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主要对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赫尔蒙种群中分离获得的一个抗条锈病基因进行了分子定位研究 ,将源于赫尔蒙山具抗杀锈病的种系 T.dicoccides H52与普通的栽培种 Langdon进行杂交并创建了 F2 代遗传图。研究发现 H52种系抗条锈病的能力由一种显性基因控制 ,将其暂定名为 Yr H52。从 1 2 0个微卫星标记中 ,已经检测到来自亲本 91 %的多态性 ,而且从其中 56个微卫星分子标记中产生了 79个分离的位点 ,有 9个位点显示出了与 Yr H 52基因连锁 ,其重组率 0 .0 2~ 0 .3 5,遗传距离 2 .0 0~ 4 3 .3 7cm之间 ,L OD值 3 .56~ 54.2 2。由 1 0个微卫星位点和 Yr H52构建的染色体 1 B遗传图 ,其图距全长为 1 0 1 .5cm。Yr H52基因位于 Xgwm2 64 a和 Xgwm2 64 c之间 ,且与 Xgwm2 64 a、Xgwm1 8紧密连锁 ,两侧依次分别与 Xgwm1 3 1 a、Xgwm63 6b、Xgwm2 64 c、Xgwm4 0 3 a、Xgwm1 53、Xgwm550 a和 Xgwm1 2 4连锁。同时 ,Yr H52也与 REL P标记物 N or1紧密连锁 ,图距 1 .4 cm,L OD2 9.62。这显然与野生二粒小麦另一个抗条锈病基因 Yr1 5不同 ,研究证明 Yr1 5与 N or1图距是 1 1 .0 cm。  相似文献   

2.
从北部海沿海采捕的日本鬼You(Inimicus japonicus)亲鱼,经暂养后进行催产,雌鱼每千克体重注射LRH-A310-μg+DOM5mg或HCG600~800IU+LRH-A330~40μg;雄鱼注射同样药物,剂量减半。共采卵109万粒,平均受精率89.0%,平均孵化率为90.0%,共培育出体长1.8~2.8cm的幼鱼26.8万尾,平均成活率30.7%。  相似文献   

3.
商桥     
寻求投资与合作碳酸钙项目国外寻求合作 近期陆续有外国公司寻求在中国物色碳酸钙方面的投资及合作伙伴,请符合条件的企业与非金属矿协会国际部联系。 现有客户寻找碳酸钙,指标如下:白度95,CaO 56,水份0.2;吸油量 15ml/g,堆密度 0.8 g/ml,比表面积11700cm2/g,平均粒径4.7 um,最大粒径45um。征集蛭石应用及深加工制成品技术,聘请技术开发顾问 我公司从事矿产品出口贸易,并承担全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之国际联络工作,为国内外矿产品生产企业和用户提供中介服务。 现我公司拟在蛙石深加…  相似文献   

4.
含水层沉积物是江汉平原地下水中砷的主要来源,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对地下水的水化学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为查明江汉平原第四系沉积物中砷的垂向分布及赋存环境,在典型高砷地下水分布区内选取2个深钻(JH002孔及 YLW01孔,深度分别为230m 和201m)采集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全新统和上更新统含水层沉积物以黏土、粉土、淤泥质黏土、粉砂、细砂为主,指示着弱水动力的沉积环境;2个钻孔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w(As)=2.0~22.6mg/kg(平均9.0mg/kg),w(Fe)=11.8~55.0mg/g(平均37.8mg/g),w(S)=0.1~2.1mg/g(平均0.4mg/g)。中、下更新统沉积物岩相变化较大,以砂和砾石居多,局部含有黏土夹层,指示着沉积时较强的水动力沉积环境;其中JH002孔沉积物 w(As)=2.7~160.5mg/kg(平 均40.9mg/kg),w(Fe)=20.1~179.5mg/g(平均50.5mg/g),w(S)=0.1~17.7mg/g(平均4.9mg/g);YLW01孔沉积物砷、铁、硫质量分数均低于JH002孔,w(As)=5.2~56.1mg/kg(平 均16.2mg/kg),w(Fe)=10.9~117.5mg/g(平 均36.4mg/g),w(S)=0.3~7.8mg/g(平均1.8mg/g)。YLW01孔中、下更新统沉积物颗粒较JH002孔更细,所处的水动力条件更弱,砷、铁、硫质量分数均低于JH002孔,说明沉积历史环境影响着砷、铁、硫等元素的分布。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全新统和上更新统砷与铁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中、下更新统沉积物砷与硫化物矿物紧密相关。结合不同深度含水层水化学特征差异指示上更新统含水层中含砷铁氧化物的还原性溶解导致浅层地下水中砷的富集,富硫的中、下更新统深层含水层中强还原环境下砷受到硫化物矿物的固定作用难以释放进入地下水中。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水泥池及活饵培育配套技术进行尖吻鲈苗种阶段工厂化育苗。投放刚孵化出膜的仔鱼160万尾,经室内池8d的培育,成活率为90%;经13d的培育其规格超过1cm,成活率为56.9%;经24d的培育平均规格达2cm左右,平均成活率为50%,共育出80万尾。苗种生长快,体质健壮,成活率高。关键技术是:基础设施配套;采用不同活饵,做到适口、及时转化、足量;定期过筛分级培育;水质控制良好;注意防病。2cm以上鱼种阶段采用多种方式培育,经15~20d的饲养,规格达3~4cm,平均成活率为65%~75%。  相似文献   

