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秋晓  于明洋  崔健 《测绘科学》2008,33(2):113-116
本文从遥感影像理解模型出发,探讨了遥感信息的知识发现及特征提取问题,特别针对士地利用研究领域,提出了纳入GIS信息的遥感影像综合理解模型,将GIS数据(主要包括高程和坡度)与遥感影像结合起来,从中发现知识,并将知识用于遥感影像的专题信息提取,建立了地学规律知识库,从而提高了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本文基于遥感影像理解模型,发现土地利用变化区域,提取变化信息,动态地监测了龙口市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高分辨率遥感植被分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君颖  田庆久 《遥感学报》2007,11(2):221-227
以南京市区的植被覆盖为研究对象,基于IKONOS遥感影像,采用决策树分类算法,根据各种植被光谱特征建立知识库,提出基于光谱信息的植被分类方法,继而结合高分辨率影像特有的纹理特征引进局部一致性指数对该方法进行改进,提出结合纹理信息的高分辨率遥感植被分类方法,分类总体精度从仅利用光谱信息的83.16%显著提高到91.89%,Kappa系数达到0.8886。采用Quickbird遥感影像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分类总体精度为91.94%,Kappa系数为0.8783,表明该植被分类方法能有效地对植被进行分类与识别,精度较高,且对于不同数据源的植被分类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为实现植被的自动化提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面向对象水体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了水体提取.选取最优分割尺度和分割参数对试验区进行了分割;建立了对象知识库;选择合适的阈值参数进行了水体的提取和河流、湖泊的分类;把面向对象方法分类结果与传统方法分类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表明,面向对象水体提取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不仅有效地区分了水体和阴影,而且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椒盐现象".  相似文献   

4.
王崇倡  郭健  武文波 《测绘工程》2007,16(3):31-34,39
为了提高遥感影像分类精度,对传统的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和专家分类进行机理分析,提出将影像中的纹理信息作为专家知识改进分类精度的技术方案。以胶州市QuickBird遥感影像作为试验数据,基于ERDAS IMAG-INE 8.6软件平台,对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和专家分类进行实验数据比较分析,实验数据表明改进的专家分类方法分类精度最高,由于纹理信息参与专家分类,可较好地解决“同谱异物”和“同物异谱”对分类的干扰,优化分类后的影像,提高信息提取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在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方面应做到合理监测。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为研究对象,对济南市的土地遥感影像图进行分类。利用2005年和2016年济南市区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结合济南市矢量边界文件,对济南市的遥感影像图进行处理,通过目视解译,建立合理的训练样本,再结合野外调查的结果,制作济南市的土地利用分类图,根据分类结果对济南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今后的济南市土地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合理的建议[1]。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调查对遥感影像的获取有很强的时间性、季节性要求。本次研究选取研究区不同时相的SPOT5遥感影像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试验,结合野外实地调绘工作,统计分类精度,拟合分类误差与时相间的回归关系,推导相关回归函数,对遥感影像开展综合分析与评价,提高遥感数据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面向对象的城市水体信息提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北碚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水体进行提取,首先对QuickBird卫星影像进行分辨率融合,然后充分利用影像的光谱信息、拓扑关系、形状特征、大小信息等构建知识库进行分类。实验表明,该分类方法消除单纯利用光谱信息的缺陷,提高了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8.
ISODATA算法是遥感影像非监督分类的典型算法之一。在进行非监督分类前,需要对遥感影像进行必要的处理,影像增强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步骤之一。本文通过对ISODATA算法和影像增强算法的阐述,分析了影像增强算法与非监督分类结合的方式和局限性。并通过实验分析了常用影像增强算法对非监督分类结果的影响,科学合理的选择适当的影像增强算法来提高非监督分类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遥感影像面向对象分析技术存在的“分类过程中专家分析不同带来的分类结果不一致”问题,提出地理本体驱动的“地理实体描述-模型构建-影像对象分类”解译框架。首先,利用地理本体建立影像对象客观特征与地理专家知识的联系,实现对地理实体的描述与表达;其次,利用知识工程方法以及计算机可操作的形式化本体语言构建影像对象特征、分类器的本体模型,形成语义网络模型;最后,联合语义网络模型与专家规则实现影像对象的语义分类。地表覆盖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得到反映真实地理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结果,而且能够掌握地理实体的语义信息,实现地表覆盖分类知识的共享与语义网络模型的复用,为遥感影像面向对象分析提供了一种全局性的解译分析框架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10.
ISODATA算法是遥感影像非监督分类的典型算法之一。在进行非监督分类前,需要对遥感影像进行必要的处理,影像增强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步骤之一。本文通过对ISODATA算法和影像增强算法的阐述,分析了影像增强算法与非监督分类结合的方式和局限性。并通过实验分析了常用影像增强算法对非监督分类结果的影响,科学合理的选择适当的影像增强算法来提高非监督分类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山区遥感影像决策树分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山区遥感影像分类是遥感研究的一大难题。本文利用一种决策树生成算法(C 4.5算法)自动提取知识,基于知识建立决策树用于山区影像分类,并结合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与DEM空间统计关系的先验知识,在GIS空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影像分类的后处理。与传统的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相比,该方法极大地改善了山区地表覆被分类的精度,得到试验区较为可靠的遥感分类图像。  相似文献   

