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谈我国城市水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亚莉  邵景力 《现代地质》2000,14(2):235-236
1 城市水资源的特点城市水资源是指一切可被城市利用的天然淡水资源和可再生利用水,它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是城市供水的源泉。我国城市水资源的特点是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小,水资源严重短缺,开发利用强度大,因不合理使用水资源而产生的环境问题突出。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济南等26个城市的统计资料表明,城市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30%左右。全国现有的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为缺水城市,其中特别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城市,由于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200×108元。因水资源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四川被誉为“千河之省”,在盆地丘陵区却缺乏安全、卫生饮用水。其根本原因并非资源性缺水,而是由于“时、空”不均,骨干工程投入不够,“蓄、引、提”、“大、中、小”、“远、近、急”等安排不当,造成工程性缺水问题。应走“三水”兼用、“标本”兼治,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所谓“本格拉寒流”,是指在非洲纳米比亚的海岸线上,不是人们所熟悉的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等优美的滨海风光,而是一片长达1600公里的纳米布大沙漠,形成了“一边是大海,一边是沙漠”的特殊景观。  相似文献   

4.
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从水资源承载能力演化周期性、经济社会需用水规模难变性和未来水资源供需关系入手,介绍近60年以来华北平原水资源情势,特别是该平原水资源量、实际用水量和地下水开采量变化特征,并结合未来10到30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用水量趋势,识别和诊断华北平原水资源紧缺因源。结果表明:由于降水量减少导致华北平原缺水(自然资源性缺水)占该平原总缺水量的15.1%~16.4%;因管理缺陷导致水资源浪费的缺水(管理性缺水)占22.1%~24.2%;人口数量和经济社会发展规模过大导致用水量超过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缺水(政策性缺水)占59.3%~62.5%。自然资源性、管理性以及政策性缺水的解决对策不同:自然资源性缺水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惟有从外域适量调水才能解决;管理性缺水可通过社会文明进步和科技进步不断修正;政策性缺水宜因势利导进行经济社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限制高耗低效用水产业。即使南水北调工程70.3×108m3/a水进入华北平原,该平原地下水超采情势也难以得到根本性扭转。有新增水源调入或华北平原严控生活和工业用水量,同时大幅压减农业用水量,因势利导优化和逐步调整经济社会布局和产业结构,特别是灌溉农业进行规模化减蒸、降耗、节水的改造,将是缓解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和水资源紧缺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5.
《探矿工程》2008,35(5):57
从2008年开始,新疆将在南疆5地州用3年投资12亿多元人民币,打8000多口机电井,从而新增地下水开采量达到20亿m^3,解决目前南疆地区1/3的缺水量。 新疆属干旱地区,特别是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存在而严重缺水,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据新疆地矿局介绍,近年来,地质工作者相继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罗布泊发现与三峡水库库容相当的“地下水库”。  相似文献   

6.
加强新疆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齐青  孙晓明 《新疆地质》2001,19(4):313-314
新疆地处内陆腹地,地形封闭,干旱少雨,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荒漠化对人类生存空间的影响日益严重,保护生态环境是实施西部大开发面临的首要任务,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尤为重要。 1 新疆地下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是干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基础,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前提。由于新疆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和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衡,水资源短缺不仅表现为“工程性缺水”,还广泛存在“水质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上游过度引水改变了流域自然生态环境,中下游生态环境用水难以保证, 结果造成…  相似文献   

7.
城市水资源问题不仅制约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城市的社会稳定和兴衰存亡。当前中国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据1996年资料提供,中国600个大中城市有一多半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缺水问题,其中几乎有100个城市严重缺水。全国城市每年缺水58亿m~3,每天缺水160万m~3,因供水不足每年使中国工业生产损失1.2万亿元。制定一套正确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战略对策,将会对中国城市水资源开发事业带来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沧州市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海彬  哈建强 《地下水》2011,33(3):52-54
浅层地下水因普遍受到污染而利用程度很低,这部分被忽视的浅层地下水在沧州市广泛存在,而且水位、水量稳定.在沧州市严重缺水而需水量剧增的情况下,急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研究开发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地质矿产报”报道,地矿部在实施“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特别计划”过程中,在1997年上半年又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陕西谓北旱塬隐伏岩溶区富平县打成了优质高产水井;在宁夏南部严重缺水地区、甘肃河西走廊、陇西黄土红层区、青海乐都盆地黄土红层缺水区、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南缘及中蒙边界为边防军找水均获重大突破。这些突破性进展,为解决部分严重缺水地区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问题,为改善当地自然环境提供了条件,为开发和建设大西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赣东北双桥山群首次发现大量深水类型的波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常常认为 ,波痕大量出现和富集是“浅水”沉积的标志 ,而近年来在赣东北的国土地质调查中 ,发现双桥山群自下而上产有多层位的、不同类型的大量波痕 ,这种波痕呈一边陡、一边缓的不对称。这种深水环境的流水波痕的形态与淡水流水波痕无根本的异同。关于在深水环境中发现大量流水波痕 ,继西秦岭报道外 (晋慧娟 ,李育兹 ,1995 ) ,是我国华南地区前震旦系地层的又一次的发现 ,表明深水环境的沉积作用也是十分活跃的 ,尚待人们进一步去认识。赣东北双桥山群自下而上各个组均产有大量流水波痕 ,它们的形态也比较多样 ,有直线形、弯曲形、菱形…  相似文献   