6.
罗氏沼虾体长和体重的一些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DeMan)]体长和体重的一些遗传参数:在体长为11.040±0.122(cm)、体重为42.258±1.740(g)时,雄体大于雌体。此时,体长与体重有显著的直线相关(r=0.912,P<0.01)。体重对体长的回归直线为W=13.056L—102.019,其中雌性为W=8.315L—55.311.雄性为W=16.17lL—134.406。罗氏沼虾体长的同类相关系数为0.0475,体重的同类相关系数为0.047716。  相似文献   

7.
利用对应分析约束下的重磁联合反演方法,计算了南北带北段4条地震测深剖面的地壳上地幔的密度和磁化率物性参数。结果表明:①自上而下区内存在中新生界地层与下伏地层(0.14~0.30g/cm3)、中上地壳与下地壳(0.10~0.20g/cm3)和下地壳与上地幔顶部之间(0.30~0.40g/cm3)3个密度分界面;②区内磁性参数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浅部中新生界地层几乎无磁性,中上地壳磁化率一般为100~15000×10-6IS;下地壳磁性层磁化率明显升高,一般为15000~20000×10-6IS;③区内地壳各构造层的密度和磁化率存在明显的横向变化,其分区特征与大地构造分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综合应用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稳定同位素分析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等技术,通过半定量化研究深入探讨了莺歌海盆地 XF13区块黄流组储层中富 CO2 和富烃类气两类气体充注对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靠近底辟的 XF13A、XF13B井受到了晚期富 CO2 热流体充注影响,促进了 溶 蚀作用(次生孔隙比例为39.9%~58.4%),但由于处于幕式半开放的封闭成岩体系中,溶蚀过程中形成的大量Ca2+ 、Mg2+ 、Fe2+ 等离子没有及时排出,这些离子重新化合沉淀形成大量晚期碳酸盐胶结物,使得碳酸盐胶结物体积分数(4.5%~13.5%)和类型增多,进而破坏孔隙喉道,形成中孔 低 渗 储 层;②远 离 底 辟 的 XF13E、XF13F等井黄流组储层主要是早期烃类气充注,溶蚀作用较弱(次生孔隙比例为7.2%~27.7%)且处于开放的酸性热液体系中,造成碳酸盐胶结物体积分数(1.0%~6.0%)和类型相对较少,形成中孔中渗储层。   相似文献   

9.
基于砂岩岩心样品元素地球化学资料对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上中新统黄流组一段海底扇砂体的源岩类型、风化程度及构造背景进行了分析。以平均大陆上地壳(UCC)对主量元素做标准化处理,结果显示SiO2 略显示富集,CaO 和 TiO2 仅4个样品相对富集,其他大部分样品主量元素均显示相对亏损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现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特征,轻稀土元素与重稀土元素比值介于7.58~11.12之间(平均9.28),(La/Yb)N 介于7.15~13.55之间(平均11.04),(Gd/Yb)N 介于1.34~2.07之间(平均1.81),Eu元素显示负异常,δEu介于0.48~0.70之间(平均0.64),且样品的配分模式与 UCC 相似,Al2O3/TiO2=11.03~17.02(平均14.48),以及w(K2O)-w(Rb)和w(TiO2)-w(Zr)图解均表明源岩为中性-长英质火山岩。化学蚀变指数(CIA)值(56.48~68.97)、长石蚀变指数(PIA)值(58.90~75.78)、A-CN-K 图解表明黄流组砂岩经历了中等强度的风化作用。Th-Sc-Zr/10三角图、w(TiO2)-w(Fe2O3+MgO)判别图解以及主量元素判别图解均显示源区具有碰撞环境特征(主动大陆边缘或大陆岛弧),且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与越南物源相似。综合可知,西部昆嵩隆起的中性-长英质火山岩为研究区主要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0.
凡纳滨对虾4个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9对微卫星引物分析了凡纳滨对虾4个选育群体(Molokai、OI、SIS和Kona Bay)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9对微卫星引物共检测到32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2~7个,平均3.555 6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2.472 7;各位点的观测杂合度(Ho)0.026 0~0.623 4,期望杂合度(He)0.263 1~0.785 5;各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从小到大依次为SIS(0.383 3)相似文献   

