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具开采价值的多金属结核资源海底矿物资源种类繁多。目前所说的国际海底矿物资源主要指的是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深海底的多金属结核、富钴的锰结壳和金属硫化物热液矿床。其中,海底多金属结核目前尤其引人瞩目。世界各大洋的深海底蕴藏有通称为锰结核的富含镍、铜、钴、锰等76种元素的多金属结核资源约3万亿吨,其  相似文献   

2.
海底锰结核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大洋底部的沉积矿产,是极为重要的海洋资源之一。海底锰结核含大量的铜、钴、镍以及稀有贵重金属,且蕴藏量巨大。近30年来,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枯竭,研究开发和处理锰结核的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资料介绍,现已探明的全世界海底锰结核总储量为3000~3500亿吨,其锰、镍,钴,铜等金属的含有量高于陆地储量的数十或数百倍。当陆地上的这些金属资源以目前的开发速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区XRF技术的大洋固体矿产成分快速无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海固体矿产主要由铁锰结核、富钴结壳和多金属热液硫化物组成,元素在矿产中原位的分布和含量,对了解矿物成因、品位以及评估其经济价值有重要指示作用.本研究利用微区XRF分析技术对铁锰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3种大洋类型矿产样品,进行高分辨、原位和无损的多元素空间分布检测,结果显示了不同元素在3种类型矿物中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由于世界金属价格的下跌、联合国海洋法会议规定的繁琐条文以及对结核采矿可行性过于乐观的设想 ,使得勘探深海锰结核的首次尝试以失败告终。随后注意力又集中到海山的富钴锰结壳上。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人们寄希望于一些长期的计划以确立深海锰结核采矿的可行性。这些计划则需本国政府的大力资助。近年来海底热液矿物也引起人们的关注。自1 983年以来 ,一些学者就对离散板块边缘的海底热液矿物资源潜力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其中对红海中部亚特兰蒂斯二号深海海底的沉积物矿产进行过有关其商业潜力的最详细评价。该矿床是迄今已知海洋规…  相似文献   

5.
吴克勤 《海洋科学》1981,5(3):46-47
一个崭新的工业部门——海洋采矿业正在逐步形成。海洋矿藏的蕴藏量十分巨大,据专家们的计算,整个地球上海水中含铜150亿吨、锰150亿吨、银5亿吨、金100亿吨、铀50亿吨。仅在太平洋1800万平方公里的海底表面,分布的锰结核就达15000亿吨,按目前世界上钛、镍、钴、锰和铝等金属的消耗量估计,三大洋海底锰结核所含金属,钛可用200万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于海底热液矿床的研究与对洋底锰结核研究相比,其历史要短得多。从1965年首次在红海发现热液重金属泥以来,进展颇快,十多年时间里相继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许多海域发现了热液矿床(矿物)。其分布虽不及锰结核普遍,但矿床集中,品位高,离大陆较近,水深浅,与板块运动有关,因此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丰富地质学的成矿理论上都有重大意义,也是板块运动的一种佐证。  相似文献   

7.
锰结核是一个潜在的矿产资源。它的特点是蕴藏量丰富,所含稀有贵重金属多。仅太平洋海域就有16000亿吨多锰结核,其中含有锰2000亿吨,铜50亿吨,镍90亿吨,钴30亿吨。如果考虑到它还继续源源不断的增长,简直可以说海洋锰结核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锰结核已进入商业性开采阶段。美国、日本、苏联、西德、法国、英国等都相继建立了冶炼锰结核的工厂。美国冶炼锰结核所得到的贵重稀有金属在国家的矿产资源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矿产资源评价的协同区域化理论和协同克立格方法,同时结合大洋CC西区锰结核资源评价工作,探讨其在大洋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在CC西区的锰结核矿石中铜、钴、镍是三种相关而经济价值又不同的金属,同时矿石的分布水深也是制约开采成本的重要因素.利用协同克立格方法建立资源评价模型,估计上述区域化变量在空间中的有利组合分布样式来圈定更加有潜力的矿区位置以及估计资源量,达到资源定位预测和定量评价的目的.这种方法对锰结壳资源评价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9.
大洋深海硫化物矿调查成就与研究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述 美国、法国和墨西哥《SIAMEKS》国际科考队曾于1978年在东太平洋隆起北纬21°处的考察过程中发现了硫化物矿。早在100多年(1875—1878)前,英国“挑战者”号调查船发现大洋中的铁锰结核和钴锰结壳及磷灰岩。在大洋中脊范围内发现新形式有用矿产-即同热液活动密切有关的硫化物矿,它与结核和结壳不同,不仅埋藏在海底表面,而且还产于大洋基底岩石中。  相似文献   

10.
俞旭 《海洋科学》1979,3(2):44-50
广阔的深海平原和丘陵的表面、分布着举世瞩目的锰结核。其数量之巨,宝贵金属含量之多,都是十分惊人的。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千百亿吨的锰、铁、铜、钴、镍和其他三十余种金属元素、稀土元素和放射元素。因此,深海锰结核将是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中,人类的物质文明赖以维持的重要金属资源。这些沉睡在碧波之下的锰结核即将被人们开发和利用,从而  相似文献   

