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充分利用四川盆地气候资源,建立优质的稻,油,果,菜,粮经作物“三高”农业示范区,从气候角度论证了建立“三高”农业区的适应性及其对策建议,以及以示范区农业稳定高产来带动全川的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韩颖 《气象软科学》2010,(1):113-118
本文初步探讨了进行重大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必要性,介绍了气候可行性论证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项目分类、主要论证内容、技术方法等,回顾了我国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的四个发展阶段,分析了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着社会认识存在偏差,管理制度不健全,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四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西单季种植巴西旱稻的气候可行性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巴西旱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气候条件基本要求,从气候角度对广西单季种植巴西旱稻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并提出巴西旱稻的技术措施建议,为广西推广巴西旱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气候论证的内容和技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气候论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赋予气象部门的职责。现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气候论证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为加快广西气候论证的步伐,提高气候论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浅谈建设项目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国平  李强苏志 《广西气象》2004,25(4):59-60,29
根据开展气候论证工作经验,结合古今中外的例子,论述了城市规划、重点建设工程、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必须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必要性,并对今后如何开展气候可行论证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河南烟区与云南优质烟区气候生态系统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河南新老烟区与云南优质烟区气候生态系统的灰色关联性 ,结果表明 ,卢氏烟区气候生态系统与玉溪烟区的相似性优于许昌烟区与玉溪烟区的相似性。因此 ,建议河南优质烟区向豫西丘陵山区转移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进行重大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必要性,并分析百色市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基本现状和目前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的建议,以期促进本地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开展气候论证工作经验,结合古今中外的例子,论述了城市规划、重点建设工程、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必须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必要性,并对今后如何开展气候可行论证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依据有关理论,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内容和技术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可行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巴西旱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气候条件基本要求,从气候角度对广西单季种植巴西旱稻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并提出巴西旱稻高产的技术措施建议,为广西推广巴西旱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灰色关联度在云南烤烟种植适宜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云南省125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30年气象观测数据,采用距离平方反比法,对云南省各乡镇的相关气候要素进行推算,选取一个烟草最适宜种植生态气象条件的样本点,使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云南省可植烟区县市和乡镇级尺度的烤烟种植适宜性进行分析,分别给出云南县市级和乡镇级烤烟种植适宜区的分布。结果表明,使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弥补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作系统分析所导致的缺憾,计算量小,使用方便,而且有效可行,获得的分析结果与烟草行业的多年工作实践结果较为相符。  相似文献   

12.
烤烟不同移栽期的生育期气象条件和产量品质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增强烤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提高烤烟经济效益与品质,以K346品种为材料,于2001年在弥勒县虹溪镇烟叶基地开展移栽试验,研究不同移栽期下的烤烟气象条件、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以及烟叶化学成分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得出适宜的移栽期。结果表明:与4月20、30日和5月10日移栽相比,5月20日和5月30日移栽的温度及降水并不存在劣势,但光照与大田期≥10℃活动积温的劣势较明显;4月20日和5月10日移栽的气象条件有利于烟叶生长,而5月30日移栽的气象条件不利于烟叶生长,4月20日至5月10日移栽的气象条件与国内外优质烟区具有很高的相似性,5月20日和5月30日移栽期与国内外优质烟区气候相似程度小于4月20日至5月10日移栽期。适当提前移栽,可增加叶面积指数、株高、茎围和节距;随着移栽时间的推迟,烟叶产量、中上等烟比例和产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烟叶的产量、中上等烟比例、产值综合指标以移栽期为4月30日和5月10日较好。移栽期为4月30日和5月10日的烟叶化学指标总体表现适宜,化学成分协调。弥勒县虹溪镇或气象条件与之类似的烟区在4月30日到5月10日移栽,可以改善烤烟气象条件,易取得优质适产。  相似文献   

