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房明星  毕大平  沈爱国 《遥感学报》2016,20(6):1361-1370
针对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显示SAR—GMTI提出一种基于运动干扰站的余弦调相转发干扰方法。该方法利用运动干扰站转发式干扰的成像特性实现方位向扩展,利用余弦调相信号特性实现距离向扩展,将二者有机结合,可同时实现干扰目标在方位向和距离向的2维扩展。以三通道干涉对消技术为例分析了其对GMTI的对抗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对SAR和SAR-GMTI均可产生灵活可控的2维条带状或面状遮盖干扰效果,但由于多通道GMTI对干扰的抑制和对消,干扰目标幅度受正弦调制系数影响将出现增强或削弱。  相似文献   

2.
一种捷变调频斜率极性和限幅相结合的SAR抗干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梁甸农  董臻 《遥感学报》2007,11(2):171-176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面临的场景散射等干扰无法使用传统时、空、频域技术抑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调频(LFM)信号调频斜率极性捷变和限幅过程相结合的抗干扰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慢时间域捷变雷达发射信号的调频斜率极性,其次在接收脉冲后首先对转发的干扰信号进行匹配、限幅,然后在逆滤波之后正常成像。仿真验证了捷变方法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3.
改进的机载SAR多普勒中心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性相位误差导致机载SAR成像后目标的位置发生偏离,从而改变多普勒中心频率.研究线性相位误差的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杂波锁定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方位谱能量重心的精确估计来得到多普勒中心初始的选代预置值.精度优于原有多普勒中心估计方法,点目标成像上效果明显.最后使用机裁雷达真实数据检验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卜丽静  张过 《测绘学报》2014,43(5):521-528
摘 要:针对提高星载SAR图像质量的问题,研究双通道星载SAR图像重建模型。由目标散射中心理论和后向散射特性分析,得出SAR图像具有稀疏特性,并且能够用确定性稀疏先验约束表达。将稀疏特性先验从单幅机载SAR图像处理问题中推广引入到两幅星载SAR图像重建问题中,提出基于散射中心稀疏和强散射梯度的双通道正则化重建模型,并采用椭圆抛物面模型估计重建中的降质矩阵,用双下降求解方法求解重建模型。并用Cosmo-SkyMed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表明,该重建模型能够提高SAR图像的距离向和方位向分辨率,改善图像质量,提高解译能力。  相似文献   

5.
层析SAR技术是在干涉SAR (InSA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信息反演技术。层析SAR技术弥补了传统InSAR技术在高程向上分辨能力缺失的不足,真正实现了距离向-方位向-高程向的三维成像。本文介绍了层析SAR成像的原理,讨论了成像过程中复图像配准、去斜、相位误差补偿及高程向成像等问题,总结了层析SAR成像的三类算法,分析了层析SAR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指出了层析SAR成像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层析SAR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根据机翼抖振理论,将飞机机翼以机身为对称轴一分为二。每个虚拟阵元看作一个质点,构建了简易的阵列抖动误差模型,提出了MIMO下视阵列SAR系统阵列抖动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将阵列抖动误差分解为不依赖距离和依赖距离两部分。结合高效的三维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在距离压缩前执行不依赖距离的一次抖动补偿;在距离徙动校正和方位压缩之间执行依赖距离的二次抖动补偿和方位向时域插值重采样,从而实现观测场景的三维成像。以真实SRTM DEM为原始场景进行仿真实验,补偿前后的成像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轨道器雷达在对火星浅层地表探测时,受火星电离层的影响信号方位向相位闪烁问题,该文对HF频段相位误差补偿方法进行系统研究,面向孤立强散射点存在的雷达成像场景,提出了利用Epstein函数的相位梯度自聚焦波形拟合算法(WF-PGA)。同时针对信号方位向波形畸变和非对称性,引入Epstein函数对归一化幅度进行偏态曲线拟合,并采用动态窗宽来保证算法的自适应性,最终达到对雷达信号闪烁效应的抑制作用。通过对仿真数据进行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升相位误差重建精度,提高对轨道器雷达闪烁效应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欺骗干扰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针对小时延场景下欺骗干扰参数估计方法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牛顿迭代法的参数估计方法. 该方法以码相位估计为核心,通过构建欺骗场景下信号参数的非线性估计模型,采用牛顿迭代法对信号码相位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信号幅度和载波相位进行估计.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迭代次数在10次左右,相比于传统参数估计方法,算法有效性大幅提升. 在准确性方面,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小时延场景下的信号参数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9.
白玉  周杨  靳国旺  赵玲 《测绘科学》2016,41(11):25-30
针对电离层对L、P等较长波段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成像产生的相位延迟效应会造成InSAR精度下降的问题,建立电离层相位延迟模型,分析背景电离层TEC对不同波段SAR信号的距离和相位延迟,给出了TEC和SAR相位延迟之间的关系曲线;提出用沿电磁波传播斜距上的电子积分总量STEC来代替垂测TEC,采用简化射线描迹方法进行STEC估计,提高了TEC计算精度;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不同TEC分布模型对InSAR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因干涉测量中基线估计的补偿效应,使得成像范围内等量分布的TEC对测量精度无明显影响;成像范围内TEC值随空间位置不同而发生变化时,对InSAR的精度将产生较大影响,需要考虑电离层的校正。  相似文献   

