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的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于2003年7月15日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大连出发,9月26日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回国。参加本次科学考察的中外科学家、后勤保障人员共108人,是近10年来国际上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的一次北极考察,获取了大量科学数据,不仅为了解北极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影响起到积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是继1999年和2003年国家海洋局组织的两次北极考察后,在国际极地年,中国对北极地区进行的又一次更加深入、全面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本文对2008年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收集的现场气象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和介绍了整个航次气象状况和预报情况。  相似文献   

3.
7月2日,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市奥帆中心码头起航,奔赴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国家海洋局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为考察队举行了欢送仪式。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出席欢送仪式并致辞。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文华,青岛市政协主席王书坚,国家海洋局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青岛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科考队员家属代表、涉海企业代表和青岛市学生代表等共500余人参加了欢送仪式。欢送仪式由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连增主持。刘赐贵指出,我国的极地考察事业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12,(10):7
9月27日,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完成考察任务后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历时93天,实现了我国北冰洋科学考察的多个"首次"。本航次航行18600余海里,"雪龙"号科学考察船首次穿越北极航道往返大西洋和太平  相似文献   

5.
9月24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在结束历时76天、总航行12000海里的北冰洋科考之行后,承载着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队110名中方队员顺利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国家海洋局与上海市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欢迎载誉归来的北极科考队员,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上海市政府建设与交通委员会秘书长王京春等领导出席了欢迎仪式。  相似文献   

6.
主管部门: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单位: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参加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直属机关党委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飞龙航空公司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7.
1999年7月1日~9月9日,我国政府首次组织科学考察队赴北极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以及北太平洋白令海进行了为期71d的科学考察。此次科学考察由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测绘局选派的科技人员以及来自国内外新闻单位的记者组成,同时还有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香港、台湾的科学家参加(总人数:124人,包括船员)。1 科学考察船“雪龙号”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是俄罗斯制造的,总长167m,型宽22.6m,最大船速18kn,续航能力20000nmile,配备…  相似文献   

8.
2019-08-10—09-27,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实施完成了中国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该航次采用的考察船为"向阳红01"科学考察船,这是我国首次利用非破冰船抵达北极海域执行科考任务.本航次在中央航道区域、楚科奇海、白令海等我国传统北极考察海域,以及东白令海陆架和西北太平洋新拓展的海域,进行了包括重点海域断面调...  相似文献   

9.
《海洋世界》2010,(7):5-5
<正>继1999年、2003年、2008年三次北极科学考察之后,执行我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北极考察队已经组成。应厦门市人民政府邀请,我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以下简称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6月25日从上海出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一九八五年四月十日,我国首次组队到南极进行了科学考察,胜利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常年科学考察站.这次考察,是国务院于一九八四年六日二十五日正式批准的,因此也叫六·二五编队。由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国家海洋局和海军共同组织实施。主要任务是:一、在南极建立我国第一个科学实验基地,二、进行南大洋科学考察。由南极洲考察队执行第一项任务;由南大洋考察队主要执行第二项任务。由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向阳红十号船  相似文献   

11.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2):F0002-F0002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月11日下午来到国家海洋局,通过视频向远在南极、北极和大洋上执行任务的中国科考队员致以亲切问候,并会见了部分科考队员。他强调,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海洋事业,加强极地和大洋科学考察工作,服务祖国,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2.
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和国家海洋局联合组织的中国第三次南极考察,已于1987年5月17日胜利地完成了任务。我所水文、地质、生物室和器材处等单位共有5人参加。他们除参加扩建、完善中国南极长城站的中心任务外,还进行了我国首次环球科学考察、南大洋科学考察和试捕磷虾等项目。  相似文献   

13.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首航北极,1999年7月1日上午从上海浦东新区外高桥码头启航。至此,拉开了我国涉足北极进行科学考察政府行动的序幕。我国科学考察史上将留下辉煌一笔的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酝酿于80年代末,90...  相似文献   

14.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11):F0002-F0002
2009年11月20日,国家海洋局会同有关部门在京召开纪念中国极地考察25周年座谈会,回顾极地考察走过的光辉历程,研讨极地考察的重大意义,规划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76天·90多个站位·11858海里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是"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以下简称南北极专项)实施以来进行的第二个北极科考航次。考察海域主要位于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具体包括白令海盆、白令海陆架、楚科奇海、楚科奇海台和加拿大海盆等海域。考察海域海底地形起伏较大,既有平坦的陆架浅水区,也有地形变化复杂的海山区,更有水深超过3000米的深水洋盆。本次科考共历时76天,总航程约11858海里(22000千米),总航时1201小时,其中浮冰区总航程2586海里(约4800千米)。现场考察  相似文献   

16.
“雪龙”船全体同志以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为使命,以邓小平同志“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题词为指针,以“建设国际一流的极地科学研究中心”为目标,发扬“爱国、爱船、团结、奉献”的“雪龙精神”,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险象环生的工作条件下,团结奋斗,努力拼搏,先后执行了8次南极考察任务和2次北极考察任务,总航程14万海里,浮冰区航行2万海里,破坚冰200余海里,创下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史上单船一年走航南、北两极3个航次的先例;开辟了上海至北冰洋航线;2003年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纵深北极破冰达80°15'N,突破了我国破冰最高纬度纪…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南极考察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了,在此期间无论是南极科学考察研究还是后勤支援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确立了我国在国际南极事务中应有的地位。随着中国南极考察“十五”期间能力建设项目的启动以及国家财政对南极考察投入的逐步加大,公众对于我国南极考察事业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如何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局领导的重要指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地管理南极科学考察站,更好地服务于南极科学考察事业,是摆在我们面前既艰巨又神圣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2008年7月11日,正值中国第四个“航海日”,国家海洋局与上海市政府在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举行隆重的送行仪式,欢送我国第三次北极考察队出征北冰洋。国家海洋局陈连增副局长、上海市政府尹弘副秘书长等领导出席欢送仪式。  相似文献   

19.
范继铨 《海洋科学》1981,5(1):58-60
1980年5月中旬至7月上旬中美首次进行了东海联合科学考察。这次考察是根据中美双方去年签订的《海洋和渔业科学技术合作议定书》有关协作计划进行的。中方由国家海洋局主办,还有来自教育部和科学院等五大系统80余名海洋科学工作者参加;美方以国家海洋大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世界》2010,(10):4-5
9月20日上午,中国第4次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凯旋。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尹弘、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委员会主席、国家海洋局原局长张登义等亲临位于上海市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曹路院区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迎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