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两种资源 两个市场——构建中国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研究》,是“中国国情研究中心”第八号国情报告。 报告着重分析了21世纪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国内与国际之间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系统论证了“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互通有无,确保安全”的战略思想;提出了构建中国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框架和相应的主要对策,以求缓解我国21世纪前半叶战略性资源供应的危机,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中国国情研究中心”是由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建的。中心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中长期问题,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受到了中央和一些部委的重视和肯定。  相似文献   

2.
资源外交寓于国际地缘政治的长期博弈之中。地缘政治是一国对外交往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立足于内线周边和外线外围的地缘关系分析,总结了中国资源外交地缘政治的总体态势和潜在风险,并试图提出我国资源外交的基本思路。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中国的资源外交包括内线地带和外线地带两个层次:内线由接壤的邻国以及接近的近邻组成,是中国资源外交的战略依托地带;外线由涵盖美洲、欧洲、非洲和澳洲大陆的资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组成,是中国资源外交的战略腾挪空间。在这两个层次上,我国的地缘风险主要来自其他大国的地缘战略遏制、“走出去”战略的地缘选择权旁落、资源通道和贸易路线受制于人。要突破这些地缘限制与束缚,我国的资源外交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分清内线、外线战略方向的轻重缓急,以周边关系为首要、以大国关系为关键、以发展中国家关系为基础,积极拓展对外友好关系的发展空间,有序扩展资源合作领域,坚定维护国家资源权益。  相似文献   

3.
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构建中国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语:<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构建中国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研究>,是"中国国情研究中心"第八号国情报告.  相似文献   

4.
董树文 《地图》2019,(3):58-65
向地球深部获取资源能源,立足深部解决我国资源能源问题,事关国家安全,也是适应世界地质科学与资源勘查重心向中国和亚洲转移的国际新格局需求的需要。我国深地专项广泛汲取了许多其他国家和国际地球物理探测计划的经验,应用了大尺度、多学科、系统性的岩石圈深部探测最先进的技术,代表着未来地球物理探测的发展方向。“深部探测”,已成为地球科学发展的最后前沿之一。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地球年。今年4月22日是第39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同国际地球年中国行动的主题一样——“认识地球,和谐发展”,目的就是向社会公众普及地学知识,使公众深刻认识我国的资源与环境形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这个全人类共同讴歌地球母亲、保护资源环境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期盼真切地认识地球,尊重地球,  相似文献   

6.
<正> 1983年10月3日至28日,西德国际合作基金会(DSE)、西德宇航研究院(DFVLR)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共同举办了一个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短训班,名为“机助遥感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国际短训班。地点在慕尼黑南郊费达芬(Feldafing)。来自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等十个国家的30名学员参加了这期短训班。课程的主要内容为遥感技术与数据处理的一般原理及在土地资源调查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2012中国国际矿业大会部长及高层论坛,着重探讨了全球矿业的发展机遇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代表们积极宣传自身在资源、政策、项目、技术、经验……等方面的情况,真诚地表达寻求进一步合作的愿望。瑞典要保持作为欧洲领先矿产品供应商地位,阿拉伯国家要更新矿业法以发展经济,来自亚洲的蒙古国、老挝、柬埔寨要将地下的矿产转化为民生的福址,非洲国家要修建铁路、公路、港口和发电站以发展矿业,厄瓜多尔要有先进技术帮助进行资源开发,格陵兰愿将最大的铁矿、稀土矿与外资合作,中国的黄金企业也希望能争取至国际金价技术上的话语权。相互开放市场,互利互惠,成为论坛交流的普遍共识。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图书馆日前共同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7版)》和《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7版)》,同时还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科技界和社科界470种学术期刊从6210种期刊中脱颖而出分别入选这两个名单。《测绘学报》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9.
<正>为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科技及全方位合作,为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提供宏观战略咨询服务,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提供空间信息与环境现状信息支持,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城镇化发展及环境资源布局提出建议,2014年6月,"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环境格局与发展潜力"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启动。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郭华东院士主持。在吉尔吉斯斯坦举行的"第二届干旱半干旱区对地观测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10.
未来我国资源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已进入21世纪,我国“十五计划”将有一个新的起点;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一个全新的内外部环境;加入WTO使我国更多地参与国际分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需要有更多的资源能源投入。为了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应对未来资源、科技、经济等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制定出适合国情的发展战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正>矿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进程中,国际矿业交流与合作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在2010中国国际矿业大会  相似文献   

12.
能源是工业的血脉,是现代化工业国家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在当前各种矿产资源紧缺时代,能源矿产资源的紧缺尤为突出。美、日两个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一个是国土面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一个是国土面积世界最小的国家之一,能源资源十分匮乏。它们目前在世界上对世界能源资源所采取的能源战略不尽相同,一个是想方设法控制世界上的能源资源,一个是想方设法掠夺世界上的能源资源。因此,在世界新形势下,它们所采取的能源战略是不同的,值得我们分析研究,以研究制定我国的相应能源新战略。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矿产品消费量大幅增加,因此世界上尤其是西方国家出现资源的“中国威胁论”。本文以事实为出发点,通过数据来介绍中国对世界矿产品的需求和供应,提出中国虽然部分矿产品进口量大但占世界贸易量比重小、同时又向国际供应大量矿产品的观点,摆正对中国矿产品贸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空间遥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展现国家科技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国家农业与粮食安全、新一轮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水资源、生态安全、灾害监测与救援、城市发展与城镇化,构建和谐社会等各主要领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十一五”规划中都提出了对遥感数据与信息的重大需求。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巨大需求、国际的空前发展和激烈竞争的形势,为中国空间遥感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中国空间遥感迎来了历史最好的发展机遇期。目前,中国自行研制发射了30余颗对地观测卫星,已经初步建立了风云、海洋和资源等卫星系列,在卫星…  相似文献   

15.
期刊博览     
《中国测绘》2009,(3):88-88
地球观测领域国际合作成为国际科技合作主流;采用航天技术手段发展中国测绘卫星;地理信息系统30年发生巨大变化;运用综合物探方法探测地下水源;  相似文献   

16.
尊敬的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先生;尊敬的国际地质大会主席先生;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上午好!今天,我荣幸地会同近700名中国地质学家从盛夏的北半球中国大陆,来到初春的南半球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参加第34届国际地质大会,与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国际地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共同致力于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国土资源部门首先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对此,徐绍史部长提出五点具体要求:一是要深刻认识到,在形势极为复杂的一年乃至整个“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明显成效,同时要看到中国经济发展当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二是要认清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不稳定的趋势明显,要求我们更要关注国际经济形势走向以及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市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全市重大项目多、用地量大的实际,珲春市国土资源局坚持利用与保护并举,规范与发展并重,实现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发展,当好地方经济发展的护航者  相似文献   

19.
孟祥舟 《今日国土》2008,(10):31-33
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矛盾和困难。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破坏污染生态环境;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突出矛盾。事实鲜明地摆在我们面前:一方面,我国资源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现在所处发展阶段又在资源能源消耗比较多的工业化中期阶段,  相似文献   

20.
(2012年8月6日)今天,我荣幸地会同近700名中国地质学家从盛夏的北半球中国大陆,来到初春的南半球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参加第34届国际地质大会,与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国际地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共同致力于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我谨代表中国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学会,向大会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澳大利亚资源能源与旅游部、澳大利亚地球科学理事会等大会的举办方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与会的各位嘉宾、各位同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