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该区过去由于土地资源优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捡到篮子里就是莱”现象,盲目引进,对企业类型、投资密度、厂房建设等规定不细,造成土地资源一定程度浪费。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土地等要素资源日趋紧张,宁波市今年分解给该区用于工业土地只有200亩左右。这就迫使该区只能把有限的土地用在刀刃上,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闲置土地。以200亩土地为底限,推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倒逼”机制,不断推进经济结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平舆县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一大批项目纷纷上马,仅2005年就有69个建设项目动工,占用土地3000多亩.面对人地矛盾突出、建设用地存量少的现实,平舆县国土资源局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在保护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上下功夫,运用"三大法宝"保障经济建设用地,实现了"双保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自2009年以来,鹤壁市淇滨区先后启动了王升屯村,郭小屯、崔庄、小辛庄、西臣投、姜庄、桃园,半坡店,大粱庄等9个村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在"城中村"改造中,该区根据村庄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等状况,按照"全面启动、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发展原则,采取四种模式,实行一村一策,快速推进,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创造了条件.这9个"城中村"改造完成后,可节约土地1500余亩.  相似文献   

4.
朝着"生活品质之城"迈进的杭州,耕地人均面积却只有0.46亩,土地资源紧缺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用地需求矛盾日益凸现。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杭州市国土资源系统近年来大力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深化内涵挖掘用地潜力,节约和集约用地成了杭州市缓解"人地矛盾"和土地资源紧张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5.
温州市根据中央文件和上级国土部门的精神,规划到2010年,控制耕地减少量为21.3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14.8万亩,退耕还林5.4万亩,灾毁耕地1.1万亩),开发补充耕地25.2万亩,净增耕地3.9万亩,努力实现"造大于用"的目标.温州市山区土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7.8%,山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全市山区荒山荒坡可以开发成耕地的面积为20万亩,可以开发为园地等种植经济作物的面积约100-200万亩,足见其潜力之大.可以说,温州市山区的后备土地资源,是全市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物质条件.重视山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温州市2010年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保障,更是占全市37.6%的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力保障.本文就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温州市山区土地资源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无棣紧紧围绕土地基本国策,大兴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之风,倾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取得显著成绩。在新技术上求突破企业增产不增地。无棣县土地资源丰富,有200万亩滩涂,120万亩荒地。在全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制定了科学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和年度计划,使后备资源得到了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现已完成开发整理土地696公顷,新增耕地267.7公顷;同时鼓励企业延长产业链,大力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努力在现有的土地上增长效益。全县现有盐田面积90万亩,年产原盐100万吨。县里计划在今后两年内将原盐产量提高到200万吨。增产原盐需要扩大盐田面积,增加占地。通过转换思路,大力鼓励企业采用塑苫技术,可使产量增长8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省政府有关政策规定,牢固树立集约用地观念,进一步在盘活存量土地上下功夫,努力解决土地要素制约"瓶颈"问题,嘉善县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1月开展了存量建设用地普查.通过普查,基本摸清家底,共清理出各类存量(空闲)土地3922亩,其中:闲置土地632亩,空闲土地3290亩.针对普查结果,嘉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05年4月批转了县国土资源局<关于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若干意见>,就如何盘活存量土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多管齐下,有效化解了要素制约.仅2005年,全县置换、盘活存量土地1032亩,引进项目38项,计划总投资达到21.72亿元;"零土地招商"和"零土地嫁接"、"技改增资"成效明显,新批外资项目中有47项未新增用地,合同利用外资达5999亿元,占全部合同外资的13.7%;实施技改增资项目66项,计划总投资达到7.77亿元.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嵊州市国土资源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职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开展"五大工程"建设,全力破解发展难题,服务经济较快平稳发展.一是服务增长保障工程.计划全年新增建设用地2000亩,供地2500亩,其中工业用地2000亩,经营性用地500亩,收储土地200亩,盘活存量土地1000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邓州市积极推进"三项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空心村"整治项目360个,砖瓦窑整治项目104个,工矿废弃地整治项目39个,整治面积4.2万亩,整治后新增耕地3.6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共投资1.39亿元,整治土地23.3万余亩,增加耕地0.766万亩,共增加耕地4.366万亩,为433个项目提供了土地支撑,有力地服务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大局,实现了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四赢".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17.5万亩,保护率89.1%.2006年,邓州市被确定为全国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之一(河南省6个),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2009年国土资源部耕地占补平衡和国家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检查组对邓州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周口市积极求解"保发展、保红线"的新途径,通过强力推进"三项整治",全市整治总规模26.2万亩,累计新增耕地18.6万亩,备案建设用地指标15.1万亩,已使用"三项整治"折抵置换指标8.9万多亩.在中央持续加强土地调控、严格土地管理的新形势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因省政府下达用地指标不足而受到影响,这主要得益于五年来全市坚持不懈推进土地"三项整治",从根本上破解了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的难题,实现了双保双赢.  相似文献   

