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今日国土》2008,(3):6-6
47% 美国一个科学小组近日发表报告说,他们对全球海洋进行的最新数据分析显示,人类活动遍及全球海洋,其中有47%的海洋受到人类各种活动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比利时海洋空间管理的演进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明 《国土资源情报》2008,(7):27-28,29-32
全球海洋人类活动日趋频繁,给海洋资源造成的压力日益加大,加之对履行国际和国家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承诺的需要不断加大,为此比利时把海洋空间规划(MSP)作为一种海洋利用管理的手段。本文将探讨比利时的海洋空间规划发展历程,简单回顾该国依法开发海洋资源的近期历史、把总体规划作为一项空间管理政策的执行情况,及其如何将土地利用规划方法用于海洋环境。  相似文献   

3.
海洋测绘事业是随着人类在海洋上的生产活动和航海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第一张全球精确彩色海底地形图已经绘成不久前,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展示了一张宽12英尺,高8英尺的全球精确彩色海底地形图,为人类了解海洋,以至解开关于海洋的诸多不解之谜提供了重要资料。美国海军为了提高潜艇发射远程导弹的精度,曾于80年代利用卫星从5...  相似文献   

5.
利用多源卫星测高资料确定海洋重力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胜军 《测绘学报》2017,46(8):1071-1071
正海洋重力场探测是人类认知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探测信息广泛应用于地球重力场模型构建、海底地形反演、油气资源勘探等领域。传统的海洋重力场探测手段依托于海底布设或舰船搭载的测量仪器,受限于测量成本高、周期长、数据稀疏、重复性差等缺点,无法实现快速获取全球尺度的海洋重力场信息。自20世纪70年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它不但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经济资源,而且还调节着气象形式,维系着各种海洋动植物。然而,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安全造成的危害日益加剧,同时各用海利益主体之间存在诸多权益和责任重叠问题,以及各级涉海管理机构的权利之争问题。海籍是管理海洋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以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为例介绍了海籍建设中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我国在海籍研究中能够有所借鉴,以建立健全我国海籍管理机制,实现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的可持续管理。  相似文献   

7.
<正> 引言随着人类对地球认识的不断深入,海洋已成为各国测绘工作者极力倾注心血的地方。为了满足人们在海上从事各种活动(如航海、捕鱼、钻探、开采、打捞、水工建筑等)的需要,各国海洋测绘部门都在积极研究和应用海洋测绘技术,并将研究和应用的范围逐渐由浅海扩展到深海。现代海洋测绘的各项技术,从建立海洋大地控制网到利用船载、机载和星载系  相似文献   

8.
<正>海洋测绘是维护海洋权益和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保障,能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基础支撑信息。我国是海洋大国,但全球海洋测绘信息相对缺乏且建设能力不足,特别是全球平均海面高、海底地形等数值模型精度和分辨率低,全球海洋重力观测数据稀疏,陆海垂直基准难以无缝转换。  相似文献   

9.
陈军  陈利军  李然  廖安平  彭舒  鲁楠  张宇硕 《测绘学报》2015,44(11):1181-1188
城乡建设用地分布与变化是人类活动的直观标志和生态足迹,在环境变化研究、地理国(世)情监测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人们对一些城市、区域或国家的城乡建设用地分布与变化进行过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但在全球尺度上,这方面研究尚为空白。本文是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首套30m空间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数据集GlobeLand30的人造地表数据层,首次开展了全球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的统计分析。它采用用地面积、构成占比和增量占比等主要指标,统计全球范围内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及2000年至2010年10年间的变化,重点分析了2010年全球、各大洲及主要国家的城乡建设用地分布现状与地域差异,2000年至2010年全球、主要国家的建设用地变化以及其主要土地来源。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全球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18.75×104km2,占全球陆表面积的0.88%;2000年至2010年全球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5.74×104 km2,变化率为5.08%,其中,中国和美国新增城乡建设用地约占全球的一半;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占用最多的是耕地,占总量的50.26%。这些为研究全球陆表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提供了翔实的信息和知识。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上冰山虽然被人们称为“海洋杀手”,但是如果人类能够在远航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亦可以利用冰山为人类服务。本文阐述了海洋上冰山的特点,而且研讨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利用海洋上冰山为人类服务的设想。本文研讨的结论也可以为以后数字海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测绘》2008,(6):82-82
海洋测量是测绘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海洋几何场和物理场参数进行精密测定和描述,其目的是为人类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海洋空间信息。经过最近几年的努力,我国海洋测量技术在多个研究与应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具体体现在:测量平台和测量设备呈现多元化趋势;测量信息采集实现了由模拟记录到数字化和自动化作业模式的飞跃;测量信息处理由粗加工、半手工作业模式向细加工、全自动化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2.
正海洋神秘又浩瀚,充满了无限的未知,而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也从未停止,从潮涨潮落到惊涛巨浪,从岸边海草到深海生物,从海岛海礁到万米深渊,人类总渴望看透海洋,透视海洋的全部。人眼对海洋的认识非常有限,而借助声学慧眼可透视海水,探测海洋浅表  相似文献   

