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毛乌素沙地飞播植被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渭寿 《中国沙漠》1998,18(2):143-148
从飞播所采用的植物种、播区沙丘类型和植被现状等方面,对毛乌素沙地30多年来不同沙丘类型区域飞播后植被的生长发育和沙丘的固定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实地考察与分析表明:毛乌素沙地飞播比较成功的植物种有羊柴、籽蒿和花棒。在比较平缓的沙丘区域,飞播后植物可迅速占满整个播区,沙丘可得到全部固定;当播区沙丘形态以新月形沙丘链为主,或新月形沙丘链与格状沙丘并存,沙丘高度在5~10m时,飞播后植物首先在丘间地和沙丘中下部定居,并逐渐扩大其定居范围,最终飞播植被仍能占满整个播区(个别高大沙丘例外);当播区沙丘形态以格状沙丘为主,沙丘高度在10m以上,飞播植物仅能在丘间地和沙丘下部定居,而且很难扩展其定居范围,这种沙丘类型区飞播后至多只能达到半固定水平。  相似文献   

2.
榆林沙区飞播试验中几个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项试验于1974-1981年,在陕西省榆林地区流沙地上进行。本文就飞播固沙植物种选择、飞播种子处理技术、植物群体固沙的原理及飞播量的计算,飞播立地条件的选择,鼠、兔、虫、病害的防治,飞播造林的投资及效益估算等项技术予以了较深入地探讨,为推广榆林飞播治沙的经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吴精忠 《中国沙漠》1985,5(1):38-45
本文是阿拉善左旗草原局,于1981-1984年期间,在腾格里沙漠东缘的缓起伏流动沙地上进行飞播治沙的试验总结。通过试验证明:在年降水量为150-200毫米的干旱沙漠地区采用飞机播种方法治理大面积流沙效果显著,飞播成功的植物种为籽篙、蒙古沙拐枣。  相似文献   

4.
毛乌素沙区腹地提高飞播成效的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飞播治沙造林作为一项快速有效的现代化造林措施,已经成为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区腹地植被恢复与建设的重要手段。长期的飞播造林实践表明:①在飞播区,设置沙障是提高飞播成效的重要途径。设置平铺式间距4 m行列式沙障和直立式间距6 m行列式沙障,飞播物种成苗率较高,比对照(CK)区的成苗率高出36.5%~37.1%。②飞播种子包衣、丸化处理,均能促进成苗,包衣处理更有利于飞播植物生长。飞播种子包衣、丸化处理与裸种相比,成苗率分别提高了10.6%和13.72%。而且包衣种子播后15 d,其根长、根条数、地径和高生长比对照分别高出11.93 mm、0.9条、0.29 mm和3.24 mm。③不论是在何种立地条件下,经过地面处理的样方内的飞播种子成苗量明显高于对照区样方内的成苗量,其中,采取综合措施的破土处理效果最好,成苗量是对照区的6~8倍。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砂山地区风沙化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鄱阳湖砂山地区土地风沙化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依据植物种在各类型风沙化土地的出现频率与不同风沙化阶段各生活型植物种的组成,探讨了风沙化过程中植物种绝灭与定居特点。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风沙化过程是物种多样性衰减的过程,风沙化首先导致特有种的灭绝,其次为稀有种。从植物的生活型来看,多年生草本与乔木类植物受风沙化影响最大,而灌木类植物可存活风沙化过程各个阶段,在风沙化过程中植物种的绝灭速率大于定居速率。  相似文献   

6.
甘宁蒙陕退耕还林(草)中的适地适树问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景光  王新平 《中国沙漠》2002,22(5):489-494
通过对退耕还林工程中适地适树问题的探讨,我们认为在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适地适树,适地适树是造林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在退耕还林和造林过程中应该遵循生物气候带原则,演替前期植物种与演替后期植物种搭配,浅根系植物与深根系植物合理配置。植物种的选择应该坚持立地条件与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相适应;与地带性特点相适应;与降水条件和土壤水分条件相适应,做到"林水平衡";与植物群落的演替特征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连续4年对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1999-2015年)植被进行调查,分析飞播植被演替进程中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以及飞播植物种群盖度的动态变化,以期揭示飞播措施下的植被恢复规律,为飞播区植被稳定性维持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对照与演替初期生活型以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为主,随着演替时间的增加,多年生植物种类增加,逐渐取代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优势地位;演替9 a时原生植物入侵明显。(2)演替4 a时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演替9 a时Partrick丰富度指数最高,演替10 a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在演替进程中,3个指数变化不一致。(3)羊柴种群在演替8 a时达到峰值(68.33%),种群能维持较长时间;白沙蒿种群在演替3 a时达到峰值(10.17%),在演替11 a时退出;沙打旺种群在演替4 a时达到峰值(12.67%),在演替9 a时退出;沙地榆种群盖度呈缓慢增加的线性趋势。飞播措施下浑善达克沙地植被能快速恢复,有利于植被自然演替。在浑善达克沙地生态建设中,应先考虑沙地的恢复力再决定是否飞播。  相似文献   

