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自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银赋存形式及其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鑫培 《云南地质》1994,13(1):74-85
白牛厂银矿是近年发现探明的一大型银锡铅锌矿床。矿床产于隐伏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层间破碎带中,矿床围岩为中寒武纪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银主要呈硫盐矿物出现,共有28种,常见银矿物有银黝铜矿、黝锑银矿、深红银矿、辉锑银矿等。  相似文献   

2.
3.
湖北银洞沟银金矿床是南秦岭重要的大型银矿床,矿体产于武当群变质火山岩中,受剪切构造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矿相学研究表明,含银矿物与方铅矿常同脉产出,从早到晚产出的含银矿物分别为银金矿、自然银、辉银矿、辉铜银矿,有从银矿化向铜矿化转变的趋势,反映了成矿流体从早到晚由氧化变为还原。测得与银金矿密切共生的白云母氩-氩坪年龄为231.0±2.0 Ma(MSWD=0.96),反等时线年龄为229.5±1.4 Ma(MSWD=0.73),与前人测得的本区剪切带多硅白云母氩-氩年龄一致,表明成矿作用与区域剪切构造变形有关。  相似文献   

4.
5.
6.
河北银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官地银矿床银主要以独立矿物(银的硫盐盐矿物和矿化物)形式存在;载体矿物中以方铅矿银含量最高;但金属矿物银的配分率不高,而综合脉石中银的配分率地较高;部分银矿物则以单独解离形式存在;矿石中银的配分随着标高变化呈递变现象。  相似文献   

8.
威宁银厂坡银矿床矿石物质组分及银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森林 《贵州地质》2000,17(4):261-265
贵州银厂坡奶矿床属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其规模近于中型,矿床产于断层破碎带中,受构造控制,本文主要对矿石的物质组分及银的赋存在等方面作了初步研究,发现银在矿石中多以独立银矿物的形式存在,其粒度很细,与褐铁矿,孔雀石,白铅矿等氧化矿物关系密切,初步查明其分布,富集以及矿物特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10.
11.
在碱性介质中,痕量Ag(Ⅰ)对新试剂6-(2-羟基-4-二乙基氨苯偶氮)-2,3-二氢-1,4-酞嗪二酮(简称HDEA)的电化学发光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基于此,提出了HDEA-KCI-KOH体系测定矿样中痕量Ag的新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2.0×10~(-8)mol/L Ag,线性范围为5.0×10~(-8)—3.0×10~(-6)mol/L Ag。采用巯基棉富集分离,应用本法测定一些矿样中的Ag,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鄂西北竹山银洞沟银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世和  张子才 《现代地质》1998,12(3):374-379
银洞沟银金矿床位于扬子地台北缘武当推覆体西部,产于武当群变火山岩组与变沉积岩组间的顺层型韧性剪切带中,与构造变形密切相关。晋宁期的伸展作用产生了顺层型韧性剪切带,韧性变形变质作用促使原岩中银金等贵金属、多金属元素活化迁移,随剪切变形变质热液在强应变带中沉淀,形成初始矿源层。印支期的陆陆碰撞作用,促成不同层次面型剪切带岩石褶皱、韧脆性推覆,成矿元素从初始矿源层中再次活化、运移,随着沿褶皱轴面劈理发育的烟灰色糜棱岩化石英脉的形成,沉淀富集于石英脉中,形成银金矿床。脆性变形的叠加,使含矿石英脉产生扭动,促使成矿元素的局部富集,形成透镜状或板状矿体。成矿元素的垂直分带是由构造环境的变化导致成矿元素的叠生作用而形成的。多硅白云母及白云母年龄的测定表明该矿床的成矿期为印支期。  相似文献   

13.
银洞子银铅矿床重晶石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炎金才 《矿物学报》1995,15(1):61-67
重晶石岩是银洞子银铅矿床中重要的热水沉积岩,其化学成分较纯,微量元素含量比较贫乏,REE含量较低,具有强烈的角肴异常和不明显的铈异常,δ^34S值与同期海水硫酸盐相似,是在中-低温、较酸性、弱氧化环境中由快速的热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对银矿床分类研究现状和一些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案进行了简要评述.其中较有影响的分类方案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以成矿作用为基础的成因分类;(2)以赋矿岩石组合为基础的分类方案;(3)以矿石建造为基础的分类方案;(4)以矿化地质体形态为基础的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陕西柞水银洞子银铅矿床硫同位素地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金才 《矿物岩石》1995,15(1):80-86
在银洞子银铅矿床中,硫同位素组成变化很大,围岩地层中硫化物的δ~(34)S/‰值为-3.2—+6.5,13号矿体的硫同位素以富集重硫为特征,硫化物和硫酸盐的δ~(34)S/‰值为+4—+28.48,而小铅矿体群的硫同位素以相对富集轻硫为特征,硫化物的δ~(34)S/‰为-3.5—+4.67,其顶板岩石为接近零的负值.研究表明,矿体和围岩中的硫主要来自封闭盆地中海水硫酸盐的还原,沉积环境经历了对H_2S的封闭—开放—封闭的过程,矿体是在海底热卤水中沉积形成的,硫化物的δ~(34)值受沉积环境和热卤水的物理化学条件所制约.  相似文献   

17.
18.
霍有光 《西北地质》1992,13(3):47-51
银矿是今后十年及“八五”期间国家急需、短缺矿产之一,集中力量解决找矿问题是当务之急,而找矿离不开找矿靶区,选择靶区则不能忽视前人找矿成果。因此本文旨在以史为镜,为“八五”找银提供重要的历史依据。 1 典籍中宋代银矿政策及银矿类型宋代银矿开采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鼎盛时期,涉及银矿冶的典籍亦颇多,本文主要取材《宋会要辑稿》、《宋会要辑稿补编》和《元丰九域志》,三者互为补充校正。宋代银课政策,执行的是熙(宁、元)丰法,实行“二八抽分”,即以十分为率,二分纳税,八分由坑户货卖(一般要卖给官府),根据这一比例,我们不难从各地的银课额换算出实际银产量。  相似文献   

19.
廖震文  冉雪松 《贵州地质》2003,20(4):199-204
本文以银厂坡银铅锌矿床为例,开展矿床中段原生晕测量,分析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形态、规模、空间展布特征、浓度分带、组分分带特征等,对矿床中深部盲矿体进行半定位预测,为深部施工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华明 《岩矿测试》2013,32(2):235-239
在高氯酸-硫脲介质中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地质及选冶样品中银和铜已有文献报道;但在王水-硫脲介质中存在铜对银的测定干扰.本文采用盐酸-氢氟酸-硝酸-高氯酸四酸溶矿,王水提取、硫脲络合,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银精矿中铜、银进行连续测定.通过筛选不同的样品消解方法,试验了硫脲介质浓度的影响,对共存元素的干扰进行消除.结果表明:四酸溶矿效果最好;通过加入过量的硫脲并控制其浓度在20 g/L以内,使溶液中银的白色沉淀与硫脲生成可溶的Ag[SC(NH2)2]3+配离子,消除了铜对银测定的干扰.该方法用于样品分析,相对标准偏差RSD(n =6)铜为1.20%~2.11%,银为0.61% ~1.18%;加标回收率铜为96.5% ~ 107.0%,银为97.3% ~ 104.7%.测定值与碘量法、火试金法结果相符.本法具有简单、实用、成本低等优点,可满足银精矿选矿工艺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