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叙永式埃洛石矿中矿物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国平 《矿物学报》1990,10(1):46-51,T004
川、黔、滇交界处的埃洛石矿俗称“叙永石”,产于上二叠乐平统龙潭页岩和下二叠阳新统茅口灰岩的卡斯特侵蚀面间。成矿母岩为上二叠乐平统含黄铁矿的高岭石粘土岩。母岩在风化淋滤期间经历以下变化:(1)黄铁矿氧化成针铁矿;(2)高岭石从有序向无序转化,最终转变成埃洛石;(3)锐钛矿作为稳定相残留富集于剖面上部。形成的矿物组合以10埃洛石为主,包括伊利石、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矿物、三水铝石、三羟铝石、石膏、水铝英石和石英。  相似文献   

2.
宁强组时代的再认识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正> 陕西宁强一带的志留系出露整齐,既有产笔石和其它浮游生物的页岩或泥岩层,又有富产珊瑚、层孔虫、海百合、腕足动物等底栖固着生物的碳酸盐岩。两种相型地层呈指状交叉或互成夹层,是扬子地台上富有沉积特色的志留系出露地区。1967年,陈旭、刘第墉,李蔚秾、王俊庚与俞昌民以及四川石油管理局南充地质调查处的同志,将本区的志留系划分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崔家沟组、王家湾组、中志留统杨坡湾组及宁强组。龙马溪组的下伏地层为晚奥陶世五峰页岩。宁强组与上覆地层早二叠世梁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  相似文献   

3.
乐旺大理石矿床位于望谟县城北东54Km,通公路,交通方便。矿床东西长1400m,南北宽1000m,矿层裸露程度好,矿体单层厚度大,质地优良,主要大理石品种为墨雪和白筋黑。经初步调查证实规模可观,颇具开发利用前景。 一、矿床地质 (一)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见图1。大理石产于半局限海台地下二叠统茅口组中。 (二)地质构造 矿床位处黔南台陷望谟北西向构造变形区,打狼弧形背斜之北西翼,为一单斜构造。出露地层由南东向北西依次为下二叠统茅口组、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地层倾向北西,倾角20—50°,一般35°。构造简单,未见明显的断层,节理有四组:  相似文献   

4.
陈兴忠 《云南地质》2009,28(2):172-175
堰塘硫铁矿产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底部,与下伏下二叠统茅口组呈明显假整合接触。矿层层位稳定,找矿标志明显,外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谷静  黄智龙  金中国  丁萍 《矿物学报》2015,35(2):229-238
瓦厂坪铝土矿床是黔北务川-正安-道真铝土矿成矿区内的大型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床,其含矿岩系位于下二叠统栖霞组(P2q)灰岩和志留系中下统韩家店组(S1-2hj)泥页岩之间的下二叠统梁山组(P2l)地层中。铝土矿石的矿物组成主要以硬水铝石、勃姆石、高岭石、蒙脱石以及赤铁矿为主,其次还含有少量的三水铝石、黄铁矿、针铁矿、锐钛矿、锆石、长石和石英等。矿物学特征表明,铝土矿物质经历了搬运和重新沉积。研究表明铝土矿石及下伏志留系韩家店组泥页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较相似,暗示韩家店组泥页岩可能为铝土矿主要的成矿原岩。铝土矿床的形成是下伏韩家店组泥页岩通过长期原位风化作用逐步转变而来的。铝土矿剖面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演化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原岩类型、p H值、矿物颗粒的大小、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剖面上Fe的浓度变化、所含矿物的种类以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等因素。根据地质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数据,对务川瓦厂坪铝土矿床提出了4阶段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1:50000广顺幅区调过程中,首次发现广顺地区下二叠统粱山组有大量丰富的遗迹化石存在。本文特作以报道,并为该区早二叠世古环境分析提供了新的地质资料。一、广顺地区梁山组简介梁山组为早二叠世栖霞早期的沉积地层。它与下伏地层上石炭统马平组(主要由亮晶生物屑灰岩、团粒灰岩组成)呈不整合接触;与上覆下二叠统栖霞组(由泥—细晶生物屑灰岩夹钙质页岩、泥灰岩、燧石灰岩组成)呈整合接触。梁山组主要由石英砂岩、页岩和粘土岩组成,也见有生物屑硅质岩。有较多的腕足类和  相似文献   

