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大同—集宁地区太古代变质基性岩墙群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苏北中—晚元古代云台岩群变质作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火根 《江苏地质》1997,21(4):204-211
苏北中-晚元古代云台岩群属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一部分。它经历了三期主要变质作用,即低绍片岩相,蓝闪绿片岩相和高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变质时代分别为泥盆-石炭纪。  相似文献   

4.
大同—集宁地区太古代变质杂岩的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通过1:5万呼鲁斯太幅区域地质调查,作者首次从贺兰山岩群中解体出太古代古老岩体,对其进行了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贺兰山岩群某些片麻岩的原岩、探讨早期构造热事件及地壳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1:5万呼鲁斯太幅区域地质调查,作者首次从贺兰山岩群中解体出太古代古老岩体,对其进行了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贺兰山岩群某些片麻岩的原岩、探讨早期构造热事件及地壳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山西大同以北地区太古代基性岩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亚平  刘金中 《山西地质》1990,5(3):235-247
  相似文献   

9.
五台山晚太古代碰撞造山带的变质作用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台山晚太古代碰撞造山带的三个构造岩片组成,即南部构造岩片-弧前混杂岩带,中部构造岩片-岛弧系和北部构造岩片-弧后混杂岩带,其间以大型逆冲型韧性剪切带相拼合。对三个构造岩片的矿物共生组合及变质反应研究,确定其具有相似的造山型PTt轨迹,变质早期对峰期明显的升温升压过程与地壳的拼合作用有关,变质峰期至晚期的近等温降压过程与地壳的纵向伸展作用相联系,三个构造岩片变质程度的差异是由于其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出露于河南鲁山地区的原"太华岩群"在地质研究和新的同位素年代学测年新进展的基础上,已将其分解为古元古代变质表壳岩为主的上部岩系和以新—中太古代TTG岩系为主的下部岩系,二者之间为不整合接触,两套岩系地质特征很不相同,时间相隔5~7亿年,因此原"太华岩群"这一统一地质单位已不再适用,需重新厘定。建议以新—中太古代TTG岩系为主(70%)和伴生少量变质表壳岩(约30%)的下部岩系改称太华杂岩;上部的古元古代变质表壳岩系,因其标准剖面在鲁山,可以用"鲁山岩群"替代"原太华岩群上亚群",这一群级地层单位曾被涂绍雄(1996)建议过。重新厘定后的地层名称,将不再出现命名上的混乱,也便于对比。  相似文献   

11.
12.
程裕淇  万渝生 《中国地质》2000,17(12):14-16
河北平山西北部小觉地区新太古代阜平岩群中表壳岩类的浅粒岩、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角闪片麻岩等,在构造有利部位及高温高压条件下经受了有流体活动伴生的深熔作用(Anatexis)改造,形成了一系列区域混合岩类,包括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岩石、混合岩、甚至混合花岗质岩石(程裕淇等,1996,1998,1999,2001).  相似文献   

13.
福建浦城丘源地区晚太古代变质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付树超  张开毕 《福建地质》1994,13(3):193-200
浦城丘源地区出露太古代变质岩,其地质特征类似于建宁西部上太古界天井坪组,并取得了2678±41Ma同位素年龄资料。本文系统论述其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大地构造环境及同位素地质年龄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50多个变质沉积岩样品取自格棱兰西部面积为20×50km的Isua上壳岩带,并对其矿物特征、常量和痕量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表明3.8Ga左右这些岩石在海洋中沉积形成,并于3.6Ga左右遭受区域变质作用。样品的变质相为中绿片岩相到高角闪岩。利用常量元素,将样品分为四组:(1)铝质组;(2)硅质组;(3)富碳酸盐组;(4)铁质组。其分别对应的沉积岩类型为:(1)页岩(或凝灰岩);(2)燧石;(3)白云岩;(4)条带状铁建造的富铁部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冀东太古代上壳岩和太古代深成侵入体及其在冀东的分布,论述了变质铁矿的规模、形态和产状在两种岩石中存在的差异,简述了太古代侵入体的鉴别特征及认识太古代侵入体对太古代变质铁矿勘探和采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小秦岭崤山地区晚太古代基底变质岩系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积贤 《河南地质》1998,16(2):106-113
小秦岭、崤山地区第二轮1:5万区调查明,两地区晚太古代基底变质岩系均包括变质表壳岩系和变质花岗岩系。据此划分了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和构造岩石单位。根据其间的层序、时序关系,建立了各自统一的地层-岩石柱,拟出了新的划分对比方案。指出小秦岭地区观音堂组与崤山地区扬寺沟岩组是一次沉积事件的产物,应属同一构造岩石地层单位,可作为区域对比的标志层位。根据接触关系,将小秦岭地区呈异岩不整合伏于观音堂组之下的变质花  相似文献   

17.
冀东太古代变质岩区金矿源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东太古界迁西群金厂峪组斜长角闪岩与金矿关系密切.其原岩可能为海底基性喷出岩.本区岩石Au的丰度、Au的溶滤试验、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金厂峪组斜长角闪岩是金的矿源层.  相似文献   

18.
太古代太华群基性变质岩角闪石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20.
鞍山-本溪-抚顺地区是我国太古宙岩石出露的主要地区及重点研究区.区内太古宙岩石以变质深成侵入体为主,变质表壳岩出露面积不足20%.区内变质深成岩侵位于始太古代-新太古代的不同时期,原岩由TTG岩系和钙碱性CA岩系组成;变质表壳岩以磁铁石英岩和斜长角闪岩为标志性岩性.两类原岩建造在太古宙时期,遭受了由麻粒岩相到角闪岩相至绿片岩相连续降温减压过程.根据区内新太古代岩石出露的特点划分3个微古陆核,分别为鞍本古陆核、清原古陆核及辽北古陆核.中太古代和新太古代为本区最重要的造陆时期,以鞍本微古陆核为最早的增生点,经拼接增生、裂解改造,形成现今的地质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