8.
徐斌 《中国沙漠》1995,15(3):233-236
本文采用国际通用软件TWINSPAN把科尔沁沙丘41个植物样方按盖度分成5组,每组代表1种沙丘植物群落类型。同时把17个植物种也分为5组,各组植物种从流动沙丘到固定沙丘出现的顺序为:Ⅴ→Ⅳ+Ⅰ→Ⅲ→Ⅱ。  相似文献   

9.
在控制背景反射噪音、植被盖度和水分含量的条件下,利用ASD光谱仪对科尔沁沙地4种主要固沙植物杨树(Populus spp.)、黄柳(Salix gordejevii)、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光谱反射特征和地面光谱生物量模型构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4种主要固沙植物光谱反射曲线的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在620~670 nm与841~876 nm波长范围内存在差别,其中在波长620~670 nm最易识别的植物为小叶锦鸡儿,其次是黄柳、杨树,在波长841~876 nm范围最易识别的植物为樟子松、杨树.不同植物的NDVI与盖度和生物量的关系密切,模型拟合精度较高.相对而言,NDVI-盖度模型优于NDVI-生物量模型.不同植物种构建的NDVI盖度模型计算结果相差较小,而NDVI生物量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差较大.在区域植被生产力遥感监测中,植被样方选择要考虑优势植物种影响,数据采样要涵盖研究区主要植物种.  相似文献   

10.
毛乌素沙地3种飞播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渭寿 《中国沙漠》1998,18(4):372-378
在播区水平和群落水平上,讨论了毛乌素沙地3种沙丘类型区飞播后,沙地由流动到半固定和固定状态的变化过程中,籽蒿、羊柴和花棒3个主要飞播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变化,以及各种状态下决定种群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研究表明:在沙地处于流动状态下,不论是播区水平还是群落水平上,幼苗的分布格局都是由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决定的;在半固定状态下,种群的分布格局是植物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固定状态下,种群的分布格局几乎全部是由植物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三北地区的植物固沙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刘媖心 《中国沙漠》1988,8(4):11-18
本文提出三北地区影响植物固沙的自然特征, 论述了机械固沙、灌溉与植物固沙的关系, 植被盖度与栽植密度的关系, 人工植被演替及其控制, 植物固沙的指标、固沙植物种的选择与配置, 固沙植物的引种及其限制因子, 并按等雨量线将植物固沙划分为四个区。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沙区飞播杨柴固沙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鄂尔多斯沙区飞播杨柴固沙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飞播技术以及飞播植被管理和利用的措施。结果是:①鄂尔多斯沙区飞播杨柴固沙技术是选择适宜的沙地类型;确定适宜与杨柴混播植物及播量是,杨柴6.75kg/hm2+籽蒿3.0kg/hm2+沙打旺(草木栖)1.5kg/hm2,适宜播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②播后管理措施是及时防治鼠、兔、虫、病害,播区围封管护,对杨柴幼苗设置防蚀沙障,幼苗、根蘖苗移稠补稀,适时平茬更新。③飞播杨柴植被合理利用是选择缓起伏沙地建立采种地,作为打草场一年刈割1次为宜,杨柴枝叶加工后是舍饲家畜的饲料,播区植被盖度60%时,可在冬春季放牧利用。  相似文献   

