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巴东长江公路大桥桥址区斜坡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巴东长江公路大桥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在对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方法计算了桥荷载施加前后及水库水位变动情况下桥址区斜坡应力分布特征,并对斜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桥荷载施加后,主桥墩处的应力改变最显著,对斜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同时,考虑到未来三峡水库水位变动的影响,其稳定性将进一步发生改变。局部稳定性较差,但整体稳定性尚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霞  张永旺  魏文博 《地球科学》2007,32(4):540-544
全长3478m的平潭海峡大桥是一大型桥梁工程, 桥位自然条件恶劣,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为了克服浅层水域常见的电火花震源激发频率高、能量衰减快、探测深度浅等不足, 采用工程地震仪和振动冲击震源在海上开展地震反射波勘探工作, 结合地质钻探工作, 查明了桥址区的地层岩性分布、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问题, 为桥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工程应用表明: 在地球物理条件不利的情况下, 获得了较清晰的地震反射波, 其有效波主频为200Hz左右, 是水域工程地震勘探经济环保、简单有效的工作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区域稳定性及预选桥位线方案是大桥建设前期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是利用航、卫片地质解译调查 ,分析研究拟选桥址区及其外围的地质构造特征 ,新、老断层的分布情况及其活动性 ,并进行区域稳定性评价 ;利用5 0至 90年代的航、卫片资料 ,分析评价了拟选桥址区长江岸带变迁及稳定性 ;对预选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及优选桥位线方案进行比较与论证。  相似文献   

4.
岩溶发育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情况直接影响桥梁设计方案。株洲湘江大桥桥区岩溶强烈发育,在综合研究该区地形地貌特征和地质情况的基础上,为查明桥址区及各桥墩位置深部岩溶发育类型、规模,勘察中采用了高密度电法、大地电磁、水上浅层地震和孔间弹性波CT进行探测。异常区钻孔验证结果显示,探测结果准确可靠,表明综合物探方法应用于桥址勘察是准确、有效的。调整了桥梁跨径布置方案及桩基基础奠基高程,使布跨和桩长更合理,成功避开岩溶,实现了地质优先,择地建桥的桥梁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浅地层剖面、单道地震和多道地震三者综合勘探,在近海工程物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介绍了三种方法的各自侧重点与互补关系,结合在深中通道勘查的典型应用实例,阐述了海上地震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解释等方面的相关技术。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多种反射波法是海底隧道、过江管道和跨江跨海桥址等勘察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可为近海水域工程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在进行地质层位精细分层和隐伏构造勘查时,可取得较好的勘察效果。  相似文献   

6.
钟贵莉 《地下水》2022,(1):35-37,52
以大巴山区某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隧道工程为例,基于拟建工程隧址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做出详细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降雨入渗法和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对隧道涌水量进行预测评价,结果表明:采用降雨入渗法计算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分别为464 m3/d和928...  相似文献   

7.
利用浅层地震勘探对广东龙川东江老隆大桥桥址进行勘查,得到测区基岩面的起伏形态、速度分布以及断层位置。结果表明,测区为一条近南北向的断裂沉降带,桥址的中心线正好通过其中。从经济与安全的角度出发,建议老隆大桥最好能另选桥址。  相似文献   

8.
杭州湾大桥南岸工程地质特征与浅层气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州湾大桥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全长36 km,其中海域部分长31.5 km.通过桥址南岸浅层气区工程勘探,分析了其工程地质条件与浅层气的分布特征,为大桥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充实的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第四系分层及确定新构造运动,在工程地质勘探中具有十分重需的意义。用物探方法解决这一问题是相当困难的,尤其用地震勘探反射法难度就更大了。浅层地震勘探反射法在工程地质勘探领域中,近几年在我国才刚开始进行试验研究。本文通过一跨黄河公路桥的桥址勘探的具体工点进行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处理资料和精心分析解释,在第四系分层精度上和确定新构造运动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尤其对新构造结论的确定,建立在地震勘探、钻探及地质等方面资料基础之上,立论依据充分,令人信服,为本工点跨黄河公路桥的桥址选择、桥梁设计提供了可靠地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浅层地震勘探反射法在我国工程地质勘探领域中开创了一个良好地开端。  相似文献   

10.
研究玉树地震灾区4县27乡镇的灾后重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选定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震烈度4个因素作为评价分区指标,构建了单因素指标评价准则,并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数学理论与方法,分别给出了基于自然单元、乡镇以及各乡镇工程建设用地、特别是极重灾区结古镇镇址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评价结果。结果表明,除奔达乡、真达乡、洛须镇、正科乡、尕多乡等5乡镇所在地分布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和极差区,不具备重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外,其余各乡镇所在地均处于工程地质较好和良好区,具备重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古镇原镇址85%的建筑用地分布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只有零星的建筑用地分布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较差和极差区,活动断裂穿越,距离地质灾害易发地较近,重建时要注意避让。  相似文献   

