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基础测绘完成情况2005年,内蒙古测绘事业局完成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和兴安盟三个地区1:1万地形图测绘外业1353幅,内业1418幅,并完成了赤峰和兴安盟7.6万产平方公里的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2.测绘项目实施情况(1)内蒙古自治区首部城市影像地图集——《包头市影像地图集》编制完成,《呼和浩特市影像地图集》也于年底付印。(2)从2004年起,启动了内蒙古自治区区情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工作,2005年试运行。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连辑两次赴我局考察项目实施情况,听取汇报,并要求做进一步深入开发。此系统还专门在全区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会议暨推行全程…  相似文献   

2.
《西部资源》2014,(2):12-14
强化矿山和土地复垦执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无证开采、私挖盗采、破坏环境等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加强工矿废弃地和废弃居民点土地复垦执法监察。■切实转变工作方式,从严开展卫片执法检查——把占用耕地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作为卫片检查的重要内容;对弄虚作假、顶风违法违规、被媒体曝光等重大、典型案件,从严查处,从重问责。■继续加大信访矛盾排查化解力度,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厅执法监察局(总队)直接调查处理反映强烈、违法征占土地规模较大的违法线索;继续落实厅领导包重点案件和定期接访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一把手负总责的信访工作责任制。■继续落实共同责任,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真正建立起政府为责任主体和第一责任人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重点查处违法占用耕地、私搭乱建、擅自出让农村集体土地、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违法建设销售"小产权房"等行为。■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动执法监察工作上水平——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一张网"建设,全面提升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1961-2007年内蒙古降水时空分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1961-2007年内蒙古43个气象站点长时间序列的降水资料,采用EOF(经验正交函数)、功率谱方法等,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47 a里年、季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年降水大致存在三种主要的类型场:总体一致型、东北一西南向多区域反位相型、相间混合型.四季降水主要有:总体一致型...  相似文献   

4.
记者从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了解到,截至6月底,全区煤矿安全生产继续保持较好水平,全区煤炭产量达到4.96亿吨,同比增产4361万吨。百万吨死亡率0.048,同比下降0.003。我区作为中国煤炭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提出要适度控制煤炭生产总规模,大力发展非资源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产量调控已经显效。据内蒙古煤矿安全监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半年我区将继续抓好国务院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做好重点及专项监察;继续抓好"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抓好隐患排查治理,确保整改到位;抓好对地方煤矿安  相似文献   

5.
强化矿山和土地复垦执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无证开采、私挖盗采、破坏环境等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加强工矿废弃地和废弃居民点土地复垦执法监察。■切实转变工作方式,从严开展卫片执法检查——把占用耕地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作为卫片检查的重要内容;对弄虚作假、顶风违法违规、被媒体曝光等重大、典型案件,从严查处,从重问责。■继续加大信访矛盾排查化解力度,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厅执法监察局(总队)直接调查处理反映强烈、违法征占土地规模较大的违法线索;继续落实厅领导包重点案件和定期接访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一把手负总责的信访工作责任制。■继续落实共同责任,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真正建立起政府为责任主体和第一责任人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重点查处违法占用耕地、私搭乱建、擅自出让农村集体土地、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违法建设销售"小产权房"等行为。■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动执法监察工作上水平——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一张网"建设,全面提升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记者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测绘事业局获悉,2012年,内蒙古拟安排一亿元的基础测绘经费,主要用于加强数字城市、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装备建设和地理区情监测,从而扩大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全面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再上新台阶。据了解,今年内蒙古测绘事业局打算重点做好四大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过去50年内蒙古极端气候事件时空格局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掌握内蒙古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趋势与时空格局,本文运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46个国家级气象站点的日值记录数据,计算与植被生长的水热条件及寒旱灾害直接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指数,分析过去50年内蒙古温度和降水气候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极端温度事件的发生频率与持续时间迅速变化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60年代至80年代末呈平稳态势。表征低温事件的霜日日数(FD0)、冷昼日数(TX10p)、冷夜日数(TN10p)、冷持续指数(CSDI)等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同时表征高温事件的夏日指数(SU25)、作物生长期(GSL)、暖昼日数(TX90p)、暖夜日数(TN90p)、热持续指数(WSDI)则均呈上升趋势。与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率的加剧在90年代初开始凸显不同,表征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的极端降水指标的显著变化发生在近10年。研究区极端温度指数过去50年的变化过程几乎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但是在位于农牧交错区的部分站点的强降水事件呈现出与大多数站点不同的特征,最近10年的强降水事件高于前一时段,而其他多数站点最近10年的极端降水指数均低于前一时段。  相似文献   

8.
《西部资源》2010,(2):20-20
<正>今年内蒙古要重点监督33个国家和自治区投资的公路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全区公路建设质量,确保高速、一级、二级公路建设项目交工验收合格率1 00%,竣工验收优良率1 00%;农村牧区公路建设项目交工验收合格率100%,其中三、四级辅助沥青路面的公路竣工验收优良率大于等  相似文献   

