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鸭山位于察南下花园县之东南一里许,为一独立峥嵘之山峰,各处罗列着颇为有兴趣之大小型构造,其中是值注意者即为许多人所讨论之鸡鸣山逆掩断层,下面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河北省宣化原煤及燃煤污染区表土和近地降尘的野外调查和样品分析,查明了表土及降尘中Hg、Cd、V、Zn、Mo、U、Mn、Cr等13种重金属元素及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原煤区土壤以Hg、Cd污染为主,污染区在煤带两侧约100 m范围内,燃煤区土壤以Hg、Cd、V污染为主,污染范围在燃煤企业下风口超过2 km。原煤区表土中Hg、Cd、Zn、Mo、U及PAHs与燃煤区表土中Hg、V、Mo、U、Mn、Cr及PAHs主要通过大气沉降带入。区内土壤中脲酶、碱性磷酸酶及β-葡萄糖苷酶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其中以β-葡萄糖苷酶最为明显,且燃煤区较原煤区抑制更为显著,反映了煤污染对土壤碳循环过程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4.
5.
6.
镇江东南圌山发育有一套巨厚的陆相火山岩系,其中产有珍珠岩—膨润土—沸石—玛瑙系列矿床,局部有金、银矿化。正确认识该火山岩的时代,对研究我国东部中生代火山活动的规律,寻找与之有关的系列矿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该火山岩以往曾被划归晚侏罗世。我队在该区膨润土、珍珠岩普查—详查工作中,根据岩性组合及接触关系,将其划分为四个岩性段,称圌山组,并首次在第二段(“红层”)中发现 相似文献
7.
关于华南二迭纪地层和地壳运动问题的讨论,周茂成同志曾在地质论评第17卷3期上发表了新的见解,他认为鸣山层层位应位于乐平统底部,属上二迭纪;而东吴运动则位于鸣山层之下阳新统之上,并否定乐平统和鸣山层之间的不整合。笔者认为前一部分的结论是正确的,而最后指出的这一点,则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河北宣化下花园组煤系的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花园组是冀北中生代主要含煤地层。多年来,其时代归属一直争论不休。本文依据下花园组层序及植物群特征与国内外对比,认为下花园组地层应归属于中保罗世早期即阿连一巴柔早期。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学会河北省分会为了交流经验,提高基础地质的研究水平,促进地质科学的发展,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于一九七九年七月二日至七月七日在河北宣化召开了基础地质学术交流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河北省地质分会的51个会员单位,共105名代表。邻省区地质分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在京单位及地质高等院校也应邀派了代表。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白鱼山组主要分布于阿齐山以东石板沟、马头滩以北, 、南北大沟、库姆塔格沙垄和雅满苏等地,为一套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化石极为丰富.由于在古生物组合上存在分歧,对白鱼山组的时代归属和下界划分有所争议.吴乃元,王明倩将它划为中石炭统(命名为沙泉子组)u;新疆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划为下石炭统雅满苏组顶部;蔡土赐将它划为下上石炭统过渡层[1];《新疆区域地质志》划为下石炭统上部[2].笔者通过东疆地区的1∶25万区调和编图工作,对该套地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尤其对科化石带的划分与我国标准剖面作了对比,将白鱼山组厘定为上石炭统… 相似文献
16.
17.
藏南康马拆离断层的构造特征及其活动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南康马穹窿是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窿的经典代表,穹窿内发育上、下两条拆离断层并将穹窿分为三个构造层,其中上拆离断层分隔了上构造层未变质/轻微变质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岩系和中构造层的石榴石二云母片岩,而下拆离断层,即康马拆离断层,分隔了中构造层的石榴石二云母片岩和下构造层的片麻状二云母花岗岩。受康马拆离断层的影响,其上下两盘靠近拆离断层面处的岩石遭受强烈的韧性变形改造,形成了糜棱岩化石榴石二云母片岩和花岗质糜棱岩,宏观构造解析以及构造岩的显微构造分析表明,康马拆离断层经历了上盘向北的伸展拆离。本次研究采用40Ar/39Ar定年方法,选择拆离断层带内糜棱岩化石榴石二云母片岩中同变形新生白云母进行年代学测定,结果显示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3.23±0.15 Ma,结合宏微观岩石矿物学分析,认为其代表了向北伸展拆离的变形时间,即康马拆离断层的活动时代,该时代与康马穹窿南部的藏南拆离系的活动时代一致,从年代学上暗示二者可能为同一条拆离断层,是在不同区域的出露,但该结论仍然需要更多地质、地球物理等方面的证据来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盛金章先生根据“鸣山县”产Verbeekinaverbeeki Geinitz,Neoschwagerina 等化石认为“鸣山层”是茅口组Neoschwagerina带在江西相变的产物,肯定了“鸣山层”的层位。根据笔者数年来所见认为:盛金章关于“鸣山层”层位的确定是正确的,但是关于“鸣山层”与茅口组的关系尚需商榷。地表所见之“鸣山层”为浅灰至灰黑色硅质岩,有时呈角砾状,节理发育,异常破碎。 相似文献
19.
20.
作者在野外数学中发现,棒锤山人工露头上存在一条重要的纵向断层,经研究认为、棒锤山纵向断层反映了汤-仑推覆体在其发展中至少存在两次明显的应力释放过程,它可能与两次大的构造推覆及应力集中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