11.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分布广泛,介绍了海底热液硫化物开采情况,阐述了目前硫化物矿区的申请和资源评价状况。综合研究表明,认识海底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提高对海底多金属矿集区的预测能力,可为我国在"区域"内的资源勘探提供支撑。加强海底热水矿床的三维结构分析,开展圈矿与矿床储量综合评价技术研究,建立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地质模型,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当前,日本、印度和南朝鲜都在推行有关海底开采锰结核的计划。日本缺少天然资源,尤其是矿物资源。为了不依赖他国保持经济繁荣,因此日本愿意为开采锰结核付出高昂代价。印度则认为采矿计划有助于今后几十年的战略问题,当局大力支持尖端科技,以此向第三世界国家显示工业实力。南朝鲜同样缺乏维持现代工业经济所需的大部分矿物资源,为了加强钢铁生产能力,满足造船业的需要,南朝鲜对锰的需求日益增大。它的铜和镍大  相似文献   

13.
世界大洋底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其所含的锰、钴、镍、稀土等矿产是陆地含量的数十倍乃至数百倍或更高,因此是未来矿产资源的接替区。本文介绍了世界大洋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及深海稀土等资源现状、分布及潜力,分析总结了21世纪以来国际海底区金属矿产勘查合同现状,并介绍了俄罗斯、巴布亚新几内亚、日本、中国等国家在其专属经济区内进行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硫化物开采实验的情况。由于世界大洋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其勘查开发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国际海底勘探合同不断增加,商业开发提上日程,但国际海底区的金属矿产资源开发仍面临技术、规章、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锰结核在大洋底部蕴藏量极大、根美学者梅纳德估计。仅在太平洋底部就蕴藏有上万亿吨。当然,在其他洋区也一样的丰富。锰结核富集30多种金属,其中有不少属稀贵金属。所含锰、铜、镍、钴等金属的储量可能超过陆地储量的200倍到3000倍。锰结核更可贵的地方是每年都在增长。有人估计,太平洋底的锰结核,每年可增长一千  相似文献   

15.
海洋锰细菌与锰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锰结核大量而又广泛地分布于海洋环境,据统计,仅太平洋的锰结核储量就达16600亿吨。其中含锰达2000—4000亿吨,镍90—164亿吨,铜50—88亿吨,钴38—58亿吨,一些有用金属的平均含量高出地壳平均值46—274倍,并且以年增长率为1000万吨激增,实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矿床,由此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兴趣和关注。研究海洋锰结核的起因、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成了当今“热门”课题。锰结核研究,迄今已逾百年,早在十九世纪的“挑战者”环球科学探险时代,海洋地质学者就开始锰结核调查研究。经百年来的研究,目前普遍认为锰结核的海底形成机理可概括为两种,一是生物形成机理;二是地球化学形成  相似文献   

16.
现代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矿床的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其资源效应是近30年来地球科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调查研究表明,有200多个现代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矿床分布于现代海底的各种构造环境中,其中以洋中脊和弧后环境居多,这些矿床中有40多个还具有较大的规模和储量,其中的10个在目前阶段是可以进行勘探和开采利用的。由于巨大的资源潜力,一些国际著名的矿业公司开始关注并投资于现代海底热液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商业性勘探与开发,并希望在5年内获得商业性效益。而在我国,对于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的调查与研究才刚刚起步。在收集和整理世界各国调查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的产出特征、矿物和元素组成等,分析了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的资源潜力,并对我国的调查与勘探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深海大洋底,即国际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最有开采远景的为锰结核或称多金属结核。锰结核含有30多种有用金属,其中最有提取价值的是锰、铜、钻、镍等四种金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称《公约》)中明确规定,国际海底及其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国际海底资源的开发应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进行管理。《公约》第十一部分和附件三、附件四,以及与《公约》同时通过的《关于多金属结核开辟活动的预备性投资》决议(即决议二)等,就国际海底资源勘探、开发的各项法律制度做了详尽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六十年代曾有人预测,锰结核大规模开采的时机是七十年代末,而七十年代初又有人预测是八十年代初。现在已经看到,这种估计没有兑现,主要原因是,深海锰结核大规模工业开采的时机不仅仅取决于开采技术的可行性,还取决于许许多多其它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可行性、镍铜钴锰四种金  相似文献   

19.
继大洋多金属结核被发现之后,海底热液矿床又成为重要的大洋多金属矿产之一海底热液活动向大洋输送物质的通量及海洋物质收支平衡的研究成为当前海底热液活动研究的热点.东北太平洋是大洋多金属结核的主要分布区.  相似文献   

20.
深海热液硫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79年人们首次在现代海底一系列的地质构造如洋中脊、岛弧后裂谷和海山上发现了热液硫化物矿床后,经过20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热液硫化物含有多种金属,且含量较高,是国际海底另一种具有广阔开采前景的资源之一。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一些国家在热液硫化物的勘探和开发利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有人估计,商业性开采不会遥远。但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全人类共同遗产。因此,对其的勘探和开发将面临有关法律问题。国际海底管理局将于明年制定国际海底其它矿物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