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沃溪金锑钨多金属矿床赋存于板溪群马底驿组中上段紫红色绢云母板岩的层间滑脱断层中,底部V6蚀变在鱼儿山—粟家溪—十六棚公一线地表开始出露,蚀变层位自地表往深部稳定延伸,鱼儿山矿段至-400m标高开始富集形成工业矿柱。根据鱼儿山矿段13个钻孔见矿情况和沃溪十六棚公矿段ZK14-1802深孔揭露层位,总结V6脉控矿构造与赋存规律,提出十六棚公V6脉找矿突破方向与鱼—沃连接部位V6勘查思路。  相似文献   

2.
坑内岩心钻探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手段。七十年代以前,由于我国金刚石钻探技术发展缓慢,其他钻探方法在坑内应用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坑内钻探技术应用得较少,也比较落后,生产矿山的探矿工作主要靠坑探来完成。坑探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探矿手段,但与钻探相比,存在着耗资多,工效低等严重弊病,尤其是随着矿业的发展,坑道探矿工程量在不断增加,其所占采矿坑掘量的比例也十分可观。例如,有色和黄金矿山的坑探工作量约占掘进总量的30~40%。可见,加速发展坑内钻探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于七十年代初研究成功的人造金刚石钻  相似文献   

3.
周运秋  雷治坤 《湖南地质》1992,11(4):331-333,348
水口山矿在几十年的勘采过程中,摸索出一套以钻代坑、坑钻结合行之有效的探矿工艺途径,在提高矿山近期开采储量级别;对矿体探边扫盲、延长服务年限;代替坑道探矿、查明老窿及含水构造,保证井下安全作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地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内外矿山在地质探矿工作中,已较好地把坑内小口径钻探与坑探结合起来,并逐步扩大以钻代坑的范围,力求以较快的速度,较少的投资获得较好的地质效果.两年来,我们吸取了别人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水平钻的优点,在以钻代坑探矿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设备和钻进参数1.设备钻机:KD-100型,5.5瓩电动机带动;水泵:配套KD泵(单缸往复式),最高泵压10公斤/厘米~2,3瓩电动机带动.钻具:小口径金刚石单动双管钻具. 2.钻进参数钻压:360~600公斤;转速:500~700转/分;泵压:2~5公斤/厘米~2. 以钻代坑的应用1.探寻隐伏矿脉石人嶂脉钨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是:在垂深方向上呈现“五层楼”分布规律,即从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坑探工程第一次学术会议于1981年11月11日,在武汉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冶金、二机、建材、电力、铁道、交通、地质等部门及全国24个省、区探矿工程分会的代表共162人。会议收到论文85篇(选用82篇),大会宣读45篇。论文内容丰富,涉及坑探工程的各个领域。坑探工程作为重要的探矿工程手段,已在全国各部门的地质普查找矿勘探中起了巨大作用。三十二年来共掘进坑道800多万米,浅井800多万米,探槽17,900多万立方米,坑道钻、取样钻进尺120万米,这次学术会议论文是建国以来,坑探  相似文献   

6.
周国荣 《探矿工程》1990,(3):25-25,24
40年来,地质系统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10011万m,坑探工作量400万m,年开动钻机约3000台,钻、坑探队伍近8万人,在我国已探明储量的148种矿种中,应用探矿手段探明储量的占80%,探矿工程已成为地质、勘察工作直接取得地下实物资料和探明矿产储量的重要方法。在近几年来,预算外钻、坑探工作量猛增,1989年预算外钻探工作最高达200多万米,为预算内工作量的140%,创收4亿多元,探矿工程已处于地质市场多种经营队伍的前列。  相似文献   

