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文》1965,(7)
今年5月10日,我們組織大坡岭水文站进行了一次历时5小时的测洪演习,收获較大。現将演习的內容、发現的問題以及我們的体会,介紹如下: 一、拟定演习內容和演习方案 1.拍报演习,要求发七张水情电报:(1) 起报带起涨,(2) 雹情,(3) 暴雨带前雨,(4) 暴雨带水情,(5) 单报水情,(6) 洪峰加报,(7)  相似文献   

2.
美国矿床地质学家爱孟司在1937年对于个别矿床矿区,以及火成岩岩基和岩钟作过关于热液矿床带状分布的研究。根据他的研究从火成岩体向外,比较高温的造矿矿物成分渐渐向比较低温的矿物过渡。同样在矿脉中,由浅到深矿物也是由低温渐向高温方向过渡。爱孟司把这个此较复杂的成矿情况简单地分成十六个带,由地表到地下为:(1)无矿带,(2)汞带,(3)锑带,(4)金银带,(5)无矿带,(6)银带,(7)铅带,(8)锌带,(9)铜带,(10)铜带,(11)金带,(12)鉮带,(13)铋带,(14)锑带,(15)锡带,(16)无矿带,(石英)。爱孟司分为这十六带主要是根据地热分带如下:  相似文献   

3.
成矿作用概念的现代发展和金属矿床成因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应以主要成矿时期成矿作用的特点作为矿床成因分类的基础。根据近二十年来成矿作用概念的发展,建议金属矿床作如下成因分类。岩浆(侵入)作用矿床类:(1)岩浆分凝矿床,(2)岩浆(侵入)热液矿床;火山作用矿床类;(3)矿浆喷溢矿床,(4)火山热液矿床,(5)火山热液沉积矿床;渗流作用矿床类;(6)变质热液矿床,(7)叠加变质热液矿床,(8)热卤水矿床,(9)热卤水沉积矿床;风化—沉积作用矿床类;(10)陆漂沉积成岩矿床,(11)陆源(热水)再造矿床,(12)风化淋滤矿床,(13)砂矿床。讨论了各种热液矿床的鉴别和特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古代建筑遗址赋存于一定的地质环境之中,采用各种工程措施使其适应地质环境变化是遗址保护工程的核心目标。(1)复杂的大地构造格架与特殊的大陆动力学环境,(2)山盆相间的地貌和多样的岩土类型,(3)断裂活动与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和风化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强烈,(4)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多风、气温较差大和灾害性天气事件频发,(5)生态环境脆弱等是西北地区古代建筑遗址赋存的区域工程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讨论了古代建筑遗址保护工程地质环境区划的原则,提出了我国西北地区的工程地质环境区划纲要。  相似文献   

5.
火山成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研究包括五个方面:(1)含金属流体的发生地区,(2)流体上升的地区,(3)紧邻的近—海底环境,(4)沉淀作用环境,(5)远离和接近矿区的海底和火山口周围的水柱。在某些古老的火山喷气矿床之下,大约1到2公里的地层有出露很好的高温反应带。缺镁和SO_4的海水在高温下,火山岩和大的次火山岩浆室上部的相互作用,形成广泛的硅化、绿帘石和钠长石化。  相似文献   

6.
浙江西部晚奥陶世五峰期沉积及奥陶系—志留系的分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西部晚奥陶世五峰期沉积包括三种相:(一)笔石页岩相:由二部分组成,上部堰口组有笔石Diplograptus bohemicus带及三叶虫Dalmanitina sp.,下部于潜组有四个笔石带:(4)Paraorthograptus yuqianensis,(3)Climacograptus venstus,(2)Dicellograptus szechuanensis,(1)Pseudoclimacograptus anhuiensis(二)混合相:上部为文昌组,下部为长坞组,(三)壳灰岩相:上部为文昌组,下部为三巨山组,有Taeniolites,Proheliolites等。本区的Dalmanitina-Hirnantia层出露清楚,且Da·和H·与Diplograptus bohemicus共生,时代属晚奥陶世晚期。关于奥陶系—志留系界线:(1)笔石相,划在Diplograptus,bohemicus带与Glyptograptus persculptus带之间。(2)笔石相—壳相(腕足动物群),划在Diplograptus bohemicus带之顶与含Eospirifer动物群层位的底之间。(3)壳相—壳相(腕足动物群),划在含Dalmanitina-Hirnantia动物群层位之顶与含Eospirifer动物群层位的底之间。  相似文献   

7.
在几乎所有的油田卤水(地层水)中都含有高浓度的短链有机酸,通常乙酸根是其中最丰富的有机阴离子。大量的模拟实验表明干酪根是有机酸最主要的来源。短链有机酸有着重要的地球化学意义,(1)可以作为石油勘探的近似指示物,(2)它们可能是天然气中某些主要成分的母体,(3)它们是地层水中最主要的弱酸阴离子,因此控制了地层水的pH值的缓冲能力,(4)作为还原剂,它们控制了地层水的Eh值和多价元素的浓度,(5)实验表明,它们还能够与储集岩中的铝、钙、硅等无机离子形成可溶络合物,使长石类矿物的溶解作用增强,从而导致砂岩储层中次生孔隙加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有关包气带水某些认识上的差异以及其与潜水的相互关系。(1)包气带水理性质特征,(2)补给机理;(3)冻张与水分转移。  相似文献   

