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凡是有小型蒸发观测项目且夜间不守班的台站,如果夜间有较强降水,易造成蒸发皿内的水由倒水嘴溢出,从而造成蒸发缺测.此外,白天遇有强降水天气也会因值班员的粗心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从器内取水,造成蒸发缺测.  相似文献   

2.
有强烈降水时 ,为防止雨水溢出蒸发器 ,造成记录缺测 ,应随时注意从器内取出一定的水量。三次站白天守班可以做到 ,而夜间不守班则往往做不到。为了不至于造成记录缺测 ,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摸索到一种方法 :找一个直经 1cm左右、长约 1m的塑料管子 ,将管子一端套在蒸发器倒水的小嘴上 ,用细铁丝或绳子捆结实 ,另一端插入储水瓶中 ,瓶口用较厚的塑料薄膜或塑料布罩住 ,中间剪个与塑料管一样粗的洞口 ,便于塑料管插入 ,然后用细绳把塑料布系在储水瓶颈端 ,以防雨水进入。凡遇强降水或预计有强降水出现前 ,按上述方法处理 ,蒸发器中溢出的雨…  相似文献   

3.
凡是有小型蒸发观测项目且夜间不守班的台站,如果夜间有较强降水,易造成蒸发皿内的水由倒水嘴溢出,从而造成蒸发缺测。此外,白天遇有强降水天气也会因值班员的粗心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从器内取水,造成蒸发缺测。 为了避免强降水造成蒸发缺测,建议选一个具有适当容量带有橡皮塞的大口瓶作为蒸发溢水瓶,放在小型蒸发器旁边,橡皮塞上留两个小孔,插入瓶内两根胶管,其中一根胶管从瓶口处向下弯曲,作为溢水瓶的排气管,另一根胶管连接到蒸发皿的倒水嘴上,胶管粗细以易装易取不漏水为宜,溢水瓶的橡皮塞要密封良好,防止降水落入瓶内。…  相似文献   

4.
章健 《贵州气象》1999,23(1):44-45
虹吸式雨量计雨量自记记录与各定时实测值比较,常有误差产生,有时误差达几个毫米之多,或造成缺测。本文对虹吸式雨量计(以下简称雨量计)雨量误差及常见故障分析如下。l雨量计固有候差雨量计安装正确在降雨且产生虹吸式时,一般情况下笔位从10.Onun处开始虹吸至0处,需IOs左右,但在降雨中开始虹吸时,虹吸时间将会延长,降雨强度越大,虹吸一次所需时间越长。因为虹吸过程中,浮子室内不断有降雨补充,延长了虹吸时间。换句话说,在延长的时间内所降的雨,就是仪器记录到的雨量,也就是误差的雨量。在一次降雨过程中,虹吸次数越多…  相似文献   

5.
对2001年第4期<河南气象>刊登的张照河、冯素芳<预防强降水时小型蒸发缺测的方法>的"强降水"一词,我们略有异议.1998年汛期,我们也曾实验过,实践证明,采用"在蒸发皿倒水嘴连接胶管,胶管另一端连接容器"的方法,对强度不是很大(过程雨量可以很大)的稳定性降水较适宜,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蒸发量的缺测,但对于积雨云带来的强阵性降水,往往并不适用,通常在蒸发皿内水面还未达到倒水嘴时,因其强度大,下降猛,就已经将其内的水溅到蒸发皿外.  相似文献   

6.
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中,因强降水造成蒸发量缺测和加括号的记录较多。如我市某站1994年4至9月蒸发量缺测和加括号的有9天,属降水影响的就有8天。其中6月份出现三次暴雨,蒸发量缺测2天,记录加括号一天。这种情况,不利于保证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序列的完整和准确。因此,探讨强降水时蒸发量缺测的补救办法很有必要。 经查阅记录,我认为有两种做法可以在特定天  相似文献   

7.
发现蒸发量超大有两种客观原因,一是在夏季有强烈降雨时,蒸发皿里的雨水溢出或溅出;二是在冬季有大风雪时,降到蒸发皿里的雪随后又被风吹走,影响记录的准确性。预防和处理方法:一是遇有强烈降水时,按照“规范”规定的“随时注意从器内取出一定水量,以防  相似文献   

8.
刘立 《气象》1991,17(6):1-1
夏半年有强降水时,往往使蒸发量观测精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造成缺测。据宜宾站1981—1990年10年地面观测记录统计,降水量≥50mm的日数为38天,有24天蒸发量记录缺测。另有13天记录缺测,2天  相似文献   

