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环渤海地区分县社会经济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 采用神经网络确定权重的方法, 对该区分县农村空心化程度和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综合测评, 并以山东省为例, 进行两者耦合规律探索。结果表明:① 环渤海地区农村空心化区域差异明显。高度空心化且进入稳定期的地区主要集中在“C”型沿海地区;平原传统农区, 农村空心化正处空心化的成长、兴盛期;农村空心化低值区主要集中落后山区。② 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差异明显。辽中平原粮食主产区、冀中南粮食主产区、鲁西鲁南粮食主产区集约度较高;低集约度主要集中在太行山区、长白山区、沂蒙山区、坝上高原等落后地区。③ 农村空心化与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存在着耦合联动关系。空心化出现、成长期,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农村地区隐性失业问题得以解决, 耕地利用集约度不断提升;农村空心化发展至兴盛期, 农村地域发展面临主体弱化, 耕地利用集约度有所下降;至空心化稳定期, 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和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 耕地利用集约度将反弹上升, 最终趋于波动稳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要介绍安徽省自然资源开发的经济环境条件,重点论述农、林、牧、水产及土特产品和矿产、旅游等资源优势。最后提出安徽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交通布局,建立能源、水产、名、特、优产品等商品基地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
贵州喀斯特山区墓地利用管理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贵州亮岩峰丛山地的墓地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显示出墓地在一定坡度上的特定地段有集中趋势;在对墓地选址与土层厚度进行显著性检验后表明:喀斯特地区土层厚度著性影响墓地分布。以至于绝大多数墓地集中分布在日照较好、排水畅通、土层较厚的阳坡山麓地带,以占用土层较厚的优质耕地为主。在现实的墓地利用管理实践中,实施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建立有偿使用制度、严格用地指标,加强墓地绿化,实行墓地园林化建设等措施,以期综合性多元化开发利用墓地,有效保护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锡林郭勒盟耕地利用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分析耕地及基本农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的前提下,依据相关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结合锡林郭勒盟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和锡林郭勒盟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潜力与现实,提出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利用及保护的措施,为锡林郭勒盟耕地布局和保护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6.
河南省耕地保护态势与社会责任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综合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探讨了耕地保护的责任机制问题.认为政府在耕地保护中应承担主导责任,农民应承担参与责任、企业应承担节地责任.提出了构建新的耕地保护评价指标体系,改进现有管理办法;建立耕地保护的激励机制,提高耕地保护意识和主动性;积极推进全民参与的力度;重视中低产田改造和耕地生态环境防治问题等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的措施和建议.耕地保护需要构建"大家管、大家用、大家负责"的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7.
分析和评述了国内耕地利用与保护的研究动态,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国内有关耕地利用与保护的研究经历了研究背景由耕地无保护向耕地严格保护过渡,研究方法由定性为主向定量和计量为主转变,空间落点由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向城镇化速度快、耕地资源禀赋条件好的中部地区转移。在某一研究论题断面上,东、中部地区始终先于西部地区。得出以下结论:经济、社会因子与耕地数量保护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已近饱和;耕地质量变动对耕地利用与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响应机制探讨亟待深入;我国应开展广义的耕地保护,走"目标多样化、政策多样化、途径多样化"的可持续耕地保护之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口对耕地的压力越来越大,耕地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耕地数量锐减,质量下降,区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已成为当今我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该文分析我国耕地资源的严峻形势以及耕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耕地非农化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耕地非农化现象及其主要症结,提出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人口对耕地的压力越来越大,耕地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耕地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且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已成为当今我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该文分析我国耕地资源的严峻形势以及耕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RS and GIS methods, land use information for 1985 and 1995 was acquired from TM images and analyzed. Then on both spatial and temporal aspects, this paper analyzes land use change in three provinces of Hebei, Shandong and Liaoning and two municipalities of Beijing and Tianjin in the Bohai Rim covering the period of 1985 to 1995. The extent, rate, areal difference and trend of various types of land use changes in the region, as well as spatial changes of major types of land use, thei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orientation are revealed.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are elaborated, so as to provide effective policy support for sustainable land use in the area around the Bohai Bay.  相似文献   

12.
Land use change in Bohai Rim: a spatial-temporal analysi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and use chang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global change[1-3]. The Bohai Rim is a hot spo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where land use changes remarkably. Analyzing land use change in this area is significant to the research of global change and regional sustainable land use.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much work undertaken on regional land use change in China, it was mainly on urban land use change[4-11], and few researches integrated remote sensing and GIS method. Based on data f…  相似文献   

