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静力触探探头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故障,既影响触探试验结果的精度,又影响触探试验的效率。文章对探头的常见故障做了简单的分类,对故障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针对当前国产探头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以利提高探头的质量,促进静力触探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于波 《探矿工程》1999,(6):27-28
在静力触探试验过程中,触探设备及量测仪表出现的质量问题一般较少,而探头则经常出现质量上的问题,使触探试验结果不准确,或使触探试验不能正常进行,不但影响了触探试验结果的精度,同时也影响着工程进度和触探试验成本。笔者根据多年来对探头的使用与修理实践,对探头质量?..  相似文献   

3.
静力触探探头质量影响因素及探头使用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静力触探探头在使用过程中极易损坏,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探头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对探头的使用方法不当。本文对静力触探探头质量的影响因素做了详细分析,并介绍了较为实用的探头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黄土在应力作用下迂水时力学强度迅速下降 ,产生大范围的快速沉陷。这就是黄土的湿陷性 ,是黄土的诸多特性之一。鉴于对黄土湿陷性以往用各种实验室试验指标进行评价 ,这里提出运用动力触探和静载荷试验进行黄土湿陷性原位评价的一种简便的新方法。该方法的试验程序是 ,先用轻便可变动能触探仪在天然状态和饱水状态下进行触探试验 ,而后在触探孔完成静载荷压缩性试验。运用中国黄土高原黄土原位动力触探和静载荷试验测得的资料 ,详细分析了天然状态的黄土对探头阻力 qdnat,饱水状态的黄土对探头阻力 qdsat,实验室测得的湿陷性指数s压缩曲线参数 (即触探极限压力 ppf,触探蠕变压力ppl 和触探载荷模量Epn)的关系。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原位判定黄土的湿陷性。  相似文献   

5.
探头是静力触探测试的关键部件,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着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影响着土的分层,判别土类、地基评价以及静探资料的相互引用和对比,为此应对探头的质量标准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规定。现就双桥探头的质量标准谈些看法,作为引玉之砖、以期引起讨论。一、基本设想我国设计、应用双桥探头已有七、八年历史,各勘察单位设计了不同外形、内部结构、防水措施、加工精度的探头。今后应选型定型、批量生产,如果能有一个质量标准,就可作为该产品的技术检验标准。制订标准的设想有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旋转触探用双螺旋探头的受力分析,建立了螺旋探头的贯入阻力和扭矩与贯入速度和转速,以及岩土的力学性能参数间的数学模型。结合数学模型和试验数据对旋转触探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设计探头结构和进一步理解该技术的力学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静力触探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比较先进的原位测试手段,本文通过双桥探头所反映的曲线图形来解决一些工程地质问题,正确评价地基土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较硬地层中旋进触探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玲  李宁  刘奉银 《岩土力学》2011,32(2):635-640
为了突破由于静力触探机械动力不足而使触探技术无法应用到较硬土层或软岩的限制,对墙体砌块试样用角片式探头在室内旋进式触探仪上进行不同探入速度和旋转速度控制条件下的试验,以模拟较硬地层的旋进式触探试验。测试所得的轴向压力和扭矩值随探入深度的变化可分成3个阶段:初探段、上升段和平稳段。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证实了将圆锥探头单纯地压入岩土体的方式,改变为具有切削功能的探头,被旋转压入岩土体的探入方式能在现有机械设备的探入动力条件下实现探头在较硬土层及软岩中探入。从理论和室内试验两方面验证了探入方式的改变是确保探头在坚硬黄土、冻土及软岩地区顺利平衡地探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静力触探采用了自动记录仪,方便了野外工作,但室内资料整理的工作量增加了,且触探曲线的失真现象较严重。本文提出了一种探头率定的新方法,意图是使探头的率定系数成一个特定的整数,并使两桥探头的两个率定系数匹配成1%的关系,以便从触探曲线图上直接读出贯入阻力、划分砂土或粘性土。文中还根据资料的分析和累积,提出了按触探贯入阻力q_c、f_s、摩阻比R_f的结合q_c和f_s的曲线组的关系和线型,进一步划分土类确定的土的名称。  相似文献   

