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黄鱼性早熟问题的研究I.网箱养殖鱼性腺发育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网箱养殖大黄鱼性腺发育的状况。结果表明 ,在所研究的 10个网箱 (养殖期 1a)中 ,其中 6个网箱各有少数大黄鱼卵巢进入大生长期 ,卵母细胞胞质出现卵黄颗粒 ,其余网箱大黄鱼处于小生长期。在雄性 ,全部网箱大黄鱼精巢发育进入Ⅲ~Ⅳ期。根据这些结果 ,我们认为 ,在夏季 7、8月间可能有50 %~ 60 %雌性和 60 %~ 70 %雄性提早性腺成熟。  相似文献   

2.
日本蟳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繁殖习性和性比等进行了研究。根据其性腺的组织学和外部形态特征,将卵巢发育分为6个发育期:形成期、小生长期、大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恢复期;将精巢发育分为5个发育期:形成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恢复期。根据成熟系数的周年变化规律并结合性腺组织切片的观察结果,认为在连云港海区的日本蟳性腺发育为1年1个周期,繁殖期为5~9月,交配产卵盛期在5月中旬~6月下旬(水温17.5~23.5℃)。日本蟳为分批产卵类型,但第二批卵的数量远少于第一批卵。雌、雄性腺发育基本同步,雄性发育略快,雌雄比约为1∶1。  相似文献   

3.
尤仲杰  王一农 《台湾海峡》1991,10(4):356-363
本文根据1987.12~1989.4对舟山朱家尖岛南沙沙滩逐月采集标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等边浅蛤Gomphina veneriformis的性腺发育可分为5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在舟山海区,等边浅蛤一年中为一个繁殖周期,繁殖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中旬。有雄性早熟现象。  相似文献   

4.
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组织学和实验生态学方法对浙江引种养殖的硬壳蛤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胚胎发育、幼虫和稚贝培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养殖的硬壳蛤性腺发育过程以1年为1个周期,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阶段;繁殖期在4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19.0-28.2℃,可大批产卵二次;肥满度最高为7.11%(6月份),最低为3.68%(1月份);水温20-22℃时,D形幼虫孵出时间约为20h,浮游幼虫经9-10天培育进入变态附着期,10-11天发育变态为稚贝.研究还发现,硬壳蛤的精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呈牛角形或较直的长三角形,与常见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的精子形态明显不同.文中还讨论了性腺发育与积温的关系,指出性腺发育成熟的积温和有效积温大约为1800℃和600℃.  相似文献   

5.
大西洋浪蛤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于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 ,在浙江温州对引种养殖的大西洋浪蛤(Spisulasolidissima)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肥满度、胚胎发育、幼虫发育及变态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大西洋浪蛤性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阶段。在浙南沿海的大西洋浪蛤繁殖期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 (水温19.5~25℃ ) ,可大量产卵二次 ;肥满度最高出现在5月份,为10.37 % ,最低出现在2月份 ,为4.66 %。个体产卵量为14.1×104~111.1×104粒 ,卵沉性 ,卵径50~60μm ;受精卵在水温19.5~23℃ ,经16~20h孵化成D形幼虫 ;初孵D形幼虫平均大小为75μm×62μm ,浮游幼虫经12~13d培养进入壳顶后期 ,15~16d进入附着变态期 ,壳长为260~290μm ,发育变态为稚贝。  相似文献   

6.
三倍体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性腺发育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光镜和电镜方法,观察了吊笼式人工养殖三倍体皱纹盘鲍性腺发育情况,并与二倍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倍体鲍性腺发育分期基本与二倍体相同,但雄性腺发育停止在生长期,雌性腺少数可达成熟期,没有发现排放期。三倍体鲍性腺发育较二倍体差,表观看其性腺薄,只包围肝胰腺1/3—1/2,颜色浅:7—10月间检查的86个二倍体个体中成熟期的占24.4%,休止期占11.6%。而83个三倍体个体中,成熟期占1.2%,休止期占72.3%。三倍体成熟卵母细胞直径、核径、线粒体直径、胶膜厚度较二倍体大,但卵黄颗粒、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较二倍体少。  相似文献   

7.
毛蚶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毛蚶性腺的组织学和外部形态特征,可将其性腺发育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五个时期。根据肥满度的周年变化规律并结合性腺组织切片的观察结果,认为在连云港海区的毛蚶性腺发育为一年一个周期,排放期为7月至9月,繁殖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毛蚶为分批产卵类型,集中排放需要满足一定的水温、盐度等理化因子的刺激。雌、雄性腺发育基本同步,雄性发育略快,雌雄比为1.2:1。  相似文献   

