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石磁学在岩浆岩岩石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豫西花山花岗岩基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花山花岗岩岩基是燕山期在华北地台南缘发生的陆内挤压俯冲作用的产物。组成该岩基的万村、蒿坪和金山庙岩体的矿物学、岩石化学、稀土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可以与Ⅰ型(或华南同熔型)花岗岩相类比,反映出该地壳重熔成因的花岗岩对源岩──变质的中基性火山岩(太华群)的继承作用。因此,在划分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时,应考虑到其形成的地质背景、源岩性质及成岩方式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珠江口盆地燕山期岩浆岩的成因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泛分布在华南大陆的中生代岩浆岩(包括花岗岩、花岗闪地、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石英二长岩等),在珠江口盆地是构成第三系沉积基底的主要岩石。据20多口探井对岩样的岩石性质、年龄、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和同位素等特征的分析,认定该区岩浆岩的侵入时期属于燕山期第三、四、五期;由陆至海,侵入时间具有逐渐变晚和侵入作用逐渐加强的趋势。其成因主要有陆壳改造和过渡同熔两种,具有火山弧、板内与同构造碰撞带花岗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宁芜中生代火山盆地产出火山岩与侵入岩,火山岩以玄武粗安岩,粗安岩和粗面岩为主,安山岩和响岩少量,火山岩以高钾富碱为特征,已确定为橄榄安粗岩系。侵入岩以辉长闪长玢岩-一辉长闪长岩为主,以高钠低硅为特征,并有辉长岩和花岗岩产生,据地质学和Nd,Sr,Pb同位素资料,侵入岩与火山岩属同一个岩浆系列,是碱性玄武岩浆在下地壳经过轻度AFC混合后,侵入上地壳,在轻度混染的情况下,经过以结晶分离为主的岩浆分异形  相似文献   

5.
大别-苏鲁造山带中生代岩浆岩的物质来源和成因机制,是大陆碰撞造山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大别造山带天柱山燕山期中酸性岩进行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以及放射成因同位素、单矿物氧同位素分析,指示这些碰撞后岩浆岩是俯冲陆壳物质再循环的产物。研究发现,这些中酸性岩表现出明显的轻稀土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和Ti负异常以及Pb正异常。它们都具有较高的Sr同位素初始比值(0.7062-0.7083)和较低的εNd(t)值(-17.1--19.7),与北大别杂岩的变化范围一致。单矿物氧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大(石英:7.48-9.16‰,钾长石:3.76-7.80‰,斜长石:2.06- 6.96‰,锆石:4.16-5.83‰),大多数样品锆石具有与正常地慢锆石(5.3±0.3‰)一致的δ18O值。大多数样品的石英-锆石之间达到并保存了岩浆结晶时的氧同位素平衡分馏,而其它矿物(如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和角闪石)与锆石之间大多表现为明显的氧同位素不平衡分馏,表明它们受到了岩浆期后亚固相水-岩相互作用的扰动。元素、Sr-Nd同位素和锆石氧同位素特征表明,大别山中生代中性岩可能是由加厚的扬子板块基性下地壳脱水部分熔融并经结晶分异形成的,花岗岩是由化学组成类似于北大别TTG片麻岩的中性下地壳脱水部分熔融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童玉明  邱明 《地球化学》1982,(4):357-366
地槽区、地台区和地洼区岩浆岩的特征,前人已有总结。在湘赣地区湖南资兴、江西萍乡、丰城、乐平等地的几个地洼型煤田中,常见有基性、中性和酸性岩岩体侵入到中生代含煤地层或煤层中,多形成岩脉和岩床,部分地区有酸性一基性岩浆喷发,形成数米至数百米厚的火山喷出岩覆盖在含煤地层上。在以往的煤田地质工作中,对侵入含煤地层中的岩浆研究较少。本文拟对资兴中平洞、唐洞、萍乡青山、丰城攸洛、乐平横路、景德镇北安等地洼型煤矿区岩浆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酸性岩浆岩中岩石包体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80年代以来中酸性岩浆岩中岩石包体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残留体、淬冷包体和不混溶包体的基本特征以及模拟实验资料。同时,探讨了尚未彻底解决的有关岩石包体形成机理、模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沙坪矿区岩浆岩及其控矿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钟正春 《矿产与地质》1996,10(6):400-405
在总结黄沙坪矿区各类岩浆岩特征及其控矿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岩浆岩的演化系列及其成因,认为区内301花岗斑岩和304花斑岩是多金属矿的主要成矿源岩,而石英斑岩则是区内斑岩铜矿的成矿岩体。  相似文献   