9.
中国气候和海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1)中国历史气候研究,(2)中国海面变化及其影响研究,(3)微量气体、云辐射及气候数值模拟研究,(4)气候变化对西北、华北水资源影响研究等四个方面全面回顾了重大项目“中国气候和海面变化及其趋势和影响的初步研究”三年来的研究进展,给出了若干新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上接 119页9 反演方法推导中的有关公式为了对复场展开式作简化表示 ,将会多次用到2个递推公式 ,这里预先导出。设 :x1=∑ni=1σi, x2 =∑ni,j=1σiσj,(i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伊始中国工程地质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工程地质学经过 5 0年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创新 ,已由条件工程地质学、问题工程地质学以及随着环境文明时代的到来向着环境和灾害工程地质学发展。近 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一批大型和特大型工程的兴建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带来的地面变形、滑坡、环境恶化和全球悬河化等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使工程地质地位和作用提高 ,学科在拓展。目前 ,我国已拥有一支能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并已走向世界的工程地质工作队伍 ,形成了具有我国自己特色的工程地质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2.
该文总结了莱芜市地质灾害的总体特征,同时具体分析了各种地质灾害的类型、地理分布和主要影响因素等个体特征。以截至2012底的数据为依据,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对莱芜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综合分区评价,划定了莱芜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针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种类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的应用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降水这一诱发地质灾害的关键因素入手,在对陕西省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区域不同降雨强度诱发地质灾害的临界值,建立了陕西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根据降雨量等级,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划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等级,进行有效的防灾预报。  相似文献   

14.
The city of Jazan is situated on the eastern flank of the Read Sea and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cities in 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This zone attracts a lot of investors for various development projects. Recently, many new projects have been implemented and constructed in this region including new urban areas, infrastructures, and industrial projects. However, historically this area has been challenged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geological hazards. These geological hazards are catastrophic events that can cause human injury, loss of life, and economic devastation. The current study is aimed at evaluating the different types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Jazan city. This study is based on interpretation of satellite data such as LANDSAT and QuickBird images, existing geological maps, and physi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help of field and laboratory analyse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re exist various types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the study area mostly related to the natural factors which include (1) Sabkha soil; (2) Salt dome; (3) Loess soil; and (4) Sand dune/drift. Further,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most of these geological hazards have a severe impact on the ongoing development activities in Jazan area.  相似文献   

15.
滑坡次生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滑坡灾害破坏损失评估研究还没有涉及滑坡次生灾害破坏损失评估方面的研究,提出并建立了滑坡次生灾害破坏损失的评估模型与方法。应用故障树分析法(FTA)和事件树分析法(ETA)相结合的因果图方法对滑坡次生灾害作可靠性分析,由此对滑坡次生灾害损失进行了预测及评估。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丹巴县滑坡地质灾害分布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巴县滑坡地质灾害具有①集中分布在断裂带两侧的人口密集区;②在河谷两岸的分布数量相当;③主要集中分布于中等海拔的中等坡度区等特征。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受控于区域独特的地形地貌(尤其是地形坡度)、强烈的构造运动及日益加剧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藏东林芝地区是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育区,为了加强对该区地质灾害规律的研究,科学地管理地质灾害信息和将研究方法可视化、数字化、程序化,阐述了基于递进分析法(AMFP)的林芝地区地质灾害评价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此系统采用组件式GIS二次开发技术,以VisualBasic、VisualC 为开发语言,实现了林芝地区基于AMFP理论的灾害模型编辑与区域性地质灾害评价,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宁海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宁海县位于浙江东部沿海,是地质灾害多发县之一,近几年来地质灾害频发,且以滑坡和崩塌为主。在全县1880km^2范围内,共发育滑坡66处、崩塌22处,两者总的发育密度和模数分别为0.047个/km^2和436m^2/km^2。分析表明,上述地质灾害的分布与所赋存的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等因素共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年来的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对安徽省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分类,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的查询、统计和绘制图表的功能,对安徽省地质灾害在时空上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统计了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对累进性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发育情况进行了概略评述;归纳总结了安徽省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以期为安徽省地质灾害的进一步研究、预测预报以及制定减灾防灾方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Natural hazards assessment, mitigation, research and decisionmaking in the field have not typically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discipline of philosophy. Nevertheless, there is growing awareness that epistemological issues (regarding the nature ofscientific knowledge, for instance) and ethical questions (for example, relating to responsibilitiesto future generations) can no longer be ignored.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values and philosophicalassumptions affect the way that we formulate natural hazards research questions; the methodsthat we choose to examine natural hazards and mitigation schemes; and, ultimately, how weinterpret technical data. It concludes with the recommendation that human factors andqualitative methods of research can contribute in a meaningful way to advancing natural hazardsresearch and decision ma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