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中三叠世末的印支运动Ⅰ幕在华北板块东部明显地表现为中、上三叠统间的不整合,而西部鄂尔多斯盆地的三叠系内部一般为连续沉积,使得印支运动Ⅰ幕难以识别.本文通过观察延长组的钻井岩芯,分析了湖底扇、震积岩、凝灰岩和油页岩等事件沉积体的发育特征及时间序列,显示出它们发育的高潮期皆为长7油层组沉积初期,时间上与印支运动Ⅰ幕相耦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我国西北地区的印支运动划分为两期两幕。其早期包括早、中三叠世期间,印支运动第一幕发生在中、晚三叠世之间;晚期包括晚三叠世期间,印支运动第二幕发生在晚三叠世与早侏罗世之间。作者认为,西北地区的印支运动不仅使秦祁昆和巴颜喀拉海洋关闭,海槽内沉积物全部褶皱成山,并镶嵌于华北—塔里木地台的旁侧,而且使区内地壳运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即开始全部转为地台内部的造陆运动和断块差异升降运动,从而奠定了中新生代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3.
初论青藏地区的“印支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广全  王根厚 《地质通报》2009,28(9):1188-1190
印支运动是指发生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阶段的造山运动,是青藏地区又一次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青藏地区的印支运动可划分为2幕,第Ⅰ幕指晚三叠世前诺利期的构造运动,第Ⅱ幕指发生于晚三叠世瑞利期与中侏罗世前巴柔期之间的构造运动。班公湖-怒江带以北,表现为强烈的造山运动,形成规模巨大的印支造山带。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我国西北地区的印支运动划分为两期两幕。其早期包括早、中三叠世期间,印支运动第一幕发生在中,晚三叠世之间;晚期包括晚三叠世期间,印支运动第二幕发生在晚三叠世与早侏罗世之间。作者认为,西北地区的印支运动不仅使秦祁昆和巴颜喀拉海洋关闭,海槽内沉积物全部褶皱成山,并镶嵌于华北-塔里木地台的旁侧,而且使区内地壳运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即开始全部转为地台内部的造陆运动和断块差异升降运动,从而奠定了中新生代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5.
安徽沿江地区中三叠统角砾岩极其发育,岩性、形态、岩石组合类型多样,但成因尚无定论,多被解释为膏溶角砾岩。通过对多地若干条剖面调查,发现用简单的膏溶角砾岩来解释这套复杂的砾岩有所不妥。根据岩石特征及组合辨识出5类不同成因机制的角砾岩:滨岸缓坡砾屑岩、膏溶角砾岩、岩溶角砾岩、冲积扇砾岩和构造角砾岩。滨岸缓坡砾屑岩和冲积扇砾岩均发育于同生期,前者与所处的滨岸缓坡位置密切相关;后者与构造隆升区的各类岩石受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有关,在突发性事件的诱导下,母岩剥离而形成的沉积物随雨水坡面流冲刷、搬运作用由山顶和斜坡向山谷快递移动,快速沉积形成,代表了印支运动早幕活动的加强期,指示了印支运动早幕是以抬升运动为主、褶皱运动为辅。膏溶角砾岩、岩溶角砾岩与印支运动早幕无明显的关联性,可能与印支运动晚幕—燕山运动的构造活动及淡水淋浴作用的结果。前者砾石成分相对单一,发育于干旱蒸发的高水位体系域内,可能为原先含膏白云岩、白云岩与石膏互层,后由于构造抬升,石膏层受到淡水的作用溶蚀,造成了岩层空疏—垮塌,在原地堆积形成;后者砾石成分较为复杂,其形成与构造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前期的构造破碎为后期渗流水和潜流水提供了岩溶作用空间。构造角砾岩应为构造活动的产物,应与印支运动早幕无关,而为北西、北东向张性断裂破坏的结果,其成因可能与印支运动晚幕或燕山运动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华北克拉通印支运动及其与早中生代盆地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新文 《地球科学》1996,21(4):449-454
探讨了华北克拉通印支运动的时空分布,不同地区印支运动的变形特征,印支运动与该区早中生代盆地发育的关系以及印支运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表明,该区印支运动可以分为早期(T1-T2)和晚期(T3),对应于华北克拉通的两个构造幕,印支运动产物的变形主要发育于华北克拉通的东部,以近东西向褶皱,冲断和北北东向转换构造为特征,印支运动改造了本区晚古生代一中三叠世大型克拉通盆地,且对早、中侏罗世盆地的发育有控制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地区上三叠统王龙滩组 ( 或须家河组)超覆在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中三叠统巴东组或上 三叠统九里岗组等不同时代的地层之上,两者间存在一明显的沉积间断面。如何理解该界面的性质和发生时限, 对于正确认识印支构造运动在该区的作用形式和过程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在长江三峡地区开展的基础地质 调查研究工作中,对该界面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全面观察和研究,对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上三叠统与下伏地层 间的沉积间断面以发育冲刷构造和残存少量风化壳为特征,沉积间断发生在卡尼期中后期至诺利期初期(约225~26.5Ma)。受印支运动影响,卡尼期中后期,地壳整体抬升,包括研究区在内的中扬子地区漫长的海相沉积 历史结束,原有沉积遭受风化剥蚀、地形夷平;卡尼期末期-诺利期初期,地壳抬升速率骤然加剧、地形相对 高差变大、河流回春,对下伏地层快速下切。这种下切作用横向变化较大,剥蚀程度差异明显,从而形成在不 大的范围内下伏地层从无明显缺失 (王龙滩组与九里岗组接触)至大量缺失(王龙滩组与嘉陵江组接触)这一 特殊地质现象。总的看来,该沉积间断界面兼具古暴露剥蚀面、冲刷侵蚀面和河流回春作用面 3种性质,是对 印支运动第3幕(研究区内印支运动主幕)的沉积响应。  相似文献   