9.
安徽月山高钾闪长岩岩石学特征及岩石成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邱瑞龙 《地质论评》1992,38(2):97-108
月山高钾闪长岩体是长江中下游夕卡岩型铜铁成矿带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代表性岩体。该岩体位于长江中下游岩浆岩带的中段,地处安徽省安庆市北北西20km.  相似文献   

10.
银岩含锡花岗斑岩的岩石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祥昭 《地球化学》1989,(3):251-259
银岩锡矿床是目前国内较典型的斑岩锡矿床。本文总结了含锡斑岩体的岩石化学、矿物学、稀土模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Rb-Sr同位素等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而探讨了花岗斑岩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山东燕山晚期岩浆岩的岩石组合与某些岩石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锡亮 《山东地质》1991,7(2):89-96
  相似文献   

12.
商城岩体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宏  彭松民 《河南地质》1994,12(2):110-118
  相似文献   

13.
钱祥贵 《云南地质》1999,18(4):413-424
笔者详细研究了剑川-马登,鹤庆-甸南碱性的火山岩系,火山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同位素特征,并对剑川城西之火山岩岩相进行了划分,提出剑川-马登,鹤庆-甸南之火山岩有同源性,是上地幔橄榄岩局部熔融并运移至壳幔混合层,经改造形成富碱岩浆房,喷出地表形成。  相似文献   

14.
安徽滁县琅琊山一带燕山期岩浆岩成因及区域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滁县琅琊山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北东段滁县-庐江铜金成矿带的一部分,为安徽东部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铜及伴生金矿床。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滁县岩体,长期以来前人鲜有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系统采集了一套滁县岩体样品,发现其地球化学特征与典型的埃达克岩基本一致:具有SiO2>56%,Al2O3≥15%,富Sr、Ba和Cr、Ni,具有高的Sr/Y和(La/Yb)N值,但Y和Yb含量低,无明显Eu异常,另外岩石具有较高的MgO、Mg#及Sr/La值,显示海水蚀变MORB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该区燕山期岩浆岩为洋壳俯冲产物,属比较典型的和成矿有关的埃达克岩,伴随着该期侵入岩的上侵,富含Cu、Au的成矿物质随着温度、压力或者氧逸度的降低,在合适的部位富集成矿。对比分析了上腰铺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它和滁县岩体特征基本一致,应该有着相似的成岩成矿背景。同时在滁县岩体西南段发现一条含微细粒黄铁矿碎裂状白云岩质硅化带,在上腰铺岩体周边发现一条多金属矿化硅质脉,并对琅琊山含铜矿化矽卡岩及上述白云岩质硅化带和多金属矿化硅质脉进行了地质分析和痕量元素测试,认为它们与燕山期侵入岩有着密切的关系,上腰铺岩体周边可以作为下步铜及伴生金矿床勘查的新的远景地区,同时指出该区找矿不能只盯着矽卡岩型铜金矿而忽视多金属矿化硅质脉新类型矿的寻找。  相似文献   

15.
河北尚义西赛酸性杂岩体呈偏心同心圆状分布,由花子沟中粒花岗岩、西赛环斑岗岩、南沟细粒花岗岩组成。本文通过对地质学、岩相学、地球化学的研究,认为西赛酸性杂岩体由同源岩浆分异演化而成。从早到晚,岩浆向富Si、贫Fe、Al方向演化,属钙碱性岩石类型,其中西赛环斑花岗岩的特征与中国及世界典型地区环斑花岗岩相近。  相似文献   

