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多渠道收集到的地震灾害资料,对2021年全球地震活动及地震灾害进行了整理,绘制了21世纪前20年全球灾害地震频度与伤亡情况变化曲线及2021年灾害地震分布图,汇总了造成人员伤亡的地震信息及灾害情况,对重大地震灾害做了详细分析,并总结了2021年全球地震灾害的主要特征。与往年地震情况相比,2021年全球地震活动性较强,尤其8级以上强震发生频次大幅增加;2021年地震灾害造成的伤亡有所增加,且灾害地震呈现频度高、伤亡集中、次生灾害频发等特征。针对地震频度高、伤亡原因突出的情况,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及建议, 强调未来地震防御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南北地震带南段的地震活动非常活跃,另外盆地地区人口密集,易损性高,尤以昆明、玉溪盆地最甚。研究和评估强烈地震可能产生的人员伤亡,对于地震活跃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从各种角度对地震伤亡的规律进行了探索研究,但地震灾害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各地区的建筑结构和抗震性能以及地形地貌等均有较大差异,因此需要研究一种适用于玉溪盆地的震后人员死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合了地震区划研究和人口地理学的研究成果,根据大量资料论述了我国人口分布和地震分布的关系和组合形式,作出了在我国地震带上普遍存在人口的相对集中这一结论,并对这一现象产主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地震灾害损失影响因素反映了不同地区影响地震造成破坏的差异,影响地震灾害损失的因素众多,在确定地震震级、发震时间及地震烈度后,不同区域的不同特征都是造成地震伤亡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人口分布、经济水平、房屋建筑、交通情况及气候信息等五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空间分析。通过对地震主要灾害损失影响因素进行阐述,以便更好的进行地震应急处置,大幅减少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张文娟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4):1066-1071,1097
针对现有评估系统存在评估准确性低、耗时长以及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并设计基于移动通信大数据的地震灾害人口伤亡评估系统。给出系统总体架构,结合移动通信大数据,设计震害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人口伤亡评估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硬件模块,完成地震灾害人口伤亡数据的采集和数据统计。将第一次定位数据与经过震中烈度和当地人口密度系数修正后,得到的地震数据相比较,基于前后两次定位,若定位后数据不变,可以认定为受伤或者受困,甚至死亡,将第二次定位数据根据键-值的模式排列在表格之内,实现大数据的存储和分析,运用线性回归的原理,构建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模型,完成地震灾害人口伤亡评估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评估结果较为准确,与实际评估结果拟合度较高,且该系统评估时效性较好,表明该系统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葡萄牙地处欧亚地震带西端,历史上地震活动频繁,70年代以来,葡萄牙政府十分重视地震和减灾研究,以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简要地介绍了葡萄牙地震和减灾研究的主要机构和工作概况,对葡萄牙的地震监测台网分布、历史和现今的地震活动特征,以及地震预测和地震危险区域等作了扼要简述。为有效地应付突发的地震事件,使地震灾害减至最小的程度,文中还就首都里斯本市制定的“地震紧急管理”方案,包括小区划、人口动态、损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方收集到的地震灾害资料,对2020年全球地震活动及地震灾害进行了整理,绘制了近20年全球灾害地震频度与伤亡情况变化曲线及2020年灾害地震分布图,描述了造成人员伤亡的地震信息及灾害情况,对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做了详细分析,并总结了2020年地震灾害的主要特征.与往年全球地震相比,2020年全球地震活动性较弱,6级以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统计分析2020年中国5.0级以上地震目录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资料,总结2020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情况和主要特点.总体全年地震灾害程度较轻,但小震致灾致亡的现象突出.将1991—2020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相应数据和特性进行比较,得到中国大陆致灾地震频次、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变...  相似文献   

9.
1996年世界地震活动总水平和地震灾害破坏程度均低于往年,地震死亡总数605人,经济损失总计约10.1亿美元,该文综合介绍了1996年全世界地震灾害、地震破坏和伤亡情况,并就今后两年的地震灾害形势进行了估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居民地分布的震害快速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地震灾害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口不断地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使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有增大的趋势(陈等,2001、1997)。地震发生后,快速地做出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对地震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国内外地震专家做了深入的讨论,开展了大量的城市震害预测和震灾快速评估研究,建立了一系列基于城市大规模单体及群体调查的地震应急灾害损失评估模型。但是,基于城市的震害研究投入大,系统数据不易更新,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破坏性地震波及半径通常要达到10…  相似文献   

11.
朱鹏宇  程佳  杜龙 《中国地震》2022,38(4):651-661
对地震伤亡人口的预测需要同时考虑地震破裂特征本身、灾区人口及其生活环境等特征,其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预测系统。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方法和1976—2020年间78次地震伤亡事件,构建了中国大陆地震伤亡预测模型,综合使用发震年代、发震时刻、发震季节、Ⅵ度及以上区域受灾面积、Ⅵ度及以上区域受灾人口数、震源深度、极震区烈度和震源机制类型等8个参数,对包括2008年汶川8.0级和2010年玉树7.1级地震在内的9次地震事件进行了预测检验。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中小地震的伤亡人口特征,除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外的7次地震伤亡事件预测值与实际值误差均在一个数量级上,对于2008年汶川8.0级和2010年玉树7.1级地震,预测值明显小于实际伤亡人口;其中玉树地震发震断层位于玉树州府结古镇之下,造成了相对较多的人口伤亡数量;汶川地震的伤亡人口数量不仅由地震直接导致,还包括了地震滑坡等次生灾害引起的伤亡数量。  相似文献   

