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南堡凹陷构造样式及其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堡凹陷在新生代沉积盖层内有伸展和走滑两个独立的构造体系,在深层次可能又隶属同一构造带,它们相互作用和叠加,形成伸展构造、走滑构造、底辟构造和复合构造等四种局部构造样式。凹陷的基本构造格局和形成演化主要由伸展构造控制;走滑性质则影响凹陷内部构造展布,并对断块不均衡伸展起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滇东南锡矿带为一具独立的控岩、控矿构造系统和成矿系列,是自成体系的构造—岩浆—锡多金属矿化带。锡矿带对应于北西西向的构造—岩浆带,其中已知的锡多金属成矿区又与近等轴状的穹窿、背斜隆起构造、花岗岩隆起构造和环块构造相对应。环块构造、隆起构造是锡矿的主要控矿构造;褶皱隆起构造和侵入隆起构造协调式组合是锡矿的最佳成矿构造,环块构造又是锡矿成矿构造的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王纯厚 《贵州地质》2000,17(4):273-278
构造不连续带是与构造区段相对应的构造单元,在构造变形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①控制其两侧的构造变形,成就不同的构造样式;②运动面的作用,两则地块相向、相背或旋转运动,错综复杂的构造图像,就是构造不连带控制、调整的结果,大尺度的构造不连续带围限同尺度或小尺度的构造区段,大尺度的构造区段包容小尺度的构造不连续带,这种围限与被围限、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揭示了不同尺度构造的控制与序次的关系。提出构造不连续带  相似文献   

4.
运用构造解析的原理和方法,对在老虎山地区新发现的震旦纪地层的构造叠加、构造置换进行研究,划分出5个构造变形世代。震旦系是一套经历了多期次、多体制、多层次构造变形的古在底,从而为研究北祁连山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论构造筛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系统论述复合构造的筛分方法和构造筛分的定义、内涵、基本原理、原则、定律和方法步骤,并结合我国区域地质实际和前人研究成果提出若干例证。该文是"论构造复合"的续篇,对我国及东亚-西太平洋复合构造域的复合构造体系的筛分作了若干说明。最后对星球级规模的全球复合构造体系的构造筛分也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塔北隆起西部不同构造层构造样式及其成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北隆起西部经历多期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下中上三个构造层,即震旦系到古生界构造层、中生界—古近系构造层和新近系—第四纪构造层。下构造层发育逆冲断层、褶皱、走滑构造和岩浆底辟构造;中构造层发育负反转构造和正断层;上构造层英买力地区发育盐上逆冲断层构造,东部牙哈地区仍发育负反转构造。不同地区构造层之间的关系不同,牙哈地区中上构造层与下构造层的断裂发育具有很好的继承性:深层逆冲断裂由下向上扩展,控制浅层断裂走向、倾向及其运动性质,它们在浅层发育负反转构造、兼具走滑性质。英买力地区由于发育中寒武统及古近系两侧膏盐层,膏盐层的分隔造成构造层之间构造样式的不协调及其分层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五十年来中国小型构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宋鸿林 《地质论评》2002,48(2):158-167
50年来我国小型构造的研究从对单个形态的几何学描述到对区域构造的全方位、多尺度、多层次、多体制和多世代的综合解析。研究的进展主要表现为:对构造形态和方位的系统分析;定量分析和物质平衡原理在构造分析中的应用;以地壳流变学的研究和从构造的力学分析到构造体制分析等方面。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变质地质学和地质年代等多学科的配合极大地促进了构造地质学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解析构造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学。 文中还指出了当前在构造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九龙山构造是川西北地区的重点勘探构造。据地震剖面分析,解析了九龙山的构造几何学特征。研究表明,九龙山背斜受到米仓山构造和龙门山构造的双重影响,主要经历了三期次构造叠加,其叠加组合形成了现今九龙山的复杂构造。通过合理的构造建模,对九龙山构造运动过程、多期构造叠加及油气运移与分布规律等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皖南构造带的组成、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地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在该区的工作,以新的锆石U-Pb年龄为依据,论述了皖南构造带的组成、前南华纪基底形成的时代和构造背景。以构造变形特征为依据,将皖南构造带分为3个构造分区,论述了各个分区的总体构造特征和不同方向断裂构造的变形特征。最后,概述了皖南构造带从晋宁期到燕山期的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江汉平原地区东部区域构造格架与局部构造样式及其构造演化,指出该地区中古生界以发育挤压性构造为主,具有对冲干涉、南北分带、纵向叠置的结构特征。全区分为南部江南-雪峰滑脱推覆构造带、中部对冲(背冲)构造带、北部秦岭大别推覆构造带三个主体构造带。多期次构造变形变位及岩浆活动作用,发育了挤压构造、压扭走滑构造、刺穿和隐刺穿构造、张性构造四类基本构造样式。一般认为震旦纪至早、中三叠世本区及中扬子区经历了两期板块汇聚、增生、裂解、俯冲、陆内碰撞造山的构造旋回;之后经历了晚三叠世前陆斜坡演化阶段;侏罗纪末期陆内造山、挤压褶皱演化阶段;侏罗纪后-早白垩世剥蚀夷平、岩浆岩活动改造演化阶段;中晚白垩世-古近纪构造负反转、断陷演化阶段;新近纪构造体制再次正反转、区域挤压抬升演化阶段。多期构造运动导致多种原型盆地改造叠加使江汉平原东部地区的构造格局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11.
经过细致的野外工作和室内分析将金英金矿床构造划分为北东、北西、东西、北北东、南北等5个构造带及华夏系、北西向构造带、东西向构造带、新华夏系、南北向构造带等5个构造体系,提出了华夏系→北西向构造带→东西向构造带→新华夏系→南北向构造带的构造演化史。研究表明,区域上以华夏系构造为主,金英金矿床金矿化处于北西向构造带中并沿北东向构造分布,即北西向构造与北东向构造交汇部位是成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分布的构造控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该区中新生代形成了伸展构造、扭动构造、逆冲-褶皱构造等构造样式。早、中侏罗世形成的正断层组合构造样式,可形成一些小规模油气藏。老第三纪形成的压扭性构造对油气的聚集有重要控制作用。而新第三纪-第四纪形成的塑冲-褶皱构造的含油气性差异很大,在早期断层基础上发育的逆冲-褶皱构造有利于油气分布,而新形成的逆冲-褶皱构造,通常不利于油气聚集,构造应力对油气的运移聚集有重要影响,构造应力变化速率引起的应力驱动,是油气沿断层垂向运移的主要动力,在断层附近应力值适中、岩石扩容量较大、微裂缝发育的区域,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3.
构造高差分析是构造解析及平衡剖面制作与恢复的基础.长期以来,构造高差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也缺乏原理性描述;构造高差分析也主要局限在构造地貌和地形高差的分析.本文在分析前人有关构造解析、地貌高差和构造高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造高程概念,将构造高差定义为构造高程之差,拓展了构造高差的内涵;并将构造高程定义为地质点所在构造...  相似文献   

