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航空重力异常估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研究了航空重力异常估计方法,基于卡尔曼滤波平滑技术,研制了航空重力异常估计软件。研究表明:采用该软件进行重力异常估计,与引进的GT-1A系统软件的数据处理结果相比,其差值的标准偏差在1 mGal之内。  相似文献   

2.
航空电磁法筛选金属矿异常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志强 《地质与勘探》2012,48(3):1901-8-23-610
[摘 要] 航电异常筛选是把航电基岩导体异常选出来进行编录和推断解释,把人文导体、气流扰 动、飞机剧烈动作、复盖层导体等引起的干扰和假异常剔除掉。本文基于国内完全自主研发的HDY- 402 三频航空电磁测量系统及方法技术,对典型模型进行计算,总结了三频航电的异常响应变化规律。 重点介绍了金属矿航电基岩导体异常、干扰异常的基本特征和异常筛选步骤。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认识 航电异常的基本特征,合理选择筛选步骤,航电异常筛选才能具有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优选的矿 化有望异常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对于二维和三维的磁异常反演问题,已有许多比较令人满意的方法,但有的也受一些条件的限制,例如初值的选择、计算繁杂等。文献[1]对国外的一些利用电算解重、磁反演问题的方法给了概括地评述。 通常,我们都是先对磁性体产生异常场这一过程做某些假设,同时估计一下磁性体的形状或根据异常求出磁性体的形状参数,并用简便的方法(例如特征点法等)很容易求得异常的反演。然而当异常复杂时(比如迭加异常以及非均匀磁化等),便不能直接使用这些方法。随着高速计算机的发展,用最优化方法解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较好的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算技术的普及,目前都把重磁资料的电算处理(如化极,求导,上下延拓等)作为异常解释的先行步骤.这样作的结果,一方面深化了对重磁场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定性、定量解释提供了一些有效手段,对提高重磁异常推断水平也是有益的.但在近几年的实践中,通过电算与实测资料的对比,也发现了一些具体问题值得引起重视,现在提出来供同志们参考,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相似文献   

5.
引言 电磁(感应)法主要用来寻找导电性的金属硫化矿体;也用来区分大量磁异常中的铁矿异常。而这类矿体近似脉状者又居多数。到目前为止,研究脉状矿体上的电磁异常,绝大多数是通过模拟实验的办法,利用纯数学的方法很少。近年来已有关于脉状矿体处于导电围岩中的电磁响应理论计算文章出现(参考文献[1]。G.W.Hohmann.1975)。文[1]是通过并矢格林函数求解积分方程的办法来取得电算结果的,无疑,这种计算是相当复杂的。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脉状矿体上电磁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消除地形起伏的影响是山区重力勘探的资料整理中最繁重的工作。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手算方法将很快被电算所代替。目前,已有多种大比例尺、规则测网的重力地改电算方案问世,对小比例尺不规则网的重力地改电算方法也正在纷纷的试验中。我队结合1/(10万)的重力找盐工作,边生产边探索不规则测网的地改电算方案,七七年底初步试验成功。对43个重力点进行了地改电算,地改范围算至30公里,与手算对比的均方差为±0.15mgl,七八年,地改电算方法投入生产,共计算965个点,随机抽29  相似文献   

7.
地下无线电波勘探已有多年的历史了,但其资料的处理解释大多采用定性的方法。如“阴影交会法”就是广泛被采用的一种。在电波绕射现象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它大致定出异常体的位置;在某些有利情况下,还可估计异常体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对重磁资料进行电算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和改善解释推断的水平,提高物探方法在找矿和解决地质构造问题中的效果。几年来,我们以冀东铁矿为基地,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在对磁测资料进行常规解释的同时,不断地开展了电算方法的试验。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大面积的航空磁测资料进行电算处理,它对区域构造轮廓的推断、深部矿体成矿  相似文献   

