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科姆赫认为:东赤道太平洋海面温度变化,会影响南极及其它地方上空的臭氧浓度。,赤道附近的海面温度会影响高压带与低压带四周的气压系统和风速。较热的海水会引发大气对流和风暴,后者反过来又  相似文献   

2.
陈英仪 《大气科学》1984,8(1):75-82
本文设计了一个热力—动力耦合的理论模式,所得到温度场和运动场的平均气候状态基本上与实况接近.分析表明,温度场和速度场是相互制约的,温度分布在纬向上的不均匀形成了垂直经圈环流,此种流场又把赤道的热量往极地输送,其结果与没有运动场耦合的情况相比,可使赤道温度降低而极地温度升高. 研究模式气候对太阳常数变化的敏感性后指出,要使冰界线从现在的72°N南移到冰河期的50°N,太阳常数要减小15%左右.这在考虑或不考虑流场耦合的模式中都是差不多的.  相似文献   

3.
叶更新 《气象科技》2015,43(5):849-857
利用N S(Navier Stokes)方程和一个基本假设推导出星体大气平均纬向风和平均气压公式,根据公式讨论了地球大气纬向风系和平均气压以及副热带高压的成因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地球大气纬向风是大气微团密度与基准大气密度存在差异而形成的,大气微团的密度大于(小于)基准密度,则为西风(东风);密度的差距越大,风速越强。在中高纬度地区大气微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而向空间辐射多,导致其密度变大,因此在中高纬度盛行西风;而在低纬度地区,因为吸收的太阳辐射多使大气微团密度变小而盛行东风。夏季(冬季)太阳辐射增强(减弱)使得大气微团密度变小(增大),进而导致中高纬度地区西风减弱(增强)和低纬度地区的东风加强(减弱)。风速的大小还与纬度的余弦成正比,这就使得最大西风带位于中纬度地区而不是大气微团密度最大的极地附近;也使得最大的东风不是发生在太阳直射点附近而是靠近赤道一侧。根据气压公式和大气密度的经向差异可以得出中高纬度区域气压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分布特征,而太阳辐射所造成低纬地区密度的减小是该区域气压大于中高纬度的主要原因;在赤道上纬度的正弦为零,使得气压在赤道上存在极小值,导致了赤道槽和副热带高压的形成,且太阳辐射越强、副热带高压越强。因为纬度正弦因子的存在,使得副高脊线总是位于太阳直射点的向极一侧。在假定太阳大气为理想气体的情况下,由N S方程推导出太阳大气自转角速度随纬度的变化公式,由此解释了太阳较差自转的成因在于低纬地区的大气微团密度大于高纬度,并且在赤道上大气微团的密度最大。该公式与观测得到的经验公式在略去高阶小项后一致。由此认为,太阳大气的运动在形成机制上与地球大气没有区别,不同的是在太阳表面没有象地球表面那样受太阳辐射的影响,N S方程是所有星体(包括恒星、行星)大气共同遵守的动力方程。  相似文献   

4.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定义了1950-2009年菲律宾越赤道气流强度指数,并研究其与南半球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菲律宾越赤道气流受南半球低层极地高压、绕极低压带和中纬度副热带高压,以及高层巨大的绕极低压影响;南半球环流对菲律宾越赤道气流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南极涛动的调整,对澳大利亚高压产生影响来发挥作用,从南极涛动发生调整到对越赤道气流及北半球环流产生影响,有约4a的时滞;澳大利亚高压强度和位置的变化对菲律宾越越赤道气流有重要影响,关键区位于澳大利亚高压西北方向的洋面上。  相似文献   

5.
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东部海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6  
陈烈庭 《大气科学》1982,6(2):148-156
本文根据1957—1976年太平洋的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和海温资料,分析了赤道东部海温与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场的时滞相关。发现赤道海温的变化,就北太平洋而言,主要是受该洋东南部低层副热带及气旋的控制,而赤道海温对副热带高压的反馈,主要是发生在太平洋中部对流层副热带高压中心附近地区。赤道海温向副热带反气旋调整的时间平均为二个月左右,而副热带高压向赤道海温调整的时间平均为四个月左右。前者比后者更快。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调整形成了一种闭合的负反馈过程。整个过程约历时22个月左右,大致相当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赤道海  相似文献   

