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滇黔桂南盘江坳陷上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的天然沥青中,发育沥青中间相小球,通过反射光的镜下观察,中间相沥青为一轴晶负光性。其镜下结构形态可分为5种。讨论了区内中间相沥青的形成及地质意义,认为这是有机质过成熟期后的特征,并能提供古油藏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中固体运移沥青的性质和成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中固体运移沥青的性质和成因林峰王廷栋代鸿鸣王顺玉黄清德(西南石油学院勘探系,四川南充市637001)关键词固体运移沥青显微结构脱沥青作用四川四川盆地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北部,区内碳酸盐岩沉积分布广泛,在碳酸盐岩储层中固体沥青含量极为丰...  相似文献   

3.
碳酸盐矿物和碳酸盐岩天然热释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酸盐岩的天然热释光强度变化特征所表征的地质信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研究方向。通过对碳酸盐单矿物及其人工混合物和采自云南省三叠系个旧组的碳酸盐岩进行热释光实验研究,测定出①碳酸盐单矿物和碳酸盐岩的最优实验条件;②碳酸盐单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热释光曲线形态;③碳酸盐单矿物人工混合物的峰形和峰值大小与其物质含量有关;④同一剖面的碳酸盐岩的天然热释光曲线各峰的强度变化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4.
前人在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天然沥青出露,并证实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烃源岩有过生烃过程。因此,深入开展该地区天然沥青特征和形成模式分析,对该地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中采用物理和地球化学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石炭系天然沥青物理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石炭系天然沥青物理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并总结出石炭系沥青遭受了轻微的生物降解和氧化作用的蚀变特性;通过对沥青形成的地质背景及构造活动的分析和研究,探究了德令哈坳陷沥青的形成模式,发现该区石炭系、侏罗系广泛分布的烃源岩是沥青形成的物质基础;局部的优质储层,为有利的油气储集空间;不整合面和断裂体系非常发育,不仅对该区油气的运移起着控制作用,也是油气藏破坏而暴露地表形成沥青的重要因素;这三个主控因素对该区天然沥青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碳酸盐岩有机质赋存形式及成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分析多种有机质赋存形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和南华北石炭系碳酸盐岩的各种有机质含量关系及其成烃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一般操作条件下所得的沥青A和尖青C并非真正意义的吸附有机质和包裹有机质。目前还无法将真正的包裹有机质从碳酸盐岩中分离出来,由于成熟度,排烃条件等的影响、碳酸盐岩中各种有机质含量的相关关系不明显,仅沥青A和沥青C有比较差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高压对天然沥青结构组成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高志农  胡华中 《沉积学报》2002,20(3):499-504
实验室模拟研究表明,高压(800~1 000 atm)在适中温度(300~500 ℃)下可加速碳酸盐岩中天然沥青的结构演化,使其结构排列形式更加紧密规整,从而导致沥青反射率(Rb)值大幅提高,Rb值及结构参数(碳原子面网间距d002、结晶核大小、芳环层数NC、芳香度fa等)明显超出了其所经历的真实热演化程度.然而其化学组成与分布,特别是生物标志化合物则保持着与真实热力作用相当的演化特征.这种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质,不同于热演化沥青等任何已报道成因类型的沥青,是所谓"热压演化沥青"所特有的,因而也是该类沥青的辨别标志。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既有煤型气又有腐泥型气。煤型气的来源为上古生界煤系源岩已无争议,但对腐泥型气的来源则存在着源自石炭系和奥陶系自生自储两种不同观点。研究了奥陶系碳酸盐岩中的有机显微组成特征,从有机岩石学角度将其细分为三个显微组分组、六种显微组分,其中的碳沥青组对于碳酸盐岩生烃潜力的评价及认识天然气来源具有指示意义。奥陶系岩石中沥青的成因与赋存状况的分析表明,奥陶系储层中的碳沥青主要为液态烃热演化的产物,奥陶系碳酸盐岩具有生烃潜力。同位素特征分析亦表明上、下古生界储层中天然气的同位素组成存在较大差异。认为腐泥型天然气来自奥陶系碳酸盐岩本身。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既有煤型气又有腐泥型气。煤型气的来源为上古生界煤系源岩已无争议,但对腐泥型气的来源则存在着源自石炭系和奥陶系自生自储两种不同观点。研究了奥陶系碳酸盐岩中的有机显微组成特征,从有机岩石学角度将其细分为三个显微组分组、六种显微组分,其中的碳沥青组对于碳酸盐岩生烃潜力的评价及认识天然气来源具有指示意义。奥陶系岩石中沥青的成因与赋存状况的分析表明,奥陶系储层中的碳沥青主要为液态烃热演化的产物,奥陶系碳酸盐岩具有生烃潜力。同位素特征分析亦表明上、下古生界储层中天然气的同位素组成存在较大差异。认为腐泥型天然气来自奥陶系碳酸盐岩本身。  相似文献   