11.
为查明有机质微生物降解过程对地下水系统中碘迁移富集的影响,以大同盆地为研究区,对区内22组地下水样品进行了水化学和生物标志物研究。水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碘质量浓度为5~1212μg/L,其 中,56.52%的地下水样品中碘质量浓度超过饮用水标准限定值150μg/L。地下水样品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显示,可提取饱和烃中存在大量“未分辨组分(UCM)”;CPI1 和 CPI2 分别为0.38~1.03和0.27~1.19;低相对分子质量正构烷烃无明显奇偶优势。上述生物标志物特征表明,含水层中有机质经历了强烈的微生物降解。有机质微生物降解产生的 HCO-3 通过竞争吸附,导致沉积物中吸附态碘的解吸附并在地下水中富集。此外,有机质的微生物降解有利于迁移能力强的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质或有机胶体的形成,该类有机物通过吸附或螯合作用进一步促进碘在地下水中的富集。   相似文献   

12.
用180只56日龄肉用仔珍珠鸡,测定了高温环境(25~34℃)条件下,在日粮中添加不同量的NaHCO3 (质量分数分别为0% ,0.5% ,1.0% ,1.5% ,2.0% ,2.5% )对珍珠鸡肥育期(56~84日龄)生产性能及血液pH 值的影响,基础日粮含 ME 13.37 MJ/kg,CP18% 。结果表明:体增重、采食量、屠宰率、血液pH 值不受日粮中NaHCO3的显著影响(P> 0.05),但体增重、采食量、饲料利用率受性别的显著影响(P< 0.05),母鸡比公鸡的体增重大18.8% ,采食量高8.02% ,饲料利用率高9.70% ,公母鸡间的这种差异在1.5% NaHCO3 添加组表现最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湛江流沙湾海域优势渔种卵鳎的遗传多样性,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选用15对微卫星引物,以等位基因数、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固定指数等遗传参数为指标,评估卵鳎群体内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共检测到90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从1~12不等,平均为6.0;有效等位基因数从1.0~8.4,平均为4.0,多态性位点比例为53%,显示其具有中等杂合子水平,其中8个多态位点的期望杂合度(He)为0.670~0.881,平均为0.800,观测杂合度(Ho)为0.353~1.000,平均为0.773,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为0.616~0.870,平均为0.773,群体内固定指数F为-0.199~0.564,平均为0.046;流沙湾卵鳎群体具有高度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摘要: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从20对西大西洋笛鲷(Lutjanus campechamus)的微卫星引物中筛选适用于红鳍笛鲷(L.erythopterus)、勒氏笛鲷(L.russellii)、紫红笛鲷(L.argentimaculatus)和约氏笛鲷(L.johnii)基因组分析的微卫星引物,分析4种笛鲷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生。经反应条件的优化,从20对引物中筛选出17对可稳定扩增出特异片段的引物。通过测序证实扩增产物含微卫星位点后,以该17对引物对4个种的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其中16对可在约氏笛鲷、勒氏笛鲷、紫红笛鲷基因组中扩增出重复性好的特异性条带,分别有65%、65%、60%呈现出种内多态:15对可在红鳍笛鲷中扩增出重复性好的特异性条带,并且全部呈现出种内多态。四种笛鲷中,红鳍笛鲷的多态性最高,高度多态基因座占检测座位的66.67%;勒氏笛鲷的多态性最低,低度多态基因座占43.75%。获得3个种间特异性分子标记。用风和DA两种方法计算4种笛鲷的遗传距离,构建了系统发生树。  相似文献   

