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成渝产业带主要城市空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黄炳康  李忆春  吴敏 《地理科学》2000,20(5):411-415
城市空间关系是指城市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它的复杂程度是区域城市群体集聚效益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对成渝产业带主要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强度进行测算,分析了产业带内主要城市空间关系,提出了产业带内主要城市空间关系协调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多厂企业空间演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费洪平 《地理科学》1993,13(4):322-330
  相似文献   

3.
网络资源是带动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传统的投入产出网络只能映射产业关联的一方面,不能全面刻画产业之间的复杂关系。结合产品空间理论和复杂网络方法,本文使用新方法构建2000—2019年31省份的出口产品空间,在产品、关联和结构尺度上定量比较中国各省产品空间的结构特征和演化过程。研究发现:(1)从产品尺度上看,发达、发展中和欠发达省份的出口优势产品在产品空间中的位置逐次外移。动态来看,发达省份倾向拓展外围的高复杂品,欠发达省份致力于拓展核心的低复杂品,而发展中省份倾向拓展核心的高复杂品。(2)从关联和结构上看,三类省份的拓展路径分异:发达省份倾向以相关多样化拓展高复杂品,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链条式拓展。而欠发达省份以不相关多样化拓展更复杂的产品,但产品存活率较低。相关和不相关两种路径对发展中省份同等重要,其中,相关产品之链条式拓展的产品更复杂,而不相关产品的存活率高于其他两类省份。总之,本文综合考虑本地网络中技术、信息、需求和组织等多类资源,从网络视角解析区域产品拓展模式,为地方产业结构优化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的距离、密度、整合"3D"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江苏省地级市经济地理空间演化格局,结果表明:1)江苏省各市经济密度和经济整合虽持续发展,但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差距仍有扩大的趋势;经济距离优势总体表现显著,但苏中优于苏南、苏南优于苏北。2)2000年以来各市的经济地理空间类型各有不同,苏州、吴锡、南京呈现"3D"类型,连云港、宿迁、徐州呈现"0D"类型,其他城市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针对不同的类型,应采取不同的政策优化经济地理空间格局。3)各市3D综合得分空间上呈显著正相关,即高值与高值地区、低值与低值地区相邻,正极化效应和弱极化效应明显,但随着经济发展聚集程度有所变化,且呈线性下降态势。4)经济整合力度弱、经济空间分割强烈是苏中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经济距离是苏北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苏中城市将成为经济空间优化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提升苏中各城市的经济密度和整合水平是江苏省经济空间优化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哈大产业带产业空间构建与产业布局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马延吉  佟连军 《地理科学》2003,23(4):422-426
产业带的空间构建具有层次性,不能只限于沿线地带,应着眼于更大的区域空间。把哈大产业带地区在地域上和经济上有密切联系,其整体是东北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其面积、人口、GDP分别占东北三省的45%、73%和86%。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问题较多,如产业重复布局、产业布局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区域经济联系有待加强、老工业基地难题依然存在等。哈大产业带重点发展农业及农产品加工、汽车、机械装备工业、石化、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第三产业。提出“三圈一带一轴穿,小集聚、大联合,点轴面、城乡连”的空间布局框架。哈大产业带内部各地市应积极参与联合与协作。共同建设基础设施,加强企业间的联合,共同改善生态环境,加强与环渤海区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6.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运用ESDA空间分析技术,对河南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规律进行定量分析.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空间分布非均衡性,以京广、陇海铁路为轴线形成了发达区俱乐部和不发达区俱乐部;经济热点分布表现为以郑州、洛阳、焦作为核心的圈状空间结构;京广线以西、陇海线以北形成全省经济发展的热点极,京广线以东、陇海线以南形成全省经济发展的冷点极;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惯性难以突破;核心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仍然较弱.据此提出优化全省经济空间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复杂性科学理论与区域空间演化模拟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薛领  杨开忠 《地理研究》2002,21(1):79-88
针对传统上在两类模拟区域空间演化的模型策略,着重讨论了它们的建模思想和手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复杂性(Complexity)研究的重要成果--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CAS模型的思想,探讨了区域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一般特征,并且通过一个城市空间演化的概念模型阐述了CAS模型的技术问题及其建模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8.
产业带聚集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带的聚集经济效益是一种综合效能效益,它是泛指由设定的产业聚集区优化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益与其在非聚集状态下离散化经济系统运行效益拟作比较所产生的增益。一、国内外产业带的聚集经济效益产业带是由众多的彼此配合密切的生产部门围绕资源中心、中心城市或交通方便的地方展开合理的生产布局逐渐演变而成。如美国大西洋沿岸的东北部是世界范围内发育最早的加工工业集中地。19世纪中叶以后又在中部五大湖以南形成新的工业集中区。接着,东北部和中西部又连成一个北起缅因州,南至弗吉尼亚州,西到威斯康星州包括100多个大中城市工业集中化程度更高的北部工业带。日本在第二  相似文献   