9.
在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五段三口井(陕参1井、陕42井和陕17井)20个碳酸盐岩烃源岩样品沥青“A”和沥青“C”抽提物饱和烃馏分中均检测出了双金刚烷类化合物。研究发现在3100~3800m 埋深范围内,绝大多数沥青“A”和沥青“C”样品的双金刚烷指标变化范围分别为55%~65%和40%~55%;在 R。值为1.9%~3.9%的变化范围内,80%左右的沥青“A”和沥青“C”样品的双金刚烷指标变化范围也分别为55%~65%和40%~55%。由于处于过成熟阶段(R。>2.0%)的马家沟组五段中的双金刚烷指标已达平衡值(65%),双金刚烷指标数值变化范围窄,故双金刚烷指标与岩石样品 R。值及埋深不具线性变化关系。然而,采用与马家沟组五段样品同样的分离方法、同样的色一质条件,在四川威远气田威99井震旦系灯影组震三段和震四段8个碳酸盐岩样品(埋深2895~2953m;R。为2.64%~3.07%)的沥青“A”饱和烃馏分中却未能检出双金刚烷类化合物。马家沟组五段与灯影组双金刚烷资料共同表明,双金刚烷指标能否作为过成熟阶段(R。>2.0%)碳酸盐岩烃源岩成熟度参数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解剖青川田坝天然沥青矿,揭示了构造对天然沥青矿成矿的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油气成藏理论初步提出了找矿有利地段。通过本次调查表明:(1)彭灌-江油冲断构造带是区内沥青矿成矿主控构造;(2)构造控制了沥青矿空间分布、形态,以及沥青矿成矿;疏散与彭灌-江油冲断构造带相连接的容矿空间是沥青矿成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1.
感耦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定碳酸盐岩中超痕量稀土元素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胡圣虹  李清澜 《岩矿测试》2000,19(4):249-253
探讨了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碳酸盐岩痕量稀土元素效应及稀土元素间干扰,要用模拟碳酸盐岩样品中稀土元素天然组成比值的校正溶液,对稀土元素间的干扰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利用^115In-^103Rh双内标校正系统,有效地抑制分析信号的动态漂移,建立了碳酸盐岩中超痕量稀土元素的ICP-MS分析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1~1.26)ng/g,RSD≤10%(n=5),用碳酸盐岩标准物质GBW07108和碳酸盐岩管理样分析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符合。  相似文献   

12.
梁天  石军  邹艳荣 《地球化学》2020,(6):683-689
以四川省西北部广元地区天然沥青为研究对象,对原始沥青抽提去除可溶有机质后开展了元素分析和固体核磁共振分析,得到基本参数。结果显示:富有机质的沥青质结构骨架以脂肪碳和芳香碳为主;脂肪碳以甲基、亚甲基为主;芳环簇规模较小,以小于三环的芳环簇为主。通过元素分析和NMR数据,得到了样品的平均分子式,拟合了沥青样品的平均分子结构图。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分子模拟对比,使得模拟图谱接近实验图谱,增强了平均分子结构的可信度,建立了沥青质分子模型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3.
碳酸盐矿物结合有机质--一种重要的成烃物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碳酸盐矿物结合有机质在碳酸盐岩地层中普遍存在,其含量与沥青A相当或高于沥青A。矿物结合有机质可作为碳酸盐岩生油岩的一种重要生烃物质。它的特殊赋存形式能将有机质保存到较高的演化阶段释放出来,当模拟实验温度为450 ̄500℃时,矿物结合有机质大量释放,可释放出70%左右。在高压条件下,释放率相对较高,说明在深埋条件下,更有利于矿物结合有机质的释放。由于矿物结合有机质的贡献,碳酸盐岩生油岩的生油范围会扩  相似文献   

