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湖南二叠纪含煤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正奇  汪涛 《湖南地质》1997,16(1):20-23
对湖南二叠纪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研究以后认为,梁山段煤层主要形成于障壁海中的障壁岛环境,而辰溪段煤层形成于潮上泥坪和海湾环境,分布于湘中南区的龙潭组,其上、下段间由不整合面分开,分属不同时代形成,下段属早二叠世晚期,上段属晚二叠世早期,煤层形成于近海湖泊和三角洲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天然气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成岩模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朱莲芳 《沉积学报》1995,13(2):140-149
碳酸盐岩储层形成和成岩环境密切相关,本文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成岩环境划分为海洋、埋藏和表生三种环境。碳酸盐岩储气层的形成主要为白云岩化作用和岩溶作用。对次生孔隙的储集空间成因,提出了白云岩化形成白云岩溶孔的机制。岩溶作用是在地壳抬升的表生环境作用下,碳酸盐岩发生溶解、溶蚀、坍塌等作用的总和。提出了碳酸盐岩储层形成的成岩模式,明确指出在成岩过程中有三次储集层形成,每次伟层的形成,都可形成气田。并论证了储集层形成的地质条件、变化因素、形成时间以及对储层条件评价。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河套地方性砷中毒区地质环境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通过对内蒙古砷中毒病区地质环境调查和防砷改水试验工作。从病区地质环境特征入手,系统分析了构造环境;第四纪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水化学环境,岩矿地球化学环境和古地理及生物化学环境等诸方面特征,对高砷的地质环境成因进行了探讨.得出十条高砷病区与地质环境之间的成因关系,认为高砷病区的形成与地质环境特征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地方性砷中毒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形成的。这对地方性砷中毒的形成、分布及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亦为后期防砷改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临沧复式花岗岩基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构造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兴林 《云南地质》1996,15(1):1-18
临沧花岗岩侵入体是一个多期次侵入活动所形成的复式岩基,其主要岩石类型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基形成的构造环境,早期为岛弧环境;晚期系大陆碰撞造环境。  相似文献   

5.
初论豫南高压麻粒岩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翟淳,张清华,王奖臻,王国芝(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关键词高压麻粒岩,多期变晶作用,形成构造环境,豫南高压麻粒岩的形成和产状能提供有关地壳的演化和大地构造信息,向来为地学工作者所关注。但是,目前...  相似文献   

6.
煤层是成煤物质成分、特征和形成环境的统一体,煤岩组分、煤的化学组成等是煤层物质成分和形成环境的体现。通过对宜山煤田中部上二叠统合山组K7、K6、K3煤层煤质特征分析,得出本区煤层形成的沉积环境不论是成煤前期还是成煤期受海水的影响较大,海水的作用白下而上逐渐减弱。成煤期的潜水面比较低,K3煤层覆水深度比K6、K7浅,都处于动荡环境条件中,同时受到周期性干燥环境和潮湿环境相互交替作用影响。水介质条件以碱性为主,从弱还原环境或中性环境向还原环境过渡。  相似文献   

7.
对“指相矿物”海绿石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海绿石一直被认为是在特定海洋条件下形成的自生矿物,被作为海相标志,随着陆相海绿石的不断发现,有必要对这一观点进行重新认识。本文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中的海绿石的统计研究认为:海绿石既可以形成于海洋环境,也可以形成于陆相湖泊环境,海绿石不能作为海洋环境的指相矿物;一般来说,形成于陆相湖泊环境的海绿石与形成于海洋环境的海绿石相比,在化学成分上具有Al2O3、K2O含量高而FeO含量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地球环境演化的阶段性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球环境(大气圈、水圈)的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撞击作用与地内核转变能是地球环境(大气圈、水圈)演化的根本机制。地球吸积形成期,原地球捕获太阳星云大气形成的原始大气经太阳风驱赶和星子撞击而逃逸,早期大规模的撞击过程又可能使地球上折矿物脱去挥发分,形成地球次生大气的一部分,也可使其次生大气部分脱离地球,地球形成期曾经历过撞击生气与气体逃逸的多次旋回,撞击作用决定其环境条件;地球形成之后,撞击作用仍起  相似文献   

9.
北祁连金属成矿省时—空格局,演化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海田  邬介人 《地质学报》1997,71(2):170-179
北祁连金属成矿省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的不同构造环境内形成了四个主要金属成矿幕。中元古代成矿幕的为地幔底劈,陆壳裂解构造环境,沿深大断裂形成镁铁-超镁铁侵入岩带和金川超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中一晚元古代成矿幕为陆内裂谷构造环境,在火山-沉积地层下部基性火山凝灰灰岩内形成陈家庙块状硫化铜-铁矿床,上部深海沉积富碳泥质岩层形成镜铁山式大型沉积热喷流的-铜矿床,早古生代成矿幕为裂陷海槽成矿环境,中-晚寒武裂  相似文献   