9.
电子导体的极化暂态特性与电子导体的性质有密切关系。差异激电法的观测参数─激电差△P能够反映这种特性。本文用极化暂态特性的理论对石墨板、铜板和铁板三种模型上激电差△P异常的基本形态各不相同的现象作了初步解释,说明根据激电差△P异常的基本形态可以把不发生阳极溶解、不可逆性较弱和不可逆性较强的矿石─围岩溶液体系区分开,并且可以剔除炭质干扰。文中还给出了野外试验结果和应用实例。极化暂态特性反映的信息量很丰富,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激电异常的区分和场源性质的识别。  相似文献   

10.
利用小波特性可以提取航空重力异常的重要信息,笔者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建立三维地质体模型,讨论了小波模与地质体边界的对应关系。以我国某海域航空重力资料为例,利用小波模极大值识别了断裂信息,并与航空布格重力异常及其方向导数识别的断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小波模不仅可以识别断裂构造,在航空布格异常和方向导数识别模糊的地区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在测量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飞机动态运动的影响,飞机动态运动强时,航空重力测量数据的质量也随之降低,虽然经过数字滤波后可以将航空重力异常数据中的大部分噪声去除,但一部分与信号重叠的噪声还是无法被消除。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对受飞机动态影响较大的一组实测数据进行深化处理。结果表明,在不影响航空重力异常数据分辨率的情况下,该方法很好地消除了由飞机动态运动引起的动态误差,使得航空重力测量的内符合精度由1.43 m Gal提升到了1.27 m Gal。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评价敦化团北地区激电异常,研究其产生机制,采用提取激电二次信息的视金属因素(Js)方法,突出与电子导体相关的低阻极化体异常,压制与电子导体不相关的激电异常。结果表明:测区西北角视金属因素异常与强激电异常相吻合,与电子导体(金属矿化或矿化)相关,而大范围低缓激电异常区没有视金属因素异常显示,说明与电子导体不相关。在敦化团北地区利用视金属因素压制干扰因素所引起的异常,突出与电子导电体相关的低阻极化体异常效果明显,结合地质揭露工程得出低缓激电异常是由受轻微矿染的花岗斑岩所引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为利用无人机平台开展铀矿勘查航空γ能谱异常检查工作,开发了超低空无人机航空γ能谱测量技术。采用自主研制的仪器设备和校准方法,开展了铀矿异常检查测量和数据处理,较详细地查明了铀矿异常形态、规模和幅度等重要信息。通过与有人机航空γ能谱测量、地面便携式γ能谱测量结果的比对,发现利用无人机航空γ能谱测量设备开展超低空测量,得到的结果与地面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测量效率远高于地面便携式γ能谱测量。超低空无人机航空γ能谱测量有望替代现有地面便携式γ能谱测量在草原、沙漠等超低空适飞区开展铀矿异常查证工作。  相似文献   

