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徽石台大山地区硒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安徽石台大山地区硒的分布、迁移、富集特征和地质背景进行地球化学调查,结果表明,岩石中硒质量分数平均2.72×10-6,深层土壤硒质量分数平均1.47×10-6,表层土壤硒质量分数平均1.24×10-6,并且不同母质类型的土壤硒含量不同;硒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总体趋势是硒在表土层聚集;土壤中硒表现为离子交换态硒、强有机态硒和腐殖酸结合态硒等易溶态硒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可达2%~10%,而碳酸盐态、铁锰氧化态、残渣态等难溶态分别为90%~92%,所占比例较高。硒有效量一般在0.096×10-9,土壤呈酸性至强酸性,处于氧化环境;各类岩石中以含煤岩系中的石煤层含硒量最高,最高达到37.4×10-6,确定硒来源于寒武纪荷塘组含煤岩系。土壤中硒含量受土壤成土母质的控制,同时,表生地球化学作用、生物作用以及人类活动也深刻影响到它们在土壤中的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安徽石台仙寓地区土壤-作物系统中硒的富集及迁移特征,在该区系统采集了岩石、土壤、灌溉水、农作物及根系土样品,研究土壤硒的地球化学特征、赋存状态、主要影响因素及生物有效性等。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硒含量为0.27~15.79 mg/kg,平均值为0.87 mg/kg,显著高于安徽省土壤背景值;土壤硒含量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但与pH值无相关性;不同基岩地层的硒含量差异显著,其中蓝田组、荷塘组及皮园村组碳质页岩是该区土壤硒的主要物质来源;土壤硒形态主要为腐殖酸结合态、强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生物可直接利用形态的硒约占3%。研究区稻谷、茶叶对硒的平均富集系数分别为0.21和0.08,采集的水稻样品全部达到富硒标准,具有良好的富硒产业开发优势。  相似文献   

3.
大龙地区位于皖浙两省交界地带,地形条件恶劣,始终未开展过系统的地质调查工作,找矿工作没有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在研究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运用元素的变异系数、富集系数、富集离散特征等理论和相关技术方法,对大龙地区土壤中12种微量元素的测量结果进行地球化学统计分析,显示Ag、W、Mo、Bi、Zn共5种元素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12种元素进行了R型因子等相关分析,划分出了Mo-Ag-Cu-As-Sb-Hg、W-Bi、Pb-Zn共3组主成矿元素组合.研究区共圈出土壤单元素异常158个、综合异常18个,划分了6个综合异常带,对成矿条件好的5个综合异常带采用槽探、钻探等手段进行了工程验证,发现并圈定了钨、钼、铅锌矿(化)体15条,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4.
The puls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magmatic activity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potyeyelcs, polyphases and polystagcs for Mesozoic granites from Ⅰ,Ⅱ, Ⅲ areas.Based on 141 rock analyses, 80 semiquantitative spectrographic analyses for the granites and 50 chemical analyses for beryllium, niobium and tantalum, the authors present pertinent diagrams and petrochemical-geoehemical parameters which bring out the periodic variations in the bulk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rocks as wen as the periodicity of rare metal mineralization during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evolution of Mesozoic granitic magmas. It is noted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of lithium, beryllium, niobium and tantalum took place principally at later stages of each magmatic cycle. A camparison of the petrochemical-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granites east and west of the L-R Fault has led to the recognition of two different granite areas and two geochemical provinces for beryllium.  相似文献   

5.
王敏  徐生发 《安徽地质》2022,32(1):44-47
通过开展黟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富硒资源评价,查明黟县表层土壤硒元素平均值为0.523mg/kg,高于富硒土壤标准,相对于全国及安徽省江淮流域硒含量表现为富集特征;参照《天然富硒土地划定与标识》(试行)(DD 2019—10)圈定富硒土壤168.61k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20.94%。通过分析硒元素在不同土壤类型及成土母质的分布特征,认为区内富硒土壤成因可分为两大类:(1)硒高背景岩石风化形成的富硒土壤;(2)土壤黏土矿物及有机质表层次生富集作用形成的富硒土壤。  相似文献   

