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种面向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索引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史文中  郭薇  彭奕彰 《测绘学报》2001,30(2):156-161
空间检索技术是有交地管理和操纵空间数据的一种必要手段,本文分析了目前常用的空间检索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上的局限性,指出了一种基于凸多边形的空间索引技术,本文首衔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类空间索引技术及其特点,接着讨论卫面向地理信息的空间索引技术面临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基于凸多边形的空间索引结构-CP-树,并侧重分析了其空间运算算法及时空效率,最后指出了空间索引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吴明光 《测绘学报》2015,44(1):108-115
支持批量操作的空间索引中,空间数据的分解粒度、局部更新操作的整体影响处理是两个主要难点。本文基于空间分布模式分析,提出了一种空间索引——Pattern-tree。针对批量操作的粒度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空间分布模式探测的空间划分方法,采用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索引树构建算法;针对局部插入操作对索引树的整体影响与索引树的调整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分布模式变化检测的索引更新方法。试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空间索引结构比STLT、GBI以及SCB等方法具有更高的构建与窗口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3.
主存空间对象的索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索引关系到空间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性能。目前,随着计算机主存价格的迅速下降,发展主存空间数据库已经成为可能。主存空间数据库需要相适应的空间索引。本文设计两种面向主存的空间索引──主存网格索引和主存F索引,并对两者的性能进行比较。在多数应用环境下,F空间索引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4.
一种改进的网格索引生成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梦龙  胡鹏 《测绘科学》2004,29(6):85-87,78
分析了网格索引的优缺点以及Bresenham等方法用于线状目标网格索引生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网格索引生成方法,此方法避免了在生成网格索引时遗漏目标覆盖的网格格子,并可提高选择目标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弧段-结点模型不能完整有效地表达道路网的几何与属性特征,提出了基于动态分段的道路网示意性地图综合模型。即按照道路网属性一致性、图形延续性等原则组织道路网路径实体,以完整路径线状实体为单元,采用基于路径的道路网图形简化、移位一体化处理方法,实现道路网地图快速示意化。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动态分段的道路网示意性地图表达更加清晰、有效。  相似文献   

6.
3维GIS中的八叉树空间索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2维四叉树索引在3维空间中进行拓展,提出3维GIS中利用八叉树结构构建空间数据索引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发地理信息(VGI)是一种新兴的地理数据采集方式,具有数据更新快、细节丰富、覆盖范围广等优势。利用VGI数据可以对道路网实现快速更新;但是由于VGI数据是非专业自发共享的,且数据采集时多使用非专业设备,所以存在数据质量不高的问题。大量VGI数据对同一地理要素的重复采集与融合处理则可改善数据的质量,文中以多人采集的道路网数据为例,结合矢量要素的匹配与融合理论,设计一种适用于道路网VGI数据的匹配与融合算法。首先在路段结点处建立缓冲区进行结点匹配,再根据路段距离相似度进行路段匹配,最后再利用Delaunay三角剖分融合算法对匹配后的同名路段进行融合。将匹配融合后的道路网与原始道路网VGI数据及Google影像图叠加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本文算法可有效地实现道路网VGI数据的匹配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四叉树空间索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线性可排序四叉树空间索引,实现了空间索引的动态更新,同时具有高效的空间查询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种面向GIS的时空索引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时空索引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目前的时空索引方法及其局限性,提出了基于最小限定盒的时空索引结构--STB树,并对其运算算法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
李雯静  刘怡  胡丹 《测绘科学》2019,44(9):176-184
针对现有道路网信息量层次度量方法大多侧重于度量道路网的几何特征和整体分布情况,而对其复杂网络特性方面的度量仍有局限性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道路网信息量层次度量方法。首先,通过综合考虑道路的几何特征和中心性特征,对其元素层次信息量进行度量;然后,利用集聚系数对邻域层次进行度量;最后,通过考虑路网的空间分布特性,利用网眼密度对整体层次进行度量。从元素、邻域以及整体3个层次出发,较好地顾及了道路网的局部和整体特征,使道路网信息的分层次度量更加合理有效。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仅能快速准确地挖掘出重要度高的道路,还能够较好地顾及路网的连通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
河网通常是由多条河流组成的,河网的空间形态结构特征由各条河流的几何特征和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为了完整表示河网的空间形态结构特征,本文提出了基于河网空间形态结构特征的河网空间数据模型,并阐述了该模型的建立、维护等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系统归纳和分析现有的路口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路口自动定位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低梯度运算获取同质区域;然后设定阈值去除同质区内的水体、阴影以及小面元干扰物;再利用Hough变换检测二值图像中的直线,并根据直线参数出现的频率排序,保留参数出现频率较高且相互间夹角较大的直线;最后用该组直线交点的平均值定位路口。以福州市城区局部QuickBird全色影像为数据源定位四岔路口与三岔路口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同物异谱与异物同谱现象严重情况下,本文算法所定位的路口仍然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The LRM based on the CRNMis a kind oflink-and-node LRM. As introduced in the firstpaper of the series ,the link-and-node LRMdoesnot designate any fixed reference point along aroad segment in advance but employs the nodesin the node-arc model d…  相似文献   

14.
