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韩国经济发展及经验借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首先评价了韩国经济发展的自然、社会条件,然后分三个阶段回顾了韩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韩国经济的发展特征,及对中国在今后发展过程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战略、影响因素、变化历程方面的分析,总结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总体特征和经验,并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提出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3.
我们乘坐的中国北方航空公司CJ681飞机一进入韩国上空,映入眼帘的便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和峻岭,星罗棋布、高耸入云的楼群和绵亘如练的高速公路。韩国国土较小,现有人口4500万,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在这个多山的国家,南方相对于北方而言虽然算是平原地带,所谓的平原也是很小很少的,只是山相对于北方而言不多罢了。从飞机上俯瞰,城市和城镇坐落在山谷之间,一块一块的城镇区,一组一组的高楼群,全国几乎是一样的。而低矮一些的小楼群,其起脊的屋顶全都是由各种颜色的彩瓦组成,五颜六色非常好看。汉城人口1200多万,占韩国总…  相似文献   

4.
中韩建交以来,青岛凭借优美的自然环境、快速的经济发展吸引大量的韩国人和韩国企业流入,韩国人已逐渐成为当地社会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数据资料,从社会经济、文化、心理三个方面构建了在青岛的韩国人的社会融合维度,分析了在青岛的韩国人的社会融合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青岛的韩国人社会整体融合的水平不高;其中,文化融合的程度最高,社会经济融合的程度次之,心理融合的程度最低。融合程度受年龄、文化程度、本地亲属数、来青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思想转变、搭建信息平台、政府管理三方面提出促进在青岛的韩国人社会融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韩国近年城市化多元发展趋势的微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蒋荣 《世界地理研究》2005,14(4):64-69,15
韩国城市化的多元发展趋势,是近年韩国新中心城市崛起后,对传统都市发展格局在行政上和经济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包括近期韩国闹得沸沸扬扬的行政首都迁移计划在内,都是韩国城市化多元发展趋势的体现。在韩国都市多元发展趋势影响下,韩国还应在培养若干个新的中心城市、重整现有都市的区划、增加设区城市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09,(9):47-48
韩国政府储备战略资源的主要方法是高价收购,限制使用。韩国石油公社成立于1979年,专门负责引导韩国企业开发海外石油项目、石油储备基地建设以及储备石油的管理和运营。现在,韩国石油公社在韩国国内建有9个石油储备基地,其中丽水和巨济两地的石油储备基地都堪称世界级规模,截至2008年底,韩国国内石油储备达1.38亿桶。  相似文献   

7.
韩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现状、特征及今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三面临海,海洋资源丰富,通过对韩国海洋资源开发以及主导海洋产业的现状、特征分析,展望海洋世纪初期的海洋开发。文中并提出了韩国在海洋开发中有关的海洋地缘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8.
樊杰  庞效民 《地理科学》1999,19(1):28-34
基于对山东半岛韩国投资企业进行典型企业访问调查的数据和认识,力图从企业角度认识我国外资和发展国际产业联系之间的关系,了解和分析韩国投资者的具体投资动机及其对当地投资环境的评价,深入认识我国山东半岛地区和韩国之间资金流动以及经济技术联系的主要机制和动态格局。通过对韩国投资企业产业联系基本特征的解剖分析,论证韩国投资对我国发展国际产业联系,推动我国地方经济参与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作用。从而为进一步加强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韩国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中韩正式建交以来,两国之间旅游交流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中国旅游学界对韩国旅游相关方面的研究.文章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四个主要子数据库为基础检索了1994年以来发表在中国大陆与韩国旅游相关的研究文献,并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此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分析和总结,认为目前中国旅游学界对韩国旅游相关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韩国赴中国旅游市场分析与开发、韩国旅游业成功经验分析与借鉴以及中韩旅游交流与合作;存在三个主要问题:研究动机的行业推动性、研究方法的单一性和研究内容的肤浅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中国的韩国旅游研究概念框架.指出了未来应进一步拓宽研究视角、深化研究内容,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重点研究韩国旅游者行为、中韩旅游区域合作与竞争等主题.  相似文献   

10.
孙育良,1962年生于笔都善琏。1981年进善琏湖笔厂从事管刻艺术工作。1982年先后拜韩国闵庚灿、中国美术学院闵学林、杭州画家董也山先生为师学习绘画,以江南山水为特色的作品多次在全国及省展获奖。并先后被送至日本、韩国、上海、安徽、杭州、绍兴、衢州、广州等地展出或收藏,现为湖州英士书画社专职画师。(编辑 天白)孙育良山水画  相似文献   

11.
韩国人过春节,一家中最忙活的要数妇女了。韩国家庭,尤其是信仰佛教的传统家庭中,主妇为春节做的准备工作真是复杂得让人瞠目结舌。通过过春节,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做一个合格的韩国主妇实属不易。最烦琐的工作是准备年初一祭祀用的酒席。平时韩国人做菜很少放油,很多韩国人都嫌中国菜过于油腻而吃不惯。没想到,春节祭祀用的饮食却让韩国人一年一度大开“油”戒,在一天内就用光几斤油。  相似文献   