8.
广西十万大山前陆冲断推覆构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十万大山盆地内地震剖面资料和TM遥感图象的地质构造解译,结合重力资料和野外地质观察及构造分析,阐述了十万大山前陆冲断推覆构造的发育特征和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前陆冲断推覆构造由3个不同的构造变形带组成:卷入海西和印支期花岗岩体的逆冲断裂带、充填中生代陆相沉积并发生构造滑脱的前陆盆地和对应于华南准地台的前陆腹地。冲断推覆构造的形成和演化是与中、晚古生代钦州海槽晚二叠世的褶皱回返和中生代相继的构造复活密切联系的,它经历了3期主要构造应力作用事件:晚二叠世海西运动晚幕为冲断推覆构造的雏形期,晚三叠世印支运动晚幕的近SN向挤压是陆相前陆盆地的发育期;早白垩世末期燕山运动主幕NW—SE向挤压是现今十万大山前陆冲断推覆构造的成型期。  相似文献   

9.
常德-安仁断裂是湖南东部一条NW向大断裂。以大量的基础地质资料为基础,对该断裂的分段性特征进行了总结;基于断裂带印支期花岗岩成因及分布规律,提出其在中三叠世晚期印支运动主幕中的活动具有分段性。根据断裂带及其两侧地区构造特征以及出露地层和岩浆岩等方面的差异,将常德-安仁断裂分为安仁-衡山段(Ⅰ)、湘乡段(Ⅱ)、桃江段(Ⅲ)、常德-石门段(Ⅳ)4段,各段间以穿切深部地壳乃至地幔的NE向深大断裂为界。NE向深大断裂主要形成于加里东运动并具左行走滑,其将常德-安仁断裂切错为互不连通的多段,导致后者在中生代的构造运动具分段性。区域上晚三叠世花岗岩主要为后碰撞环境下深部地壳熔融形成的S型花岗岩。常德-安仁断裂带上晚三叠世花岗岩的分布特征指示该断裂在印支运动主幕中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分段性:中三叠世印支运动主幕中断裂湘乡段深部发生剪切活动,在端部受限的条件下其运动幅度、剪切强度及相应的增温效应自该段中部向端部减小,导致晚三叠世的深部地壳减压熔融仅发生于湘乡段中段,相应的花岗岩体则出露于湘乡段中段和北段。这一构造-岩浆机制在安仁-衡山段和桃江段得到同样反映。常德-安仁断裂在印支期的分段运动,是先期贯通断裂被NE向深大断裂切错为多段后产生的"被动性"分段运动,有别于-般的多条小断裂发生、扩展并最终连接为一条大断裂的"主动性"断裂分段运动或分段生长。  相似文献   