14.
因提供多参量、压制深部异常突出浅部异常等优点,近几年航磁梯度测量在国内航空物探领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以AGS-863航磁全轴梯度勘查系统为依托,介绍了航磁梯度理论基础和应用研究现状,为了总结归纳航磁梯度异常与地下地质体的对应关系,设计了典型理论地磁模型,进行了大量正演模拟计算工作,并结合野外应用实例,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相比于总场异常,梯度异常在圈定磁性体方面更具优势;对于独立磁性体,垂向梯度的峰值精确对应异常体的中心位置,当模型走向延伸越长,主剖面异常的零值点越靠近异常体边界,主剖面的纵向梯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精确对应异常体的左右边界,垂直于主剖面的横向梯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精确对应异常的上下边界;对于组合磁性体,利用主剖面的纵向梯度峰值和垂直于主剖面的横向梯度峰值锁定的磁性体范围有所扩大,并且垂向梯度峰值向附近磁性体方向偏移;对比实测梯度数据与理论梯度数据,发现实测梯度数据存在明显的优势,可以在人文干扰识别、高频地质信息挖掘等方面发挥突出作用。这些工作可以为实测航磁梯度的野外数据获取者认识异常、鉴别异常和区分真假异常等提供参考,并为异常解释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航空伽马能谱地形改正新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范正国  于长春 《物探与化探》2005,29(1):28-30,33
针对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特点,推导了基于二维地形影响系数的航空伽马能谱测量地形逐点改正的理论公式。通过模型试验,总结了不同地形上不同飞行方式时的航空放射性异常特征,给出实测数据处理与野外异常查证对比结果,地形改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多孔介质孔隙率与体积模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两相等效体的概念,根据Walsh公式和球形孔隙的弹性公式导出了多孔介质的孔隙率和体积模量之间的近似公式和精确公式,近似关系式不适用于较大的孔隙率。精确公式可以较好的适用于较大孔隙率。试验结果表明,精确公式能够很好地表达多孔介质孔隙率与体积模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地形对频率域航空电磁法的影响程度,以及如何有效提取由于地形产生的航空电磁场,笔者利用频率域有限差分法开展了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频率域航空电磁响应计算和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坡度较陡的地形对频率域航空电磁响应影响较大(尤其在沟谷位置地形影响最大),以至于增加了电磁异常的复杂程度,影响了电磁异常的解释结果。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二维和三维的地形校正方法对典型地形地电模型进行校正,有效去除和压制了地形引起的电磁干扰异常,突出了异常体引起的电磁异常,提高了频率域航空电磁的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不同埋深和电导的三维典型地质体在中心回线方式下的航空电磁响应,讨论其探测分辨率,并结合实际航空电磁探测系统的工作参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对于70 m×70 m×70 m的异常体,当异常体与围岩的电导比值为200时,探测深度最大范围为180 m,当合理提高接收机的前端放大倍数,可以有效提高勘探深度;当异常体埋深为135 m时,可以检测的异常体与围岩电导的比值最小为1.5.时间域航空电磁探测三维异常体的分辨率研究,对于电磁数据解释时异常体的识别、精细化处理等方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探测油气已是一项近年来逐渐推广的新技术,也是当前遥感地质领域研究的前缘和热点。由于地表干扰因素复杂,信息真假识别困难,遥感探测油气的效果不甚理想。本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的"油气资源选区调查"项目,利用CASI/SAAI/TASI航空成像系统,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和伊犁盆地示范区获得的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遥感数据,开展了航空高光谱遥感的油气探测示范研究。笔者通过构建油气渗漏异常的光谱识别模型,借助油气渗漏异常的光谱曲线与干扰因素光谱曲线的对比和烃与蚀变矿物丰度值的消长关系,解决了油气渗漏异常信息提取中干扰因素的排除难题。同时,开发了适合油气信息提取的波段分类方法,并强调将油气地质知识,贯穿于信息提取的全过程,改变了以往只按已有程序处理,结合野外实际不够的倾向,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航空高光谱油气探测的效果。经示范应用表明,航空高光谱遥感在油气探测中可以快速、大面积地提取油气信息,区分含油地层和非含油地层;提取油页岩和含油煤层,直观其展布特征和控制要素,分析其不同地段的含油丰度;提取油气渗漏异常,尤其是第四系覆盖区地质人员不易发现,而对油气勘查有重要价值的弱渗漏异常信息,圈定油气渗漏异常区。上述这些探测效果,正是油气资源调查、选区和评价需要掌握的重要信息。高光谱遥感探测油气的技术优势,是其它油气勘查手段无法替代的。因此,在油气资源调查和勘查中应充分发挥高光谱遥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航空伽玛能谱异常解释中地形影响及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空伽玛能谱异常解释中地形影响及校正方法研究熊盛青(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论文从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分析入手,研究了测量几何条件(地形)对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及地形干扰异常的消除方法。从点源公式出发,根据辐射场的可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