12.
李强 《地震》2001,21(3):39-45
南北地震带是中国大陆的一条主要活动地震带, 20世纪以来有很多大地震集中发生在这条地震带上。为了进一步探讨南北地震带地震活动强度变化的规律并对其进行中期预测,在研究了南北地震带逐年最大地震强度演化特征及其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南北地震带地震强度序列变化的一种模式,建模中采用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并提出了一种简易实用的能够获得较隹预测效果的确定神经网络输入窗口大小的方法。结果表明: 南北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具有强弱分期轮回的特征; 用人工神经网络建模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资料的对比检验中误差较小,因而该模型可作为南北地震带地震活动强度变化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多方收集到的地震灾害资料,对2019年全球地震活动性及地震灾害进行了整理,绘制了全球灾害地震分布图,描述了造成人员伤亡的地震信息及灾害情况,对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进行了详细描述与分析,并总结了2019年地震灾害的主要特征。2019年全球地震与往年相比,其活动性较弱,且强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2019年地震灾害造成的伤亡较小、但灾害呈现频度高、范围广等特征,针对此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及建议,强调了未来的地震监测防御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差定位法对唐山及周边地区2009年1月至2015年10月发生的4 115个中小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改进了初始定位精度,得到了更加准确的3 466个地震事件的震源位置信息,并对比分析了重定位后的地震与活动断裂的关系。结果显示:(1)研究区内地震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北部,并且以研究区东部的唐山震源区最为集中,从水平方向来看,小震事件更加集中于断裂带附近,呈现出较好的条带状分布特征,从地震震源深度来看,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5~15km深度范围内,且不同地震带区的小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存在差异;(2)张渤地震带小震主要发生在中上地壳,而渤海海域地震带的小震发震层为上地壳;(3)张渤地震带的小震震源深度由西向东呈现出逐渐变浅的趋势,且唐山断裂带东侧存在一个NE走向、倾角较陡的小震活动带。  相似文献   

15.
选取烈度、人口总量、老幼人口比例、坡度、断层、建筑物、地貌类型7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地震灾害人口易损性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为了提高数据准确度和精确度,选取乡镇实际居民地为研究单元,基于GIS平台分析了乡镇人口易损性空间分布,计算了实际居民地的地震灾害人口易损性大小。结果表明:陇南地区居民地地震灾害人口易损性处于中低等级,人口易损性值大于0.6的居民地面积约占居民总面积的1.2%;在196个乡镇中人口易损值在0.65~0.76区间的乡镇有6个,主要集中在陇南地区北部和中南部,大部分位于礼县、武都区和文县,其中最高的为礼县城关镇。研究结果通过汶川地震陇南地区实际烈度与人员伤亡情况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地震灾害预测是在地震发生之前采取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地震灾害预测是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和设施的分布情况以及使用情况,预测位于具有潜在地震危险地区由于地震造成的破坏分布,以及地震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进而综合评估地震危害的程度和社会影响。地震灾害预测可为有关部门编制防震规划,制定减轻地震灾害对策和应急计划,提供必要的基础技术资料和科学依据,从而更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加利福尼亚地震的损失估计》一书是  相似文献   

17.
地震灾害人口脆弱性评估对减少地震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具有重大作用,可为抗震救灾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考虑人口生理、社会、经济等方面因素,构建了包括暴露性、敏感性和抗灾恢复力的指标体系,采用综合风险指数法对陕西省24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80个县的地震灾害宏观人口脆弱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陕西省地震灾害宏观人口脆弱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陕南、陕北地区的地震灾害人口脆弱性明显高于关中平原;关中平原、汉中盆地、秦岭山地及陕北黄土高原中部某些县的人口脆弱性较高;人口总量是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其他因素共同影响地震灾害宏观人口脆弱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近三年以来全球5.0级以上地震数据,以季度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析,汇总不同季度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情况。重点对2023年7—9月发生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5.0级以上地震开展数据搜集、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通过对重大地震灾害及其伤亡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近三年来同季度地震灾害活动情况,提出地震灾害应急避险及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引言美国国会于1977年制定了全国地震灾害减轻计划(NEHRP),旨在减轻美国由未来地震造成的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危险性。1977年地震灾害减轻法(公共法95-124)指导总统“建立和执行一项有效的地震灾害减轻计划”。美国国会承认地震可能是国家面临的最大单个事件的自然灾害。一次地震可波及成千上万平方英里,会造成数百亿美元的财产损失,会造成数万人的伤亡,同时可能破坏地震区,甚至全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地震灾害概况和减灾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地处濒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交汇部,活动构造十分发育,有史以来就是世界上地震频发和受地震灾害威胁最大的国家之一。本文从减轻地震灾害对策的角度,简要地回顾中国的地震灾害以及为减轻灾害所进行的地震预报、抗震防灾和地震救灾工作,并对未来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