14.
羌塘盆地中生代源岩中动物型原沥青的成因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羌塘盆地中生代碳酸盐岩中广泛存在的环状、串珠状动物型原沥青进行显微傅立叶红外、热模拟及光性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发现;动物型原沥青形成于有孔虫的壳壁(外皮),在不同温度的热模拟实验中,其光性变化与镜质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与沥青的热演化特征基本相似,因此,其反射率(Rb)可作为青藏高原中生代碳酸盐岩源岩成熟度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李景贵 《沉积学报》2000,18(3):480-483
热成熟度是评价各地质时期沉积盆地烃源岩和油气演化的必要参数。近二十余年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有望成为高 -过成熟阶段海相碳酸盐岩及其油气有效分子成熟度指标。建立高 -过成熟阶段碳酸盐岩烃源岩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与岩石Ro(通过沥青反射率或海相镜质体反射率换算 )之间的关系式是目前国内外石油地球化学界尚未解决的问题。该关系式的建立对我国下古生界和中上元古界碳酸盐岩来源之油、气成熟度Ro值的确定及油、气 /源岩对比研究将提供比较可靠的新方法。对指导我国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膏盐沉积环境浅成烃类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普遍发现了未成熟油。一些学者认为未成熟油是油气演化早期阶段的产物,并大多与碳酸盐岩一蒸发岩沉积环境、煤系地层有一定的联系。如死海未成熟沥青来自于萨克逊含沥青碳酸盐岩。江汉油田广33原油的产出则与膏盐沉积环境有关。TanneubamOrr 等进一步认为死海未成熟沥青、蒙脱雷尔高硫原油来自于高硫干酪根的热降解,即 C-S和 S-S 键的断裂。由于研究未成熟油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理论意义,普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  相似文献   

17.
文志刚  张爱云 《现代地质》1997,11(2):197-202
摘 要  研究了鄂尔多斯奥陶系碳酸盐岩中沥青 A 和沥青 C 的生物标志物特征‚表明沥青 A 和沥青 C 之间在生物标志物组成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氧化还原 环境、成熟度及粘土矿物含量的不同。结合沉积相分析‚探讨了不同沉积环境中沥青 A 与沥 青 C 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正>岛屿碳酸盐岩泛指分布于岛屿、环礁和大洋台地上的碳酸盐岩。岛屿白云岩是岛屿碳酸盐岩白云岩化的产物。岛屿白云岩是探索白云岩化机制的理想的"天然实验室"(Budd,1997):1)白云岩化涉及的水文系统和流体地球化学是"现存"的或者易于恢复;2)白云岩化的温度局限于地表或近地表的窄温度段;3)白云石与其宿主碳酸盐岩均非常年轻,因而可以获得高度精确的宿主岩石、白云石和白云岩化的年龄数据;4)未发生埋藏成岩作用,不存在掩盖其成因的化学和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19.
关于沥青铀矿的合成实验,前人做过许多工作,但多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1954年J·W·Gruner曾报导过在50℃及室温下做过实验,1958年 L·J·Miller也提到过在25℃下合成沥青铀矿的问题。但他们的合成产物只是雏晶,未得到理想的X射线德拜图。也未见有关合成矿物学方面的详细报导。人们很早就知道产于砂岩、煤、碳酸盐岩、硅岩、黑色页岩等中的沥青铀矿与黄铁矿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在同生(成岩)矿床中,沥青铀矿与胶状黄铁矿形成共生组合,并沿黄铁矿边缘分布,或局部交代黄铁矿。在后生(再造)矿床中,沥青铀矿依赖黄铁矿及其蚀变产物赤铁矿而存在,形成沥青铀矿与  相似文献   

20.
湘南地区泥盆系碳酸盐岩分布广泛,文章在分析湖南省新田县新圩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形成的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球化学成因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影响锶富集的因素,揭示出泥盆系碳酸盐岩分布区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成矿规律:泥盆系佘田桥组泥灰岩中锶的高丰度、相对封闭的地下水循环交替条件和弱的水动力条件是形成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根本条件,循环深度和水温是锶富集的重要影响因素。湘南地区台盆相佘田桥组泥灰岩分布区是寻找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首选靶区,特别是平缓的溶丘岗地地区的阻水断裂上盘以及靠近岩浆岩岩体和区域导热断裂附近是寻找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