11.
去年以来,孟州市国土资源局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采取宣传鼓动、示范带动、政策驱动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4个村完成了治理工作,共拆除低矮旧房3309间32865平方米,清理"空心户"1683户,整理村内闲置土地238宗,复耕土地1262亩,有效整合了农村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椒江,台州市的主城区,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因土地资源的先天不足和长期以来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困扰,特别是土地供应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当前,全区上下在破解土地制约"瓶颈"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两道命题的过程中,不断地转变观念,通过"海陆空"并进的内部挖潜的方式,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市余杭区有国有企事业农场(公司)16个。土地总面积2.3万亩,水面1.1万亩,职工4265人。从2001年开始,该区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依法开展了保护国有农场土地合法权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快推进农场改革发展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正阳县地处豫南平原,南临淮河,北依汝河,辖19个乡镇,281个行政村,75万人,总面积19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近200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必要的规划和管理,正阳农村绝大部分居民点存在着散、多、旧、差的"空心村"现象.全县大小居民点3650个,近18万户,平均每个居民点不到50户人家;全县农村居民点占地24.9万亩,户均达1.4亩,不仅造成了大量土地的低效利用和闲置浪费,而且由于道路、供电、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无法集中配套,农民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和环境都很差.  相似文献   

15.
正华容县目前正处于新型工业快速发展时期,"双保"压力较大,土地资源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人均占地不均。全县人均占有土地面积3.37亩,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30%,人均耕地面积1.44亩,尽管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占有  相似文献   

16.
朝着"生活品质之城"迈进的杭州,耕地人均面积却只有0.405亩,土地资源紧缺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用地需求矛盾凸现.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杭州市国土资源系统近年来通过科学规划、提升产业、优化空间、盘活存量、创新机制多管齐下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有效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7.
一、我省"三项整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经调查,我省"空心村"、闲置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等闲置荒废土地全省共有209.7万亩,土地荒废、浪费现象相当严重,挖掘潜力很大.随着我省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连年大幅度增长,国家下达我省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与此同时,国家对道路、水利、管线等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加大,我省的耕地和基本农田被线型工程大量占用,保护耕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统筹解决这些问题,探索出一条在新形势下既能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能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双保双赢"的新路子,经过认真研究论证,2004年2月,省政府常务会议作出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三项整治"活动,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整治出土地150万亩.两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积极响应省政府号召,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力推进"三项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临海市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建设用地需求量急剧上升,从1999年的1905亩激增到2006年的7309亩,7年增长了近4倍,而2006年上级下达给该市的农转用计划指标仅729.6亩。在严格土地管理的宏观大环境下,临海市大胆尝试,于2006年底率先提出"以亩产论英雄,注重集约发展"的新思路,做好工业发展"加减乘除"文章,探索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据统  相似文献   

19.
近闻不少城市发生了"土地危机".据有关资料反映,南方某城市按照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粗放型用地方式,剩下的耕地只能用七年左右.鱼米之乡的江南地区,大块大块的农地被转化为工业用地,某市仅2000年上报审批的建设用地就达12万亩,即使全市255万亩耕地全部用于工业,也只够用20年.另一个市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要消耗4000亩农地,保持目前14%的增长率每年要占用6万多亩耕地,按这个速度,该市到2020年也没有耕地了.土地的紧缺导致地价飚升,进而推动商务成本上升.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占用耕地规划指标用掉80%以上的有上海、北京、山东、江苏等省市,浙江已用掉99%,其中,有一些市、县规划指标已经用完.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土地资源尤其耕地资源十分紧缺,农村居民点布局多、广、散,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浪费问题比较突出,农民进城买住房同时又在宅基地建房.形成"两头占地"的局面.据资料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了1.8亿人,但农村住宅用地不减反增150万亩.同时,城镇化转移的劳动力与农村新增人口都享有平均分配的承包地,加剧了土地分散经营与集约利用的矛盾,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