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咸潮入侵是入海径流和潮汐共同作用的盐度扩散过程。以量能累积与阻抗交互作用过程为理论基础,采用逻辑推理和数学分析推导了入海流量、潮差和咸潮入侵面积三者扩散响应的函数关系和曲线型态,并利用长江口近50年枯季入海流量、潮差和咸潮入侵面积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入海流量条件下潮差与咸潮入侵面积关系具有S型曲线特征,入海流量与咸潮入侵最大面积关系也具有S型曲线特征,共同构成一个三维咸潮入侵扩散响应函数;长江口近50年的实测数据实证了上述三维关系特征,据此构建了双曲正切的S型长江口咸潮入侵扩散响应函数,并阐述了参数定值与量化方法;以此函数为基础,分析确定了长江口入海流量大于10 000 m3/s时可抵御大规模咸潮入侵,同时计算了2001-2012年咸潮入侵损失。  相似文献   

2.
毛兴华  顾圣华  唐桂兰 《水文》2013,33(2):11-14
利用代表潮位站吴淞站19752010年实测资料,分析了长江口潮位变化对潮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平均潮位的上升,代表站年平均高(低)潮位会相应抬升,二者线性相关关系非常密切,而潮差、潮历时与年平均潮位的相关关系不明显。另外,年最高(低)高(低)潮位、年最大涨(落)潮潮差、年最大(小)涨(落)潮历时等各项极值与年平均潮位变化也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磨刀门水道咸潮入侵及其变异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闻平  陈晓宏  刘斌  杨晓灵 《水文》2007,27(3):65-67
随着区域经济及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珠江三角洲磨刀门水道已成为江门、中山、珠海、澳门等城市重要的水源地,相应咸潮入侵对供水安全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本文依据实测资料和现场调研,对磨刀门水道咸潮入侵的潮相变化、径流—咸潮的响应模式、风对咸潮入侵的影响及咸潮入侵的历史演变趋势及其变异、最小压咸流量及最佳压咸时机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咸潮入侵的主要因素是径流,有利于咸潮入侵的风向为北风~东北风。以思贤滘流量(即马口水文站与三水水文站流量之和)为参照,为保障珠海、澳门供水安全,磨刀门水道最小压咸流量范围为2200-2700m3/s,平均流量为2450m3/s,最佳压咸补淡的时机为大潮转小潮期,也就是朔望(半月)周期的落潮期。  相似文献   

4.
感潮河道水流属于非恒定流,其潮量可通过简化求解圣维南方程来推算。用试算法求解方程,先求得上(下)游断面的流量,进而求得上、下游断面的潮量。方法简单可行,并可在计算机上连续作业,精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5.
张忍顺  高超  汪亚平 《古地理学报》2020,22(6):1221-1232
海潮从长江口沿江上溯,可达内陆600km以上的潮区界,为世界大河所少见。中国古人就对这一现象有所感知,在一些文学著作与地方志中可找到长江潮区界及其变化的信息。在公元3世纪末、4世纪初,长江的潮波已越过柴桑(今江西九江);在公元9世纪早期,长江枯水期的潮区界已经退到九江的湓浦口;在13世纪最后的十几年,长江潮区界下移至皖赣交界的小孤山附近。从公元9世纪早期到13世纪晚期的470年间,潮区界下移了64 km,年均为0.136km/a。20世纪中叶以来的学者普遍认为,长江的潮区界又下移至安徽铜陵的大通镇。可见,长江干流在尚未被大型水利工程截断以前,长江潮区界持续向下游移动。在13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670年中,长江潮区界下移170km,年均为0.254km/a,速率几乎是前一时期的2倍。分析表明,潮区界下移速率和三角洲向海的淤长有关,还可能受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对比发现,在长江干流大型水利工程开始蓄水的几年后、九江站流量约8440m3/s的特大枯水时期,潮汐引起的水位上涨影响可达九江附近、即1100多年前中唐时代的潮区界位置。  相似文献   

6.
近海陆架区内潮观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内潮是近海陆架区内最常见的海洋内波,一般是由正压潮经过特殊地形或海况激发产生,内潮由此具有天文潮周期且出现频率相对稳定。频繁出现的内潮对人类海上活动的影响有弊也有利,它可引发强烈的海水混合或产生上升流,使深层营养盐提升从而形成丰富的渔场;而大振幅内潮或由其演变出的强孤立内波会干扰海洋工程作业,对建成的石油钻井平台和海底油气管道构成严重的威胁;内潮导致的水体扰动还会对海上舰船的行驶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对近海陆架区内潮的观测研究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对内潮的一些相关特点做了简要介绍,主要论述了国际上近海陆架区内潮观测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近几年来观测方法的最新发展趋势;并着重分析了南海北部海区内潮研究现状,讨论了目前南海内潮观测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今后开展进一步观测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钱塘江主源出自安微省休宁县大尖山岭北麓的板仓,往东北流贯浙江省北部,至澉浦经杭州湾入东海。澉浦以上河长约500公里,流域面积50100平方公里。流域来水丰沛,流清沙少。根据潮区界芦茨埠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91亿立米,多年平均年输沙量500万吨。天然径流的年内分配很不均匀,4、5、6月份梅汛期水量约占年总量的50%;最大洪峰流量达29000立米/秒(1955年),枯季最小流量为15.4立米/秒(1934年);7~9月为台风雨季节,但产生较大洪水的机会不多。自新安江电站建  相似文献   

8.
我厂经过反复试验,已比较成功的采用潮型潮芯铸成了Q119车床床身(毛重一吨)80多个,质量不低于原干型干芯铸造,从而使潮型铸造工艺在我厂机床铸件中得到部分应用。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毛兴华 《水文》2016,36(2):73-77
长江口咸潮入侵是枯水期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但2014年初的咸潮入侵相比往年尤甚。分析了本次咸潮入侵的基本情况和形成的原因,探讨了长江口咸潮入侵的机理和入侵途径,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新形势下长江口咸潮入侵出现的新特点。在此基础上,从水源地布局、技术措施、水资源管理和长江流域水量的统一调配等方面研究了如何有效应对长江口咸潮入侵对自来水原水供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三峡水库的运行对长江河口北支咸潮倒灌的影响,对三峡水库初步运行前后北支咸潮倒灌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运行后,受水库下泄水量变化影响,北支咸潮倒灌时间提前,10~11月咸潮倒灌强度增加,12月至次年4月倒灌强度减弱,咸潮倒灌强度的降幅小于增幅;在咸潮倒灌最为严重和长江口淡水利用最为重要的1~4月,水库的实际运行所引起的北支咸潮倒灌减弱的幅度并不大;三峡水库的实际运行使得北支咸潮倒灌的强度在各月重新分配,但对一年中整个咸潮期咸潮倒灌的总强度影响不大;水库运行后,北支极端咸潮倒灌的强度降低,这对提高长江口水源地的供水安全及保证率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