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连续梁桥减震、隔震体系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本文采用微分型滞回恢复力模式代表桥梁减震、隔震支座的滞回、耗能特性,结合Wilson-θ法和四阶Runge-Kutta法编制了桥梁减震、隔震体系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程序,并利用程序结合算例分析了减震、隔震支座对连续梁桥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6.
7.
8.
9.
地铁车站结构的减隔震技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缺少针对各类车站减隔震技术机理的系统性研究,故在“双碳”背景下开展装配式地铁车站的减隔震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新型的“预制+现浇”的地铁车站为背景,建立叠合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以提升结构中柱抗震性能为目的,在中柱端部设置弹性滑移支座;利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对比分析不同减隔震措施对叠合装配式车站结构地震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隔震支座的设置改善了车站结构的传力机制,抗震性能更好的侧墙承受了更多的地震荷载,有效地削弱了结构中柱的地震损伤程度;当隔震支座设置在柱顶时,整体隔震效果最为合理;隔震支座的摩擦系数对叠合装配式车站的抗震性能影响明显,且摩擦系数越小,对提高结构中柱的抗震性能越有利。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铁车站结构的减隔震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原有高层建筑结构在大型地震中抗震效果较差的问题,完成减震隔震技术下高层建筑消能减震结构概念设计.根据建筑相关规定完成建筑结构的荷载定义设定,对建筑的材料与结构展开研究,完成高层建筑材料结果参数设计.结合塑性铰与屈服强度函数,设定高层建筑的塑性铰定义.至此,高层建筑消能减震结构概念设计完成.设定仿真实验环节,对比此次... 相似文献
11.
以主跨为1 490 m的润扬长江大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计算大跨度悬索桥动力特性。对黏滞阻尼器和软钢阻尼器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出控制大跨度悬索桥地震响应的最优参数值,并分析一致激励和行波激励作用下黏滞阻尼器和软钢阻尼器减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黏滞阻尼器和软钢阻尼器对塔梁相对位移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会使塔底内力有所增加;就位移控制而言,软钢阻尼器的效果更好;在低视波速区间内,黏滞阻尼器和软钢阻尼器减震效果明显存在波动特征;随着视波速的逐渐增大,黏滞阻尼器和软钢阻尼器减震效果受视波速的影响逐渐减小,悬索桥地震响应逐渐平缓,并趋于一致激励作用下的对应值。 相似文献
12.
13.
14.
叙述了地震时埋地管道可能遭受的破坏形式、影响管道震害的因素及破坏等级的划分。论述了用模糊数学法进行埋地管线震害预测的方法和步骤,利用这一方法对忻州市供水管网主干线进行了震害预测,给出了在地震烈度Ⅶ度~Ⅸ度作用下的震害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
用偏微分方程组特征理论研究层状并以垂直轴为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TIV)介质的参数反演问题,首先从弹性波运动方程与TIV介质的应力-应变关系导出了平面波耦合方程组的特征型.根据奇性分析与特征积分法给出了连续情形下的特征线边界条件,连续清形下的波场延拓方程即平面波耦合方程组的特征型与特征线边界条件组成了层状TIV平滑介质、弱间断介质参数反演问题的基本方程组.并导出了间断情形下的波场延拓方程与特征线边界条件,这些方程组可用于层状介质(间断情况)的参数反演.基于这些基本方程组,探讨了利用地面多分量地震资料反演层状TIV介质多个弹性参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将弹性波方程变换至Hamilton体系, 构造适用于弹性波模拟的高效显式二阶辛Runge-Kutta-Nyström (RKN)格式, 运用根数理论得到此格式的阶条件方程组. 通过给定系数的限定条件, 得到方程的对称解. 为了使时间离散误差达到极小,提出数值频率与真实频率比较,通过Taylor展开,得到关于辛系数的限定方程,求解方程组得到最小频散辛RKN格式. 对比分析时间演进方程的稳定性,得到使库朗数达到极大值的限定方程,求解方程组得到最稳定辛RKN格式. 发现此两种格式为同一格式. 新得到的辛RKN格式不依赖于空间离散方法,为了对比的需要,选取有限差分法进行空间离散. 在频散、稳定性分析中,与常见辛格式对比,从理论上分析了本文提出的格式在数值频散压制、稳定性提升等方面的优势, 数值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