11.
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地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章捷  王云安 《地球科学》2001,26(4):385-387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桥址区断层和褶皱发育, 襄樊-广济断裂带位置不清.在初勘阶段, 针对不同的桥型方案, 运用多种勘探手段进行了同等深度的勘察.勘探结果表明, 在勘探深度范围内, 没有发现襄樊-广济断裂从桥址区通过, 仅在K80+530 m和K81+860 m处发现两正断层, 其中F1对三塔斜拉桥桥型方案的中塔影响较大, F2处于南引桥部位, 对大桥的影响较小.从地质条件方面考虑, 阳逻长江大桥选用悬索桥方案比较合适, 如果采用斜拉桥方案, 则中塔位置需要向南移.   相似文献   

12.
昔格达地层性质特殊,强度低,遇水极易崩解,在地质构造与水力作用下,极易发生滑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文武坡喇嘛溪沟重力侵蚀作用下昔格达地层滑坡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等水文地质条件,重点分析了滑坡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认为滑坡发生的易发斜坡坡度、坡角与高度,并按坡度对斜坡按危险性分成了3级,得出了滑坡易发坡度,为滑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依据,最后提出了适合于地质条件的填方反压结合排水沟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勘探阶段如何定量评价在厚度较大的新生界下采煤时,如何确定留设安全煤柱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目前尚无完善的方法。以新郑矿区煤田地质勘探获取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资料为例,选取新生界底部含水层、隔水层、风化带、煤层上覆岩组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特征及区域地应力状态五个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矿区留设安全煤柱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安全煤柱留设条件的优良级得分为48分,中等级得分为33分,较差级得分为19分,表明该矿二1煤层留设安全煤柱的水文地质及工程条件较好。研究结果可为矿区留设安全煤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羊拉铜矿是金沙江成矿带内规模最大的铜矿床。文章在大量分析研究前人在该区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羊拉铜矿区及其南部地区已有地表工程及深部工程成果,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遥感影像特征等方面对羊拉铜矿及其南部通吉格-虽丁-加仁地区铜矿床(点)成矿地质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认为羊拉铜矿体往南进行了延伸。同时通过对羊拉铜矿以南地区铜矿床(点)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和矿化分布特征等进行总结,初步建立了羊拉铜矿以南地区铜矿体成矿模式,并依据成矿模式和地质条件进行了找矿预测,提出了格日-通吉格找矿靶区及虽丁-加仁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5.
瑞利波勘探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介质的弹性波速的差异与介质的岩土力学特征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而介质的瑞利波速度与其剪切波速非常接近,因此利用瑞利波勘探技术进行地下介质分层时,其优势十分明显.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初勘阶段可利用瑞利波勘探技术宏观划分力学性质差异明显的地层、地质构造,而在详勘阶段可以探测基岩埋深、填土厚度等的变化趋势,均取得了比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我国油页岩矿勘查工作质量,根据我国47个典型油页岩矿勘查评价成果和油页岩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层赋存规律,通过综合分析研究,采用探采对比及抽稀试验进行验证,提出了我国油页岩矿勘查评价采用构造复杂程度和矿层稳定程度两种地质因素确定勘查类型。构造复杂程度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3类;矿层稳定程度划分为稳定、较稳定和不稳定3型,即"三类三型"。类型为简单、稳定时,参考基本勘查工程间距采用1 000~2 000 m;类型为中等、较稳定时,参考基本勘查工程间距采用500~1 000 m;类型为复杂、不稳定时,参考基本勘查工程间距采用250~500 m。另外,在油页岩矿实际勘查工作中应在构造复杂程度和矿层稳定程度中选择勘查难度大者确定基本勘查工程间距。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朔南勘探区煤系地层沉积环境及其成煤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朔南勘探区钻孔资料为基础,对该区煤系地层沉积环境及成煤条件进行分析,简述了本区煤系地层主要是在岸线附近的滨海平原及近海内陆环境下沉积的,其中滨海及深湖波浪带最有利于成煤,因受地壳南北向不均衡沉积的控制,区内煤系及煤层变化呈南北向带状分布,该特点为今后地质勘探和煤矿开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印度尼西亚沙堆煤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勘探方法,以及采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成因问题一直影响着地质工作者的找矿思路.勘查项目组在前人地质工作的基础上,经多次实地踏勘,初步建立了甲玛-驱龙-邦铺矿集区的区域成矿系列,通过深入研究矿区的大地构造背景、深大断裂以及次级小断裂、大规模岩浆作用、地层等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勘查进展的两个关键科学问题:是否为斑岩成矿;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