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太平洋西北地区能源与矿产资源国际会议于1989年9月2日—11日在苏联伯力举行。这次会议得到环太平洋理事会主席M.T.Halbouty的支持,由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大地构造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通讯院士主持,有苏联、中国、美国、日本、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和南朝鲜的科学家以及一些石油公司的代表参加,共约300人,中国代表10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刘光鼎教授,受地质矿产部的委派,一行10人,参加了1989年9月2日—11日在苏联远东伯力召开的。西北太平洋地区能源与矿产资源会议”,刘光鼎教授还应博士之邀参加了1989年9月11日—20日在南萨哈林斯克召开的“太平洋地区地质地球物理编图会议”,同时分别访问了伯力的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大地构造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南萨哈林斯克的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苏联科学院国际地震预报理论与数学地球物理研究所于1990年1月2日在莫斯科正式成立,所址在莫斯科华沙大道79号二号楼。这个新研究所的前身是苏联科学院施密特地球物理研究所计算地球物理部。研究所所长是国际著名的地震学家、国际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协会(IUGG)主席、苏联科学院院士凯利斯、博罗克博士。主管科学研究的副所长是技术科学副博士库兹涅佐夫,学术秘书是物理数学科学副博士普罗佐罗夫。这个研究所现约有110名科技工作者,其中包括2名苏联科学院院士,10名科学博士和  相似文献   

4.
苏联科学院施米特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技术科学博士、国家奖金获得者耶.约·加利佩林教授因患重病于1990年10月20日逝世。加利佩林1920年生于基辅州的乌曼。1941年,当他是国立莫斯科地质学院四年级学生的时候,志愿赴前线作战,一直战斗到伟大的卫国战争结束——他在维也纳迎来了战争的胜利。他被授予“红星”、“卫国战争”勋章和数枚奖章。战后他才完成大学学业。加利佩林1946年在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当时称理论地球物理研究所)开始自己  相似文献   

5.
反演问题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的优化与正则化方法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7月21日~25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莫斯科大学数学系共同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办.会议推举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副所长杨长春研  相似文献   

6.
第27届国际地质会议于1984年8月4—14日在莫斯科召开,正像近年来许多其他地球科学会议一样把地震预报也列为一项专题。提交这次会议的论文中有5篇是苏联科学家基于水文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提供了苏联在这一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内某些当前见解。某些科学家认为水文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短期预报非常有效,而另一些学者则持怀疑态度。约在20年前,苏联、日本、中国和美国就开始实际的努力尝试,以适当的精度来预报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苏联的研究是由1949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于2013年10月13日至1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来自国内外103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及部分海外科学家.10月13日,大会开幕式在昆明市云安会堂会议室隆重举行,学会秘书长郭建主持会议,会议邀请12位科学家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依次为:(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光鼎院士:"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海";(2)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趙丰  相似文献   

8.
2009年2月26~27日,中国科学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分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于北京吐哈宾馆召开了"油气田开发与地球物理技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综合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主持召开.  相似文献   

9.
《地球物理学报》2008,51(1):287-287
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于2007年11月9日-15日在海南三亚市召开.会议由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办.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国内外有关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等30个单位180余人(包括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的6所大学的科学家),其中研究生45人,青年科研人员40人.会议收到论文摘要158篇,会议特邀论文报告6篇,论文报告150余篇.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地球深部研究(SEDI)青年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7月20-24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IUGG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刘光鼎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60多名从事地幔动力学、高温高压实验、动力大地测量学、地球化学和深部地质的中青年科学工作者提交  相似文献   

11.
2022年1月5日,《地球与行星物理(英文)》(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简称EPP)2021年度编委会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潘永信院士、魏勇研究员、黄清华教授、宗秋刚教授、宋晓东教授、杨顶辉教授、郄秀书研究员等15位编委,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郭建秘书长,以及期刊编辑部负责人胡素芳博士等3位编辑人员.  相似文献   

12.
王辉 《地球物理学报》2005,48(4):946-946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京都大学地球物理实验室共同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第9届勘探地球物理学新进展国际研讨会暨城市地球物理和活动构造中日双边会议(RAEG2005)于2005年3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举行.本次研讨会共有15位日方代表和30位中方代表参加,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以及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京都都立大学、大阪天然气集团公司等研究机构和组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刘若新研究员、马瑾研究员、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耿乃光副研究员的倡议,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岩石物理性质学术讨论会.会议于1991年6月28日在北京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举行.来自国家地震局、中国科学院、石油工业部、国防科工委和高等院校等系统的十多个单位,30多位从事岩石物理性质实验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第二届中韩黄海及邻域地质与地球物理场特征研讨会简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少华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3):F003-F003,694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韩国公州大学联合承办的第2届中韩黄海及邻域地质与地球物理场特征研讨会于2004年9月15—16日在中国北京圆山大酒店举行.约30名中外代表(其中韩方代表9人)共聚一堂,对黄海及邻域地质与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会议气氛热烈友好,取得了共识。  相似文献   

15.
《地球物理学报》2004,47(3):513-513
20 0 4年3月1 4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大陆地球深部结构与动力学研讨会”,暨庆贺滕吉文院士从事地球物理学研究5 0周年.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石油、地质、核工业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高校等部门近2 5 0位代表参加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我国著名地球科学家刘东生、曾融生、孙鸿烈、孙枢、陈运泰等2 0位院士到会,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云南大学等1 0多个单位和徐世浙院士、林学钰院士等2 3位个人发来贺电.会议共收到论文1 0 2篇,内容涉及地壳与上地幔结构、板块与板缘构造、理论…  相似文献   

16.
2009年2月26~27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于北京吐哈宾馆召开了“油气田开发与地球物理技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综合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主持召开.共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1992年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秋季大会12月7—11日在旧金山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约5000名地球物理学家参加了会议.中国没有派团参加,但少数学者,如地质科学院赵文津等参加了会议.笔者估计,中国大陆和台湾留学生与会者有三、四百人.会议分构造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现代地球科学中心联合承办的《'97中国青年学者地球科学研讨会》于1997年8月26日至28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隆重召开.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留学和工作的20余名学者报名并寄来论文长摘要14篇,与会7人.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矿、石油、冶金、有色金属、高等院校的60余名中国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选出64篇论文长摘要汇编成《会议论文摘要集》,20余篇优秀论文将在1998年《地球物理学报》增刊上刊出.8月26日上午举行了…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委托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筹备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地球重力场及固体潮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0月6—11日在武昌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全国测绘、地震、石油、地质、海洋、中国科学院及高等院校等66个单位,100名代表。我国地球物理学界老前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方俊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宣读了论文。  相似文献   

20.
第五届国际地震区划会议在法国尼斯召开高孟潭,叶洪(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陶夏新(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第五届国际地震区划学术会议于1995年10月17—19日在法国尼斯召开,来自35个国家的342位地球科学家、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