9.
对2001年第4期《河南气象》刊登的张照河、冯素芳《预防强降水时小型蒸发缺测的方法》的“强降水”一词,我们略有异议。1998年汛期,我们也曾实验过,实践证明,采用“在蒸发皿倒水嘴连接胶管,胶管另一端连接容器”的方法,对强度不是很大(过程雨量可以很大)的稳定性降水较适宜,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蒸发量的缺测,但对于积雨云带来的强阵性降水,往往并不适用,通常在蒸发皿内水面还未达到倒水嘴时,因其强度大,下降猛,就已经将其内的水溅到蒸发皿外。对此,特提出以下建议:改进蒸发皿的结构,防止雨滴外溅。生产厂家可将倒水嘴再下移1cm左右,将蒸发…  相似文献   

10.
刘一鸣 《气象》2015,41(11):1398-1407
利用2012年5月1日至7月31日全国自动气象站两种来源实时上传资料中的“非缺测不一致”小时降水数据,详查了问题的产生原因,为在实时拼接过程中高效判断数据正确性,提出较小尺度时间序列求证比对模型(IVSA):当同一时间同一台站的两种来源小时降水值发生不一致时,首先在较小时间尺度(分钟级)序列上使用内部一致性检查方法分别求证小时降水的正确性;当各自在较小时间尺度序列均无法证伪时,将单元出错概率引入两分钟降水序列的比对过程,并据此竞优遴选得出较为可靠的小时降水数据。指出:(1)产生非缺测不一致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生成报文时观测数据不全、报文处理环节不一致、台站信息不正确三类。(2)使用2012年5月1360组实例形成IVSA模型参数后,模型在2012年6—7月的4017组非缺测不一致数据中取得了99.65%的判断准确率。通过IVSA模型,非缺测不一致的小时降水数据取舍问题可在分钟降水序列比对中找出答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空探测自动化水平和仪器精度的不断提高,气象探测数据也越来越精确,为了提高高空风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解决实际工作中因计算方法不适合、数据平滑误差等原因引起的数据错误或量得风层缺测等问题,提出利用L波段雷达测风秒数据进行风向判断弥补缺测数据,利用内插方法计算斜距减小人为误差等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减少数据缺测和误差偏大现象,提高了高空气象探测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1 夜间不守班的台站 ,雨量迹线有缺测 ,由于未守班不清楚降雨情况 ,例如不知起止时间、不知间歇情况 ,则按实有记录统计 ,缺测时段空白 ,日合计 ( )。2 夜间不守班的台站 ,雨量迹线有缺测 ,但是在汛期夜间进行值班 ,或在平时 ,清楚仪器有小毛病 ,夜间进行巡视仪器 ,观测降水情况 ,记录的处理方法就参照白天缺测的处理方法进行统计。2 .1 若缺测时间在两正点之间 (无虹吸或笔位无下落 ) ,则该时降水量照常计算。2 .2 缺测时间跨越一个或几个正点时 ,而无虹吸 ,有关降水量应用其它雨量记录代替 ,如无其它雨量自记记录时 ,则整个缺测时段计…  相似文献   

13.
1.在探空记录中,由于突然停电或仪器停转几分钟等原因,造成对流层顶及其附近信号缺测时,在温度线按规范规定连虚线后,往往缺测起始点可能不是对流层顶,但却符合对流层顶条件.这时对流层顶应按缺测处理. 2.遇到大雨或高空有很强的下沉气流时,气球会下沉,有时甚至下沉二、三十  相似文献   

14.
年报15个降水时段的挑取,应遵循自记纸挑取与月报表记录相一致的原则,然后按下面步骤进行。 第一步,从降水自记纸上挑取。挑取时应注意:①15个降水时段的开始时间应从自记纸上开始降水的那一分钟起,提前挑取时不可超过实际降水的开始时间;②15个降水时段挑出的降水量要依次一个量级大于或等于前一个量级;③同一时段的降水量出现2次相同时,时间并记;④自记降水迹线有缺测,影响15个时段挑取时,挑取的降水量可根据情况加(),或按缺测处理。 第二步,对照月报表,检查第一步的挑取,此时应注意:①从报表中选出几个雨量较…  相似文献   