14.
曾佐勋  刘立林 《地球科学》1994,19(5):647-654
将节理面上的羽纹构造和蚌纹构造划分为8种类型,单羽构造,双羽构造,叉羽构造,弯羽构造,半羽构造、反羽构造,蚌纹构造和羽蚌复合构造,应用数学分析和物理实验对羽纹和蚌纹进行了定量模拟。数学模拟表明,单羽构造和半羽构造的羽缘角理论值72°和83°,天然岩石中的单羽构造和半羽构造羽缘角的统计平均值分别为75°和80°。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柯东构造建模与油气勘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充分利用野外地质调查资料、深入分析关键层位的地震反射特征以及合理利用造山带构造变形理论,建立起西昆仑山前冲断带东段柯东构造的构造解释模型.柯东构造总体上具有"后缘基底卷入,前缘盖层滑脱"的特征,发育基底卷入的冲断构造、断层转折褶皱、三角带构造以及被动顶板构造等构造样式.柯东构造的开始发育时间为上新世末,西域砾岩沉积...  相似文献   

16.
论构造复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构造复合现象在地壳岩石圈中普遍存在,它是构造运动多期次多阶段发展的记录。构造复合存在多种多样的形式,其基本形式不仅包括各种形迹的复合,建造与形迹的复合,而且包括建造与建造的复合;就其复合的空间位置而言,既有原地的复合,也有异地的复合;就运动方式而言,既有同方式运动的复合,也有不同方式运动的复合;就构造复合的规模和等级而言,小至小型或显微构造,中至露头规模的构造形迹复合,大至构造带、构造地块、构造体系乃至巨型构造域(岩石圈板块)的复合。
文章特别强调了复合构造域和区域构造体系等概念。用三大板块相互作用和构造复合的概念解释了存在于我国及其邻区的区域构造体系的形成机制。文章的最后提出了构造复合的若干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7.
矿田构造的研究历史、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淦国  吕承训 《地质通报》2011,30(4):461-468
矿田构造是指在矿田范围内,控制矿床的形成和分布的地质构造因素的总和。在矿田构造和矿床构造的含义中,既包括构造形迹和岩石组构特征,又包括控矿构造的形成机制和发展历史。近10几年来的矿田矿床研究不仅强调构造对于矿体的形态、分布和组合的控制作用,也深入于构造作用对成岩成矿过程的研究。综合分析了矿田构造研究的研究历史、研究内容、研究现状与问题,对矿田构造与找矿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北方上古生界油气勘探新领域(代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抗 《地质通报》2011,30(6):803-810
矿田构造是指在矿田范围内,控制矿床的形成和分布的地质构造因素的总和。在矿田构造和矿床构造的含义中,既包括构造形迹和岩石组构特征,又包括控矿构造的形成机制和发展历史。近10几年来的矿田矿床研究不仅强调构造对于矿体的形态、分布和组合的控制作用,也深入于构造作用对成岩成矿过程的研究。综合分析了矿田构造研究的研究历史、研究内容、研究现状与问题,对矿田构造与找矿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断裂构造多期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绍有 《矿物学报》2004,24(2):124-128
通过对高松矿田内主要断裂构造结构面、破碎带、旁侧派生伴生构造及其蚀变矿化等特征的系统深入观察研究,构造应力场分析,推断该矿田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期→燕山中晚期→喜山早期→晚近期的四期构造活动,其中燕山中晚期的构造活动为成矿构造;印支期活动为成矿前构造,其对成矿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后两期则为成矿后构造,其起到破坏矿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活化构造包括一大类大陆系列的断块构造和断块-褶皱构造,它们均在含花岗岩壳的固结基底上演化。 文献中有许多术语表示这种构造:活化构造,构造-岩浆活化构造,复活构造,地洼区,二次造山区,后地台造山区,等等 二十年代初,苏联V.A.奥勃鲁契夫最早提出这类构造,认为它们是特殊类型的山脉构造,后米他又称它们为复活山脉(阿尔泰、东萨彦岭、西萨彦岭、贝加尔区,外贝加尔区、蒙古、天山等)。它们在中生代和新生代出现在准平原化了的(古生代、里菲纪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