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学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鲜水河地震带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9月4日至7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国家地震局及直属所、队,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办),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160名。四川省科协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2.
在炉霍7.9级地震发生11周年之际,由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学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鲜水河地震带地震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国家地震局及所属研究所、队、各省地震局及有关大专院校共50个单位的160名专家、教授和科技工作者。国家地震局、省科协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大多数委 相似文献
3.
《鲜水河断裂带地震学术讨论会文集》由四川省地震局组织编辑,由地震出版社于1986年6月出版,收有各类文章32篇,图表和照片300余幅,共计40.9万字。鲜水河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的东侧,是亚洲大陆内部一条十分引人注目、以走滑为主的强烈活动断裂带。在地形及卫星影象上,它所 相似文献
4.
5.
6.
7.
8.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物探局协办、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承办的地震各向异性学术讨论会于1998年6月18-20日在北京十三陵召开.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物探局、勘探局有关部门及英国地调局的学者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青年代表约占8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物理学科主任于晨就地震各向异性问题研究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创新性作了指导性报告.中国地震局陈颖院士对地震各向异性研究的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的大力协助下,由中国地震学会和日本地震学会共同发起和组织的中日地震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5月28—31日在北京香山召开。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代表共187人,其中日方代表67名,中方代表120名。为使更多年轻地震学者有机会参加交流,会议还吸收了近60名的旁听代表。这次讨论会共收到涉及地震学研究各个领域的学术论文171篇,其中日方64篇,中方107篇。这些论文反映出近年来两国地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教授和傅承义教授、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教授、中国科协国际部卢景霆部长等应邀出席了大会开幕式或闭幕式。 相似文献
10.
日本内陆地震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5月12—14日在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召开。与会者超过100人。这次学术讨论会分热构造与地震、非均匀构造与地震、地震物理三部分,报告论文31篇。第一部分是“热构造与地震”。报告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为配合“七·五”期间地震系统重点科研项目——新的中国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广泛吸收国外地震区划编图工作的最新成果,国家地震局于1987年12月6日至10日在广州召开了国际地震区划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2.
经国家科委批准,国家地震局于1987年12月6日至10日在广州迎宾馆白云楼主持召开了“国际地震区划学术讨论会”。国家地震局付局长周锐同志在开幕式上,对来自美、日、南、意、希、加、保等国的科学家和国内同行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大会园满成功。高文学副局长报告了我国地震区划工作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13.
14.
由联合国救灾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苏联共同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加的“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损失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8日至14日在苏联塔吉克加盟共和国首府杜尚别举行。近百名苏联地震学家和地震工程师以及来自其它31个国家的42名地震学家和地震工程师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涉及了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损失,地震危险性评定和地震灾害控制,地震预报的科学基础,地震预报和地震灾害的杜会、经济及组织问题,成功与不成功的地震预报的实例以及地震预报实验场诸问题。与会专家共宣读了43篇论文、报告,研讨了地震预报和减轻震害工作的现状,对于正在一些国家中进行的国际或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的研究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会议举办了小型书展,安排了与会者参观塔吉克抗震建筑与地震研究所、杜尚别地震台和努列克水电站大坝抗震工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震学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于1988年6月24日至28日,在山西省繁峙砂河组织召开了全国历史地震学术讨论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历史地震研究会会员120余人参加了学术讨论会.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一百多篇.会议由时振梁、章伯锋、郭增建、余兆康主持.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推动地震科研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和资助、江苏省地震局筹备组织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学术 相似文献
17.
18.
19.
第七类一篇短文扼要复述了1982年在北京召开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讨论会概况,说明有关内容详见本刊过去对该讨论会的评述介绍;同时附加说明1982年度在地震方面的另一些较重要会议情况曾先后在本刊1982年或83年各期刊登过,在此不再复述。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西部的鲜水河地震带近三个世纪来(1700年—1982年)共发生震级M≥5级的地震55次,其中M≥6级的地震26次,其频度和强度均高,在川滇强震危险区中有其重要的位置。从图1可见,地震在时间轴上的分布不均匀,分段成丛出现。本文试图以该带较丰富的中强震资料,采用游程论中以一定信度定量地对序列数值作随机或趋势性检验的方法,以及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该带地震危险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