10.
赣东北侏罗纪陆盆的沉积建造及构造旋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下侏罗统林山组、中件罗统罗坳组、上侏罗统至下白垩统武夷群的建造类型及建造序列,总结了侏罗纪陆盆的发展阶段。本区中生代构造运动划分为3个亚旋回;印支亚旋回(分为Ⅰ幕金子运动,Ⅱ幕南象运动)、早期燕山亚旋回、晚期燕山亚旋回;4个构造幕,尤以燕山Ⅲ幕最为剧烈,使本区地抛由东升西降转变为西升东降。  相似文献   

11.
阐述下侏罗统林山组、中侏罗统罗坳组、上侏罗统至下白垩统武夷群的建造类型及建造序列 ,总结了侏罗纪陆盆的发展阶段。本区中生代构造运动划分为 3个亚旋回 :印支亚旋回 (分为Ⅰ幕金子运动 ,Ⅱ幕南象运动 )、早期燕山亚旋回、晚期燕山亚旋回 ;4个构造幕 ,尤以燕山Ⅲ幕最为剧烈 ,使本区地势由东升西降转变为西升东降。  相似文献   

12.
四川运动系李春昱教授于1950年正式创建,指白垩纪与第三纪之间的一次地壳运动,认为是中生代最强烈的一幕造山运动,其时间与北美的拉惹米运动相当。为了强调它的重要性还进一步将阿尔卑斯旋回划分为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四川运动三幕。三十多年来,此概念一直为广大地质界所熟悉和广泛引用。然而,近年来有人对其提出异义,并撰文予以否定,建议废除此名。于是,引起地质界意见纷云,出现了过分强调和彻底否定四川运动的争论。为了考察和探讨该运动的客观情况及其实质,本文就滇川西部的一些实际资料,对四川运动的存在、性质、强度及其构造意义提出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燕山地区中生代造山运动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93,自引:11,他引:93  
赵越 《地质论评》1990,36(1):1-13
燕山地区是东亚中生代地质构造发育的典型地区,是燕山运动的命名地。本文通过重新认识龙门组的沉积性质,并结合其它有关研究和资料,提出了大陆内部陆相环境地区造山运动时期的鉴定标志。依此确立和划分了本区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及其构造期、幕。分别编制了印支期(T_1—J_1~1)、早燕山期(J_1~2—J_2~2)、中燕山期(J_2~3—J_3)和晚燕山期(K_1—K_2~1)古构造图。论述了中生代各阶段的构造演化。强调指出早燕山构造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印支运动及其在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中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任纪舜 《地球学报》1984,6(2):31-44
<正> J.Fromaget将印度支那的晚三叠世褶皱称为“印度支那褶皱”(Indosinides)。黄汲清在《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书中把中生代初期的造山运动称为印度支那运动(简称印支运动),提出印支旋回的术语。他认为:“印支运动不仅在印度支那和华南有其重要意义,在亚洲其它部分亦然。但由于这个运动被较晚的、压倒一切的燕山运动所隐蔽,要研究出它的性质和分布范围,尚需多年的努力。” 现在,实践已经充分证实了黄汲清的科学预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和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印支运动的广泛存在及其重要意义已逐步被中、外地质学家所认识和接受。  相似文献   