10.
基于欺骗式动目标的SAR干扰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伟  梁甸农  董臻 《遥感学报》2006,10(1):71-75
针对军事运动目标的保护问题,提出了基于欺骗式动目标的SAR干扰方法,该方法根据收到的雷达信号,调制不同的散射强度和位置信息,模拟产生多个虚假的运动目标,避免了静止场景不能干扰动目标成像的缺点。分析了雷达位置确定误差对欺骗式动目标干扰效果的影响,给出了一种干扰机的布阵方法。仿真证明,欺骗式动目标干扰方法可以达到保护运动目标和向被干扰雷达提供虚假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双通道SAR振动目标快速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阳  沈爱国  毕大平 《遥感学报》2020,24(9):1143-1156
目标的振动会对雷达回波产生特殊的相位调制,称为微多普勒效应,能够提供对微动目标检测的有利信息,因此对提高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已有的检测算法存在运算量大、抗杂波噪声能力弱和无法适应多振动目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对振动目标检测的新算法。该算法利用相位中心天线偏置DPCA(Displaced Phase Center Antenna )对消技术消除杂波,并沿方位向累加DPCA信号来提高算法的抗噪声能力。由于振动目标SAR方位回波的频谱与脉冲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本文算法选择了检测重复脉冲序列的脉冲重复频率PRI(Pulse Repetition Interval )变换法来实现振动目标的检测。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在强杂波噪声条件下检测振动目标,同时具有准确振动频率估计性能,甚至当同一个单元存在多个振动目标时,本文算法依然适用。仿真中振动目标检测的计算机运行总时间不超过0.6 s,说明本文算法适用于实时检测,通过与GLRT算法和Hough变换算法运算量的比较,证明了本文算法相比于经典算法具有运算量小,检测速度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叶恺  禹卫东  王伟 《遥感学报》2019,23(5):850-858
俯仰向数字波束形成(DBF)处理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的关键。然而,在处理较大地形起伏区域的回波信号时,传统俯仰向波束扫描(SCORE)方法会出现波束指向偏差问题,导致接收回波的增益降低,影响SAR系统成像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高分宽幅星载SAR系统的俯仰向DBF接收波束扫描指向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高程图(DEM)的俯仰向DBF处理方法。该方法基于星载SAR成像几何模型,首先利用成像场景的DEM数据和卫星轨道参数计算距离门单元对应的地面高程值,并进一步计算距离门单元对应的目标波达角,然后根据该对应关系计算每个距离门单元的俯仰向DBF加权矢量,从而确保在俯仰向DBF处理过程中接收波束指向正确。通过X波段的星载SAR系统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1)当地面高程值大于1.9 km时,传统SCORE方法处理得到的目标信号幅度下降都超过2.8 dB,本文方法处理得到的目标信号幅度下降都小于0.4 dB,本文方法优于传统SCORE方法;(2)由DEM数据误差导致的地面目标高程偏差对本文方法影响较小。因此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地形起伏较大区域的回波信号接收增益。  相似文献   

13.
Future space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systems will be required to produce high-resolution imagery over a wide area of surveillance. However, the minimum antenna area constraint makes it a contradiction to simultaneously obtain both unambiguous wide-area and high azimuth resolution. To overcome this limitation, a technique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combines a broad illumination source with multiple receiving channels. Then, the coherent combination of the recorded multichannel signals will allow for the unambiguous SAR mapping of a wide ground area with fine azimuth resolution. This letter first gives an overview of current research work carried out about the generation of wide-swath and high-resolution SAR images from multichannel small spaceborne SAR systems, and then a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STAP) approach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SAR imaging algorithms is presented, which could be of help to overcome the existing difficulties in data processing. The main idea of the approach is to use a STAP-based method to properly overcome the aliasing affect caused by the lower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 and thereby retrieve the unambiguous azimuth wide (full) spectrum signal from the received signal. Following this operation, conventional SAR data processing tools can be applied to fully focus the SAR imag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pproach is also discussed in this letter. The approa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 robustness, and high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4.
GPS干扰与反干扰技术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伊拉克战争,给出了GPS干扰技术和反干扰技术的手段,分析了GPS干扰与反干扰技术的应用情况,特别是分析了GPS抗干扰技术在精确制导中的方式,指出了GPS在未来信息战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合成孔径雷达聚焦成像时,因地球旋转和传感器姿态控制误差而产生的非零多普勒中心在聚焦影像方位线中引入了线性相位,因此在干涉处理时方位线不能作为基带信号进行重采样。为了确保相位信息在重采样过程中不出现损失,一般采用内插核调制的方法完成方位线重采样。滑动聚束模式影像因成像的特殊性,聚焦影像的多普勒中心分布更加复杂,其方位线为时变信号。分析了滑动聚束模式影像点目标的多普勒历程,多普勒中心在方位线的变化规律,时变信号的内插方法,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非零多普勒中心对内插精度的影响,最后对DORIS软件重采样环节进行改进,即采用新的多普勒中心表达式对内插核进行调制完成影像重采样,实现TerraSAR-X卫星滑动聚束模式影像的干涉处理。  相似文献   

16.
任三孩  常文革 《遥感学报》2012,16(3):467-481
合成孔径雷达SAR用于图像匹配导航系统,可大大提高导航精度。然而地形起伏和大气干扰等因素使得SAR实时图存在几何失真,降低了匹配性能。通过对SAR实时图几何失真成因分析,提出了一种二维可分离的几何校正方法,并得出方位向几何失真可跟随成像处理预先校正,图像后处理只需校正距离向。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正射图模拟得到了3幅具有不同地形特征的SAR实时图,并分别利用3种几何校正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实验,得到了不同地形SAR实时图几何校正方法选取的准则。  相似文献   

17.
井长青  张永福 《北京测绘》2011,(2):30-32,26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工作在微波波段的主动式遥感器,它综合运用合成孔径技术、脉冲压缩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采用较短的天线就能够获得方位和距离两个方向的高分辨率雷达图像。研制星载SAR系统的目的是获得具有一定测绘带宽和一定分辨率的地面目标图像,传统SAR模式不能同时满足高分辨率及较宽测绘带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了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