15.
在水温为21.4℃—31.2℃,盐度为27.2‰—36.3‰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了企鹅珍珠贝培育附壳珍珠的研究。经287天的育珠,成活率87.5%。在收获的15个母贝中,植入直径为7~10mm的珠核47粒,佛像模型2个;收获附壳珍珠40颗,佛像2个,留核率达85.7%。其中商品珠35颗,商品珠率为83.3%。在商品珠中,珠色为银白色的16颗,占45.7%;金黄色的16颗(包括1佛像),占45.7%;污斑珠3颗,占8.6%。珍珠直径超过11mm的有5颗,10.0~10.9mm的有19颗,9.0~9.9mm的有9颗,8.0~8.9mm的仅1颗。抽测珍珠5颗,珠层厚度最大者862.5μm,最薄者562.5μm。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高多态性竹?鱼(Trachurusjaponicus)微卫星(SSR)标记,并验证其在鲹科鱼类中的通用性。【方法】采用SLAF-seq技术识别竹?鱼基因组SSR标记,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泳筛选高多态性位点,并进行跨物种PCR扩增。【结果与结论】识别出43 264个二至六碱基重复SSR标记,二、三碱基重复SSR标记较多(90.33%)。筛选出37个多态性的二、三碱基SSR位点,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4~26,期望杂合度为0.481~0.935,多态信息含量为0.440~0.934。有30个位点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且各位点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共有28个竹?鱼SSR标记可在1种以上鲹科鱼类中有效扩增,分别有24、21、20、19和11个SSR位点可在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长身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无斑圆鲹(Decapterus kurroides)、颌圆鲹(Decapterus macarellus)及金带细鲹(Selaroides leptolepis)中稳定扩增,可为竹?鱼遗传资源评估和部分鲹科鱼类的系统进化分析提供重要遗传物质基础及有力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集江汉平原沙湖原种场典型高砷地下水区的27个地下水样品、6个地表水样品和不同深度的沉积物样品,采用 X射线荧光光谱、离子色谱、TOC分析仪以及沉积物平行提取方法对该区含水层的水化学特征以及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 HCO3-Ca·Mg型,属中性偏弱碱性水;氧化还原电位较负,NH+4 -N、HS- 和 Fe(Ⅱ)质量浓度较高,指示地下水的强还原环境;地 下 水 As质 量 浓 度平均值为74.39μg/L,最大值达580.77μg/L,出现在地面以下25m 位置,且 As(Ⅲ)质量浓度普遍高于 As(V)。随深度增加,沉积物中 w(As)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17.4m(黏 土层)深度处达到最大(21.15mg/kg),且w(As)随深度的变化与沉积物中 TOC、Fe2O3、Al2O3 质量分数以及沉积物比表面积随深度的变化呈现相同的趋势,采用SPSS软件经相关分析亦表明 As与 TOC、Fe2O3、Al2O3 和比表面积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0,0.68,0.70,0.67,揭示砷在富含有机质、铁铝氧化物及比表面积大的黏土层沉积物中更易富集。沉积物平行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江汉平原沉积物中的砷主要以强结晶态铁氧化物、溶解态硫化物和反应性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8.
根据跨断层定点水准、基线观测资料和垂直形变的水准高程观测数据分析,黑孜尔断裂 F2定点水准的垂直位移量为 0. 14 mm/a,基线缩短量为 0. 48 mm/a,断层滑动角■≈37°,现今垂直形变速率为 0. 693 mm/a。结合地震活动和区域地质构造研究,认为黑孜尔断裂近期水平活动强度大于垂直运动强度,该区在未来1~3年内仍可能发生6级以上地震。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下游鳊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RAPD技术对长江下游鳊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8个引物对鳊鱼24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检测到178个位点,分子片段在0.2~2.0kb之间,其中多态位点83个,占46.63%;个体间最大的遗传距离为0.1326,最小的遗传距离为0.0476,平均遗传距离为0.0885;群体的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593,Shannon多样性指值为0.0986。与其他鱼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相比,长江下游鳊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20.
开展页岩储层的脆性评价对优选页岩气藏有利层段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岩心、测井、X 射线衍射、岩石力学实验等资料,采用岩石矿物组分法和弹性参数法对丁山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脆性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进而开展了页岩储层可压裂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矿物脆性主要受石英、长石、黄铁矿等矿物的影响,矿物脆性指数为36.2%~62.7%,平均48.1%;不同围压条件下,页岩受力破坏主要有劈裂型、双剪切型、单剪切型 3种模式,力学脆性指数为 40.7% ~61.6%,平均52.6%。与国内外其他页岩产气区相比,研究区页岩脆性指数级别为中等偏上,脆性矿物、脆性指数与 TOC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岩石可压裂性较好。DY1井龙马溪组脆性较强井段位于2027.0~2054.2m,脆性指数均超过50%,可实施压裂求取产能,与实际生产情况匹配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