11.
柴娜 《河南地质》2012,(4):27-27
2月25日晚上9点多,正准备休息的陕县国土资源局张晓娜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张同志,我是王平江呀!家里着火了,值钱的东西都烧光了,你说咋办呀?呜呜……”原来是自己的包户对象、西张村镇西阳村的王平江打来的电话。 “您别着急,慢慢说,怎么回事?”张晓娜一边安抚对方一边说。  相似文献   

12.
关于山东省发展节水型农业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广伟  刘长才 《地下水》1999,21(1):5-9,26
1问题的提出水资源总量不足,十年九旱是我省的基本省情。水资源严重短缺,制约了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省每年因干旱缺水粮食减产约30亿kg,300万人吃水困难,去年的特大干旱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亩,吃水困难人口达400多万。许多工矿企业因缺水而停产、限产。为了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发展节水型农业已迫在眉睫。1.1发展节水型农业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费省效宏的有力措施为了缓解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矛盾,除了外水内调及蓄存雨水之外,一个最省钱、最易见效的方案是节水,即节约生活用水、节约工业用水、节约农田灌溉用水。而其中农…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由来 熔岩台地是内蒙东部主要牧场之一。由于台地地下水埋藏很深,水文地质结构比较复杂,长期以来,打井成井率很低,所以习惯上常称之为“缺水草场”,台地上生长丰盛的优质牧草得不到充分利用;如果能找到足够的地下水源,可以预期,台地必将成为当地高载畜量的牧场之一,所以台地地下水开发,对我国草原畜牧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熔岩台地到底是否缺水?成井率低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台边有不少泉水,个别泉水可达2400吨/日。  相似文献   

14.
鹰潭——江西东北部一个新兴的美丽城市,历来有“东连江浙、南控瓯闽、扼鄱水之咽喉、阻信江之门户”之说,她不但因地处道教发祥地龙虎山而闻名于世,也因是我国最大的铜业基地,俗称“铜都”而享誉国内外。这里有全国最大的铜业公司——江西铜业公司、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厂——贵溪治炼厂,全国规模最大的地勘单位——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一大队也驻扎在这里。  相似文献   

15.
中国21世纪水资源的前景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淡水资源只占总水资源量的3%,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水资源需求量与日俱增,而环境污染导致的水污染更是“雪上加霜”,淡水资源短缺将是未来十年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目前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多个国家是分布在严重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到下世纪初水资源匮乏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16.
(一) 十年以前,柴达木盆地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沙漠連戈壁,缺水少人烟,风大蚊子多,骆駝不向前;”“天上沒有飞鳥,地下不見青草,黄羊到处奔跑,风吹石头乱跳”。  相似文献   

17.
崔秉忠  张广艳 《地下水》2003,25(1):39-40
廊坊市的缺水状况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稳定农业生产,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通过“节流”、“开源”、“优化水资源配置”等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合理地解决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锁忠  陶芸等 《江苏地质》2001,25(2):96-100
以数学中的集合理论(交集)为基础,采用“多元信息理论”逐步逼近,建立镇江地区缺水丘陵山区找水的逻辑推理模式。利用遥感、水文地质与构造地质勘查以及地球物理综合勘察技术,由区域→块段→点的逐步“聚焦”获取富水块段、贮水地质体和贮水构造、布井具体位置的信息,此即为“多元信息供水勘查模式”。通过供水勘查实践,验证了该模式在构造复杂的缺水山区供水勘查中的优越性,同时也指出了其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三、从地理名称查地质变迁 1.万泉无泉 运城地区的万荣县,是万泉与荣河两个县合并命名的。而“万泉无泉”的民谚,则是指万泉县没有泉水。既然如此,为何有万泉的地名?难道这仅仅是人们的一种祈盼吗(例如中阳县有一个穷山村叫“万年饱”,就是人们饿怕了,希望以后能永世不挨饿而命名)?查县志发现,万泉原来是因“城临山涧,地多涌泉”而得名的。  相似文献   

20.
水是生命之源.因此在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中,如何解决西北部分地区缺水的问题是个重大的关键问题.对解决这个重大问题的途径,有提出要“南水北调”的方案,即把雅鲁藏布江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的一部分水横跨整个青藏高原向北引入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笔者认为:根据西北地区(本文的“西北地区”是从地质一地理(地貌)角度出发,指昆仑山以北、狼山—贺兰山—六盘山以西的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