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叙述在B6935计算机的TEXT-TRIEVE软件包支持下建立“射电天献数据库”的过程。通过对数据库查询的几个例子,说明其合作效果。经过实践提出了TEXT-TRIEVE软件对献检索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随着容器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天文软件应用程序,如何理解容器技术,将容器技术运用到天文软件开发测试工作中,成为每一个相关从业人员应该思考和快速掌握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容器技术在天文数据档案库系统测试中的应用,实现对科学数据产品长期存档与数据产品查询检索,支持各级数据产品、工程数据、标定数据、辅助数据的管理,测试科学数据产品存储、检索、提取、维护、分析、控制功能,在传统软件环境部署及测试中,天文软件环境复杂且运行时依赖较多第三方库支持,测试中耗费大量时间定位软件缺陷重现测试环境。介绍容器技术在天文数据档案库系统测试应用中的优势和重要性,实现测试环境标准化、测试数据隔离性、测试功能扩展性,提高测试工作的效率。同时也为容器技术在其它天文软件测试与应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际上诸多天文项目均遵循虚拟天文台(Virtual Observatory,VO)标准协议开发各天文数据检索发布系统,对外公开发布数据,并对数据资源进行VO注册,从而使用户通过虚拟天文台门户网站即可访问获取不同天文项目的数据集.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项目也将虚拟天文台技术引入HXMT卫星数据检索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既满足HXMT卫星数据发布需求,又将HXMT卫星数据融入虚拟天文台环境,实现国际天文数据的共享共用.系统提出了符合虚拟天文台规范的体系架构,并选取SCS锥形检索、VOTable数据格式等虚拟天文台标准协议加以实现,采用MVC模式、SSH框架以及各种J2EE技术进行软件研发,提供检索访问、浏览下载和可视化功能.实践和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在解决天文数据资源互操作、共享发布、检索访问及异构应用集成方面均具有可操作性,对我国空间天文卫星数据检索发布系统的研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疆天文台目前已归档32 290条脉冲星观测数据文件,脉冲星数据检索平台提供南山观测站25 m射电望远镜自2000年以来获得的近300颗脉冲星的观测数据检索服务。数据文件和检索、访问方法符合虚拟天文台标准和协议。介绍了如何利用新疆天文台脉冲星数据检索平台获取数据,如何利用虚拟天文台相关工具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及锥形检索、多约束目标检索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大规模星表的快速检索是交叉证认、多波段数据融合、暂现源搜寻等任务实现的基础,尤其是大视场暂现源搜寻需要在一个曝光周期内完成观测结果与大规模星表的检索与交叉证认,以发现正在变化的天体。现有的大规模星表通常包含数十亿天体,为了在有限内存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快速检索,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通过使用基于HEALPix的多分辨率动态划分算法,能够将星表按照不同天区天体密度切分成大小合适且均匀的星表文件;进而在开源序列化组件Protocol Buffers基础上设计出一套针对星表的序列化方案,作为星表切分和检索时的中间存储介质,以尽可能提高检索时的速度。还尝试应用Peano-Hilbert编号代替HEALPix原有Z型编号顺序遍历星表,提高了缓存命中率,实现了对大规模星表的高效融合,方便对数据的后续利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海量观测数据及次生数据的高效存储与检索,天文大数据的快速及时处理,加速天文学研究的科学产出等问题,已成为天文观测和天文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天文大数据的高效分析和处理,帮助天文学家重新审视和了解宇宙。虚拟天文台的出现为全球范围内研究资源的无缝透明连接提供了协议、标准,以协议为基础规范了天文数据的发布与检索方式。以国内外现有的观测设备为基础,综述目前主流天文机构的数据发布与检索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7.
FITS数据文件的检索和访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适图像传输系统(Flexible Image Transport System,FITS)是天文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数据格式.自从20世纪80年代FITS格式被国际天文联合会(IAU)正式公布为国际标准以来,大部分的天文数据都是以FITS文件的形式在世界各地的数据中心和天文学家手中保存和交换.采用文件系统方式保存管理的FITS数据文件,很难适应程序化的检索和定位需求.随着FITS文件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虚拟天文台技术的发展,为这些以文件形式保存的天文数据提供检索功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FITS头以关键词值对的形式确切定义了所属FITS文件的结构,还提供了数据本身诸多特性的重要信息.FITS头中保存的这些信息可以满足大部分FITS数据文件查询检索的需求.将FITS头中的信息利用数据库来保存和管理,可以极大的方便对FITS文件的检索和定位.FITS头归档入库系统(FitHAS)是中国虚拟天文台项目开发的一个简单实用的FITS头信息归档入库工具,能够方便的将单个或者多个FITS文件的主FITS头信息导入到数据库中,为FITS数据文件的查询检索奠定基础,进而为虚拟天文台等更高层次的数据访问服务部署创造条件.本文介绍FITS数据格式,FITS头的基本结构;探讨虚拟天文台环境下FITS数据文件检索定位的实现方式;阐述FitHAS的功能特点、设计开发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改变卫星定轨软件对Unix平台的依赖性和Unix平台命令式操作等因素制约后续的开发和应用的状况,进行了将精密定轨软件从Unix平台移植到Windows平台下的工作。阐述了卫星定轨软件移植的步骤,主要包括根据2个平台下软件的差异,对卫星定轨软件程序进行删除、追加、修改等。对卫星定轨软件移植前、后得到的有关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移植工作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详细介绍了脉冲星测时软件TEMPO2的应用算法和软件的使用方法。内容包括软件的下载、安装、各种程序接口的使用、数据模拟、软件的开发以及该软件预测模式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天文软件种类繁多,内容几乎涉及了天文学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对天文学家还是天文爱好者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随着Skymap、Starry Night、RegiStar等各种天文软件的普及,天文爱好者在实际观测中越来越需要依赖于天文软件进行辅助观测,这些软件的使用对天文爱好者的各种实际观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掩星观测也不例外,同样需要掩星软件OCCULT(或其它掩星辅助类软件,以后会逐步介绍)进行辅助观测。  相似文献   

11.