9.
何小芊  龚胜生 《热带地理》2013,33(4):407-413
以历代地理总志、正史地理志、地方志以及类书等所记载的温泉为数据来源,统计秦至南北朝、隋唐宋和明清时期温泉资源的数量,运用ArcGIS软件对温泉资源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秦至南北朝时期的温泉共有47处,集中分布在黄河中游、晋东北与冀西交界区、长江中游、湘南粤北地区;隋唐宋时期的温泉有108处,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区域,且分布重心南移;明清时期的温泉有419处,遍布全国,已基本与温泉客观分布地重合,且主要集中在山地丘陵地带。古代温泉资源的空间演化规律为:分布地由中原向四周扩展,分布重心东移南迁,南北、东西差异逐渐扩大。自然环境、社会需求、区域发展过程等是影响温泉资源空间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新疆县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ESDA空间分析,研究1985年以来新疆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新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弱的空间自相关性,但集聚作用总体不断增强.热点区的空间结构主要集中在以奎-克-乌为核心的圈形结构,2000年以后热点区显著增加,不断向北疆中部、东疆以及南疆东北部集聚;南疆西南部处于经济发...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与空间网络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中国都市区化的快速发展,经济要素在都市区域的空间分布发生着剧烈的变动和重组.为了更为深入地研究都市区域经济要素的空间演化,采用均匀度指数这一数学工具,重点分析江苏沿江都市区域"城市间"(inter-city)经济要素的变动演化趋势.基于总体趋势、分地区比较、主要指标集3个角度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江苏沿江都市区域经济要素的空间演化正呈现出日益均匀化的趋势,其中,外资空间分布的日趋均匀化将对都市区域经济与空间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焦柳铁路产业带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指焦枝——枝柳(以下简称焦柳)铁路产业带,北起河南省焦作市,南至广西自治区柳州市,并可考虑延伸至北海市。 一、战略地位与开发意义 当前,在我国宏观发展战略中,划分出东中西三个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地带,采取从东向西逐步推进的梯度发展战略,这无疑是正确的。预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带与西部欠发达地带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还会扩大,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但从长远看,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逐步缩小三个地带(特别是东西部)或区域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级市尺度的中国外资空间动态与本土产业演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罗芊  贺灿飞  郭琪 《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1):1369-1380
伴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下全球生产网络逐步形成,推动跨国公司以外资直接投资为途径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有利区位。低廉的要素成本、友好的政策制度以及广阔的潜在市场使得发展中国家成为外资活跃的重要地区。外资空间动态不仅涉及发展中国家对接全球生产网络的效果,更关系到其生产格局的演变。而演化理论下的技术邻近度也会对外资空间动态和本土产业演化产生作用,使之呈现出更多样的空间差异。本文基于1998-2008年中国337个地级市的制造业数据,研究内、外资技术邻近度作用下外资空间动态对本土产业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外资进入、退出等空间动态显著促进了中国本土产业演化,其中中西部最强,东部最弱,东北地区外资进入作用相对明显。②技术邻近度削弱了外资空间动态对本土产业演化的积极影响,但具体到不同区域也会出现差异。东部地区的技术关联反而有利于外资进入带来的知识溢出和外资退出带来的资源释放,表现为典型的“战略耦合”。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技术关联则成为阻碍外资进入、退出促进内资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空间演化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相似文献   

16.
经济复杂度是近年来演化经济地理学的重要议题之一,其关注产业结构转型和内生增长路径,有助于理解区域经济结构转型过程,对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等理论深化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介绍了经济复杂度的理论背景,梳理了演化经济地理视角下经济复杂度的内涵、概念及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回顾了经济复杂度的主流测度方法,并基于产业多样化与产品空间理论探究了经济复杂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而回顾了经济复杂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区域收入差异和创新等方面的实证研究进展,发现绝大多数文献证明了经济复杂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区域可以从提升产品空间密度的思路出发,通过提升产业生产和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复杂度提升。中国经济复杂度高于相同收入水平的其他国家,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特殊性,这为经济复杂度理论研究提供了案例,且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农村经济差异及空间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晨光  乔家君 《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1):1329-1339
研究黄河流域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对揭示其经济差异的驱动机制和实现黄河流域农村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GeoDA和GIS软件,结合ESDA-GIS空间分析法,深入分析了1990-2013年黄河流域332个县级行政单元农村经济的差异及其空间演化。结果表明:①近20多年来,黄河流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东高西低,整体水平不断上升。高及较高水平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且呈团状集聚,中等水平区主要位于黄河流域传统的农牧区,低及较低水平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源头及周边地区。空间格局以高水平区为中心,逐渐向周边低水平区扩散,分层现象较明显;②1990年以来,黄河流域农村经济的空间集聚效应呈逐渐增强态势,以显著高—高和显著低—低类型区为主且稳定性较强,而显著高—低和显著低—高类型区则较少;③区位、产业结构和政策是导致黄河流域农村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产业带建设效应与演化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向军  沈正平 《地理研究》2011,30(3):411-423
在综述国内外产业带相关概念及其形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对江苏省产业带建设过程及其区域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从产业带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产业带形成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构建出产业带形成与发展动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产业带形成与发展的演化动力进行了定量比较.结果表明:江苏省通过产业带建设布局与发展,使南北区域差异扩...  相似文献   

19.
产业带边界划分的理论与方法:胶济沿线产业带实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费洪平 《地理学报》1994,49(3):214-225
本文提出将企业微观分析与宏观区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产业带划分。在理论上剖析了产业带的概念、划分原则与指标;在微观尺度上以大中型企业和典型企业集团为主要调查研究单元,作者利用所获得的调查数据,并结合宏观区域经济特点,对胶济沿线产业带边界划分的方法与步骤作了初步尝试,并试图从新的角度为我国经济区划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途径,同时也期望为胶济沿线产业带整体空间组织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论开发建设沿黄能源产业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