6.
于炎炎 《矿产与地质》2021,(6):1147-1155,1170
通过开展安徽省砀山县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研究该区表层土壤锌(Zn)地球化学特征,结果发现了大面积富锌土壤,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研究区表层土壤中w(Zn)为26.8×10-6~169.9×10-6,平均值为65.8×10-6,其中富锌土壤面积达到224.47 km2,占比23.88%.不同土壤类型Zn含量差异较...  相似文献   

7.
赋存于花岗岩中的金矿床在我国金矿资源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并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金矿类型。我国含金花岗岩的时代,绝大多数为燕山期,其次是华力西-印支期及加里东期;含金花岗岩体分布广泛,特别集中出露在中朝板块东缘的胶东地体内和北缘广大地区,在北方陆壳增生区及华南扬子板块内亦有分布;研究表明,含金花岗岩类以Ⅰ型花岗岩为主,其次是A型和S型;在同一地区含金花岗岩的金丰度明显高于不含金花岗岩。  相似文献   

8.
根据休宁地区1∶20万区域化探资料,计算了区内元素的背景值、区域浓集系数,探索了区内元素空间分布与成矿元素共生组合关系;用区域浓集系数对该地区32种元素的成矿潜力进行排序,在省内主攻矿种中,该区的成矿潜力依次为金(银)-钨-钼-铜-锌-铅;根据成矿控矿因素分析,预测了区内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9.
济南-济阳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济南—济阳研究区内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元素的丰缺、土壤质量及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满洲里地区大青山盆地中生代玄武质火山岩类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讨论,结合野外观察和前人资料,对其岩浆演化、成因及成岩构造环境进行探讨,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分析可知,该区玄武质火山岩类岩浆源于富集不相容元素的富集地幔,后有壳源物质参与,是岩石圈伸展背景下早期流体交代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通过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以及和邻区产铀火山岩特征类比可知,本区具备较好的火山热液型铀及多金属成矿的构造环境及火山岩浆演化系列。  相似文献   

11.
黑色岩系成因复杂,且与多金属元素成矿密切相关。对安徽石台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其富集Ag、V、U、Mo、As、Sb等多种金属元素。且在这套黑色岩系地层剖面中,其中部碳质页岩的金属元素富集程度比其它岩性的富集程度明显偏高。微量元素组成及相关元素比值显示这套黑色岩系形成于海相热水沉积作用,代表了一种非正常海水沉积。沉积环境由早期缺氧的还原环境逐渐向后期的半还原-氧化环境演化,反映早寒武世安徽下扬子海由海侵向海退的逐渐过渡。  相似文献   

12.
程乃福  黄博  徐峻 《安徽地质》2011,21(1):48-51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仙霞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的富集和离散特征、元素组合特征、组合异常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W、Au、Ag、Mo、Pb、Zn为区内具一定潜力的找矿指标。根据区内成矿地质特征,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圈定了找矿远景区4处,提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安徽宁墩地区金钨地球化学异常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墩地区金、钨地球化学异常以Au、As、W、Bi元素组合为主,异常套合较好、分带明显,异常强度高、规模大,受北东向断裂控制。通过水系沉积物加密采样和土壤、岩石剖面测量及路线地质调查,该区存在次生晕异常和原生晕异常,查证方法技术有效。位于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部位的异常,有Au、W等高背景花岗闪长斑岩脉的侵入,物质来源和热源充足,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路线地质调查发现金矿化体四处,但与该区异常强度和规模不相称,尤其是在破碎带矿化蚀变岩石中,Au、W、Mo成矿元素与As、Sb、Bi伴生元素含量均较高,该区显示出较好的Au、W、Mo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邢润华  贾十军 《安徽地质》2008,18(3):202-206
安徽省xx地区土壤Se含量≥0.4mg/kg的面积100km^2,富硒土壤受湖泊沉积环境控制。富硒区土壤环境质量低于土壤三级标准限值,农业营养元素K2O、N、有机质丰富。精米Se含量≥0.04mg/kg,高于对比区两倍,重金属元素未超标。  相似文献   

