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引言鱼类的人工养殖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远在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淡水鱼的驯养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先进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鱼类的人工养殖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于近20多年来近海的过度捕捞,日见严重的工业污染,沿海和内陆资源均受到很大的破坏,许多经济鱼类的产量日益下降。鱼类的人工养殖和增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渔业界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2.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我国名贵的海产鱼类,也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大规模增养殖的经济鱼种之一。目前随着牙鲆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养殖中各种病害的爆发也相继增多,由此给养殖业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科学家们研究出了各种防病、治病方法。其中,通过接种疫苗对鱼类病害进行免疫防治被认为是最重要、有效和绿色环保的方法之一,许多针对鱼类病原的灭活、减毒和基因工程疫苗相继研制成功,这些疫苗的应用在不同程度上都可以提高鱼类的抗病性,减少发病率。作者利用制备鳗弧菌灭活疫苗对牙鲆进行注射免疫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筠 《海洋与湖沼》1993,24(5):560-561
刘建康和何碧梧两位教授主编的《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第三版)一书,于199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第一、二版发行后,得到国内水产界和生物学界的高度评价,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对促进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起了显著的作用。 自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水产科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生物技术的进步,淡水鱼类养殖技术和生物技术在对鱼类进行遗传改良、培育新品种和新的养殖对象方面,取得了显著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适宜山东沿海鱼类增养殖的主要种类 ,回顾了山东省主要海水鱼类增养殖种类研究和生产发展的历史、山东省近年海水鱼类养殖概况。最后论述了今后的发展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我国名贵的海产鱼类,也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大规模增养殖的经济鱼种之一。目前随着牙鲆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养殖中各种病害的爆发也相继增多、由此给养殖业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科学家们研究出了各种防病、治病方法。其中,通过接种疫苗对鱼类病害进行免疫防治被认为是最重要、有效和绿色环保的方法之一,许多针对鱼类病原的灭活、减毒和基因工程疫苗相继研制成功,这些疫苗的应用在不同程度上都可以提高鱼类的抗病性,减少发病率。作者利用制备鳗弧菌灭活疫苗对牙鲆进行注射免疫的方法,从而观察牙鲆外周血细胞吞噬活性的变化,探讨了鱼类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保护机制,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区的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6  
1985年8月—1986年10月(2,9月除外),在长江口海区进行了鱼卵、仔鱼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区系由淡水鱼类、半咸水鱼类和沿岸、近海鱼类四种生态类型组成的鱼类生态结构,具有特殊复杂的生态特点;其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皆受长江径流、台湾暖流及黄海冷水团等水系的相互消长、交换而形成的错综复杂的海况条件所制约。目前该海区的鱼类种间数量对比关系发生变化。历史上的重要经济鱼类数量极少,而作为它们的主要饵料之一的鳀鱼数量却占绝对优势。这与渔业上的过度捕捞和滥捕有很大关系。因此,以发展增、养殖事业来转化和降低捕捞强度,对保护鱼类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适宜山东沿海鱼类增养殖的主要种类,回顾和山东省主要海水鱼类增养殖种类研究和生产发展的历史、山东省近年海水鱼类养殖概况,最后论述了今后的发展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几种舌鳎的形态和生长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海儿  郑忠明 《海洋科学》2002,26(12):61-64
由于我国近海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渔业资源的增殖和经济品种的养殖已成为海洋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养殖品种中 ,经济价值高、生长快、对环境耐受力强的品种自然成为首选的对象。舌鳎属(Cynoglossus)鱼类广布在我国近海的底层水域,该属鱼活动范围小、洄游距离短、围捕率高 ,它们食谱广、生长迅速、初次性成熟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作为近海海湾的增养殖对象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作者等自1985年起对舌鳎属的半滑舌鳎、宽体舌鳎和短吻舌鳎的生物学进行了究 [1~6],本文进一步对半滑舌鳎((Cynoglos…  相似文献   

9.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为我国原产贝类之一,自然分布于我国辽东和山东半岛等黄渤海海区,自古被誉为海珍之冠。我国皱纹盘鲍的资源调查、增养殖相关研究始于1958年,20世纪70年代突破了人工繁育技术并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人工种苗的试验性底播及人工养殖。鲍野生资源随着过度采捕而急剧下降,我国开始通过底播增养殖工作以恢复皱纹盘鲍的生物资源,其中底播养殖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生物资源恢复与增殖未能取得理想效果。20世纪90年代皱纹盘鲍杂交技术获得突破并产业化应用,推动了我国鲍养殖产业南移,目前福建养殖鲍产量已占到全国总产量的82.7%,而北方海区底播增养殖产业受养殖周期、成本和市场价格的冲击,以及底播越冬期间高死亡率等问题制约,已严重萎缩。自2009年起,在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相关研发及产业单位合作建立皱纹盘鲍底播型海洋牧场技术研发的产学研平台,进而于2013年提出并实施了“北鲍北养”产业计划。通过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及示范,部分地区的底播皱纹盘鲍已进入商业性收获等显著进展。本文针对我国皱纹盘鲍底播增养殖产业中亟需解决问题、发展目标、可实现途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开展讨论,以期为我国皱纹盘鲍底播增养殖、原种保护、资源增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鱼类作为水产养殖业的一大支柱品种 ,其良种培育对提高鱼类产量至关重要。我国是鱼类养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向来重视应用生物技术对养殖品种进行改良 ,其中最好的例子之一就是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来创造鱼类优良品种。即使在生物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 ,这一细胞核移植技术在鱼类新品种培育方面仍是一项很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技术。特别是把细胞核移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 ,有望创造出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鱼类新品种。1我国鱼类细胞核移植的成果细胞核移植是一种应用精细的显微操作 ,将一种动物的细胞核移植到同种或异种动物的去核成熟卵…  相似文献   