6.
朱炳海 《气象学报》1935,11(4):179-183
4.太平洋及其邻近之气团贝尔格龙1930年发表之“动力气候学的真铨”(7)以气团原地之区域,分气团为四大类:冰洋气团A,极地气团P,热带气团T,及赤道气团E。又因海洋与大陆之不同,每大类再分为二小类,即有冰洋大陆气团cA,冰洋海洋气团mA,极地大陆气团cP等等八类。如  相似文献   

7.
应用1951—1986年北半球海平面气压资料定义了冬季季风高压,并就季风高压与极地热状况的关系及其对东亚气温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前期秋季北极海冰及春季(3—4月)极区上空大气温度与季风高压关系密切。季风高压强弱变化对我国冬季气温具有显著影响,对苏联远东南部地区及日本等地的气温趋势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南半球环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台风群中期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通过对南北半球环流6年资料的分析,发现在北半球夏季5~8月,南半球中纬西风指数、低纬西风指数、赤道气压指标与北半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台风群的中期活动均有较好的关系。在台风群活跃的年份,台风群生成阶段前后,环流变化由南半球中纬先开始,随后南半球低纬和赤道地区环流也出现变化,赤道气压指标到达低值,此后,北半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特征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上述南北半球环流系统变化的传播过程为准二周周期。  相似文献   

9.
我国旱涝36年周期及其产生的机制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本文分析了近五百年旱涝资料,发现我国东部存在36年左右的周期,长江下游地区尤其明显。进一步研究了近百年大气环流的多年变化,发现赤道中太平洋地区36年周期最突出,并且与旱涝的周期变化有密切关系。利用近期的海温资料及以前不同作者的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个旱涝36年周期变化机制的模式:当赤道中太平洋海面温度偏低时,相应赤道中太平洋海乎面气压偏高,澳洲附近气压偏低,对应南方涛动指数偏强,沃克环流强,哈得来环流东弱西强,北半球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弱西强且西伸、位置偏南,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偏涝;反之则偏旱。  相似文献   

10.
符淙斌 《气象》1978,4(2):16-17
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夏季影响我国的重要天气系统,掌握它的变化情况是做好汛期预报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 热带海洋是副高生长、发育的地方,同时这里又是推动大气热机的主要能源区。我们曾经发现,赤道太平洋的海面温度和副热带高压总体强度及西伸程度之问存在着长周期的耦合振荡现象。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分析了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面温度、气温、  相似文献   

11.
王向东  廖洞贤 《气象学报》1997,55(4):484-491
从原始方程出发,应用大气运动的对称反对称性理论,就赤道地区一呈偶极子分布的反对称冷热源对越赤道气流的形成和维持作用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非绝热加热的反对称分布对越赤道气流的影响是通过诱发和维持反对称的气压场分量来实现的。即在热源上空低层形成低压,高层形成高压;在热汇上空形成相反的气压场。这样,在赤道上空高、低层就将形成与相应气压梯度方向一致的越赤道气流  相似文献   

12.
福州市PM10突变特征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2004~2006年福州市PM10逐日资料,及同期地面气象要素资料和08时850 hPa天气图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PM10发生突变时气象条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地面气象要素场出现气压下降、风速下降、温度上升、相对湿度上升、降水量下降或出现气压上升、风速下降、温度下降、相对湿度下降、降水量下降的配置时PM10易发生正突变;当出现气压上升、风速上升、温度下降、相对湿度维持、降水量上升或出现气压下降、风速上升、温度上升、相对湿度上升、降水量上升的配置时PM10易发生负突变;当受大陆高压后部、暖区辐合系统影响时,PM10发生正突变的概率较高,受切变线、大陆高压前部系统影响时,PM10发生负突变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温暖湿润的热带或赤道海洋气团控制,天气炎热潮湿。冬季受寒冷干燥的副极地或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天气寒冷干燥。因此,分析我省各地冬夏两季舒适程度的地理分布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谢倩  黄土松 《气象科学》1990,10(4):325-338
本文从观测分析和数值试验两方面研究了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和北极海冰覆盖面积的异常对太气环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道热源和极地冷源的变异是影响大气环流异常的两个重要方面因子,极地海冰变异与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低谱途径,将二层准地转模式化为一个八维的强迫耗散的非线性系统。沿南北方向除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强迫外,模式还包含近似描述增温的副热带大陆与其南面海洋之间热力差异的强迫参数θ_c.在θ_c的一定范围内,模式大气显示出多平衡态特征,它们分别对应于对流层上层副热带高压的东部型和西部型流型。θ_c越过临界值后,模式大气又显示出多周期态特征,它们分别对应于对流层上层副热带高压的不同形式的东西振荡。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驱动大气运动的主要能源是太阳,特别是赤道和极地之间净辐射梯度。由于以前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对一个个天气过程或变化的天气特征来说,辐射过程通常是不重要的,所以,至今有关辐射过程的研究工作绝大部分以考虑平均经向廓线为主,也就是说主要从气候学角度来讨论大气中的辐射平衡过程。这也可能与当时的观测条件有关,地面  相似文献   