G.  Hobbs 《云南天文台台刊》2012,(3):257-276
详细介绍了脉冲星测时软件TEMPO2的应用算法和软件的使用方法。内容包括软件的下载、安装、各种程序接口的使用、数据模拟、软件的开发以及该软件预测模式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云南天文台的H-alpha太阳色球望远镜每天的数据量约有2G bytes,大量数据带来了使用上的不便。因此,实现数据的查询和共享成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为此,试图通过建立H-alpha数据的管理系统,实现对工作流程的改进,完成对数据的检索、在线浏览和远程下载。在WindwsXP操作系统和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平台上,利用JAVA语言和JSP技术开发了一个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原型系统,可以完成对数据的压缩存储,实现数据的检索、实时浏览、删除(需要相应权限)和下载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扼要叙述GSC星表应用软件的设计,从数据结构和算法两个方面介绍了Delphi可视化面向对象编程环境下对文件搜索、数据存储与排序、星图生成与检索等几个难点问题的处理。算法和数据结构的描述采用了warnier图。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巡天观测计划的进行,传统的数据库技术无法满足海量天文数据的存储以及检索性能的需求.针对海量天文数据存储以及锥形检索的高并发、高性能问题,采用数据库中间件技术,当海量数据到达传统数据库存储阈值时,能够通过中间件技术以分库分表的形式存储到数据库集群,充分整合关系型数据库和分布式技术的优点.利用MySQL数据库集成动态索...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应用软件环境建设本质上是一个软件工程,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规划和实施,可以使所建立的软件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用户需求,提高软件开发、软件维护和软件管理的生产效率。本论述了软件工程方法在上海天台计算中心应用软件环境建设中的应用,重点论述需求分析、软件维护和软件管理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海量空间目标光学特性数据入库与检索效率低、非结构化数据存储与管理困难、数据服务扩展性差和无法满足多用户获取实时请求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空间目标光学特性数据混合存储策略.首先,利用光学特性数据中光源与探测角度的规律性,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构建检索策略;其次,结合空间目标光学特性数据应用领域在数据存储、处理和访问方面的需求特点,构建空间目标光学特性数据混合存储策略,并设计了数据检索体系结构;最后,选取空间目标模拟光学特性数据入库和检索两个场景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存储数值数据情况下,混合存储策略数据入库效率较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提高超过17倍;存储数值数据和图像文件情况下,提高超过34倍;在多用户请求下混合存储策略数据检索效率较传统存储策略有较大提升.提出的混合存储策略能够有效地满足空间目标光学特性相关的仿真、测试与实验对数据的实时请求需求.  相似文献   

17.
VLBI测轨分系统已经成功完成嫦娥三号任务实时阶段VLBI测定轨使命。数据通信软件是分系统关键软件(B级)之一,负责分系统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北京中心)的实时数据交换工作。对数据通信的任务进行简单介绍,并给出功能需求、系统设计及其实现细节;总结了数据通信软件在嫦娥三号任务中的执行情况;最后讨论了数据通信软件的表现并展望在未来探测任务的应用。数据通信软件在嫦娥三号任务中的优异表现显示软件达到研制目标,满足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文观测数据宝库,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近年来,随着天文观测与理论的快速发展,对历史超新星、太阳活动周期等问题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但古代天象记录的整理工作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水平,在信息利用方面存在检索不便、文献不全、缺乏相应分析等问题,已难以满足天文研究工作的需求。基于面向文档数据库、全文检索、语法分析、Web等技术,设计开发了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数据库,实现了对古代天象记录中各类科学和文史信息的数字化存储与检索。这一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研发为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更好地服务于全世界天文学家,促进对古代天象记录的校勘、证认、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单天线软件谱线接收机系统(Single-dish Software Spectrameter System,SSSS)是一组使用C语言编写的计算机软件。利用通用VLBI设备,SSSS实现了射电望远镜的单天线谱线观测。该文详细介绍SSSS的功能和方法、系统设计和软件实现。同时给出了一些初步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天文学名词>数据库网站是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开展名词审定工作和为广大用户提供名词查询检索以及其它相关服务的网络平台.随着名词审定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广大用户对名词数据库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有的网络平台从功能和信息量上都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天文学名词>数据库新版网站借助成熟的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围绕名词的征集、审定、发布、查询检索等环节,充分实现了广大用户和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所需要的功能.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介绍了新版数据库及网站的设计原则、实现方法,并从功能需求出发着重介绍后台数据库和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实现.<天文学名词>数据库网站是一个典型的由数据库驱动的简单网络应用系统,本文所涉及的工作和介绍的经验将为类似应用系统的开发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