12.
丹江口水库面积季节变化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4年2月19日、2014年6月7日和2014年10月8日的三景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分别作为春季、夏季和秋季的代表,以河南省内的丹江口水库为研究区域,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监督分类方法进行影像的分割和分类,提取出遥感影像中的水体,并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水域面积和周围地物的影响对这3个时期的影像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这3个时期水域面积的变化数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国范围内土地复垦工作的广泛开展,对于土地复垦项目的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选取实验区域,获取实验区的相关实地数据及遥感影像,研究处理和解译实验区遥感影像,对影像进行分类处理,提取了土地复垦项目的工程量指标,并对其进行精度分析,建立了土地复垦项目的工程量评价体系,结果与实地数据一致,说明遥感评价方法具有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李盛阳  张万峰  杨松 《遥感学报》2017,21(3):415-424
本文面向多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自动化融合的应用需求,探索按需应用的智能化融合方法,充分利用不同分辨率和不同时相的高分辨率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资源与特性,研究了影像融合数据源选取的决策树算法,建立了遥感影像融合规则知识库,并自动化选取适合的融合算法,提出了Curvelet_HCS算法,对低频和高频系数选用不同的融合规则,改善了HCS算法的光谱失真问题,可同时融合多光谱影像的多个谱段,并保持更丰富的空间细节信息。根据融合评价结果对遥感影像融合规则知识库进行更新,实验验证表明了该套方法的有效性,为开展大规模智能化的多源遥感影像融合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遥感影像分类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土地利用信息。以铜陵市2015年的Landsat8OLI遥感影像,以及1998年的土地利用图、政区图为数据源,经过配准、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预处理,利用监督分类和专家分类法对影像进行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分析,选用精度较高的分类结果;利用ArcGIS对1998—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土地变化趋势的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城市化的推进,1998—2015年铜陵市水体总面积变化较大,林地面积有较大增长,建设用地面积稳定增加,而裸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研究结果可为铜陵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土地的有效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Kohonen神经网络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根据Kohonen网的生物学基础 ,基本结构和学习算法 ,提出了解决遥感影像分类的途径。依据实验区土地利用类别的光谱特征 ,采用主成分分析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 ,结合地理辅助数据的量化输入训练出Kohonen自组织图后对融合有地理辅助数据的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 ,并与BP网和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地理辅助数据的参与对提高Kohonen网影像分类精度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洪洲 《东北测绘》2013,(4):75-79
影像分类技术是遥感影像分析与解译的重要基础。纹理特征是影像的重要特征,本文主要实现基于纹理特征的遥感影像监督分类。首先对地物样本进行提取,通过样本训练统计各类地物纹理特征向量,建立纹理特征库;然后以各类地物的特征向量作为基准,采用最短距离分类器对影像进行分类;最后采用混淆矩阵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定,并与ERDAS专业软件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证明,本分方法取得了与ERDAS软件相当的分类效果,从而验证本文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高分卫星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提高,使得地物的光谱和纹理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这给遥感影像的自动化分类带来严重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主动学习和词袋模型的高分二号遥感影像分类方法。首先,对研究区域进行多尺度分割,建立影像分割对象集;然后,采用词袋模型构建影像对象的语义特征向量;最后,充分考虑位于分类边界的不确定性样本分布,迭代选择最优样本用于训练支持向量机,用于分类遥感影像。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以山东省某市的高分二号遥感影像为试验数据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将研究区域分为水体、地面、植被和建筑物四类,正确率达到90.6%以上。  相似文献   

19.
GIS辅助下的Bayes法遥感影像分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介绍了Bayes分类器 ,提出了从GIS空间数据库中挖掘知识用以辅助进行遥感影像分类的方法。文中以规则的形式表示遥感影像的解译知识 ,并使用其它地理辅助数据 ,从遥感影像处理、地理辅助数据、专家知识一体化的角度出发 ,使用基于知识的方法进行了分类研究 ,改善了分类精度。实验表明这是一种较好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少佳  胡艳  李胜  陈静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97-100,2
为了准确掌握重庆两江新区城市建设情况,有效支撑新区规划编制及规划管理工作,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分类方法,结合相关辅助资料,对2009年和2010年重庆两江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现状进行了遥感监测,获取了区内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现状及其变化信息,并对其城市建设用地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