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赤潮藻类的毒素成份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是由于海域环境条件的改变,尤其是有机污染导致海域富营养化,促使浮游生物,特别是微小藻类细胞异常增殖和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危及鱼、虾、贝和藻类等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20世纪以来,特别是50年代以后,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工厂日益增多,许多沿海国家将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入海,使河口、内湾和沿岸水域的水质严重污染和富营养化,致使赤潮的发生越加频繁,区域不断扩大。赤潮,已成为当代侵扰许多沿海国家的一种世界性海洋灾害。近十几年来,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近岸海域,也曾多次发生…  相似文献   

2.
2004年~2005年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曾发生有毒赤潮13起,约占赤潮总数的15%,引发赤潮的有毒赤潮生物包括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红色裸甲藻(Gymnodinium sanguineum)、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和环状异甲藻(Heterocapsa circularisquama),其中曾造成严重危害的有米氏凯伦藻和环状异甲藻。通过连续2年的四季本底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存在多种有毒藻类,主要包括产麻痹性贝毒(PSP)的链状亚历山大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产腹泻性贝毒(DSP)的具尾鳍藻(Dinophysis caudata)、倒卵形鳍藻(Dinophysis fortii);产记忆缺失性贝毒(ASP)的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多列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multiseries)和多纹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multistriata);其它有毒有害藻类包括红色裸甲藻、环状异甲藻、米氏凯伦藻等。有毒藻类种类5、6月份较多,产腹泻性贝毒(DSP)和产记忆缺失性贝毒(ASP)的有毒藻类常年均在该海域出现,这些有毒有害藻类多数密度并不高。与有毒藻类监测同步开展了赤潮毒素检测,长江口贝类赤潮毒素检出时段主要集中在5~6和8~9月份,PSP和DSP检出率分别在5%和12%左右,敏感种类为养殖的紫贻贝,未检出记忆缺失性贝毒。针对目前赤潮的危害中由有毒藻类和赤潮毒素造成的危害较大,建议在长江口贝类养殖海域开展的有毒藻类监测计划,以确保贝类水产品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有害赤潮数值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国内外最新文献,详细介绍了有害赤潮数值分析的各种方法,包括多元统计分析和赤潮生态数学模型,综述了多种方法在分析撮有害赤潮发生主要诱因及判别赤潮发生与否中的应用,评述了最按展起来的赤潮生态模型,总结了各种数值方法反映的赤潮不同侧面,并对不同方法在实践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日本:赤潮研究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日本是赤潮多发国家,对赤潮防治研究工作起步较早,在赤潮发生机理、生态特征、监测预报和防治对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为学习其经验,经国家海洋局批准,在国际合作司的指导下,“黄渤海赤潮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六名同志组成“中国赤潮防治考察团”,赴日本西海岸赤潮防治和研究单位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工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日本的做法和经验,以便做好我国的赤潮防治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海洋中赤潮藻类与浮游动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蒲新明  孙松 《海洋科学》2002,26(11):14-17
浮游动物作为浮游植物的摄食者和调控者 ,它们之间形成复杂的、多样性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相互作用的形式不仅影响着海洋中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演替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洋环境的变化。由于藻类与浮游动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多样性和可变性 ,在不同的种类之间不同的条件下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相互作用形式 ,使两者之间的关系难以琢磨。随着近海赤潮事件的频繁发生 ,认识赤潮生物对海洋生物群落的影响的需求愈来愈强烈。本文试图以相互作用的多样性为出发点 ,对赤潮藻类与浮游动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较为清晰的阐述。1赤潮藻类对浮游动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赤潮成因及预报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沿海工业,农业的迅速发展,赤潮作为海洋灾害之一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日益严重,已经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本文拟就赤潮的特点与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并结合实例及国内外研究经验与结果对其预报方法作初步概括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赤潮甲藻分类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玉洁 《海洋信息》1991,(10):30-30
  相似文献   

10.
11.
有毒赤潮藻及其毒素的危害与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洋中可引发赤潮的藻类约有300种,其中有毒赤潮藻为80种左右。现已知道的赤潮藻主要毒素有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记忆缺失性贝毒、神经性贝毒、西加鱼度和溶血性毒素,前5种毒素的结构已经基本得到证实。有毒赤潮藻的毒素可以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人类误食含有藻毒素的食品时可能中毒,严重者还可能死亡。海洋有毒赤潮藻及其毒素的检测已经成为当今全球赤潮研究和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通过形态学分类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遗传探针)和免疫学检测技术对有毒赤潮藻进行检测;可以通过生物学、物理化学检测方法和神经受体结合、免疫学检测技术对赤潮藻毒素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2.
赤潮毒素软骨藻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赤潮的频发导致赤潮藻毒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软骨藻酸是由拟菱形藻产生的一种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在很多海域均有检出和中毒报道。针对中国相关研究较为薄弱的现状,本文首先介绍软骨藻酸的研究背景、理化性质和毒性,然后对其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讨论了生物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分析法、毛细管电泳法等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建议今后要结合分子模拟技术、分子印迹技术、胶体金、生物传感器等技术研发更快速、简便、灵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赤潮的监测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令梅 《海洋预报》1998,15(3):116-123
随着海洋污染的日趋严重由海水富营养化所引起的赤潮公害已愈来愈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赤潮的发生及其对海洋生态环境,沿海养殖业及旅游资源乃至人类生命安全的巨大危害,着重阐述了赤潮的监测,预报及防治技术。文章指出,赤潮监测应在抓好常规水质监测,浮标站定点连续自动监测基础上,还要重视海洋遥感探测等高新技术的应用,赤潮的准确监测是其科学预报的基础,赤潮的可靠预报在赤潮的防灾降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赤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主要空间。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所关注的只是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却忽视了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海洋,不仅严重污染了海洋环境,破坏了海洋生态平衡,而且对人类的健康,甚至人类的生命财产也已构成了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15.
16.
17.
赤潮的监测技术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海洋污染的日趋严重,由海水营养化所引起的赤潮化害已愈来愈引起民了全球的关注,文章首先介绍了赤潮的发展及其对海洋生态环境,沿海养殖业及旅游资源乃于人类生命安全的巨大危害,着重阐述了赤潮的监测,预报及防治技术,文章就赤潮可靠预报的定性判断原则,预报的科学依据及试验模式作一一介绍,并综合了国内外常用的赤潮治理方法,提出了防治赤潮灾害研究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林川 《海洋信息》1994,(1):13-15
近十几年来,由食用含有毒赤潮生物产生的赤潮生物毒素的海产品引起人体中毒和人员死亡事件在世界沿海地区频繁发生。为减少有毒赤潮带来的危害,防止赤潮生物毒素造成人体中毒和人员死亡事件发生,在一些有毒赤潮多发国家(如美国和日本)都根据各自情况采取了相应对策。 在美国,东、西沿岸都不同程度地遭受有毒赤潮和赤潮生物毒素的威胁。在美国引起人体中毒的赤潮生物毒素有:麻痹性贝毒、神经  相似文献   

19.
20.
粘土矿物对尖刺拟菱形藻多列型生长和藻毒素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于1994年1-7月在加拿大贝德福(Bedford)海洋研究所进行粘土矿物(halloysite)对尖刺拟菱形藻(Psuedonitzschiapungensf.multiseries)生长和藻毒素软骨藻酸(DomoicAcid,下简称DA)生成的影响研究,在Gompertz菌类生长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尖刺拟菱形藻生长速率模型,得到各实验条件下的藻细胞最大生长速率,结果表明,粘土矿物对藻细胞的“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