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德国ZfV 2000年收录本刊发表的论文21篇,统计如下: 1.利用小波理论计算物理大地测量中的奇异积分于锦海朱灼文郭建峰1999(1) 2.重力场的内蕴特性王东明朱灼文1999(1) 3.Poission重力边值问题操华胜朱灼文于锦海1999(1) 4.GPS卫星精密星历的实时确定葛茂荣刘经南1999(1) 5.Wallis滤波在影像匹配中的应用张力张祖勋张剑清1999(1) 6.工业测量中特高精度控制网的建立方法冯文灏1999(2) 7.重力场中的大地奇异性问题王东明朱灼文1999(2) 8.测高数据在计算海平面时的取权翟国君欧阳永忠黄谟涛王瑞1999(2) 9.一种基于统一引力场表示理论的外部扰动场赋值建模方法朱灼文黄金水操华胜罗志才1999(2) 10.GPS辅助光束法平差中观测值的自动定权袁修孝1999(2) 11.地基GPS技术遥感香港地区大气水汽含量刘焱雄 HBIz 陈永奇 1999(3) 12.异构地理信息处理环境互操作的Intemet GIS方法袁相儒龚健雅林珲陈莉丽 1999(3) 13.GeoSQL:一种可视化空间扩展SQL查询语言黄波林珲1999(3) 14.GPS动态定位中机动随机模型分析葛茂荣葛胜杰过静 1999(3) 15.航空影像的模糊增强方法潘励郑宏朱劼徐新1999(3) 16.射影空间中摄影测量基本几何关系式的建立王兴文李德仁1999(3) 17.Internet GIS空间数据通讯的部件化构造方法韩海洋王新洲龚健雅1999(4) 18.基于粗糙集和遗传算法的超光谱波段集合整体缩减孙立新高文1999(4) 19.遥感模拟图像应用于不同传感器光谱性能分析叶泽田顾行发刘先林王志民1999(4) 20.单视数SAR图像Speckle滤波方法的研究徐新廖明生朱攀卜方玲1999(4) 21.一种利用影像匹配的城区三维景观图生成途径张祖勋张剑清张力1999(4)  相似文献   

2.
题目 作者 期页大地、天文、重力测量GPS形变测量的主要误差影响陶本藻 金标仁 1—8北京长阳标准基线复测报告 李荃 等 1—12新天文常数系统对我国1980大地坐标系的影响 刘彩璋 3—3GPS快速静态定位原理及其应用 谢世杰 3—5大地测量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应有的贡献 陈俊勇 4—3GPS网与地面网综合数据处理商业化软件包的研制和应用 刘经南等 5—3特高精度水准测量方法的研究(上)梁振英 6—3  相似文献   

3.
邢志斌  李姗姗 《测绘学报》2018,47(5):575-583
基于重力场水平分量-垂线偏差对地形信息敏感的特点,根据边值理论由重力与地形数据确定格网垂线偏差模型,在此基础上,首先利用三维重力矢量-格网垂线偏差与格网重力异常,联合格网高程数据求得格网点间高程异常差,然后通过GPS/水准点的控制,构成紧密的几何条件,进行严密平差,从而获得高分辨率、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的数值模型。按照本文方法,利用我国6600多个GPS/水准点、1'×1'的格网垂线偏差、格网重力异常、格网高程数据,整体平差计算了我国陆海统一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经GPS/水准点检核,全国似大地水准面的绝对精度达到了4 cm,相对精度优于7 cm。  相似文献   

4.
一种高精度GPS基线网平差及软件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精度GPS基线向量网平差所涉及的理论技术问题,系统地论述了GPS基线向量网平差的流程,着重研究讨论了基线协方差、抗差估计、系统参数、基准模型等在GPS基线网平差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基于上述理论方法所编的高精度GPS基线向量网平差软件HPGPSADJ1.0,通过解算实例,与精密水准结果相比较,分析讨论软件解算精度。  相似文献   

5.
一种高精度GPS基线网抗差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精度GPS网抗差估计的研究现状和一些相关抗差估计模型的优缺点,将标准化残差与中位数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对IGG3的等价权函数进行改进,构造了一种综合抗差模型应用于高精度GPS基线网的抗差估计。给出了GPS网平差验后单位权方差检验的方法,基于C#语言编写了高精度GPS网抗差估计的程序,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抗差模型可以有效的减弱或消除观测粗差的影响,提高了数据处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张芯  张晶晶  秘金钟  向常淦 《测绘》2014,(6):275-277
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是我国坐标框架维护和坐标基准服务的关键设施。本文研究了北斗系统(BDS)连续运行参考站的高精度基线解算及平差方法,并开发相应处理软件。针对四川省7个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4天(2013/9/22—2013/9/25)的基线数据进行平差实验,结果表明四川省地区BDS基线解算精度较GPS基线解算精度差,BDS/GPS基线精度与GPS基线解算精度相当,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BDS基线解算精度降低,相对精度可以达到10-6。  相似文献   