11.
海洋鱼类资源增殖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海洋鱼类资源增、养殖问题,已成为提高专属经济区水产品产量的主要问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所长在“关于我国专属经济区水产生产农牧化的一些问题”、作者等在“海洋鱼类增养殖的意义、进展与前景”等文中均作了阐述。这里,我们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对资源增殖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
关邑 《海洋信息》1994,(12):24-25
日本的海洋栽培渔业是从1963年开始的,以日本水产厅为主导进行海洋种苗的放流、增养殖渔业。在近20年中,由于水产养殖业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已经开始大量生产各种鱼类的种苗,使海洋栽培渔业得到迅速的发展。这期间,不仅海洋生物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有很大进步,而且在养殖种苗的稳定供给方面也已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栽培渔业是将人工生产的种苗放入自然界中,在自然环境下培养鱼类,从而达到再造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我国海水增养殖生产发展过程与现状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研究探讨了我国海水增养殖生产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良好品种结构布局。首先深入调查分析了我国“七五”末期生产发展资金、苗种、饲料可供量和产品市场容量,生态环境、技术进步、保证低收入经济增长要求等制约因素后,运用线性规划模型运算,得到1990年海水养殖品种结构布局格局:渤海区以对虾生产为主,鱼类、滩涂贝类和贻贝配套生产为辅;北黄海区以海带、贻贝、扇贝等海珍品,对虾生产为主,滩涂贝类、鱼类生产为辅;南黄海区以文蛤、对虾、紫菜生产为主,其它品种生产为辅;东海区以对虾、贝类生产为主,鱼类、藻类和其它品种生产为辅;南海区以对虾、贝类生产为主,鱼类、藻类生产为辅。整个海水养殖生产将形成以虾(鱼)带贝、以贝保藻、以藻养珍,藻、贝、鱼虾海珍品类比例为0.20:0.60:0.20的格局。海水增殖的重点是建立三个中心开发区:渤海增殖中心开发区、东黄海主要港湾增殖和滩涂经济贝类增殖中心开发区和南海增殖中心开发区。放流品种以对虾、海蜇、岩礁鱼类、滩涂和浅海贝类为主。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岱海鲤鱼的年龄和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瑗 《海洋与湖沼》1965,7(3):253-264
鲤鱼(Cyprinus carpio L.)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数量很大,为我国最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在养殖事业上亦占有重要的地位。 岱海位于内蒙古凉城县,面积约160平方公里,湖中原无任何经济鱼类,历史上仅为一盐产地。1953年,经有关方面调查认为可作渔业养殖利用后,于是即开始在岱海内陆续移殖放养了青、草、鲢、鱅、鲤、鲫、鳊等经济鱼类。1953年作为试验性放养,放养鲤鱼和  相似文献   

15.
消化酶活力是反映鱼类消化生理机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鱼类消化酶活力的高低决定鱼类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能力,从而决定鱼类生长发育的速度,因此近年来对鱼类消化酶活力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有关鱼类消化酶的研究在淡水鱼中报道较多,海水鱼的报道较少[1~9].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鲷科Spari-dae、鲷属Sparus,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大,是我国近海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近年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人工饲养过程中,由于季节、水温和pH不同,黑鲷的生长、发育、成活率都有差异[10].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我国的海水鱼类养殖是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水产养殖产业 ,被称为我国海水养殖的第4次浪潮 ,发展前景十分诱人。我国目前的海水鱼类养殖方式主要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和陆上工厂化养殖。本文拟就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90年代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的新进展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始于80年代初 ,80年代基本上处于起步和技术积累阶段。进入90年代以来 ,随着多种鱼类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技术以及养成技术的日臻成熟 ,网箱养殖呈快速发展。1994年全国的海水鱼养殖网箱约160000只 ,至2000…  相似文献   

17.
灵山岛附近水域的温、盐度年变幅均较小,夏季中,下层的水温较邻近水域偏低,非常适宜于发展海珍品(海参、鲍鱼等)增养殖和旅游业,同时也是某些人工养殖经济鱼类(真鲷、黑鲷等)渡夏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率不断加强,高额掠捕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环境污染直接威胁鱼类生态栖息地、人工增养殖培苗系统对天然鱼种遗传多样性的破坏等,已在相当程度上导致物种绝灭、传统鱼种资源衰退和种质资源的退化。因此,尽快查明我国鱼类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持续利用重要鱼类资源和开展濒危鱼种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已成为当今鱼类学研究的优先主题,更需委我国鱼类学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本着这一热衷愿望,中国鱼类学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暨1993年学术年会,于1993年10月25日-30日在青岛召开。这次会议得到了全国鱼类学界的积极响应,应…  相似文献   

19.
贝类养殖的投资及风险小、效益高。在大规模的浅海及滩涂开发中,贝类增养殖是最高效的方式,特别是养殖海产贝类珍品,如在我国南方沿海养殖栉江Yao科及珍珠贝科经济品种,可以获得极高收益,名贵贝类增养殖,在提高海水养殖业的规模效益和产业化水平、促进海洋资源持续高效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对目前贝类增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牙鲆的人工繁殖和培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T.&S.)是我国近海习见的大型比目鱼类,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但以黄、渤海区较多,属动物食性鱼类。由于它肉多味美,致经济价值较高,且其生长快、回归性较强,因此可以考虑作为我国海鱼的增养殖对象之一。关于比目鲜类的人工繁殖工作,国际上对鲆、鲽鳎类有过不少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欧洲的一种大型比目鱼一鲽pleuronecles platessa L.,在控制条件下,可在池中自行产卵受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