8.
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湛江市遂溪县草潭镇施氏獭蛤的性腺发育和繁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氏獭蛤的性腺发育以1年为1个周期,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雄性生殖细胞发生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等时期,精原细胞具有A型和B型两种类型。施氏獭蛤卵子的发生可分为卵原细胞期、生长初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成熟期。较晚期的卵母细胞和成熟卵子的核仁变成双质核仁。流沙港海区施氏獭蛤性腺指数峰值出现在1月,为3.47%;该贝的繁殖期为10月—次年4月,繁殖期水温为16.2—26.5℃。雌、雄性腺发育基本同步,雄性发育略快,雌雄比为2:1。  相似文献   

9.
方永强  翁幼竹  周晶  谢方靖  刘家富 《台湾海峡》2002,21(3):275-278,T001
本文应用组织学和电镜技术对性早熟与未成熟雄性大黄鱼精巢中间质细胞和足细胞进行显微与亚显微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细胞在精巢不同发育时期的精细结构出现明显的差异。早熟精巢间质细胞和足细胞胞质中滑面内质网池和管状线粒体都十分发达,而未成熟鱼则发育较差。我们认为雄性大黄鱼性腺早熟的原因可能与间质细胞和足细胞提早发育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性腺指数周年检测及性腺组织切片观察的方法,对蓬莱海头村海区浮筏养殖的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及繁殖规律进行研究。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课题组除1、2月份外(分别为4、2次)每月采集蓬莱海头村海区浮筏养殖的风信标扇贝性腺样品3次,同时测定采样点水温,采用组织学方法和肉眼观察分析其性腺发育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探究海水温度季节性变化对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蓬莱海区浮筏养殖的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周期为一年,每年经历4个时期,分别为增殖期(12月—次年1月)、生长期(2—3月)、成熟期(4—6月)、休止期(7—11月)。海水温度变化与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相关性显著(P 0.05):风信标扇贝经过12月—次年3月的低温刺激和营养积累后,到达其繁殖期(4—6月),期间平均水温为11.2℃,并在4月上旬出现性腺指数峰值(24.25);当水温高于20.0℃时,性腺指数较低且小于10.00。本研究结果填补了中国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研究方向的空白,为人工繁育风信标扇贝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网箱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疾病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1-2005年对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的养殖情况、发病情况、死亡情况和海区环境因子的监测以及收集的气象资料,对疾病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索了环境因子及其变化对大黄鱼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鱼的发病率和发病类型与气温、风速有关:发病率与水温(>20℃)、悬浮物、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pletion,COD)、细菌数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与透明度呈显著的负相关.通径分析显示,对大黄鱼发病率直接效应最大的是水温,其次是风速.通过分析,推测引起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疾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网箱养殖本身造成的水体污染,从而提出了舟山市网箱养殖大黄鱼疾病预防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卵形鲳鲹早期卵子发生显微及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研究了卵形鲳鲹早期卵子发生的显微与超微结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1~2龄鱼卵巢中卵原细胞进入首次成熟分裂前期的结构特点,3~4龄鱼才开始进入小生长期,文中讨论了此鱼性腺成熟的年龄以及如何加速性腺发育,为人工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竹蛏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组织学和实验生态学方法对大竹蛏(Solen grandis Dunker)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肥满度、胚胎发育、幼虫发育及变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竹蛏性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阶段;在浙南沿海大竹蛏繁殖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水温21~24℃);肥满度最高出现在5月份,为31.2%;最低出现在2月份,为21.2%.大竹蛏卵径为85~95 μm;受精卵在水温22℃,经20~24 h孵化成D形幼虫;初孵D形幼虫平均大小为125 μm,浮游幼虫经5~6 d培养进入附着变态期,壳长为250 μm,发育变态为稚贝.  相似文献   

14.
大黄鱼(Pseudos ciaenacrocea(Richardson))是我国特有的经济鱼种,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和极高的药用价值而受到青睐,在大黄鱼人工育苗和网箱养殖等技术相继成熟之后,人工养殖得到迅猛发展,仅福建省2000年就有养殖网箱约30万[1].由于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环境日益恶化,导致大面积细菌性疾病的爆发[2~5],给大黄鱼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于细菌性疾病的防治,目前主要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海马"牌配合饲料喂养大黄鱼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蕉南  陈金翠 《台湾海峡》2001,20(Z1):115-118
本文笔者于2000年5月17日至7月5日在霞浦海区网箱养殖大黄鱼中,进行"海马"牌配合饲料(按不同比例搭配小杂鱼)喂养大黄鱼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管理和养殖条件下,10%幼鱼粉搭配90%小杂鱼、50%幼鱼粉搭配50%小杂鱼、膨化饲料搭配小杂鱼在提高大黄鱼的生长速度、存活率和降低养殖成本方面均优于单一使用小杂鱼.  相似文献   