9.
近53年内蒙古寒潮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内蒙古及其周边121个气象台站1960-2013年逐日最低气温数据,辅以分段线性回归模型、趋势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本文探讨了近53年内蒙古寒潮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 (1) 近53年内蒙古单站寒潮频次总体呈下降趋势,降速为-0.5次/10a (-2.4~1.2次/10a),其中1991年之前降速为-1.1次/10a (-3.3~2.5次/10a),而1991年之后呈增加趋势,增速为0.45次/10a (-4.4~4.2次/10a);春季寒潮变化趋势与年变化趋势一致,且在各季节中变化最为显著;寒潮频次年内变化呈“双峰”结构特征,且以11月最多;(2) 空间上,内蒙古单站寒潮频次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特征,高发区集中在内蒙古的北部和中部地区,且北部高于中部。年代尺度对比来看,20世纪60-90年代寒潮高频区域范围在减少、低频区域范围在增加;而21世纪初期高频区域范围有所增加,增加区主要为内蒙古东部的图里河、小二沟,以及中部的西乌珠穆沁旗等地;(3) 就年尺度而言,寒潮主要受AO、NAO、CA、APVII和CQ控制,而各季节驱动因素有所差别,冬季寒潮与AO、NAO、SHI、CA、TPI、APVII、CW和IZ均达到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冬季寒潮受多种因素共同控制;秋季寒潮主要受CA和IM影响;而春季寒潮与CA和APVII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10.
2000~2008年内蒙古中部地区土壤风蚀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国茂  刘越  艳燕  胡云锋 《地理科学》2011,31(12):1493-1499
选择内蒙古中部为研究区,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层次分析法为依托,在深入调研风蚀驱动因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驱动因子相对全面并且实践可行的土壤风蚀危险度模型;基于该模型,综合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地面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对研究区2000~2008年土壤风蚀危险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动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从东南到西北土壤风蚀危险度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不同的风蚀危险等级区有着不一样的主导控制因子;在2000~2008年期间,区域土壤风蚀危险程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00年以来风场强度的持续下降及植被NDVI的持续上升是促使区域土壤风蚀危险度下降的控制因子,而气候干燥度在2005年的大幅上升则是当年区域土壤风蚀危险度上升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
2001-2010 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61,自引:4,他引:61  
基于MODIS-NDVI 遥感数据反演了内蒙古地区2001-2010 年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和变化规律, 并结合该地区同期降雨量和温度数据, 分别从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分析了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荒漠生态区植被的年际变化和月际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 内蒙古植被覆盖度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 自西向东的变化速率为0.2/10°N, 10 年间森林、草原和荒漠生态区的年均植被覆盖度分别为0.57、0.4 和0.16;(2) 2001-2010年, 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研究区内植被覆盖度极显著增加和显著增加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11.25%和29.13%, 二者之和大于植被覆盖度极显著减少和显著减少的面积比例之和, 后者分别为7.65%和26.61%;(3) 在年际水平上, 内蒙古植被生长总体上与降雨量的关系更加密切, 而在月际水平上, 降雨量和温度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作用相当, 说明年内植被生长更依赖于水热组合的共同作用, 而与单一气候因子的相关性降低;(4) 森林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在年/月际水平上均与温度的相关性较强, 荒漠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在年/月际水平上均与降雨量相关性较强, 而草原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在年际水平上主要受降雨影响, 在月际水平上与二者相关性相当;(5) 草原区月植被覆盖度对降雨量的响应存在时滞效应。  相似文献   

12.
近50年内蒙古东部水热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内蒙古东部农业区25个气象站近50 a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和相应的产量资料,研究内蒙古东部主要产粮区水热变化与农业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0 a该区气温增温速率高于全国平均增温速率,降水和日照时数存在减少趋势,增温幅度从西向东递增,有明显时段差异,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后暖干化趋势明显,水热匹配格局发生变化。降水是影响产量的主导因素,其次是温度因子。降水在Ⅰ-Ⅲ区主要影响时段是6~8月,而Ⅳ区是4~5月;生长季或夏季温差和平均最高气温对产量影响较显著,水分短缺和高温胁迫是造成减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cold surges in Inner Mongolia between 1960 and 2012 and their possible driving factors using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data from 121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Inner Mongolia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These data were analyzed utilizing a piecewise regression model, a Sen+MannKendall model, and a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1) the frequency of single-station cold surges decreased in Inner Mongolia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with a linear tendency of –0.5 times/10a(–2.4 to 1.2 times/10a). Prior to 1991, a significant decreasing trend of –1.1 times/10a(–3.3 to 2.5 times/10a) was detected, while an increasing trend of 0.45 times/10a(–4.4 to 4.2 times/10a) was found after 1991. On a seasonal scale, the trend in spring cold surges was consistent with annual values, and the most obvious change in cold surges occurred during spring. Monthly cold surge frequency displayed a bimodal structure, and November witnessed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cold surge.(2) Spatially, the high incidence of cold surge is mainly observed in the northern and central parts of Inner Mongolia, with a higher occurrence observed in the northern than in the central part. Inter-decadal characteristic also revealed that high frequency and low frequency regions presented decreasing and increasing trends, respectively, between 1960 and 1990. High frequency regions expanded after the 1990 s, and regions exhibiting high cold surge frequency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ulihe, Xiao’ergou, and Xi Ujimqin Banner.(3) On an annual scale, the cold surge was dominated by AO, NAO, CA, APVII, and CQ. However, seasonal differences in the driving forces of cold surges were detected. Winter cold surg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O, NAO, SHI, CA, TPI, APVII, CW, and IZ, indicating they were caused by multiple factors. Autumn cold surges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CA and IM, while spring cold surg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CA and APVII.  相似文献   

