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桥梁减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桥梁延性抗震及减、隔震设计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在桥梁减、隔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编制的有限元非线性动力分析程序,对设置橡胶支座的一座简支梁桥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检验了减、隔震支座的减震效果,比较了普通延性抗城和普通板式橡胶支座,铅芯橡胶支座的减震特点对减、隔震桥梁的延性地震响应特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橡胶隔震支座建筑结构脉动观测与减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两幢结构相同、彼此相邻,而其中一幢采用了橡胶隔震支座减展措施的建筑物进行地脉动观测,对比地基基础和结构上的脉动时程曲线和相应功率谱曲线,利用两幢建筑结构脉动特征的差异分析研究橡胶隔震支座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3.
矮塔斜拉桥有着良好的受力性能与美观性能,因此抗震设计对矮塔斜拉桥至关重要.摩擦摆式减隔震设计能够将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分离,从而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摩擦耗能机理来降低和耗散传递到桥梁上部结构的能力.本文以靖远金滩黄河大桥(100+168+100)m矮塔斜拉桥为分析模型,利用摩擦摆式减隔震支座对矮塔斜拉桥的墩身进行减隔...  相似文献   

4.
桥梁的减震,隔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连续梁桥减震、隔震体系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本文采用微分型滞回恢复力模式代表桥梁减震、隔震支座的滞回、耗能特性,结合Wilson-θ法和四阶Runge-Kutta法编制了桥梁减震、隔震体系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程序,并利用程序结合算例分析了减震、隔震支座对连续梁桥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隔震桥梁的设计特点,分别利用非线性水平和转动弹簧单元来模拟减、隔震支座的桥梁延性塑性铰的非线性性能,计及隔震器与减震器的作用对桥梁结构非线性弹塑性动力反应进行了研究。在把桥梁结构和减震器作为整体考虑的情况下,用算例分析了隔震桥梁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地基隔震减震的机理,包括层状土体界面对地震波的反射、土体非均匀性引起的散射、地基土层的粘滞耗能、塑性变形耗能、土颗粒的摩擦耗能、液化土层对地震波的滤波和吸收,并归纳了砂垫层等可以作为地基隔震减震层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网架减震球型钢支座减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网架结构的受力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网架减震球型钢支座.按照相似原理制作了网架减震球型钢支座的缩尺模型,并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系统地研究了这种支座在地震作用下的减隔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网架减震球型钢支座能够有效阻隔地震动向上部结构的传递,滞回环饱满、等效阻尼比大,具有良好的隔震及减震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站结构的减隔震技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缺少针对各类车站减隔震技术机理的系统性研究,故在“双碳”背景下开展装配式地铁车站的减隔震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新型的“预制+现浇”的地铁车站为背景,建立叠合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以提升结构中柱抗震性能为目的,在中柱端部设置弹性滑移支座;利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对比分析不同减隔震措施对叠合装配式车站结构地震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隔震支座的设置改善了车站结构的传力机制,抗震性能更好的侧墙承受了更多的地震荷载,有效地削弱了结构中柱的地震损伤程度;当隔震支座设置在柱顶时,整体隔震效果最为合理;隔震支座的摩擦系数对叠合装配式车站的抗震性能影响明显,且摩擦系数越小,对提高结构中柱的抗震性能越有利。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铁车站结构的减隔震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卫红 《华南地震》2020,40(4):140-145
针对原有高层建筑结构在大型地震中抗震效果较差的问题,完成减震隔震技术下高层建筑消能减震结构概念设计.根据建筑相关规定完成建筑结构的荷载定义设定,对建筑的材料与结构展开研究,完成高层建筑材料结果参数设计.结合塑性铰与屈服强度函数,设定高层建筑的塑性铰定义.至此,高层建筑消能减震结构概念设计完成.设定仿真实验环节,对比此次...  相似文献   