7.
高精度GPS网的统一与数据处理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隋立芬 《测绘学报》2002,31(1):93-93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不同部门先后建成了全国GPS一级网和二级网、国家GPS A级网和B级网、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以及全国GPS地壳运动监测网和区域地壳形变监测网等.分布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陆地和岛屿,总计2 400多点. 对于我国早期布测的各个GPS网,由于观测时刻卫星星座和星历的不完善,接收机的精度偏低,且由于财力不足,同步观测仪器少,各单位不得不分期观测、分级观测、分区观测.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致使各个GPS网的兼容性很差;在标定基准方面,并不具备全球背景,各个子网存在着明显的系统差和基准定义差;资料零乱,信息不能共享,使用效率低,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为了能充分利用现有各个GPS网,使其发挥整体效益,特别是利用网络工程基准站和基本站的高精度观测信息提高现有GPS网的精度,维持大地测量动态坐标框架,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对这些高精度GPS网的联测和观测资料的联合处理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提出了全国GPS网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联测的设计思想.完成了全国GPS一、二级网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联测的技术设计方案,并用于实际联测. 2.系统地讨论了高精度GPS网数据处理的平差方法及其对应基准的意义,提出了基于Bayes理论的GPS数据处理方法,推导了相应的参数估值公式及其验后协方差估值公式,推导了基于不同基准、不同历元平差结果的转换公式. 3.详细研究了GPS数据处理中基准站的选取、基准站坐标的约束等问题,首次系统地讨论了基准站选取的几何意义、统计意义与物理意义,提出了基准站选取的一般原则. 4.建立了同时顾及坐标框架系统参数和地壳运动参数的GPS网联合平差模型.使用该模型可使块体的运动参数与全网的坐标转换参数相分离,从而提高所求坐标转换参数的精度和可靠性,并用多组GPS实测数据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5.利用国内多个GPS网的联测数据分析了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块体的相对运动特征,讨论了相应的应变场,为研究我国的大地构造及地球动力学提供了重要的约束. 6.将抗差估计理论用于地壳运动应变场的分析,推证了应变参数的抗差估计解式,以及观测误差对各类解的误差影响函数和解差函数,分析了观测异常对应变参数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卫星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的理论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星网与地面网联合平差的研究主要包括:(1)卫星系统与地面系统之间的转换模型;(2)联合平差的实施方案;(3)联合平差的误差分析;(4)联合平差程序的研制和实际应用。 近几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联合平差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们也对上述问题作了较系统的探讨,对有些问题的研究已在[1]~[4]中论述过,本文仅对上述问题作必要的补充和综合,从而进一步说明联合平差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重力场的时变特性,考虑到我国全国重力网布设和观测的现状,引入一种分段线性动态平差模型,用于流动重力网的平差处理。与传统静态平差模型相比,该模型可以得到更可靠的重力场变化特征。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对我国全国重力网数据和模拟数据分别进行了动态平差和静态平差处理。结果显示,对于全国重力网数据,两种平差方法得到的重力变化率的平均差值为13.4×10~(-8)m·s~(-2)/a,最大差值达50×10~(-8) m·s~(-2)/a,且动态平差精度明显优于传统静态平差。对于模拟数据,动态平差结果中80%以上的平差值与理论值差值在1×10~(-8) m·s~(-2)/a以内,只有两个差值超过2×10~(-8)m·s~(-2)/a,而静态平差结果中只有44.4%的平差值与理论值差值在1×10~(-8) m·s~(-2)/a以内,差值超过2×10~(-8) m·s~(-2)/a的占21%。因此,本文提出的分段线性动态平差模型与传统静态平差模型相比能更有效地反映真实重力场的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0.
高精度GPS形变监测网数据处理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精度GPS形变监测网数据处理中系统误差的影响,给出了顾及系统误差影响的自由网平差模型;针对粗差在GPS观测数据中存在的广泛性,在对平差模型进行整体性检验的基础上,采用检验方法消除粗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结合抗差估计,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1999~2003年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第 2 0卷总 62~ 65期 )第 1期GPS数据处理中IGS基准站的选取隋立芬 ,许其凤 ( 1 )…………基于最小二乘配置的GPS网平差模型及其应用姚宜斌 ,陶本藻 ( 4)……………………………………………卫星测高问题的球谐级数解法于锦海 ( 7)…………………………垂线偏差时间变化的精度估计丁行斌 ,李正心 ( 1 0 )………………VLBI观测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研究张捍卫 ,盘关松 ,马高峰 ( 1 4)…………………………………GPS在工程控制测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居向明 ,徐忠阳 ,李俊玲 ( 1 8)…………………………………磁偏角基准维持系统的建…  相似文献   

