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张吉金诊治青春期崩漏的经验。张老在六十多年的从医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重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强调西医相关辅助检查,主张“衷中参西”。其认为崩漏以肾虚为本,心肝脾肾功能失调而致冲任损伤,月经出血期治以固冲止血,血止后主张理调心、肝、脾、肾脏腑功能,恢复气血阴阳平衡,提出“补肾调脏法”“循时调经疗法”“益肾软坚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介绍朱颖教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LPD)性月经失调的临床经验。朱教授认为该病主要病机为脾肾不足,治疗应以温肾补脾、循时调经为法。在卵泡期当益肾健脾养血,排卵期宜补气养血通络,黄体期则应温肾补脾养血,月经期则养血活血、调畅气血,结合患者基础体温(BBT)以循时调经,同时辅以艾灸、食疗等,以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宫”轴。  相似文献   

3.
介绍名老中医张丽蓉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张老分析归纳不孕症的病因病机为肾虚、血瘀、痰湿。治疗以补肾、祛瘀、化痰之法及中药人工周期调治。对于无明显月经失调及无器质性疾病的不孕患者创“调助汤”加减治疗;对虚实寒热夹杂而无明确证型可循的盆腔炎患者拟“盆器炎汤”治疗;对输卵管不通患者拟“消通汤”治疗。  相似文献   