16.
大别山榴辉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张建珍  杜建国 《地质论评》1998,44(3):253-263
本文分析了大别山地区榴辉岩的产出特点,矿物化学、岩石化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所获资料表明大别山榴辉岩与围岩一起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但其化学成分特征与围岩存在一定的差异,兼有大陆玄武岩和大洋玄武岩的特征。这些岩石大部分可能为板块俯冲过程中带入的大洋岩石残片。在深部变质形成榴辉岩后又随大别杂岩一起被抬升到地表,在抬升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退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河南桐柏地区麻粒岩及其周围以前被认为是片麻岩的岩石从野外特征、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峰期变质条件上进行比较,认为它们均相同。似层状、透镜状麻粒岩间以前被认为是高度风化片麻岩的岩石仍是麻粒岩,这是后期应力作用产生差异变形、退变质及风化作用的结果。这种变化不能等同于麻粒岩退变质为片麻岩。因此,桐柏麻粒岩的北侧围岩是与其呈断层接触的大理岩,南侧围岩为郭庄组上段花岗质片麻岩,麻粒岩构成一个约0.5km~2.0km宽的变质带。这对探讨桐柏麻粒岩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北京西山早侏罗世蔡家岭组由安质火山碎屑岩和粗安岩组成,覆于南大岭组玄武岩之上,在化学成份上,蔡家岭组火山岩不属于钾玄岩系列,其岩浆来源于南大岭期玄武质火山活动诱发的下地壳部分熔融作用,代表北京西山早侏罗世双峰式火山作用的偏酸性端元。  相似文献   

19.
罗晨皓  周晔  沈阳 《地球科学》2019,44(6):2063-2083
通过锆石U-Pb定年、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Pb和锆石Hf同位素测试, 对滇西姚安Au-Pb-Ag矿床含矿正长斑岩和粗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 系统探讨了其岩浆起源和演化过程.正长斑岩和粗面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33.8±0.42 Ma和33.9±0.60 Ma, 它们与同时代滇西镁铁质火山岩和煌斑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和Sr-Nd-Pb同位素组成, 而与区内同时代加厚地壳来源的富碱埃达克质岩石存在Sr-Nd-Pb-Hf同位素组成的明显差异.全岩SiO2与主微量元素关系指示正长斑岩和粗面岩总体上可由矿区内同时代的基性岩浆岩分异演化而来, 表明它们与这些基性岩浆岩起源相似, 较高的Rb/Sr(≥ 0.1)和较低的Ba/Rb(< 20)比值, 指示其源区为富金云母富集地幔, 较低的εHf和古老的模式年龄暗示源区的交代富集发生在中元古代.姚安富碱岩浆活动与矿化关系密切.正长斑岩和粗面岩较滇西镁铁质火山岩和煌斑岩具有稍高的初始Pb同位素组成, 暗示岩浆可能遭受了地壳混染, 从而提高了母岩浆中的金属含量, 增强了岩浆成矿潜力; 适中的氧逸度利于Au富集; 角闪石分离结晶和较多黑云母发育指示母岩浆含水量较高, 利于成矿流体的形成.这些特征综合起来为矿化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冀西北太古宙条带状麻粒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沈其韩  耿元生 《岩石学报》1996,12(2):247-260
条带状麻粒岩是冀西北太古宙麻粒岩相带中特殊而重要的一种岩类,它由浅色条带和暗色条带组成,条带含量的比例变化不大。浅色条带由较多的斜长石、紫苏辉石、透辉石和一定量的石英组成,伴生少量小而细的磁铁矿;暗色条带由较多的紫苏辉石、透辉石和普通角闪石以及一定量的斜长石组成,伴生有较多较大的磁铁矿。少量黑云母在两种条带中均有所见。两种条带中的同种矿物的光性特征基本相同,而化学成分和稀土元素特征只有很少的差别。暗色条带为基性麻粒岩属TH2型拉斑玄武岩,而浅色条带的岩石为中酸性麻粒岩,相当英云闪长质类型。这种条带状的岩石形成于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岩浆作用和特定的构造环境。暗色条带的物源来自较早的(约2.8Ga)亏损地幔,而浅色条带的物源来自较晚(约2.5Ga)基性岩的部分熔融,与周围的大片区域性英云闪长岩的侵位大致同时。条带状麻粒岩不宜归入TTG岩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