15.
1 《汇编》(省局1981年10月发)115条规定:“如遇20时降水观测后,在蒸发观测前有降水,无蒸发专用雨量器的台站,应进行一次补测,以便计算蒸发量。”我们知道,在降水量取中,同样的降水量若分多次量取,因为储水瓶的吸附和读数误差等原因,使降水比实际偏多或偏少,而以偏少居多,这样人为地增加量降水次数,会造成一定误差。实际上,在降水观测后至蒸发观测前的这段时间里,仅仅几分钟蒸发往往并不大。所以笔者认为,将降水观测与蒸发观测(20时)同时进行更为妥当。也就是说在降水观测的同时将蒸发器也用备用仪器量…  相似文献   

16.
如何减少蒸发量的误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可为 《贵州气象》2001,25(5):36-36
蒸发量是指一定口径的水因蒸发而降低的深度 ,以毫米为单位。蒸发量的大小能反应出日照的长短 ;温度的高低 ;风速的大小等。在一般情况下 ,能准确地测量其蒸发量 ,但在某些特殊天气 ,蒸发量的测定往往有一定偏差 ,甚至出现缺测 ,造成资料不准确 ,不完整。为了避免这种现象 ,在此提出几点建议 ,供同行参考。①在多雨季节 ,应时常注意天气的变化。此季节应增设一个供蒸发用的雨量器 ,在有降水时应注意取出蒸发器中的水 ,以免水溢出。但有时降水过大 ,过急 ,或有强冰雹时 ,可采取将蒸发器和供蒸发用的雨量器同时用盖盖住 ,待剧烈降水减弱后同时…  相似文献   

17.
目前,气象台站使用的小型蒸发器遇上大的降水,就会使水外溅。若器内水面越高,外溅的水也就越多,往往造成蒸发量失测现象。为排除这一缺陷,本人对蒸发器作一改进n改进部位在蒸发器底面中心。在底面中心穿个直径为6xnxn的塑料空心套管。此管分上、下两节。其上节顶端封闭,离顶端Icm处,有4个间隔3mrn的平排小孔,每个小孔直径为2.smxn,从顶端至底面为scm,而下节套管为lOom。当雨落到蒸发器内,等水面升到小孔时,水马上进入小孔,从管道流到储水瓶里,可以使水不外溅。小型蒸发器的改进@俞侠林$兴国县气象局!342400…  相似文献   

18.
降水现象仪观测应用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传耀  尹佳莉  李林  伍永学  姜涛 《气象》2019,45(5):730-737
利用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北京20个站降水现象仪采集数据与人工平行观测数据,对降水现象仪进行了对比评估。结果表明:降水现象仪的缺测率为0.01%,空报率为0.6%,捕获率为93.5%,漏报率为27.9%,错报率为10.0%。从统计结果可知,降水现象仪的缺测率、空报率较低,捕获率较高,体现出设备性能良好的一面,漏报率和错报率偏高,表明设备漏识别和错误识别的情况较多,漏报主要发生在弱降水过程中,错报主要出现在毛毛雨的识别上。设备测量和人工观测降水开始时间一致性较好,终止时间一致性偏差;降水现象仪现存问题:在大雨强时易出现雨滴叠加误识别,在小雨强时识别率会降低,在无降水错误输出降水现象方面缺少质控。  相似文献   

19.
RPG-HATPRO-G3地基微波辐射计采用“多通道并行测量技术”,性能稳定,反演精度高。应用该微波辐射计和常规L波段探空数据,比较了微波辐射计反演数据与探空测值的差异。结果表明:温度、水汽密度与常规探空资料比较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对仪器维护后可以提高数据质量;相对湿度数据离散度较高。比较无降水时不同高度下微波辐射计反演数据的精度,温度在1 000 m以下低层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较小;水汽密度的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为近地面较大,随高度而减小;相对湿度的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都明显较大,温度和水汽密度的准确性高于相对湿度。降水时不同高度的温度、水汽密度和相对湿度的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变化趋势均与无降水时相似,但是误差值明显偏大;降水时反演温度在2 000 m以下误差较小,水汽密度在3 000 m以下反演值较探空测值大,相对湿度在降水时的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20.
多普勒雷达降水产品优化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通过对雷达1h、3h降水产品进行应用检验,找出降水产品的局限性及其测量误差;利用反射率因子及自动站雨量资料,通过调整雷达混合扫描面弥补了降水产品因山脉等地物挡角大而缺测面大的缺陷;结合雨量站资料运用最优插值、卡尔曼滤波等方法对本地Z-I关系及降水产品进行调整优化;调整后的降水产品估测降水的误差明显减小,产品质量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