14.
2005年3月30日上午,包头市召开了2005年国土资源工作会议。这是包头市国土资源局自2001年组建以来,首次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体现了包头市委、市政府对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包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市属各旗县政府、相关委办局、驻包大企业、地质队和内蒙地环站包头分站分管领导,以及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的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大会传达了全区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包头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路智同志作了题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月22日,全区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赵双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满都呼、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史青晓、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周忠清、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安俊义等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白盾,副厅长孔燕燕、赵保胜、元重举、杨仁选、王富友,巡视员沈晋平,副巡视员高华、陈喜良等领导及各盟市分管国土资源工作的盟市领导及国土资源局局长,部分旗县领导及国土资源局局长,中央及自治区主要媒体记者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内蒙古荒漠草原9个气象站逐日降水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地区1960—2020年连续无降水事件变化特点及异常年份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连续无降水事件最多出现在夏季,但平均持续日数和最大持续日数在夏季最短,短期连续无降水事件和较长期降水事件相间出现是夏季降水分配格局,而其他季节则相反。(2)研究区年均无降水日数为304.1 d·a?1,年均连续无降水事件次数为39.6次·a?1,年均连续无降水事件平均持续日数为8.0 d·a?1,年均最大持续日数为43.7 d·a?1。(3)近61 a连续无降水事件3个参数变化不显著,但2005—2020年连续无降水事件次数显著增加而平均持续日数则显著减小。(4)年平均持续日数和最大持续日数均与连续无降水事件次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平均持续日数和最大持续日数呈显著的正相关。(5)异常连续无降水事件期间对流层中高层有明显的温度、湿度和高度异常。  相似文献   

17.
1982-2003年内蒙古植被带和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6  
利用内蒙古地区1982-2003年遥感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数据,对植被带进行了分时段的划分,并以典型草原植被带为例,分析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与水热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期间,典型草原带的面积呈增加的趋势,荒漠草原带的面积呈减少的趋势,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荒漠带的面积趋势变化不明显.总体上看,从时段1(1982-1987年)到时段2(1988-1992年)植被带进化演变的面积占优势,从时段2(1988-1992年)到时段3(1993-1998年)进化和退化演变的面积相当,从时段3(1993-1998年)到时段4(1999-2003年)退化演变的面积占优势.在典型草原带内,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从5月上半月返青开始到8月下半月达到年最大值,其空间演进以大兴安岭两翼为中心,逐渐向东南的西辽河平原和向西的乌兰察布高原扩展.前期降水量与覆盖度季节增量年际变化之间呈正相关,显著正相关的区域位于锡林郭勒高原西部和乌兰察布高原,而气温与覆盖度季节增量年际变化的相关一般不显著.典型草原年最大覆盖度线性趋势降低与升高的面积分别占52.6%和47.4%,其中,呼伦贝尔高原西部边缘以及大兴安岭山麓两侧的年最大覆盖度呈显著降低的趋势,而西辽河平原西南部和努鲁儿虎山东段的年最大覆盖度呈显著升高的趋势.年降水量是影响年最大覆盖度的主要因子,而年均温对年最大覆盖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于嘉 《西部资源》2013,(3):10-10
记者6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获悉,近日,内蒙古地质勘查基金2013年度投资2.82亿元开展的基础地质勘查项目完成国内公开招标。  相似文献   

19.
研究大风日数变化对区域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和风能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61—2018年内蒙古及周边地区85个气象观测站的大风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对内蒙古地区大风日数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8 a来,内蒙古大风日数总体呈显著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6.52 d·(10a)-1.各季节中春季大风日数最多,...  相似文献   

20.
利用内蒙古46个气象台站1960-2012年逐日降水数据,以表征降水年内分配非均匀特征的降水集中度(PCD)和降水集中期(PCP)指标,分析了内蒙古降水年内时间分配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近53 a内蒙古PCD平均值为0.70,呈显著减少趋势。PCP平均值为194.65°,呈不显著的提前趋势。(2)PCD高值区在阿拉善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东部、呼伦贝尔高平原、大兴安岭以东地区,低值区在大兴安岭北部、乌兰察布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全区PCP则以192°等值线为界,表现出西晚东早的空间分异格局。(3)PCD普遍呈下降趋势,以呼伦贝尔高平原、乌兰察布高原减小趋势最显著。PCP也以提前趋势为主,贺兰山、乌兰布和沙漠一线以东地区为主要的PCP提前区。(4)各站PCD与年降水量均为正相关,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站点占到了60.8%。PCP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较小,显著相关的地区仅占到全区的3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