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山东半岛海滩层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振业  盖广生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3,13(1):75-81,i002,i003
层理是沉积岩和沉积物中常见的沉积构造,通常以成分、结构、颜色、定向排列等性质在垂向上的变化而表现出来。因此,层理的特征秘类型能反映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
丘状交错层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的几十年间在沉积物记录中发现了大量的丘状交错层理,它广泛形成于近滨——陆架之间,但在河口湾、潮坪以及三角洲等环境乃至深水浊积岩中也发现了它的存在,然而,人们对于它的形成环境和影响因素以及成因仍然存在着争论。通过近年来的研究,认为丘状交错层理是由振荡水流和单向水流联合作用所产生的观点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综合Simone Dumas(2006)的波洞实验以及前人的研究观点,影响丘状交错层理发育的因素主要有沉积物的粒度、风暴浪强度、地形坡度和水体密度、温度、粘度等。丘状交错层理对于恢复沉积物记录中的古沉积环境和古地理条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潮间浅滩及海积平原上沉积物中的微层理、小层理和多元结构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韵律体系。小层理是由不同类型的微层理组成,多元结构是由不同类型的小层理组成,它们在成因上也是密切关联的,在一定水文、泥沙条件下形成的微层互相迭加则构成小层,水文、泥沙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则形成小层理。不同类型的层理在潮间浅滩上的分布及海岸的淤长,形成了多元结构。  相似文献   

4.
层理是沉积岩和沉积物中常见的沉积构造,通常以成分、结构、颜色、定向排列等性质在垂向上的变化而表现出来。因此,层理的特征和类型能反映沉积环境。 海滩层理的研究是从开发海滩砂矿开始的。近廿年来,油气勘探的发展证实,海滩相砂岩是孔隙度较高的油气储集层,为了辨别它,恢复古地理,往往总结现代海滩的形成机理,包括海滩层理。Thompson(1937)最早研究海滩层理,Emery(1950,1978)、Bagnold(1954),Clifton(1969,1971)和Inman(1971)等探讨过海滩层理的  相似文献   

5.
加利福尼亚近海圣巴巴拉盆地沉积通量与纹泥的形成关系RobertC.Thunel等我们对过去气候变化特征的了解部分地建立在对各种地质记录反映出的各种短暂沉积作用的分析上面(Baumgartner等,1989),通常在海洋环境中,低的沉积物堆积速率和底栖...  相似文献   

6.
根据盐湖野外考察和钻井记录,盐湖沉积的重要特征是盐类沉积物和碎屑沉积物互层或混层,构成沉积旋回。盐湖碎屑沉积物一般是松散的,或致密的,与石膏和其它盐类,特别是碳酸盐密切共生,多具微层理。我们曾先后对青海、内蒙等地区某些盐湖163个沉积物样品中不溶物进行了粒度分析。本文报导的是对这些盐湖沉积物粒度成分研究的初步结果。所有原始样品均是找室历来野外考察中采取的。由于盐湖碎屑沉积物中常常含有不同量的可溶的、或不溶的其它盐类沉积物,情况比较复杂,以及作者水平有限,本文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相似文献   

7.
岩心观察结果及分析化验资料显示,在石西地区西山窑组沉积物中,砂岩成熟度较低,砂、砾岩中炭屑及炭化植物枝干较多,沉积构造以平行层理、交错层理为主,并识别出了双向交错层理.结合石西地区测井资料及岩心资料,对石西地区西山窑组沉积体系展开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属于曲流河三角洲相沉积,发育3种亚相和10种微相: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分流...  相似文献   

8.
崇明岛东部潮滩沉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志明 《海洋与湖沼》1985,16(3):231-239
崇明岛东部滩地受潮汐作用明显,波浪作用弱。滩地的淤涨速度快。沉积物以粉砂为主,自潮上带到潮下带,粒度增大,分选变好。潮上带泥裂多,具有水平层理。潮间带,潮下带以小水流波痕为主,小波痕交错层理发育。潮间上部具有浪成波痕、干扰波痕、流痕,波状、脉状、透镜状层理主要出现在该部位。波痕等表面构造随大、小潮变化。潮沟局限于潮上带和潮间带上部,边滩发育,有两种形态不同于河流沉积的点坝,沉积物大都呈双众数分布。  相似文献   

9.
潮滩垂向沉积韵律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周期性的潮汐条件,包括涨落潮、大小潮、季节性及更长时间尺度的潮汐特征,为探究大小潮周期对潮滩沉积物垂向层理形成机制的影响,应用一维潮流泥沙与底床分层数学模型,对周期性潮汐条件作用下潮滩垂向沉积韵律层形成机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大小潮的周期性是模型中沉积层理表现韵律性的主要原因之一,韵律层中单个层理结构对应于1个大小潮周期过程,层理结构由形成于小潮期间的泥质层及形成于大潮期间的砂质层组成,层理的厚度也呈旋回性变化,大潮时层理较厚而小潮时层理较薄。水体边界含沙量是影响潮汐层理结构的重要因子,边界含沙量中粉砂占比增大会使潮汐韵律层整体粗化且砂质层厚度增大,当边界含沙量整体显著增大时,潮滩上的垂向潮汐韵律层会更加完整且厚度明显增大。潮汐层理的形成与特征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后续需进一步探究包括波浪、风暴潮、潮滩生物等其他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卢博  李传荣 《海洋学报》2002,24(2):94-100
以第四纪地质土质学的显微结构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珠江口外海沉积物工程地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电子探针等微区分析方法深入分析软土结构、微结构的组构和层理以及分类特征,结合原状样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研究颗粒接触、堆垒、孔隙等现象与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分析研究表明,珠江口外海沉积物存在着6个微结构类型,其中混合接触结构的底质类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