13.
遥感与地球系统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建成  雷永荟 《遥感学报》2016,20(5):827-831
地球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各圈层(大气、海洋、陆地、生物、冰雪圈、固体地球)尤其是人类活动等任何组成成份的变化,都会引起地球系统的变化。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巨大科学挑战之一是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复杂变化的地球系统,认识地球系统如何变化及主要驱动因素,认识地球系统未来变化趋势及如何提高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卫星独特的全球覆盖和日尺度的观测改变了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它强调所能探测到的多时空尺度上的物理动力过程,在全球范围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挑战具有重要作用,揭开了地球系统多学科交叉的新纪元。以地球系统的视野,抓住驱动地球系统的关键循环过程(如能量、水、生物化学循环),是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趋势。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研究需要长期稳定、准确性较高的卫星观测数据,以水循环为例,卫星遥感具备获取全球范围水循环关键参数能力,但是系统性综合观测能力不足,整体精确性受到综合化的可靠空间数据集的限制。目前中国正在积极研制发展新型水循环卫星WCOM(Water Cycle Observation Misssion),并寄希望以此为核心传感器发起全球分布式水循环观测星座系统,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水循环观测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方面的话语权与领先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志鹏  李清清 《测绘》2019,(2):56-59
南极海冰范围变化与大气、海洋等环境变化直接相关,对人类的实践活动有重要的影响。而计算机和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使得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南极海冰变化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本文通过对多源遥感数据进行交叉定标,获取连续15年的南极长时序被动微波遥感亮温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BST算法反演了海冰密集度,分析了南极海冰范围的变化情况,从而为更好地认识南极海冰变化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遥感手段对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监测技术进行探讨,形成了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技术路线、技术指标、数据处理方法、关键参数等成果;并提出了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方法。以太安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影像分辨率应以5 m为主、2 m为辅;2015年该保护区人类活动包括农业用地、居民点、工矿用地、采石场、道路和其他人工设施6类,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7.08%;人类活动类型以农业用地为主,占人类活动总面积的86.49%;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在实验区,但有采石场位于核心区;2013~2015年面积减少最多的为林地,同时农业用地面积增加最多;保护区人类活动影响指数为0.001 217,核心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大,不利于该地区的生态系统保护。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金属经济小组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勘查公司对非燃料矿产勘查的投资连续4年增长,2006年达到75亿美元,同比增长47%,创出历史新  相似文献   

17.
海南岛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子及相对作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海南岛植被覆盖变化影响因子,利用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采用残差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相对作用分析法对海南岛2001—2015年间植被覆盖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海南岛植被覆盖变化的贡献。研究表明,2001—2015年间,海南岛植被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其增长速率为0.024/10 a,植被覆盖增加区域占全岛的77.77%,植被退化区域所占比例仅为22. 23%。在植被改善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作用分别为31.04%和68.96%,其中相对作用大于50%的区域(即以人类活动为主)占整个植被改善区域的80.79%;植被退化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对作用分别为35.03%和64.97%,其中相对作用大于50%的区域(即以人类活动为主)占整个植被退化区域的75. 59%。整体来看,气候变化对海南岛植被生长有促进作用,人类活动对海南岛地区植被的建设作用大于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范围内选取地处内陆、沿海和岛屿的85个国际GNSS服务(IGS)测站,对其一天的观测数据进行无海洋潮汐改正和加入GOT4.8海洋潮汐改正模型两种解算,分析了海洋潮汐负荷对全球不同地理区域IGS测站精密单点定位(PPP)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岛屿测站受海洋潮汐负荷的影响范围最广,改正量最大.加入海洋潮汐改正后,约9...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中山站弹簧重力仪记录的重力潮汐时间序列、验潮站数据、CATS2008区域和Eot11a全球海潮模型研究重力和海洋潮汐特征。结果表明,在周日频段,潮波O1的海潮振幅达到28 cm,4个主要潮波(Q1、O1、P1和K1)的全球模型与验潮站潮高差之和为4.2 cm,区域模型与验潮站潮高差之和为4.4 cm;在半日频段,潮波M2的海潮振幅达到20 cm,4个主要潮波(N2、M2、S2和K2)的潮高差之和分别为7.7 cm和5.1 cm,说明利用区域模型修正全球模型的重要性。经区域模型修正的全球海潮负荷改正后,重力主波K1、M2和S2的最终残差振幅分别下降了9.84%、56.14%和37.08%,说明区域海潮模型更能反映海洋潮汐的真实特征,用区域模型修正全球海潮模型的有效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20.
要保护沿海地区人类生命、维持生计、提高生活质量,需要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健康、海洋资源的可得性,以及安全可靠的海域和相关海洋经济开发部门健康发展。海洋可以造福于人类,但在缺乏人类理解和尊重的情况下,海洋也会给生命和生计构成严重威胁。为海洋环境管理提供可靠信息,可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发生疾病的风险,帮助提高海岸社区和海岸区在遭受海洋自然灾害后的复原力,确保开阔海域、海岸、海岸流域的经济产能,改善各海洋流域内的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