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大型海藻养殖大国 ,在海洋生物学的许多方面研究居世界前列 ,但是有关病害方面的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海藻养殖过程中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病害 ,给生产造成损失。有的育苗场因病害连年亏损 ;有的育苗场时好时坏 ,至今原因不明。因此 ,为了避免象对虾和扇贝养殖过程中由于病害而造成的大规模死亡 ,进行大型经济海藻病害发生及其抗病防御体系的研究 ,重视海藻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综述了大型经济海藻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研究现状及其展望。1海带养殖过程的主要病害胡敦清、房历生、丛沂滋等人的研究表明 ,人工培…  相似文献   

2.
海藻产业是以大型海藻为主的新兴产业,目前全球的海藻生产量正逐年攀升中,其中大型海藻生产量占全部藻类的99%,而热带经济大型海藻近年来逐渐成为大型海藻养殖业的主流对象,极大地促进藻类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以热带经济大型海藻麒麟菜、江蓠与近年来在中国兴起的长茎葡萄蕨藻为例,总结了现阶段国内、外热带经济大型海藻的养殖现状并对主要养殖种类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热带大型海藻的应用前景及其价值,以期为热带经济大型海藻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资料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海藻养殖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大型经济海藻遗传育种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早,培育出了象《海青1号》、《海青3号》及《860》等这样的优良海带养殖品种。1973年起,方宗熙等进行的海藻单倍体遗传育种实验,在海带和裙带菜两种经济海藻上都取得了成功。这不仅标志着海藻遗传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突  相似文献   

4.
大型海藻对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区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海水养殖的快速发展,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和富营养化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作为生物滤器的大型海藻可以有效地吸收、利用养殖环境中多余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从而减轻养殖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养殖系统的经济输出,被广泛应用于鱼、虾和贝类等的综合养殖系统中,对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区进行生物修复。文章概述了大型海藻对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区进行生物修复的原因、原理、优点、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大型海藻产生的效益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指出在富营养化海水养殖区养殖大型海藻进行生物修复的方法可以实现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型海藻(Macroalgae)依据光合色素的不同而分为红藻(Rhodophyta),褐藻(Phaeophyta)和绿藻(Chlorophyta),它们是海洋环境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大型海藻可以直接为人类提供食物,也可以作为饲料转化为动物性蛋白.同时,大型海藻还是重要的药源生物.近年,我国科学家仅利用海带就成功得开发出了PSS、肾海康和甘糖酯等多种药物.此外,由于大型海藻是自养生物,对改善近岸富营养化水域有重要作用.我国已经形成了大型海藻育苗、栽培、加工到精加工的产业集群[1].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2006年中国海藻养殖业产值为52亿美元,居世界首位[2].2008年,我国大型海藻养殖产量为150.3万吨(干质量),占我国海水养殖总量的11.5%,养殖面积9.4万ha,年产值近400亿元,提供近100万劳动力就业岗位,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3].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海水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区的自身污染问题也日益显露,以人工投饵和网箱养殖方式为主的浅海鱼类养殖,残饵和鱼体的代谢产物往往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和底质的有机污染,既影响周围环境,又不利于鱼类的生长和健康,长远意义上还会制约整个鱼类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怎样减轻海水养殖造成的自身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提出多种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其中一条重要途径是通过优化养殖结构,实施综合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技术(杨圣云等,1996;杨红生,2000;阎希柱等,2000)。目前国际上,主要的综合养殖方式包括鱼藻混养、鱼贝混养、鱼类与底栖沉积食性动物混养等。近年来的研究又发现,在富含营养盐的鱼类养殖水体中养殖大型海藻,不仅能显著降低养殖废水中的溶解营养盐,而且能提高海藻的产量(Troell,1999),鱼藻的相互作用重新激起了人们的兴趣,但大型海藻与鱼类混养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还刚刚起步,养殖容量和养殖配比等方面尚亟待研究。 江蓠属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是一种大型红藻,具有适温范围较广(12-23℃)、生长快、适应环境能力强和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理想品种。本项研究利用室内海水养殖系统,将龙须菜和我国北方海域的代表性养殖鱼类——黑鲪(Sebastodes fuscescens)进行混养,设计不同的养殖密度,测定若干水环境和生物因子指标,旨在查明江蓠在鱼类养殖系统中的生态效应,初步寻求合理的养殖配比,为今后大规模运用大型海藻改善养殖区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海带养殖是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是世界上海藻养殖业中规模最大的产业,其养殖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目前年产量已达600000t多干品[2]。我国生产的海带除了大部分作为食品食用外 ,还有部分作为工业原料,提取褐藻胶、褐藻淀粉、甘露醇、碘、氯化钾等产品。我国褐藻胶年产量已达15000t,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漂浮渣,都把其当作废物排放掉,这样不仅污染了环境 ,而且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为了进一步地综合利用海带资源,变废为宝 ,作者对青岛某一褐藻胶厂排放的漂浮渣进行了较深入的化学成分分析。现报道利用气…  相似文献   

8.
裙带菜组织和细胞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海藻养殖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1],大型经济海藻遗传育种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早,培育出了象《海青1号》、《海青3号》及《860》等这样的优良海带养殖品种[2][3]。1973年起,方宗熙等进行的海藻单倍体遗传育种实验,在海带和裙带菜两种经济海藻上都取得了成功[6][4]。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藻化学及其工业利用的研究是在解放以后才蓬勃发展起来的。解放前,这门科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当时海藻养殖业极为幼稚,养殖对象只海带一种,养殖规模很小。在海藻工业利用方面,褐藻的利用尚未萌芽,红藻的利用,全国只在北方有几家利用天然冷冻法生产琼胶,生产凋敝。1927—1949年的23年间,一共只有8篇报导,主要为海藻含碘及其他无机元素的分析测定。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海藻化学及其工业利用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三十年来,随着褐藻工业的发展,各方面相应地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不仅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海藻化学及其工业利用这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很重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主要集中海洋渔业、海洋养殖业、海藻人工培育以及海藻产业和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其中海藻和海洋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在整个海洋生物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发展必将带进21世纪,将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