13.
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效益综合测度及空间分异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土地利用的多功能性决定了土地利用效益的多样化。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效益测度指数与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探讨了环渤海地区县域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耦合格局及其协调发展特征。研究表明: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效益的空间分异性与集聚性特征显著;经济社会中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内陆平原区,生态高值区以冀西北间山盆地、坝上高原和辽宁山地丘陵区为主;从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类型看,环渤海地区磨合阶段区域数量最多,占研究区的63.9%,集中分布于冀中冀南和山东省;低度耦合、拮抗阶段的区域呈带状环绕环渤海北部地区;高度耦合区域呈现出散乱的点状空间分布格局;协调发展度指数显示,轻度失调区占据主导地位,其次是初级协调区域,滞后失调区域数量较少,分别占环渤海地区总面积的51.09%、31.76%和10.87%。通过划分土地利用类型区,制定差别化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加强区域土地管理与规划,建立健全区域利益协调与补偿机制,是今后统筹协调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TM image data and other survey material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land use change in the Bohai Rim during 1985–2005.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Land use pattern changed dramatically during 1985–2005. Industrial and residential land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creased by 643,946 hm2, of which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had the largest and fastest increase of 294,953 hm2 at an annual rate of 3.72%. (2) The outward migration of rural population did not prevent the expansion of residential land in rural areas by 184,869 hm2. This increase reveals that construction of rural residences makes seriously wasteful and inefficient use of land. (3) Arable land, woodland and grassland decreased at a rate of –0.02%, –0.12% and –1.32% annually, while unused land shrank by 157,444 hm2 at an annual rate of –1.69%. (4) The change of land use types showed marked fluctuations over the two stages (1985–1995 and 1995–2005). In particular, arable land, woodland and unused land experienced an inversed trend of change. (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arable land and woodland.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land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showed a net trend of increase during the earlier period, but only adjustment to its internal structure during the second period. The loss of arable lan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factories, mines and residences took place mainly in the fringe areas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along the routes of major roads, as well as in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oastal areas in the east. Such chang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5.
环渤海地区滩涂资源特点与开发利用模式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环渤海地区滩涂资源不仅占全国的 1 /3以上 ,而且滩涂面积随着河流泥沙人海淤积不断增加 ,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但滩涂生态环境脆弱 ,其开发利用必须遵循综合、立体、高效和持续利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采用保护性农业综合开发、鱼塘 -台田立体生态利用、农田生态林网建设、滨海草地综合改良、绿色环保产业与海水养殖、海侵防治保高产技术和生态旅游开发利用等模式进行滩涂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刘浩  张毅  郑文升 《地理研究》2011,30(10):1805-1817
处于城市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其土地集约利用的利用强度、利用形式与利用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土地利用最佳集约度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可有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交互耦合作用机制,本文构建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  相似文献   

17.
18.
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05,自引:15,他引:105  
朱会义  何书金  张明 《地理研究》2001,20(6):669-678
1985到1995年间,环渤海地区占总面积30%的土地发生了利用方式的变化,耕地变化是其核心类型。耕地变化的主要流向依次为农村居住用地、林草地、城市居住建设用地以及果园和水域。本文通过对耕地流向及其与人口变化、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等进行分析,确认土地管理政策、人均居住用地的增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以及城市扩张是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9.
耕地利用系统对全球变化和人类福祉具有巨大影响。论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究耕地利用系统的概念、构成、运行、功能和特点,并构建耕地利用系统研究框架,对于深化土地系统科学、解决耕地利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结论有:(1)耕地利用系统是农业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上投入适量生产要素种植农作物,进而获得农产品及相应效益的自然—人工复合系统,由耕地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及社会子系统构成,具有显性和隐性双重结构。(2)耕地利用系统运行及演化是自然生态过程、经济发展过程、社会演化过程耦合行进的结果,并涌现出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具有复合性、开放性、韧性和多等级性等特征。(3)耕地利用系统研究应遵循要素—结构—功能—机制—调控的理论框架,从各要素组成、作用关系及变化特征揭示不同要素的演化特征;从显性与隐性结构2个方面探索耕地利用系统结构及其转型规律;从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3个方面探索功能演化及其对于结构转型的响应特征;从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与调整机制、系统要素的相互影响与竞争替代机制、系统运行的信息传导机制、不同等级耕地利用主体协同与组织运行机制、耕地利用功能的涌...  相似文献   

20.
环渤海地区区域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20,自引:10,他引:120  
毛汉英  余丹林 《地理学报》2001,56(3):363-371
环渤海地区目前资源环境负菏已处于过载状态,成为制约今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采用定量方法研究该区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并对其今后变化的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提高区域承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