13.
洪水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7年7月8—9目,四川省泸县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嘉明和福集2镇洪水淹没面积多达8000hm^2,淹没时间为60-92h,处于不同生育期的水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通过野外追踪调查和示范区比较试验,提出在洪灾后结合水稻生育期、淹没时间、淹水深度、植株长势等指标判断水稻受害程度,并以各指标为依据果断采取相应的抗灾、减灾对策。初步分析认为,蓄留洪水再生稻是行之有效的灾后生产自救措施,同时揭示了早割低留桩、晚割高留桩、早割多施肥、晚割少施肥、保持浅水层和防治病虫害是蓄留洪水再生稻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91—2020年我国中北亚热带不同烤烟烟区180个国家级气象站气候因子数据,根据影响优质烟叶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分析气候差异性,探究烟叶生长发育的气象规律,应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各气候因子的权重,依据气候相似原理,对湖北省两大烟区与周边烟区采用改进的欧氏距离作为相似度量指标,并与系统聚类结果进行相似性对比。结果表明:鄂西南、鄂西北、豫西、豫南、豫中、湘西、湘中烟区基本具备了生产优质烟叶的气候条件,除降水量外,其余各气候因子在不同发育期的差值伸根期最大,旺长期次之,成熟期最小。鄂西北和陕南烟区的气候因子最为接近,鄂西南和湘西、川东南烟区的气候因子具有高度相似性,从而为不同区域间借鉴生产经验、优化烤烟种植布局和开发特色优质烟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晚稻丰两优一号结实率偏低的气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玉林市2005-2006年晚稻的观测和调查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后得知,2006年晚稻丰两优一号结实率明显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幼穗分化的敏感期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天气过程。其它品种之所以受害不重,结实率基本正常,主要是由于不同品种对温度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丰两优一号是来自气候和自然条件迥然不同的安徽,相对于广西、广东培育出来的品种对低温的敏感性要高得多,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鉴于丰两优一号2006年晚稻引种玉林所造成的损失而得到一些启示,在以后的良种引进过程中,应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做好农业气象灾害的评估工作,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品种的潜在风险。丰两优一号在玉林作双季晚稻栽培能否成功,关键是要根据玉林的气候规律选择最佳的播种期,并且要加强管理,增强抗寒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西贡蕉的生物学特性,结合隆林县气候特点进行分析,得出:隆林县栽种季节温度适宜,生长旺盛期雨水充沛,光温配合好,有利提高西贡蕉产量,是种植西贡蕉理想的区域.但干旱、低温冻害、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影响西贡蕉的产量和质量,应采取措施,以求达到西贡蕉种植优质增产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玉林市2005~2006年晚稻的观测和调查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后得知,2006年晚稻丰两优一号结实率明显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幼穗分化的敏感期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温天气过程。其它品种之所以受害不重,结实率基本正常,主要是由于不同品种对温度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丰两优一号是来自气候和自然条件迥然不同的安徽,相对于广西、广东培育出来的品种对低温的敏感性要高得多,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鉴于丰两优一号2006年晚稻引种玉林所造成的损失而得到一些启示,在以后的良种引进过程中,应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做好农业气象灾害的评估工作,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品种的潜在风险。丰两优一号在玉林作双季晚稻栽培能否成功,关键是要根据玉林的气候规律选择最佳的播种期,并且要加强管理,增强抗寒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单季稻种植北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段居琦  周广胜 《气象学报》2012,70(5):1165-1172
确定单季稻种植北界可为调整单季稻生产布局和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依据.基于中国单季稻种植区地理分布及其主导气候因子,结合最大熵模型,研究了雨养(水热共同作用)与灌溉(热量限制)条件下中国单季稻种植区的北界,并与已有方法确定的中国单季稻北界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雨养条件下,中国单季稻种植北界可达黑龙江漠河县北部,沿漠河—塔河—呼玛中部以西的大兴安岭地区及龙江—泰来—杜尔伯特—大庆—肇州—肇源以西的地区不适合种植水稻;灌溉条件下中国单季稻种植的北界则不存在,即在中国最北部的漠河地区仍可种植单季稻,沿漠河—塔河—呼玛中部的水稻种植界限往西略有偏移.本研究确定的中国单季稻种植北界与当前单季稻种植北界更为接近,明显优于已有方法确定的单季稻种植北界.  相似文献   

19.
利用旺苍县50个地面气象站的逐日观测资料,结合旺苍县核桃种植气候适宜性需求,选取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和年≥10℃积温作为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建立气候因子空间模型,运用GIS技术开展旺苍县核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结果表明:旺苍县核桃种植气候适宜性可划分为3类,即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最适宜区主要分布...  相似文献   

20.
根据新植白莲套种晚稻栽培技术试验示范观测,分析探讨了白莲套种晚稻栽培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和可能存在的春季低温、夏季高温、寒露风等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并提出科学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对策.分析得出试验示范区气候条件能满足新植白莲套种晚稻种植的要求,为当地大面积推广新植白莲套种晚稻生产积累了经验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