17.
邹进上  史余山 《气象学报》1984,42(4):480-485
平流层内冬季极地为一冷性低压(极涡),中高纬度盛行偏西风,副热带高压位于22°—25°N,脊线以南盛行东风。夏季极地为一近于正圆形的暖性高压控制,它通常于7月份最强,高压中心基本上与温度场上的暖中心重合,整个北半球盛行东风。由于对流层内在中、高纬度不论冬夏总是盛行西风,因此在这些地区内,在垂直方向上风向随高度有一急剧转换(由偏西转为偏东),其转换高度一般在16—20公里高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基于近47年来NCAR/NCEP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风场、地面气压,比湿以及NOAA重构的印度洋海表温度资料和中国西北东部97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资料,首先利用百分位法定义了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运用SVD及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前期秋季、冬季、春季及同期夏季印度洋海表温度同夏季中国西北东部极端降水事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前期春季印度洋海温异常对预测夏季中国西北东部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具有较明确的指示意义,关键区位于赤道印度洋地区。如果春季赤道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从同期春季到后期夏季,100~110 °E平均经圈环流在赤道附近表现为异常上升气流,对应30 °N附近在对流层中、上层表现为异常的下沉气流,同时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异常偏弱,使得后期夏季由于没有异常的水汽输送到我国西北东部地区,从而极端降水事件偏少,而偏冷年份正好相反。另外在春季赤道印度洋海温异常暖年,后期夏季南亚高压偏强,且呈西部型;而在异常冷年,南亚高压偏弱,且呈东部型,这可能是引起夏季中国西北东部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的另一原因。  相似文献   

19.
1950—2009年夏季菲律宾低空越赤道气流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1950—2009年NECP/NCAR的月平均经向风再分析资料,根据夏季(6—8月)菲律宾低空越赤道气流的特征,定义了该支气流的强度指数IS和位置偏移指数IL,并根据这两个指数分析了菲律宾越赤道气流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对应的环流特征,以及其与亚洲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IS主要呈现弱、强、弱、强的年代际变化特征,IL主要呈现振荡、稳定、径直转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IS与由低层澳大利亚高压北侧冷空气活跃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减弱所造成的经向气压梯度的变化有关,IL与澳大利亚地区和赤道低槽区高、低层的南北气压梯度有关。IS与印度尼西亚、孟加拉湾南部、热带西太平洋和澳大利亚东部的降水关系密切,IL与孟加拉湾和中国南海南部的降水关系密切。此外,IL与澳大利亚上空的垂直运动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4—2007年三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PM10的监测值及气象因子(气压、风速、温度、湿度、降水、蒸发量)观测资料,以及同期08:00 850 hPa天气图资料,定量分析了PM10的突变特征以及突变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PM10突变事件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冬、春季节发生突变的概率较大;当地面气象要素场出现气压下降、风速减小、相对湿度下降、降水量减小而温度上升、蒸发量加大的配置时,PM10易发生正突变,当出现气压上升、风速加大、相对湿度上升、降水量增加而温度下降、蒸发量减小的配置时,PM10易发生负突变;当受大陆高压后部、暖区辐合系统影响时,PM10发生正突变的概率较高,受大陆高压前部、切变线系统影响时,PM10发生负突变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