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榆社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分布于太行山西麓、山西中南部、浊漳河北源两岸,位于晋中与长治市之间,位于榆社县境内,总面积为103.79km2.根据榆社盆地地质遗迹和地质地貌景观资源比较分散的特点,按资源类型及其分布,分为9个景区,即沤泥洼景区、银郊景区、红崖头景区、云竹湖湿地景区、云竹景区、文峰景区、中余沟景区、任家垴景区、郝北景区.  相似文献   

2.
4月19日至20日,北京山水宾馆汇聚了来自全国28个省(区、市)从事一线国土资源科普工作的单位负责人及国内地学科普专家。大家对申报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单位进行了认真咨询评议。这意味着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指能独立开展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基础地质、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测绘科技等国土资源领域国情教育和科学普及活动的科技场馆、科研实验基地、  相似文献   

3.
在第43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我省国土资源系统将山西省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成就作为礼物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国土资源的自然性是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表现,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印迹.科学家依其自然性和有关条件将其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可透视地球自身所发生的一些事实,人文景观可以透视人类活动如何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建设和发展山西省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就是挖掘、研究、宣传和展示国土资源的自然性.初步调查,全省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地质遗迹数百处.其中包括剖面类,古生物化石及其遗迹类,奇山奇洞奇泉,与构造活动有关的地质遗迹等.还有三门峡、龙门、壶口、天生桥、万家寨等星罗棋布的地质遗迹,都是大自然赐予山西的宝贵财富,更是全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共有的宝贵财富.有了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就可以展示这些地质景观,为更多的人认识自然、亲近自然提供一个窗口,使其"赏心悦目事,四海共享之".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事     
<正>《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0-1262/P,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8714)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以宣传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成就、地学研究成果、国土资源人的风采以及优秀精神文化为宗旨的综合性期刊。文稿要求1.本刊每期以特定专题为主,通过"科普""文化""学史"及"山野新风"等版块呈现。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经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审核评估后,我国共有32个国土科普基地日前被命名为国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我省的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等三家单位跻身其中。自2012年以来,为加强国土资源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部分四批命名建设了176个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按照《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推荐及命名暂行办法》,2012年、2014年和2017年,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分别对前三批国土科普基地进行了评估。经专家评估审核后,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等32个国土科普基地被评估为优秀。根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6.
2011年11月,长兴县金钉子保护区被国土资源部授予第二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这是我省三个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之一。长兴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在开展科研、科普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长兴县基本概况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位  相似文献   

7.
征稿启事     
<正>《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季刊,国内统一刊号:CN10-1262/P,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8714)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以宣传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成就、地学研究成果、国土资源人的风采以及优秀精神文化为宗旨的综合性期刊。文稿要求1.本刊每期以特定专题为主,通过"科普""文化""学史"及"山野新风"等版块呈现。2.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观点明确、层次清楚、文句流畅、图文并茂,不得包含任何涉密内容。  相似文献   

8.
《华北国土资源》2012,(Z1):33-35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及《国土资源科学技术普及行动纲要(2004-2010年)》,加强国土资源科普能力建设,参照《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标准》及《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有关单位、机构在建设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时应达到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国土资源部命名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征稿启事     
正《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季刊,CN 10-1262/P,ISSN 2095-8714)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科普类期刊。本刊以"宣传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成就、地学研究成果以及国土资源人的风采及优秀精神文化"为办刊宗旨。主要栏目如下:  相似文献   

10.
数字     
<正>138家"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不断加强,全国目前已建有科普基地138家,初步建成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的科普基地网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国土资源科普体系。648项截至2015年9月,国土资源领域现行有效标准648项。据国土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要更加紧密地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优化管理体制,提高制定、修订效率,强化实施与监管,推进国际化,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支撑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规范市场管  相似文献   

11.
2009年6月,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自今年3月开始,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通过认真组织申报,经省国土资源厅推荐、国土资源部专家评审通过,在厅党组的关怀以及全馆职工的不懈努力下,省地质博物馆以国土资源部创建科普教育基地为契机,以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标准为指导,全面加强各项建设。按照全国科普基地的标准,建立健全各项服务制度,对社会观众实行全天免费讲解。  相似文献   

12.
日前,全国28个省(区、市)从事一线国土资源科普工作的单位负责人及国内地学科普专家汇聚北京,对申报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单位进行了认真咨询评议。这意味着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3.
征稿启事     
正《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季刊,CN 10-1262/P,ISSN 2095-8714)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科普类期刊。本刊以"宣传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成就、地学研究成果以及国土资源人的风采及优秀精神文化"为办刊宗旨。2016年1期开始,主要栏目调整如下:资源博览向大众普及国土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如土地、矿产、能源、生物、江河湖海、气候等)的类型、特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正《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季刊,CN 10-1262/P,ISSN 2095-8714)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科普类期刊。本刊以"宣传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成就、地学研究成果以及国土资源人的风采及优秀精神文化"为办刊宗旨。2016年1期开始,主要栏目调整如下:资源博览向大众普及国土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如土地、矿产、能源、生物、江河湖海、气候等)的类型、特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正《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季刊,CN 10-1262/P,ISSN 2095-8714)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科普类期刊。本刊以"宣传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成就、地学研究成果以及自然资源人的风采及优秀精神文化"为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纪念活动主题确定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于4月20日~4月26日举行。其间,国土资源部开通官方微信,发布国土资源公报,推介国土资源优秀科普图书,举办科普展览、专家主题论坛、在京高校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各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会免费或优惠向全社会公众或青少年开放,国土资源部各重  相似文献   

17.
征稿启事     
正《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季刊,CN 10-1262/P,ISSN 2095-8714)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科普类期刊。本刊以"宣传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成就、地学研究成果以及自然资源人的风采及优秀精神文化"为办刊宗旨。主要栏目如下: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正《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季刊,CN 10-1262/P,ISSN 2095-8714)是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科普类期刊。本刊以"宣传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成就、地学研究成果以及自然资源人的风采及优秀精神文化"为办刊宗旨。主要栏目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7月17~18日,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次中期评估。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估专家先后到栾川地质广场、鸡冠洞景区、栾川县产学研基地、地质科普展示中心、老君山景区及龙峪湾景区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公园近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世界地质公园的管理规定,每4年组织专家评估组对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一  相似文献   

20.
<正>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是全国最旱建立的省级地质博物馆之一,也是第一批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2012年正式对外开放,新址坐落于长沙市天心区杉木冲西路49号,占地面积71.9亩;馆内展示内容丰富,涵盖地球生命起源、地质演化史、岩石与矿物赏析、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保护、恐龙世界等,生动有趣,是科普教育和地学宣传的最佳场所;以地学科普为宗旨,兼顾科学、科普研究,集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计划用3-5年时间,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矿物晶体展示窗口和地学科普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