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北京西山潭柘寺地区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宏观特征研究为基础,对管坨岭冰期和赵家台冰期的古冰川沉积进行了石英颗粒表面结构形貌组合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管坨岭冰期的管坨岭冰碛层和大富庄冰碛层,以及赵家台冰期的太平庄冰碛层中的石英颗粒表面结构,以冰川成因的形貌组合占优势,而赵家台冰期鲁家滩冰水沉积中的石英颗粒表面结构,则以冰川和流水共有成因的形貌占优势。所以,据冰川遗迹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可以肯定该区分别在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曾发育过两次古冰川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志刚  王建  张梦媛  梅静 《地质论评》2017,63(6):1576-1584
原地生宇宙成因核素(宇生核素)~(10)Be和~(26)Al暴露测年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地貌年代测定,尤其是在冰川地貌年代测定中备受青睐。多数学者通常选择冰碛垄表面散布的冰川漂砾作为测年对象。然而,冰川漂砾在暴露测年研究中存在暴露后期翻转、不等时暴露等问题,不仅影响冰川地貌测年的精度,而且难以获得较老的冰川地貌年代。冰碛垄表面碎屑物质,一直附着于冰碛垄"表面",可以规避冰川漂砾测年存在的不等时暴露问题,而且可以减少测试样本量、降低测试费用。因此,本文尝试探讨利用冰碛垄表面碎屑物质进行暴露测年研究的可行性,可望为较老冰川地貌暴露测年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部中低山区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已经争议了一个世纪,作为东部地区冰川堆积重要依据的"泥砾"(冰碛),一直被持非冰川观点者称作是泥石流沉积物。但是,由于冰川与泥石流的堆积过程之间存在本质差别,这必然在堆积体的特征上表现出专属性差异。因此建立冰川与泥石流在堆积特征与堆积过程上的专属性差异,在冰碛物的成因分析、冰碛堆积过程恢复上就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在对比分析了冰川堆积与泥石流堆积的过程差异的基础上,发现两类堆积体在平面与剖面上都存在明确的专属性差别。冰川冰碛在平面上形成专属性的垄槽序列,剖面上显示为无层理、混杂堆积状态。泥石流形成堆积扇,扇面上呈放射状垄岗堆积,剖面上表现为韵律序列。这是区别冰川与泥石流堆积体的本质所在。在此基础上,对蒙山九龙潭一带混杂堆积体进行调查与恢复,发现其具有典型的冰川成因垄槽序列特征,结合其剖面上表现为无层理、混杂堆积特征,从沉积序列与沉积过程的角度,佐证了蒙山九龙潭混杂堆积为第四纪冰川作用的事实。垄槽序列既是堆积物是否为冰川作用属性判断的专属性特征,也是恢复冰碛堆积体基本地貌特征与堆积过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庐山古冰川问题与赣中低山区的现代泥石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庐山第四纪古冰川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由于种种原因使这个在整个第四纪研究领域内带根本性的问题迁延至今未获解决。在八十年代以前,由于我国地学界对现代冰川沉积和泥石流沉积的特点缺乏认识,无法将庐山地区成因上有争议的混杂堆积(Diamicton)与之进行对比研究,因而,争论双方都不能从混杂堆积物本身的种种特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冰川区,常有冰川洪水暴发,影响国家建设。对其加以研究,对于山区经济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据现有资料,我国的冰川洪水主要发生在新疆的西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及中国天山西部地区,藏南地区也频繁发生。根据其成因可分成两种类型:冰湖溃决型和冰川融水型。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龙门山前缘“飞来峰”成因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报道了近年来的新发现和新进展,进一步讨论了“飞来峰”冰川成因。  相似文献   

18.
分布于高山冰川与积雪边缘、固体物质主要由新老冰碛和雪崩岩屑所补给、水源依赖于冰雪融水及冰湖溃决水的泥石流称为冰川泥石流。 博格达峰地区既是东天山现代冰川最集中和最发育的地区,也是现代冰川泥石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兹仅1981年考察所及,就其分布、成因、类型及活动特征等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19.
湖南浏阳大围山第四纪冰川地质自1970年代发现以来,对大围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特征及形成条件还没有过系统论述。根据以往资料并结合实地考察结果,得出大围山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以冰川沉积学理论为基础,从沉积动力学的角度讨论不同成因终碛的沉积过程及它所反映的冰川状况。首先根据地貌学原则,大致确定了终碛的成因,然后分析了其组构、粒度、粒态等特征,以验证其正确性,并揭示其规律,收集沉积过程中冰川留下的信息。文章对观测资料作了统计处理,并用几何法完善了组构图表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