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震重点监视区工作方案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地震重点监测区的判定原则,工作任务、领导体制、监测预报、震前防灾措施、地震应急方案和愈期总结、调理及处理等问题,并 提出了各个环节的工作要点和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山西省20年来的地震工作进行了回顾,对地震队伍的组建、台网的建设、分析预报和科研工作的开展、以及工程地震、改革等方面的工作作了简结.并对今后的地震监测、地方地震工作、分析预报、工程地震、科学研究、地震队伍的建设以及深化加速改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强地震目录资料(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预报管理处编,1999)为基础。统计研究了1300~1988年华北地区6级以上地震发生后,10年内再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优势空间范围。根据这一统计特征。印证性地分析了10余年来华北的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至包头一带5级以上地震空间活动特点。另外还研究了1981年以来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与晋、冀、鲁、豫交界地区5级以上地震。以及1998年至2001年11月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与唐山地区地震活动的呼应关系。并对其成因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韩大宇 《华南地震》1990,10(1):84-89
本文在指出当前强化重点监视区地震工作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对在重点监视区内强化地震监测预报、建立防震救灾体系的重要性、可行性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在减轻地震灾害工作中如何强化和发挥地震主管部门的政府职能作用及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永胜6级地震的预报及依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1年10月27日在云南永胜发生6.0级地震,震前四川省地震局有较准确的中期和短临预报,加强了川滇交界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并且向四川省政府作了汇报,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验性地震预报重视川滇菱形地块西界断裂带动态活动图像的分析,尤其对历史强震破裂空段附近出现的中小震活动带或新活跃区段的研究;同时,重视4级前震群、川滇交界地区地下水位、水温、形变观测异常的跟踪分析和震情预测。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发挥地方地震监测预报机构的作用,发挥区域优势,推动群测群防工作的开展。认为,地方地震监测预报部门的基础性工作必须要从重视基础研究、抓观测资料质量、提高会商质量、提高监测队伍素质、深入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等方面入手,才能适应当前监测预报体系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7.
川西地震强化监视区属于计划建立的中国内地首批5个地震强化监视区之一。在初步方案中,该区沿川滇活动地块的东北—东部边界的—部分展布,区内有鲜水河断裂中一南段,安宁河、则木河以及大凉山等活动断裂,总面积约为6万平方千米。本文着重介绍了川西地震强化监视区的基本情况、历史与现今强震活动背景、中长期地震潜势、现有的工作基础和监测能力。最后,作者提出在该区开展强化监测工作的建议,以及与该区中期一短期震情跟踪和预报实践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四川地震监测预报工作40年发展历程。四川地震监测预报积累了地震学和前兆观测资料,推进了测震台网、前兆监测台网、流动监测网以及空间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地震预测探索之路奠定了基础;地震预报科研经历了多次科研攻关研究,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提炼和筛选了一些预报指标和方法;地震监测数字化的发展,给地震监测预报提出新的课题;今后仍将依赖于科学和创新机制,依赖于高新技术应用,依赖于地震监测网能力和质量提升,始终坚持边观测、边研究、边预报的地震预测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民乐6.1级地震短期预报的简要回顾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25日,甘肃民乐—山丹交界发生了Ms6.1地震。震前,在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和分析预报中心的领导和指导下,甘肃省地震局于9月20日提出了祁连山中东段地区短期内可能发生6级左右地震的预报意见,并采取了多种短临跟踪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同地震台     
大同中心地震台为国家基本台,组建于1988年4月。下辖大同地震台、测震中心、维护中心和灵丘地震台,担负着山西北部及晋冀蒙三省交界区的地震监测预报任务。大同地震台2004年以来经过台站观测环境优化改造及“十五”项目数字化改造,基本建成了“规模适中、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地震台站。现有定点水准、地电阻率、地电场、地磁、钻孔应变、井下竖直摆倾斜仪、气象三要素等数字化前兆观测项目,具有较强的数字化地震前兆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彦明  张文韬  张帆  查斯 《高原地震》2013,25(2):22-25,12
回顾了内蒙古地震台网建设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各阶段地震台站的建设情况,通过“九五”和“十五”的建设,内蒙古的地震监测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袁顺  王宝柱  冯磊 《内陆地震》2014,(4):341-347
对新疆测震台站各类仪器设备经常出现的部分故障进行总结,内容涵盖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台站电源系统、台站数据通信系统经常出现的各类故障,阐述了故障表象,对故障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对多种类型地震专业设备、多类台站通信方式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在实际使用中各自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以期在台站改造与建设中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青海数字遥测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由30个子台组成,全部采用速度记录方式。用速度震级公式对各子台不同震级所能控制的距离进行了计算,得到台网对不同震级地震的监测范围。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网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西北地区地下流体观测网建设、调整与发展的各个阶段台网布局进行了评价.表明西北地区地下流体观测网已趋于成熟,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其地震监测效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远场测点主要出现中短期异常而近场测点出现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15.
Observation network of ground fluid in northwestern China is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as three stages,that is,establishment,adjustment and development.The observation network of ground fluid has already tended to ripe and makes a certain effect in seismologic surveillance and earthquake prediction.But because it is restricted by some conditions,the network action is still limited.Efficacy of seismologic surveillance of the network is synthetically evaluated.The result shows that medium-short term anomalies are observed at sensitive sites in distant field and short-impending anomalies are observed at sensitive sites in close field.  相似文献   

16.
对云龙台的水管倾斜仪观测数据进行了倾斜固体潮的潮汐分析,发现EW和NS两个分量的振幅因子异常变化与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由于潮汐分析方法本身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故振幅因子误差小、精度高;又因为对潮汐谐波波群的选择,避免了以太阳日为基础的周期性干扰,M2、O1波振幅因子的地震异常识别则简易可行,并且可信度高。云龙台的固体潮观测具有较强的地震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推进中国数字地震学的发展,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地震观测资料的累积,为用户服务的数据系统的改进,软件开发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资料的标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苏刚 《地震工程学报》2000,22(4):485-487
鄂尔多斯是一块地质构造完整且活动强烈的运动地块。在总结有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其作为一独立地区单元参与中期地震趋势会商的建议。这对本地区乃至全国地震趋势判断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The initial information and requirements for developing a seismologic observation system and data-processing and transfer tools for a tsunami warning system and its functions and tasks are considered. The structure of the seismologic observation system for the tsunami warning service (TWS) in the Russian Far East is proposed. A study of general technical and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is carried out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for urgent tsunami prediction from continuous seismic monitoring data of territories of the Russian Far East and the world.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problem of tsunami prediction from seismologic data on strong earthquakes in near zone of a protected territory (up to 200 km).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新疆灾害性地震的时空分布及破坏性,讨论了地震监测预报和工程抗震在减轻地震灾害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