4.
介绍李佩芳主任医师基于通调三焦理论治疗不寐的经验。李师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机为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衡。治疗上,李师基于通调三焦理论从上、中、下焦取穴针刺结合通焦利眠贴贴敷治疗,以达通调三焦、调整阴阳、调和气血、安神定志之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5.
介绍王秀娟主任医师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王师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病因为痰、湿、瘀、毒,病机为湿困大肠,气滞络瘀,郁而化毒,早期治疗以荡积为主,通因通用,强调及早祛除痰、湿、瘀、毒,切勿见下利甚而妄用补涩之剂,以致关门留邪。王师运用调肺通肠、祛痰瘀毒之法,通过补肺、降肺、宣肺以调理肺气,恢复肺主治节之功,达通肠降浊祛邪之效。王师不拘经方时方,采众家之言,合多年临床经验,创补肺通肠汤、降肺通肠汤、宣肺通肠汤,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求股骨头坏死采用髓内减压植骨术合通痹益肾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2 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单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 例。对照组采用髓内减压植骨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痹益肾汤治疗。治疗2 个月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面部疼痛表情量表(FPS-R)、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5%(44/46)、对照组为78.26%(36/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arris、SF-36评分均较对照组高,FPS-R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采用髓内减压植骨术结合通痹益肾汤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减轻疼痛,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介绍杜武勋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缺血性心脏病的经验。杜教授认为“气-形-神”与疾病密切相关,五脏六腑,非气不生,神静则宁,气郁则乱。其指出围绝经期缺血性心脏病发病“根于脾肾,变于肝”,气机失调、冲任亏虚是其主要病机,故以平衡气之升降出入、滋补肝肾冲任之亏虚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治则,用药遵循《内经》“木郁达之”“虚者补之”的要旨,以调畅气机法为基础,先顺其条达之性,开其郁遏之气,再针对病程的不同阶段分别以滋补肝肾、调和冲任之法治之,做到形神共调、动静互涵,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介绍李佩芳教授运用通调三焦针刺法治疗小儿多动症的经验。李教授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脑,与心、肝、脾、肾有关,病因分为先天后天两端,三焦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输布失司为本病病机的关键;治疗上采用通调三焦之法,以上、中、下焦三部取穴为主,配合局部选穴改善脑部气血,再以远端取穴共调三焦,能明显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患儿思想集中度。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9.
介绍王耀光教授针药合用辨治尿道综合征经验。王教授认为本病初以邪实为主,久病则耗伤正气,倡导实则清利,虚则补益,通补兼施,遵循利湿解毒清热、补脾益肾化瘀的治疗大法,急性发作期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方用自拟通淋汤加减;缓解期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方用巩提丸加减,并配合疏利三焦针法,疗效良好。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张闻东教授运用通调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张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督脉痹阻,元神不安,心神不宁,脏腑功能失调,其采用“通调针刺法”,以神庭、百会、四神聪为主穴,通督脉、调元神,益元气、调脏腑,调节经络气血阴阳,同时辨证加减取穴,临床疗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肾宁心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益肾宁心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仑治疗,均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5%,对照组为7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和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益肾宁心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可获得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2.
介绍张军平教授治疗发落眉脱的临床经验。张教授对斑秃的内治法具有独特见解,其秉承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治疗心系病的学术精髓,认为斑秃的主要病机是脾肾亏虚、肝郁气滞,先后天之本亏虚,肝气郁滞不舒,精血生化乏源,不得荣养诸毛,在头发落,在目眉脱,情志因素亦可加重疾病的进展。其以益肾健脾、舒肝解郁为法,从肾、脾、肝三脏考虑治疗,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制方,随症加减,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3.
介绍金季玲教授运用补肾调周法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经验。金教授认为,月经过少有虚实之分,虚多因肾精匮乏,导致冲任气血不足,经血无以为生;实多因痰湿、寒凝等阻滞冲任,使气血运行不畅,血海不能满溢。其治疗上重视月经周期中肾阴、肾阳的相互转化,以补肾调周为治疗方法,将月经周期分为经后期、排卵期、经前期、行经期,分别采用滋阴补肾汤加减、补肾促排卵汤加减、健脾温肾汤或毓麟珠、四物汤加减治疗,临床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4.
总结王清海教授应用血脉理论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经验。王老认为气血不和、痰浊郁滞、气虚血瘀等致脉道不通,心阳气不足,无以鼓动营血,加之痰浊留滞血脉,血脉凝滞,故气血不通是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其根据病因辨证,多从“血脉”论治,强调从血脉论治亦需分清病机演变,不可一味活血化瘀。其根据“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的理论,自拟心绞痛方治疗本病。方中以水蛭、红花、丹参活血通脉,党参、黄芪等益气健脾,充养后天气血,陈皮、瓜蒌、茯苓化痰,更有点睛之笔——桂枝温阳通脉。该方虽为治疗胸痹验方,但全身血脉相通,故对不同脏腑血脉疾病亦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介绍杨正望教授运用安冲调经汤治疗无排卵型功血的经验。杨教授认为,肝肾亏虚为本病之本,以肾虚为主,脾虚为次;阳盛血热,瘀血阻滞为其标。治疗上常以扶正固本为主,施以补肾健脾之法,兼顾凉血止血,化瘀止血。重在治本,本固标立。临证运用刘奉五经验方安冲调经汤加味治疗无排卵型功血,效果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6.
不孕症的发病除与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外,奇经病变亦是重要病机,尤其是冲任督脉。本文在总结古代奇经理论治疗不孕症的基础上,结合近现代奇经用药、内外合治等相关经验,提出了“奇经并治、内外同调”的冲、任、督内外合治不孕症特色疗法,以期为临床治疗不孕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介绍金劲松教授治疗肾性水肿的经验。金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主要在于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临证分为肺脾气虚,风邪外袭、脾肾气虚,水液停聚、肝肾阴虚,瘀水互结三型,分别治以益肺固表,健脾利水、补益脾肾,化气利水、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之法。并配合西药、中医食疗及中医外治等法综合治疗,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中药孕前调理联合孕后安胎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8例在计划妊娠前3个月开始口服维生素E胶囊和叶酸片,自确诊妊娠后开始予以黄体酮联合补肾固冲类中药保胎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计划妊娠前3个月开始予以益肾活血中药进行孕前调理,至妊娠时止。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6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成功率治疗组为56.67%,对照组为2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活血中药孕前调理联合孕后安胎有助于提高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对王好古创制的治疗阴证的四首方剂从方义、加减变化和立方基础3个方面进行了探析。王好古创制的治疗阴证的四首方剂以白术、甘草、人参、茯苓、黄芪、生姜等药物为基础用药,即神术汤、白术汤、黄芪汤、调中丸,临证对此四方灵活加减变化,针对脾阳虚损、复感外寒的基本病机,是温补脾胃治疗阴证的基础方剂。  相似文献   

20.
总结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所表达的治疗血证的独特经验。唐氏善用小柴胡汤治疗诸血证,全书单以小柴胡汤为处方治疗血证者即有56处,涉及各个篇章,取柴胡、黄芩和解少阳之义者更广。通读全书发现唐氏之义,可知小柴胡汤不仅为少阳病主方,因其通达三焦阳气故加化瘀之品可散三焦腠理瘀血;因其达木郁故可解郁热、行结气,以清化内郁之相火;因其通上焦津液、展布气机,故加宣发卫气之药,可解血家表证而无伤津动血之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