13.
生物与土壤     
S152.75,S154.42005043173沙地植物生长对CO2增加和土壤干旱的响应=Responseof sandlandplantsgrowthtoCO2enrichmentandsoildrought/郭建平,高素华∥水土保持学报.—2004,18(4).—174~176实验研究了毛乌素沙地优势植物种柠条、杨柴、油蒿的根长、主茎高、地径等生长量对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和土壤干旱的响应.结果表明: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和土壤干旱对植物生长量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不仅不同的植物种对CO2浓度的反应不同,而且不同的植物对土壤干旱的反应也有差异,由此而使得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和土壤干旱对植物的复合影响十分复杂.表1参1…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伊克昭盟毛乌素沙地飞播固沙植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治理流沙的有效途径, 伊盟林业局从1978年开始, 在伊金霍洛旗台格庙地区开展了飞播固沙植物试验。截止1982年, 连续试验5年, 实播面积23, 869亩。  相似文献   

15.
利用样地调查法,对瓮马铁路沿线边坡主要草本层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及其对生境的生态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瓮马铁路沿线主要草本种中,马兰、益母草、鸡眼草等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占有优势地位;各植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小,资源的利用方式比较多样化;发展性最强的是益母草,最弱的是地毯草。植被恢复的物种选择上应以资源利用和环境适应能力强的乡土植物为先锋种,以发展能力强的植物作为伴生种。  相似文献   

16.
民勤绿洲边缘物种多样性对水资源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5  
通过石羊河流域民勤绿洲边缘长期的生态定位观测和近年来对绿洲边缘的植被调查,计算植物种辛普森(Simpson)、香农威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析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年均降水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地下水位的下降植物种类减少、物种多样性呈减低趋势;降水量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沙坡头沙区锦鸡儿属植物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秀伏 《中国沙漠》1990,10(3):40-52
本文对沙坡头沙区的12种锦鸡儿属植物的叶片解剖结构和水分生理等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主分量,综合分析了与抗旱性有关的各个特征,客观地列出该属一些植物种的抗旱性顺序:白皮锦鸡儿>刺叶锦鸡儿>垫状锦鸡儿>狭叶锦鸡儿>柠条锦鸡儿>甘蒙锦鸡儿>绢毛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荒漠锦鸡儿>川西锦鸡儿>树锦鸡儿。供选择适宜的固沙植物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地表风沙对植物及植被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存玉  姚正毅  薛娴 《中国沙漠》2014,34(5):1307-1312
风沙活动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尤其是沙漠和沙漠化地区的重要地表营力过程之一。文章就有关近地表风沙对沙地植物及植被的影响与沙生植物及植被对风沙生境的生态适应对策和响应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研究方向、内容,旨在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为干旱,半干旱沙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中防风固沙植物种选择、合理配置、沙区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阐明丸粒化技术应用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以阿拉善左旗腾格里沙漠飞播区为研究区,采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对比分析了2017—2020年种子丸粒化和未丸粒化飞播区植被生长状况、土壤水分、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飞播种子丸粒化技术应用后,丸粒化播区植物盖度及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分别以13.72%、395.88%、127.97%和526.16%的年增长率增加;未丸粒化播区各项指标增量明显低于丸粒化播区;(2)每个飞播年丸粒化和未丸粒化播区土壤含水量和养分之间差异性不明显;随着生长年限增加,土壤有机碳呈增加趋势,土壤全氮含量呈减少趋势,土壤全磷含量变化不大,不同飞播年限丸粒化和未丸粒化播区土壤全磷含量分别为208.67~222.5 mg·kg^(-1)和192.83~213.33 mg·kg^(-1);(3)对8个样地的土壤样本提取DNA进行微生物群落分析,其中仅采自2017年及2019年丸粒化播区的样本满足后续测序要求,相比于2019年丸粒化播区,2017年丸粒化播区土壤的Simpson指数出现了些许降低,而Sobs指数、Chao1指数和ACE指数均显著增加,分别提高了46.67%、43.73%和43.91%。总体上,飞播种子丸粒化对阿拉善左旗沙漠土壤环境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勤沙生植物园引种工作概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志海 《中国沙漠》1991,11(2):46-54
位于荒漠地带的民勤沙生植物园的任务是为西北广大沙区的治理,搜集干旱区植物种,经引种驯化成为优良固沙植物。十多年共引种29科75属147种,大部分能适应正常生长发育。一般说,引自我国东部与西部沙区的植物,物候期,水分要求均有一定差异。其中:适于大面积种植的固沙植物有13种;生长良好,适应性强的有43种;不宜用作固沙植物,但有观赏价值33种;有较高经济价值的34种;表现不正常的有12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