7.
下扬子苏皖南地区上二叠统页岩油气地质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扬子地区广泛发育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的上二叠统海陆过渡相泥页岩,但是勘查程度低,缺乏对页岩油气地质条件的系统分析。下扬子苏皖南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和龙潭组泥页岩埋藏深度适中,部署的多口探井获得了良好的油气显示。结合前人资料,通过野外调查、岩心观察、测试分析和资料对比等手段,对苏皖南地区上二叠统泥页岩进行了页岩油气成藏条件与保存条件的综合分析。研究表明,苏皖南地区上二叠统地层具有良好的生烃基础和储集条件,但有机质成熟度变化大,构造活动复杂,导致了区内不同地区油气保存和富集条件的差异。建议在重点地区开展页岩油气保存条件和埋藏演化史的精细研究,以寻求突破,力争带动整个下扬子地区的勘探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是一个大型复合含气为主、含油为辅的叠合盆地。多旋回的沉积演化过程,孕育了多套海相、陆相烃源岩,且不同区域发育不同成因类型的烃源岩。目前下寒武统、志留系、下二叠统、上二叠统和上三叠统五套主要烃源岩均已进入高演化阶段,并以成气为主。由于多阶成烃、混源聚集和后期遭受TSR次生蚀变等成藏过程的复杂性使得天然气组分较干、碳同位素组成复杂,常规方法进行气源对比较困难。文中在对四川盆地沉积演化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有效烃源岩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的探讨,分区域进行了气藏的分析,特别是对天然气组分、非烃组成(H2S、CO2、N2等)和碳同位素等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基本确定了各区块各含气层系的主力源岩。认为川东主力产层石炭系、三叠系和二叠系的气源分别为志留系、上二叠统龙潭组和下二叠统;川南气区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二叠系和三叠系产层的气源分别主要来自下寒武统,上、下二叠系源岩;川西气区侏罗系和三叠系须家河组主产层的气源主要来自三叠系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下二叠统和嘉陵江组产层气源则可能主要来自二叠系;川中主要为产油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群原油应来自侏罗系源岩,浅部层系气源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陆相烃源岩,深部气藏则为寒武系烃源岩。由于川东北部烃源岩发育层数最多,且质量都较好,因此川东北部是烃类最富集的地区,也是勘探潜力最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闻星宇 《地质与勘探》2021,57(2):402-412
九龙山构造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旺苍县和苍溪县境内,该构造具有构造规模大、隆起幅度高、保存条件好、纵向上多产层、钻井显示丰富等特点。本文主要针对九龙山构造范围内下二叠统茅口组储层的地质模型和正演结果,明确储层发育位置,找到对应的地震相特征,并对储层进行分级评价。通过测井响应特征、储集空间、储层厚度、曲率等综合分析,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预测下二叠统茅口组地震响应特征。正演结果表明茅口组孤立溶洞型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为同相轴串珠状上拉、振幅减弱;茅口组缝洞系统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为茅口组顶界同相轴"扭曲断续、下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孤立溶洞和缝洞系统两种地震响应识别模式,为储层的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上、厂二叠统界线问题,众说纷纭。苏联乌拉尔山西坡,上、下二叠统界线放在乌非姆阶与孔谷阶之间,北美德克萨斯地区,上、下二叠统的界线定在瓜德鲁普阶沃德组的底部,伊朗、苏联外高加索上、下二叠统的界线,大致放在Cancellina带与Misellina带之间。上述地区所谓上、下二叠统的界线实际仅相当于我国下二叠统茅口阶与栖霞阶的分界,或位于栖霞阶的上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