10.
张海祥  张伯友 《中国地质》2003,30(3):254-260
对星子群变质岩的原岩性质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研究表明,星子群变质岩中的片岩和变粒岩的原岩是沉积岩,其中云母片岩的原岩为粘土岩,石英片岩和变粒岩的原岩是杂砂岩或亚杂砂岩。斜长角闪岩、角闪片岩和榴闪岩的原岩为基性火山岩。变质沉积岩的形成构造环境判别结果表明,它们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而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岛弧拉斑玄武岩与大洋拉斑玄武岩的过渡类型,它们形成于拉张盆地。  相似文献   

11.
满洲里—额尔古纳地区岩浆作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满洲里-额尔古纳地区不同时代岩浆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晚元古代花岗岩具S型花岗岩或地壳改造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同碰撞造山环境,加里东早期花岗岩具I型,科迪勒拉I型或ACG特征,代表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属性,加里东晚期花岗岩具S型或地壳改造型特征,代表陆-陆碰撞造山环境,加里东期花岗岩记录了多宝山-牙克石-伊尔施陆间洋壳消减和闭合的过程,海西晚期花岗岩属富碱低钙钙碱性岩石,具S型花岗岩或CPG,KCG花岗岩特征,形成于碰撞后构造环境,中生代早期岩 岩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残余洋“剪刀式”闭合所造成的张性似裂谷环境,中生代晚期岩浆岩形成于挤压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非金属超大型矿床与板块构造及地壳演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非金属超大型矿床与板构造和地壳演化的关系,表现在不同板块构造环境形成不同的超大型非金属床组合,相同板块构造环境而不同板块对象所形成的超大型非金属矿主档又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3.
王东胜  任福弘 《地球科学》1995,20(4):469-473
在分析格尔木含锶矿水田供锶环境和水迁移条件的基础上,将形成含锶矿水田的地质空间分为两个区:山区淋溶迁移区和平原迁移聚集区,运用物质流通量分析的观点,对锶的迁移聚集进行了系统分析,山区为锶矿水的形成提供了物质环境,平原区为锶矿水提供了贮存环境。  相似文献   

14.
胶东脉型金矿定量统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存在中深成和浅成两类脉型金矿。定量统计模型研究发现,形成于 挤压地球动力学环境的中深成脉型金矿,成矿深度相对深,规模大,矿化强,形成于拉张地球动力学环境的浅成脉型金矿,成矿深度相对浅,规模小,矿化弱。  相似文献   

15.
罗伟奇 《湖南地质》2001,20(1):41-42,46
湖南省农用土地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受成土母岩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分的影响而产生的原生环境地质问题,另一种是受人类工程一经济活动及外动力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次生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就其形成机制作了探讨,并结合农业产提出了可操作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疆西昆仑库地混杂带中基性火山岩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库地北一些克沟基性火山岩是西昆仑库地蛇绿岩的重要组成单元之一,而有关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仍存在很多争议,由此影响了对该蛇绿岩性质、形成和演化方面的深入认识。笔者在野外对一些克沟基性火山岩地质剖面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在综合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地球化学(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及Sm/Nd同位素分析等数据对其构造背景进行了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判别和分析,确定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为洋内弧,从而为进一步确定库地蛇绿岩的形成环境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17.
滇东早寒武世含磷岩系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滇东早寒武世含磷岩系属Ⅱ型层序。海平面升降所形成的成矿环境的时空分布,控制了磷块岩的成因类型。成磷有利相带是潮下浅滩环境,分别形成高品位的菌藻磷块岩、磷质砂屑磷块岩,成磷期后陆上暴露,使含磷岩系顶部岩石(高位体系域)普遍遭受淋滤作用,形成高品位次生磷块岩。海平面升降过程中形成的有利相带和陆上暴露是滇东成磷、成矿和磷矿富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靖远磁窑晚石炭世沉积环境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佟再三  李汉业 《甘肃地质》1995,4(1):21-29,T001
磁窑地区晚石炭世为滨海环境,由2个较大的沉积旋回组成。纳缪尔晚期以河流环境开始,逐渐被沼泽、潮坪-泻湖环境代替,形成第1个旋回。维斯发早期为滨海三角洲环境,逐渐演变成泻湖-潮坪环境,最后为碳酸盐台地,以最大的海侵活动结束。  相似文献   

19.
阐明了各类陨石中金刚石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指出金刚石主要形成于行星发展早期阶段的高压和强还原环境,流体对金刚石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豫北平原地下水的综合调查,发现其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为主,并又导致了泉水消失、湿地减少、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污染等次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发生。在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形成背景和形成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为活动尤其是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破坏了地下水循环系统的天然均衡状态,其演化模式具双向性。最后,提出了减少和防止豫北平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