12.
日韩城市市辖区现状分析及改革趋势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荣 《中国方域》2005,(1):18-21
作为亚洲为数不多的几个高收入国家,仅有一海之隔的日本和韩国在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城市发展上都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在普遍平原少、山地多的情况下,狭小的平原地带就聚集了大量的城市,并形成一系列发育成熟的城市带。截至2005年2月,日本建制市已达722个。韩国在2004底,建制市也达到了84个。当前日韩两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都已进入一个高城市化发展阶段,与同处东亚的中国、蒙古、朝鲜相比,日韩两国在城市密度与城市化水平上都遥遥领先。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大韩国人移居地。在此背景下,运用实地调查和访谈方法,以北京望京为例,分析在华韩国人居住区及其族裔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演变过程。北京望京是迄今为止在华韩国人聚集规模最大的社区,其以1998 年、2003 年为节点,经历了从花家地北移到望京西园,进而以望京西园为中心向外扩张的发展扩散过程。伴随着韩国人居住范围的扩大,面向韩国人的族裔经济也应运而生。当地的韩国人族裔经济多为韩国人和中国朝鲜族共同经营,以自我服务为主,已形成覆盖生产生活各方面的经济体系。相比中国国内的其他族裔聚居区,望京韩国人聚居区由于中国朝鲜族的参与,形成了主动融入、隐性隔离的特征,而这也为北京的移民管理和国际化城市建设带来了新挑战。  相似文献   

14.
首尔都市区的人口迁居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左登华  周春山  郭宁 《世界地理研究》2006,15(2):107-110,92
中国目前已进入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人口迁居在我国大都市区显得越来越重要。韩国在1960年代开始大量的乡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地区,进入1970年代,出现了郊区化现象。首先分析了韩国人口迁居的一般特征,接着从就业机会、住房供给和区域政策三方面分析了影响韩国人口迁居的因素,最后针对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韩国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学》2004,(5):48-48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韩国召开的环境部长会议上,发布了《2003全球环境年鉴》,指出全球范围内的海洋“死亡地带”已经接近150个,而且还在不断增多,它们对全球鱼类带来的巨大威胁相当于过度捕捞。  相似文献   

16.
山东半岛与韩国的经贸合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山东与韩国进行经贸合作的条件、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旨在为山东半岛对外开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归纳日本与韩国城市化过程、模式、机制的共同特点,比较浙江省与日韩两国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基础与社会经济条件,借鉴日韩城市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探索浙江省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以来,韩国对华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韩国投资集中分布于山东省,对山东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韩国对山东省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其基本特征、投资动力和山东省吸引韩资的区位优势,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韩建交后两国关系的改善和经济交流增多,移居韩国的中国移民快速增长并一跃成为韩国最大的外国人族裔群体。运用统计分析和实地调查的方法,首先分析韩国的中国移民的人口结构变化,进而以首尔为例探讨中国移民的居住空间分布及其社会经济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移民主要由中国朝鲜族、中国大陆居民和中国台湾人构成。其中,中国朝鲜族被视为韩国人的在外同胞,较易获取韩国签证,人口数量一直高居首位。现阶段,基于民族和语言的差异,在首尔形成三大中国人聚居区——延南洞的台湾人聚居区、大林洞的中国朝鲜族聚居区以及紫阳洞的中国留学生聚居区,打破了以往中国人在韩国社会难以扎根的情况,其作为中韩两国今后更进一步交流发展的媒介,亟须给予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韩国在朝鲜半岛引进美国"萨德"系统为背景,对中国非官方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的文章进行了分析,探讨中国大众的东亚地缘政治观,尤其是涉及中国、韩国以及美国之间的国际政治观。对经筛选后的75篇高阅读量文章进行分析后得到结论如下:(1)中国大众对"萨德"在韩部署这一事件涉及的地缘政治观首先体现在对东亚地缘政治格局的表征。在此基础上,大众文本建构了负面的美韩同盟形象;(2)"萨德"在韩部署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国大众的爱国主义情绪,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中国大众对韩国"不负责任"这一国际形象的建构,助燃了中国大众对韩国的厌恶情绪;(3)美韩在朝鲜半岛部署"萨德"系统这一政治和军事事件敦促中国大众对"萨德"进行了了解,在此基础上强化了美国、韩国威胁东亚区域安全以及中国国家安全的事实;(4)以"萨德"为切入点,中国大众在韩国"不负责任"国际形象的基础上更加关注韩国国内的负面新闻,从而进一步恶化了韩国的形象。借助微信强大的传播能力,这些大众文本与东亚地缘政治局势、美韩同盟威胁区域与其他国家安全的事实以及中国官方态度交相呼应,在日常生活领域对美国和韩国进行了施压。鉴于此,本文不仅尝试弥补了国内批判地缘政治研究的不足,还紧贴时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