16.
激素诱导欧氏六线鱼性腺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鱼类成为人工养殖对象,人们越来越希望养殖鱼类能在人为控制下成熟和产卵,从而打破自然环境下的繁殖周期,为养殖生产提供更多的、适合生产需要的苗种,本研究采用LRH-a(促性腺释放激素类似物),17β-雌二醇及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使用腹腔注射的方法,对欧氏六线鱼的性腺发育进行诱导实验,旨在探讨激素对鱼类性腺发育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996年9~10月间,取网箱暂养的欧氏六线鱼39尾,随机取7尾以观察实验前六线鱼的性腺发育状况,逐尾称体重,解剖取出生殖腺和内脏,称量生殖腺重和净重,计算性腺指数,并求出其平均值,♀:0.64±0.10,♂:0.…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开发保护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增养殖业,保护菲律宾蛤仔资源,本文利用组织学手段对胶州湾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的性腺发育及生殖周期进行了研究。通过组织切片观察,确定胶州湾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除5~6月份为繁殖期之外,9~10月为另一繁殖期。根据性腺细胞在生殖滤泡中的比例,将其第二繁殖期内的生殖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五个阶段。结合自然海区调查观测。确定海区水温15℃以上时,蛤仔排放精、卵,且在繁殖盛期至少有两次集中排放的过程。胶州湾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与自然野生种群的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1.为进行生殖周期研究的需要,本文首先对胶州湾两种习见帘蛤动物的种名重新进行了鉴定,发现其中原来定名为杂色蛤Venerupis variegata的一种应是半叉蛤V.semidecussata。其另一种仍为蛤子V.philippinarum。 2.本文以组织学和细胞学方法为主,研究了胶州湾两种习见帘蛤动物的性腺发育周期,并根据性细胞的发育过程,把它们的性腺发育周期分为:A(增殖期)、B(生长期)、C(成熟期)、D(生殖期)、E(后生殖期)等五个时期。 3.半叉蛤和蛤子雌性腺发育周期的形态学过程彼此完全没有什么差别。此外,两者雄性腺体的发育也有同样表现。这些都是我们进一步考虑它们两者分类关系的依据。 4.结合性腺组织学检查、室内自然产卵观察,人工授精实验、性腺发育指政(平均体重与平均壳长比值)的测定和性腺解剖观察等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可以肯定胶州湾半叉蛤和蛤子的生殖周期是一年一次。其生殖季节是从9月上旬到10月中旬,共约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 5.在雄性个体产卵以后,泡囊内仍然残留一部分卵子。鉴于大量吞噬细胞的侵入,这部分卵子继续成熟和产出的可能是不大的。 6.雄性排精活动可能较产卵时间要长一些。甚至到12月底前后,仍有个别个体的泡囊内残留极少精子。但新精子的产生必须到4月初旬左右才能开始。 7.在卵母细胞早期发育过  相似文献   

19.
鲈鱼(Lateolabraxjaponicus)又称花鲈、寨花,是我国广大沿海地区土池和网箱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具有广温、广盐、生长快、肉质鲜美等优良品质。  鲈鱼人工育苗的关键在于优良亲本的获得。实践证明,在鲈鱼的繁殖季节,很难捕获性腺发育良好(期、期)的野生亲鱼,使得利用海捕亲鱼进行人工授精培育苗种的工作很难实行。培育人工亲鱼的方法虽然较为困难,但势在必行。我国南方沿海由于网箱养殖条件优越,无需越冬,人工养殖4~5a可以成为优质的亲鱼。而北方尤其是山东沿海,由于存在着越冬的障碍,致使养殖业户难以坚持养殖数年,以培育出鲈鱼亲鱼。…  相似文献   

20.
台湾东风螺的生殖腺组织学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柯才焕  李复雪 《台湾海峡》1991,10(3):213-220,T002
本文运用组织切片技术对台湾东风螺的雌、雄生殖腺进行了周年研究。生殖腺在组织学上可分为4个时期,即增殖期、生长期、成熟与产卵期和退化期。卵子发生也历经卵原细胞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和退化期4个阶段。早期卵母细胞具有十分明显的卵黄核(yolk nucleus),早期精巢具有大量的支持细胞。台湾东风螺的繁殖期在福建诏安沿岸是6~9月,水温和食物保障是影响性腺发育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