10.
孔压触探测试中探头饱和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压触探(CPTU)作为一种新型土体原位测试技术,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推广,但CPTU测试中的一些技术环节尚需进一步探索和规范。本文对严重影响CPTU测试结果精度的探头饱和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探头饱和的重要性、一般方法、注意事项及检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静力触探检测公路桥涵台背回填中粗砂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模拟公路桥、涵台背回填中粗砂密实度检测的室内模型试验基础上,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分析过程中,采用拉德(P.V.Lade)模型及刚-柔接触模型,模拟了静力触探试验过程,获得了探头周围砂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场,验证了室内试验结果的正确性,揭示了静力触探在回填中粗砂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静力触探可以用于桥、涵台背回填中粗砂密实度检测。  相似文献   

12.
宋玲  刘奉银  李宁 《岩土力学》2011,32(Z1):787-0792
由于现有静力触探机械设备提供的动力有限,使得静力触探技术无法应用于较硬土层或较深土层中(应力较高)。保证探头顺利平稳地探入较硬土层,是触探技术应用于硬土层的前提条件。通过对旋压式触探时探头上的受力进行分析,推导了不考虑侧壁摩擦力的旋压式触探的总锥尖阻力和扭矩的理论模型,同时也推导了用旋压式触探测试成果计算锥土间摩擦系数的数学模型,并在室内旋压式触探仪上进行相应的试验,试验结果不仅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而且试验结果表明:对同一土体制成不同含水率、干重度的试样进行相同的探入速度和旋转速度下的旋压式触探,所得的扭矩与总锥尖阻力呈线性关系。根据数学模型计算的锥土间摩擦系数要比土体的内摩擦系数大得多,但两者具有较明显的一致性。结合土层的各向异性的特点、锥土间的摩阻力的存在等因素分析了旋压式触探方式能够降低总锥尖阻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田元  张小强 《城市地质》2010,5(1):24-26
本文简单介绍了孔压触探所用设备及准备工作,对孔压触探探头的饱和过程和JTY-3A型静探数据采集仪的操作步骤进行了说明,最后提出了测试有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根据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与静力触探贯入阻力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求能代表上海地区晚更新世末期暗绿色亚粘土及上部全新世土层的双桥探头触探曲线线型特征和贯入阻力值的变化规律,作为利用静力触探直测图象较确切地划分土层、确定土名及其特征的地区性解释标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动力触探击数的滤波统计方法。通过工程实例,证明该法既简化丁利用动力触探原位测试对土层的划分,提高了分层的准确性,又为合理利用动力触探击数确定土层力学性质指标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和评判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实际资料出发,对静力触探在生产效能、适用条件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同时从探头贯入阻力与地基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出发,通过较多的资料和一系列的数学演算,在传统的公式基础上,建立了评价粘性土及砂性土允许承载力的数学模型(公式)。  相似文献   

17.
静力触探,即在静力作用下,将探杆压入土层,利用探头内的阻力传感器,通过电子测量仪,将探头进入土中的贯入阻力反映和记录下来。贯入阻力的大小与土层性质有关,通过贯人阻力的变化情况,即可了解土层性质。静力触探具有速度快,精度高,不受扰动影响,便于电算等优点。但它需要用八芯电缆线将阻力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进行传递。八芯电缆线串入探杆中,给安装和携带探杆带来不便。  相似文献   

18.
在静力触探应用中有关土层分类命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静力触探的土层分类命名一直是困扰勘察设计人员的大问题,以静力触探资料整理中的普通经验及铁道部《静力触探技术规则》(TB37-93)中有关土类划分内容,结合勘察实践做些讨论,指出“普遍经验”的局限与相关规范的优缺点,并尝试提出新的工作方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9.
成都地区砂卵石层超重型动力触探击数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煜 《四川地质学报》2000,20(2):118-121
总结成都地区砂卵石层与超重型动力触探击数曲线的关系及分层规律。  相似文献   

20.
用静力触探求地基土的各种设计参数及解决工程问题的大量经验关系式,均是以带7厘米长度护套的单用探头所测得的比贯入阻力P_s为依据而建立起来的。但近年来,双用探头的应用日益广泛,双用探头所测得的是锥尖阻力q_c,侧壁摩阻力f_s;另外国际上不管是单用探头,还是双用探头所测得的均为锥尖阻力q_c。众所周知,比贯入阻力p_s与锥尖阻力q_c是有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