以地理信息网络服务的安全策略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空间数据生产到应用整个流程保密管理规定,研究地理空间数据在存储、分发、传输、表现以及与其他系统集成应用阶段上的安全策略,解决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与空间数据安全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关于OSM数据质量的研究现状,本文以美国地质勘查局数据为参考数据,根据OSM路网数据与参考数据的特点,完成OSM路网数据的转换及其与参考数据的匹配。同时依据匹配结果,给出OSM路网的距离、角度这两种几何精度的评价结果,并通过计算机编程,将最终的评价结果可视化,开发实现了众源数据质量评价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GIS空间数据各种不确定性模型,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GIS空间数据误差分析模型,论述了贝叶斯网络的基础理论及贝叶斯网络建模方法,为使用GIS空间数据库的用户提供了更可靠、更快捷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交通迅速发展,道路网络呈现出空间结构复杂、数据量大、时效性强等特点。本文讨论了传统路网模型的特点,顾及道路的信息完整性、数据冗余性、管理高效性3个指标,研究了以道路实体为基本元素的路网模型;运用面向对象技术对路网模型进行了数据建模,并通过动态交通信息更新机制对路网的动态属性进行管理;构建了城市道路实体化实验系统,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分析评价了现有的道路网连通度指标定义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存在的局限性,即缺乏连通度时态变化信息。为克服这一局限性,从时态的视角对道路网连通度指标进行了全新的定义,结合道路网交通状况的时态变化,提出了一种能在时间上动态反应道路网连通度变化的指标——道路网的实况连通度指标,最后通过一个计算实例进行了实证分析。道路网连通度的时态变化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跨图幅任意区域管网空间数据的裁剪输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介绍了城市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中管网空间数据的组成以及跨图幅任意区域管网空间数据的裁剪输出功能,详细阐述了裁剪输出功能的工作流程设计、裁剪输出功能实现的关键以及裁剪输出功能具体的实现工程。裁剪输出功能是城市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利用裁剪输出功能可以方便地对管网空间数据按照所需区域、所需专题进行裁剪输出,这对于现场施工、管网勘察等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搭建了城市综合管网管理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以武汉市行政区和街道为研究单元,以道路密度为主要指标,通过GIS的叠加分析、空间插值分析等空间分析功能,同时结合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对武汉市道路密度的空间分布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汉口道路最为稠密,武昌最低,道路集中分布在硚口区、江汉区和江岸区的东南缘。武汉市道路密度全局Moran's I=0.418 2,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局部Moran散点图显示其道路空间差异性和集聚性明显。道路网呈现出3条主结构线:一条在汉口沿汉江、长江分布,呈片状连续分布;一条在武昌西北部沿长江沿岸呈串珠状分布;一条在武昌区南部,呈小片状间断分布。武汉道路密度与人口分布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但与各区的GDP水平关系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