12.
框架控制网(CP0)作为高速铁路平面控制测量的起算基准,采用适合长基线解算的高精度专用软件,利用精密星历,按照多基线模式进行解算。结合相关测量数据处理经验及通用GPS网平差软件研发,对框架控制网GPS基线网平差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就网平差观测值提取及随机模型重构、框架基准转换及基线网平差等提出见解,提高了基线解算的可靠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3.
高精度GPS网数据处理中的系统误差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分析了高精度GPS网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分类,推导了消除和估计GPS网系统误差的整体平差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14.
关于GPS控制网WGS84平差坐标向地方独立坐标系的转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GPS控制网在无起算点或起算点不准确的情况下,无法用约束平差的方法计算GPS网点在地方独立坐标系中的2维平差坐标.提出采用GPS网WGS84平差坐标向地方独立坐标系转换的方法来获取GPS网点的2维坐标,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转换后的边长尺度与地方独立坐标系中应有的边长尺度相一致,从而保持了GPS网应有的高精度.  相似文献   

15.
《测绘科学》2005,30(6):127-128
院士特稿电子政务与数字城市……………………………………王家耀(1/3)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新进展…………………陈俊勇党亚民(2/9)广义非线性动态最小二乘问题的一个直接解算方法………………………………………………陶华学等(2/13)无地面控制点卫星摄影测量高程误差估算…………王任享等(3/9)论智能化对地观测系统…………………………李德仁沈欣(4/9)重力卫星和测高卫星五年来的进展……………………陈俊勇(5/9)研究中国灾害的旷世名著………………………………陈述彭(6/9)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的初步研究…………………廖克等(6/11)政府…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高精度GPS形变监测网数据处理中系统误差的影响,给出了顾及系统误差影响的自由网平差模型;针对粗差在GPS观测数据中存在的广泛性,在对平差模型进行整体性检验的基础上,采用检验方法消除粗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结合抗差估计,对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1999~2003年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测绘学报》2005,34(4):373-376
第34卷第1~4期大地测量学地球主惯性矩……………………………………………………………………………………………………魏子卿(1—7)实用天文学月球航天探测和月球测绘…………………………………………………………………陈俊勇,章传银,党亚明(3—189)测量误差与测量平差基于判断矩阵的观测量粗差发现和定位相关性分析……………………………岑敏仪,顾利亚,李志林,丁晓利(1—24)半参数p-范极大似然回归…………………………………………………………………………潘雄,孙海燕(1—30)L1范估计的巴尔达型检验及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联合多代卫星测高数据确定中国近海稳态海面地形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联合多代测高卫星(Geosat GM和ERS-1/168,TOPEX/Poseidon(简称T/P)、变轨T/P,ERS-2,GFO)数据,基于强制改正法得到中国近海2'×2'格网分辨率的平均海面高模型;然后以EIGEN-GL04C重力场模型为参考模型,基于测高垂线偏差法精化得到中国近海2'×2'格网分辨率的测高大地水准面模型;最后联合移去一恢复技术和Gauss滤波技术,采用几何域法得到中国近海2'×2'格网分辨率的测高海面地形.利用中国沿岸长期验潮站平均海面高程信息,由直接推算法与平差法得出1985国家高程基准相对于所建测高大地水准面的垂直偏差分别为23.62±5.38 cm与22.33±1.07cm,与海洋学方法和GPS/水准方法得到的近期结果相近[1~2];扣除各自垂直偏差后的比较表明,由上述两种方法得到的海面地形模型的精度分别为±5.38cm与±5.23 cm.  相似文献   

19.
高分辨率厘米级局部大地水准面的典型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介绍了香港大地水准面HKGEOID_2 0 0 0和深圳市高分辨率、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SZGEOID_2 0 0 0。利用HKGEOID_2 0 0 0和GPS椭球高求得的正常高与香港地区由三角高程测量得到的“正常高 (或本地高 )”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其差值的均方根为 0 .1 0 2m ,标准差 (STD)为± 3 .4cm。结合HKGEOID_2 0 0 0、SZGEOID_2 0 0 0和这两个大地水准面模型重复覆盖地区的高精度GPS水准数据 ,探测这两个大地水准面模型之间的差异和香港主要高程基准面 (HKPD)与我国 1 95 6黄海高程基准面之间的系统偏差。  相似文献   

20.
《测绘学院学报》2004,21(4):i001-i001
第 1期高低跟踪方式卫星重力观测的状态空间描述赵东明 ,吴晓平 (1 )……………………………………………………附加系统参数的平差模型研究 刘青利 ,隋立芬 (5)…………………GIS数据误差处理的阻尼最小二乘算法张国芹 ,朱长青 ,王光霞 (8)……………………………………………基于搜索空间构造模糊度搜索方法的可靠性李淑慧 ,刘经南 (1 1 )……………………………………………………流动VLBI天线系统噪声温度及天线效率测量胡国军 ,张继年 ,秦显平 ,等 (1 4 )………………………………………Galileo系统指标和导航信号结构 陈智 ,张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