15.
三峡地区上三叠统王龙滩组(或须家河组)超覆在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中三叠统巴东组或上三叠统九里岗组等不同时代的地层之上,两者间存在一明显的沉积间断面。如何理解该界面的性质和发生时限,对于正确认识印支构造运动在该区的作用形式和过程具有关键作用。近年来,在长江三峡地区开展的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中,对该界面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全面观察和研究,对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上三叠统王龙滩组(或须家河组)与下伏地层间的沉积间断面以发育冲刷构造和残存少量风化壳为特征,沉积间断发生在卡尼期中后期至诺利期初期(约225~216.5,Ma)。受印支运动影响,卡尼期中后期,地壳整体抬升,包括研究区在内的中扬子地区漫长的海相沉积历史结束,原有沉积遭受风化剥蚀、地形夷平;卡尼期末期—诺利期初期,地壳抬升速率骤然加剧、地形相对高差变大、河流回春,对下伏地层快速下切。这种下切作用横向变化较大,剥蚀程度差异明显,从而形成在不大的范围内下伏地层从无明显缺失(王龙滩组与九里岗组接触)至大量缺失(王龙滩组与嘉陵江组接触)这一特殊地质现象。总的看来,该沉积间断界面兼具古暴露剥蚀面、冲刷侵蚀面和河流回春作用面3种性质,是对印支运动Ⅲ幕(研究区内印支运动主幕)的沉积响应。  相似文献   

16.
华南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动力学背景及其与铀成矿关系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陈培荣 《铀矿地质》2004,20(5):266-270
中国东南大陆在中生代岩浆作用十分强烈 ,形成了大批稀有和有色金属矿床。发生在早中生代 (T)的印支运动和晚中生代 (J K)的燕山运动是发动该区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的动力条件。印支运动在区域挤压框架下导致华南大陆发生板内伸展作用 ,形成印支期花岗岩。燕山运动是相对于印支运动的后造山地质事件 ,以岩石圈发生强烈裂解为特征 ,诱发了大规模岩浆活动 ,并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受燕山期构造 岩浆热事件叠加的印支期花岗岩与铀成矿关系密切 ,可能是铀源体。因此 ,在华南的铀矿找矿工作应加强对印支期花岗岩分布格局和成矿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关于福建印支运动性质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印支期强烈的抬升和伸展现象的地质事实已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公认,从抬升造陆作用,褶皱造山作用两探讨了印支运动的性质,认为鲆支运行的褶皱造山特征不明显,而隆升造陆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18.
湖南涟源凹陷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涟源凹陷经历了2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晚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盖层建造和中生代陆相沉积,现今的逆掩冲断构造样式和构造格局基本定型于燕山期。油气藏的形成经历了早、晚两期,早期形成于印支运动主幕,燕山运动主幕遭到破坏,部分经重新分配后形成次生气藏;晚期形成于燕山运动主幕以后,属原生油气藏。涟源凹陷中部褶断带的紧闭背斜是寻找次生气藏的首选区域,而宽缓向斜中的隐伏隆起则是寻找晚期原生油气藏的靶区。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国滨太平洋带的印支运动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发生在中生代早期的地壳运动,在我国东部、尤其是江南隆起带以东及下扬子地区较为明显。因而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已引起我国地质学者的重视,如丁文江、李毓尧、李捷、朱森、黄汲清、徐克勤、李四光、张文佑、孙殿卿、吴磊伯、徐煜坚等,曾先后对这一时期的造山幕(或褶皱幕、构造幕)给予专名。上述时期的地壳运动,在中南半岛的东部表现最强烈。1934年,法国地质学者J.弗罗马热(Fromaget)曾将越南晚三叠世的前诺利克期、前瑞替克期两个造山幕命名为印支  相似文献   

20.
合肥盆地沉积构造样式与大别造山带的演化历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大别造山带的成生演化已有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和认识,但对印支运动期后大别山的构造演化却涉及较少,其工作基础是以大别造山带内的地质研究为基础;笔者以大别山北缘合肥盆地的沉积构造样式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印支运动期后大别山的成生演化历史。在吸收前人对大别山成果的研究基础上,以合肥盆地沉积和构造样式为主线,结合大别山北缘和合肥盆地的诸多地质特征,对中生代以来,大别山至少存在有四次造山运动:分别发生在印支期、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和喜马拉雅中期。四次造山运动的强弱也明显不同:以印支期最强烈,其次为燕山晚期的挤压推覆,而喜马拉雅期的两次隆升运动较弱。四次造山运动的样式也存在明显差异:印支运动表现为自南而北的大规模挤压推覆运动,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早期则以小规模的挤压运动为主,喜马拉雅中期则以整体升降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