15.
安徽新桥块状硫化物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桥块状硫化物矿床发育双层结构,地球化学特征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性”和垂向变化。下部网脉状蚀变矿化岩石SiO2、Al2O3、K2O和Na2O等含量较高,上部层状块状矿石和含矿岩石Fe2O3、FeO、CaO、MgO及SiO2等明显富集。稀土含量相对较低,上部层状块状矿层平均值为10.73×10-6,下部通道相蚀变矿化岩石平均值为126.1×10-6。重晶石δ34S值为+16.2‰,硬石膏δ34S值为+11.2‰,黄铁矿δ34S值为+1.5‰~+4.7‰。含矿硅质岩δ18O为+12.0‰~+13.9‰,下部通道相含黄铁矿石英脉δ18O值为+13.3‰~+18.6‰。自下部网脉状矿化到上部层状块状矿层,从粗晶细晶到变胶状胶状黄铁矿,δ34S、δ18O和δ30Si值逐渐降低,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平均值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地区土壤Se含量>0.4mg/kg的面积100km2,富硒土壤受湖泊沉积环境控制.富硒区土壤环境质量低于土壤三级标准限值,农业营养元素K20、N、有机质丰富.精米Se含量>0.04mg/kg,高于对比区两倍,重金属元素未超标.  相似文献   

17.
张立明  黄臣相 《安徽地质》2012,22(1):9-11,18
安徽蚌埠-五河地区五河岩群是一套中浅-中深变质岩系,是区域沉积变质型铁矿的赋矿层位.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系统的论述了五河群的岩性地质特征,划分了五河群的变质相及变质变形期次,并结合现有的年龄资料,推断了五河群的形成时代.  相似文献   

18.
皖南东源钨钼矿床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傅建真  董会明 《安徽地质》2010,20(2):100-103
皖南东源钨钼矿床是根据1∶20万祁门幅水系沉积物测量在东源地区圈出的W、Mo、Bi、Ag、As、Pb、Zn等元素综合异常,通过开展1∶10000土壤测量,成果显示:在东源地区W元素存在一个规模巨大的等轴状面型异常,面积达2km2以上,浓集中心明显,具浓度分带,浓集值高,与其重叠的异常元素有Mo、Ag、Cu、Bi、Sb等。经工程验证,在异常浓集中心的东源岩体中找到了斑岩型钨钼矿床。在其外围Mo、Cu异常显著的江家岩体和东源岩体东北部蚀变带中也发现了较好的钼矿体或矿化体,具有进一步寻找其它金属矿床潜力。  相似文献   

19.
小贺毒砂~多金属矿矿石中部分样品的含金品位可达≥0.3g/t,明显具备伴生金矿产地特征,矿床赋存于晋宁晚期的灵山片麻状花岗岩岩体的断裂带中,岩体遭受强烈挤压破碎和广泛的矿化蚀变,岩石Au、Ag、Pb、Zn、As及Sb、Bi、Cu、Mo异常显著,Au/Ag比值0.03,Co/Ni比值>1,Pb/Zn比值>2,Sb/Bi比值>2,反映出良好的含金性,剥蚀程度较低,具备寻找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地质条件。特别值得指出的是1号矿体矿石含金达工业品位,尚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矿化蚀变带的存在,小贺毒砂~多金属伴生金矿值得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部署在重要成矿区带的1:5万区域矿产调查在全国陆续展开,这对提高地质矿产研究程度,进一步圈定找矿靶区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要求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高精度地面磁测、自然重砂测量和遥感异常提取。本文以甘青交界的浪力克一牛头山一带1:5万区域矿产调查中水系沉积物测量实际资料为依据,探讨了浪力克铜矿区及其区域地球化学特征,认为Cu、Pb、Zn、Au、Ag异常分布与含铜火山岩系分布一致,异常规模显示该矿外围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