7.
金刚石岩心钻进法,特别是对于坑内进行钻探工作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先进的方法。过去由于我国金刚石钻探技术发展缓慢,生产矿山的探矿工作主要靠坑探,且工作量很大。有色金属和黄金矿山的年坑探工作量占掘进总量的30~40%。采用坑探方式费工、费钱、费料、费时、常造成探矿落后于采矿的被动向面,而且因需运出大量的废石,与采矿争运输,影向采矿工作的正常进行。 1969年我们开始探索用人造金刚石于钻探,1974年取得了基本或功,为我国推广应用金刚石钻探技术开造了一条新路,这也促进了坑内钻探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我们自己已研制的坑内钻机推广应用后,使坑内钻探的工作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8.
我国通常把钻探、坑探、探矿机械合称为探矿工程。探矿工程是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目前钻探与坑探技术在其它领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刘维阁 《江西地质》2001,15(2):136-139
本文论述了在矿山生产中,加强矿区周边补充勘探,开展综合探矿、综合研究、综合评价伴生组分的利用价值,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程度,运用坑钻结合、探采结合勘探手段,合理布置生探工程,从而使矿山储量断扩大,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促进了矿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三山岛金矿在设计上全部采用坑内钻探进行基建和生产探矿,取代了常规的坑探或探采结合的模式。自1987年以来,共钻进34000余米,取得很好的探矿效果,达到设计的目的。1 矿床地质特征 三山岛金矿床属中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即“焦家式”金矿。矿体产于矿区主断层F_1下  相似文献   

11.
生产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是缓解矿山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曾于1960年一度闭坑的吉林沂夹皮沟金矿,在新的找矿思路指导下,在矿山深边部及外围地区发现了多处大中型金矿床,生产矿山,特别是大型一特大型矿矿山深边部及外围地区经历了形成矿床所需的各种地质作用,是找矿最有利的地区,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真实的地质记录,成矿理论和近年勘查技术的进展为矿山深边部及外围找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2.
坑道钻探中中深斜孔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闵东 《探矿工程》2011,38(8):12-15
从钻探器具选择、钻探硐室设计、钻孔结构、钻具级配、钻进参数、冲洗液、钻头参数等方面总结了江西德兴银山铜铅锌矿山接替资源勘探中在坑道内进行中深斜孔钻探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3.
湘西金矿沃溪断层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湘西金矿沃溪大断层是一条张剪性正断层,具不顺层性质,有蚀变、矿化和成矿活动,以及多阶段活动特征。断层倾角大于层状矿脉系,估计在深部会切错矿体,因此在断层深部上盘应存在着找寻工业矿体的远景。  相似文献   

14.
西南地区风化磷矿定量勘查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南地区广泛发育的面型风化磷矿为一种新的磷块岩矿石工业类型,它是由碳酸盐类磷块岩经风化作用,达到适宜的风化程度而形成的,矿石含镁低,是生产高浓度磷肥的优质矿产资源。磷块岩中碳酸盐矿物的淋失是风化磷矿形成的根本原因,可采用碳酸盐矿物含量多少来确定磷矿石的风化程度,一般在新的勘探矿区使用 CO_2判别标志(风化指标)来判别,在老的勘探矿区采用2P_2 O_5+HP 判别标志判别。今后在对磷矿区进行勘查评价时,应对风化磷矿进行评价,首先确定该区的风化指标,将风化磷矿作为一种类型单独固定;对已勘查的磷矿区,可对磷矿进行二次评价,利用风化指标将风化磷矿单独固定。  相似文献   