11.
以主跨为1 490 m的润扬长江大桥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计算大跨度悬索桥动力特性。对黏滞阻尼器和软钢阻尼器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出控制大跨度悬索桥地震响应的最优参数值,并分析一致激励和行波激励作用下黏滞阻尼器和软钢阻尼器减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黏滞阻尼器和软钢阻尼器对塔梁相对位移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会使塔底内力有所增加;就位移控制而言,软钢阻尼器的效果更好;在低视波速区间内,黏滞阻尼器和软钢阻尼器减震效果明显存在波动特征;随着视波速的逐渐增大,黏滞阻尼器和软钢阻尼器减震效果受视波速的影响逐渐减小,悬索桥地震响应逐渐平缓,并趋于一致激励作用下的对应值。  相似文献   

12.
娄霓  靳树才 《高原地震》2007,19(4):55-60
根据震相图展示的地震波运动规律,利用滚动摩擦阻力只相当滑动摩擦阻力1/40~1/60的力学效应,将轴承钢球呈层状重叠组合成隔震垫,可获得重复滤波效果,能高效降低地震对房屋建筑的作用力,达到提高地震安全度,降低建筑成本、节约建筑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天然设计地震波的调整问题.通过给出的工程计算实例,研究了产生天然设计地震波所采用技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文中对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杜尚别市鸟巢大厦结构隔震设计所需要的天然设计地震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提供的结果可满足设计需求.同时文中还对天然设计地震波调整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地震时埋地管道可能遭受的破坏形式、影响管道震害的因素及破坏等级的划分。论述了用模糊数学法进行埋地管线震害预测的方法和步骤,利用这一方法对忻州市供水管网主干线进行了震害预测,给出了在地震烈度Ⅶ度~Ⅸ度作用下的震害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
层状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反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偏微分方程组特征理论研究层状并以垂直轴为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TIV)介质的参数反演问题,首先从弹性波运动方程与TIV介质的应力-应变关系导出了平面波耦合方程组的特征型.根据奇性分析与特征积分法给出了连续情形下的特征线边界条件,连续清形下的波场延拓方程即平面波耦合方程组的特征型与特征线边界条件组成了层状TIV平滑介质、弱间断介质参数反演问题的基本方程组.并导出了间断情形下的波场延拓方程与特征线边界条件,这些方程组可用于层状介质(间断情况)的参数反演.基于这些基本方程组,探讨了利用地面多分量地震资料反演层状TIV介质多个弹性参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稳定性是数值计算波动方程的最重要条件之一.本文就正交对称和六方对称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弹性波动方程研究了时间和空间上差分精度可达任意阶的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法后,又导出了该方法的稳定性条件.为利用这种既精确又高效的数值方法来研究地震各向异性中的正反演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孙士宏  白利平 《地震》2004,24(1):137-144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8.1级地震后, 川滇地区的震情引起了地震学者的普遍关注。 文中详细阐述了针对当时川滇地区的多种地震与地震前兆观测项的观测异常形成的综合预测意见及预测三要素的判定, 并探讨了8.1级地震对这一预测意见的影响及对经验性地震预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将弹性波方程变换至Hamilton体系, 构造适用于弹性波模拟的高效显式二阶辛Runge-Kutta-Nyström (RKN)格式, 运用根数理论得到此格式的阶条件方程组. 通过给定系数的限定条件, 得到方程的对称解. 为了使时间离散误差达到极小,提出数值频率与真实频率比较,通过Taylor展开,得到关于辛系数的限定方程,求解方程组得到最小频散辛RKN格式. 对比分析时间演进方程的稳定性,得到使库朗数达到极大值的限定方程,求解方程组得到最稳定辛RKN格式. 发现此两种格式为同一格式. 新得到的辛RKN格式不依赖于空间离散方法,为了对比的需要,选取有限差分法进行空间离散. 在频散、稳定性分析中,与常见辛格式对比,从理论上分析了本文提出的格式在数值频散压制、稳定性提升等方面的优势, 数值实验进一步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