15.
南岭东段是我国有色、稀有、稀土、放射性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尤其是石英脉型黑钨矿、热液成因铀矿和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都与燕山期尤其是燕山早期的黑云母花岗岩类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南岭东段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对矿产产出和分布的控制特点和规律,总结了南岭东段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等基本特征,分析了南岭东段重要矿产的找矿前景和方向。强调南岭东段以广泛出露前寒武纪地层为特点,构造复杂,线性构造与环形构造均不同程度控矿,岩浆活动频繁,尤以花岗岩类最为发育,不同控矿因素制约不同矿种的发育。南岭东段矿产丰富,已发现58种矿产、543处小型以上规模矿产地,18种矿床类型,燕山期尤其是燕山早期成矿大爆发,内生矿床多围绕中酸性岩体分布,外生矿产则散布各地而以交通位置便利处工作程度较高。提出万洋山-诸广山钨锡萤石水热资源找矿远景区、崇余犹-三南钨锡稀土铅锌找矿远景区、兴国-于都-赣县钨锡稀土稀有铅锌银金萤石远景区等重要找矿远景区;指出继续加强热液成因铀矿、石英脉型黑钨矿及共伴生锡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及萤石、高岭土、地热等矿产的寻找和研究,加强深部和外围找矿,对于南岭东段的地质找...  相似文献   

16.
三合金矿位于河南省栾川县境内,主要矿体产于NW—SE向构造矿化带内,通过地表及坑道探矿工程的控制,大致查明了中浅部矿化蚀变带地质特征及含矿性,及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及赋存规律、矿石类型和结构构造等特征,总结了金矿赋存特征,及矿床成因,同时指出了本区的探矿方向,扩大向深部和外围空间的找矿,本区具有构成大型金矿的资源潜力,对延长矿山年限有积极意义。文章在分析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三合金矿为中低温热液蚀变-表生富集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大庄子矿区石英脉型金矿脉中金矿体的分段富集主要以"串珠状"相间、斜列式分布两种方式重现。通过对矿区井下探矿工程已揭露的石英脉型金矿脉取样分析,研究其品位变化规律,发现其金矿体分段律在金矿脉的走向(水平延伸)上表现为:随着探矿深度的增加(中段的下延),矿化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富矿段长度不断增加,且富矿段间隔呈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矿山找矿--整体勘查概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文章从大井矿山综合找矿预测的实例入手,结合已有的矿山找矿实践,论述了我国矿山找矿已从"就矿找矿"、"探边摸底"进入到整体勘查、综合评价的新阶段.提出了矿山整体勘查的基本思路和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确定矿化自然边界,指导"探边摸底"找矿;寻找新的矿化中心,指导外围找矿;加强综合研究和综合评价,寻找新矿种、新类型;注意资源的再评价、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等.实施矿山资源整体勘查评价工程,是促进矿山新一轮找矿突破、缓解矿山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潘光松  胡桂明  向群  林芳 《贵州地质》2014,31(3):190-194
者桑金矿地表氧化矿已基本采完,现面临寻找接替资源,维持矿山生产的难题.矿山对深部原生矿未做工作,最近在进行生产勘探时有少量深部钻孔发现原生矿,矿体受北东向断裂和侵入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控制;金矿化与基性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原生矿的发现提供了深部找矿线索,本文试图从分析金矿的基本地质特征入手,探索该矿的控矿条件及指出下步找矿方向,为矿山可持续发展、寻找金资源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龙照 《地质与勘探》2021,57(5):1008-1016
古木口金矿是在桂东大瑶山成矿带上发现的首例中型规模以上高品位金矿,其矿床类型属于中低温岩浆热液型。该金矿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产出,受断裂、成矿结构面及构造蚀变带控制,矿床在垂向和横向上具有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及斑岩型分带特征。为及时总结矿区勘查新成果,推动该区找矿新突破,研究矿体与寒武系含碳细碎屑岩系、层间引张型走滑转换断裂、花岗闪长斑岩组合要素的空间关系,以及近矿围岩蚀变矿物组合标志、土壤化探异常等成矿综合信息;运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及异常带槽探、钻探揭露等综合找矿方法,在总结分析了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化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带的找矿方向。结果显示,该矿区深部及外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特别是北西向断裂、引张型走滑转换断裂、伸展型脆-韧性剪切异常带利于寻找破碎带蚀变岩型富金矿,其构造相对封闭环境的深部是寻找斑岩型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