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蒋帅 《海洋世界》2010,(4):52-54
尽管"共青团员"号核潜艇沉没后放射性物质暂未泄漏,但在海水的腐蚀和在强大的压力下,最终会彻底破坏核动力装置及装载的核武器,造成放射性物质外溢,进而污染海洋环境、危害生物。  相似文献   

2.
“K-219”号急速下沉约100米之后,布里坦诺夫下令把中央压载水舱里的水排出。他认为,这时的首要任务是带领119名部下活着回家,为此他会不惜任何代价,甚至触犯向敌人暴露行踪的弥天大罪。“K-219”号下沉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随后开始向上浮升,不久,潜艇猛然向上一耸破水而出。由爆炸到浮出水面,只不过两分钟时间。可是警报器还是一个接一个地响,通话系统传来急速的报告:“4号舱……浓烟密布,彼查奇科夫昏迷了。”接着报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核潜艇“K-219”号的船长伊戈·布里坦诺夫呷一口茶,仔细聆听艇上的声音。他出海已经一个月,对那片嘈杂声早就适应了。那些声音包括蒸气的嘶嘶声,以及潜艇两个引擎的隆隆声。潜艇中央指挥部就是他的世界,那是个热哄哄的矮顶小房舱,里面有20个人挤在一起工作,除了机器的吱吱声外,还有叮当声、嗡嗡声、风扇声,吵闹得像个工厂,而不像导弹潜艇的神经中枢。  相似文献   

4.
红将 《海洋世界》2013,(5):44-45
当我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登上古斯特洛夫号的时候,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还是那条快乐的人民游船吗?我还记得上次登上这条船的情景。当时我是柏林钢铁厂的一名普通工人,在政府组  相似文献   

5.
1944年8月,美军夺取了太平洋战场上具有战略意义的马里亚纳群岛,突破了日本的内防御圈,步步逼向日本本土,将死亡之链套在了日本帝国的脖子上。“信浓”号原是超级战列舰“大和”号、“武藏”号的姊妹舰。日本在中途岛海战失败后,苦于大型航空母舰的不足,才决定将这艘正在缓慢建造中的第3艘“大和”级战列舰改造成航空母舰。几千名工人在封闭的横须贺海军造船厂里日夜突击施工,才使它于11月19日在一些收尾工程尚未完工的情况下匆匆下水服役,为穷途末路的日本海军去作最后一博。11月28日下午,载着2400余名缺乏训练的舰员和许多海军造船厂工人的“信浓”号从横须贺军港启航,在3艘驱逐舰的护卫下驶往吴港“避难”,并将在那里完成最后的收尾装备工程。傍晚时分,“信浓”号驶出东京湾,进入了辽阔的大洋。为了减少被美军飞机和潜艇发现的可能,舰长阿部海军大佐下令各舰采取严格的灯火管制,将航行灯全部关闭,借着夜色小心翼翼地以Z字形防潜曲线前进。此时,东京湾以南100海里正游着美国“射水鱼”号潜艇。它本来的任务是营救可能在空袭中被击落而迫降在海上的B-29轰炸机乘员,可是这一天的空袭行动取消了,它奉命离开指定海域去自由活动。艇长恩赖特不甘心空手而归,...  相似文献   

6.
惨祸发生在1993年9月17日凌晨4时,南纬41°41′、西经17°21′的南大西洋中,除43岁的老水手阿尔图霍夫外,30名船员全部丧生。阿尔图霍夫后来回忆说:“当时船员们已奋力救生,但大概错过了什么时机。”“波列斯克”是俄罗斯波罗的海航运公司的一艘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1月13日晚,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的大型豪华邮轮协和号从意大利首都罗马附近的奇维塔韦基亚港启航,踏上了为期7天的环绕地中海的旅程,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震惊了4000多名乘客和世界。20点左右,当协和号驶入意大利吉利奥岛附近海域时,不幸触礁搁浅。邮轮左侧船身被划出一道70多米长的裂痕,导致船体迅速渗水并开始出现倾斜。船长原本试图驾驶邮轮到附近的浅水区,以便放下救生艇疏散乘客,不过未能成功,船长不得已下令所有乘客和船员穿上救生衣弃船逃生。  相似文献   

8.
1955年1月17日,美国潜艇“鹦鹉螺”号,在寒气森森的细碎波浪中,进入康涅狄克州泰晤士河的主要水道,开始它的第一次海上试航。艇上的信号灯向岸上发出历史性的信号:“我艇正用核子动力前进”。这几个字宣告了战舰的另一个时代的开始。本世纪30年代末,在“美国核潜艇之父”海曼·里科弗的大力推动下,美国首先将核动力研究用于海军舰船的动力推进方面。1948年5月,美国核能委员会和海军部批准了研制第一艘核动力潜  相似文献   

9.
位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港附近,是凄凉孤独的“泰坦尼克”号遇难者公墓,那次海难的许多遇难者都长眠在这里。共打捞上来200多具尸体,50多具被亲属认领,其余的则被安葬在哈利法克斯3座公墓内,墓穴是按顺序编号的。费尔维公墓121座,B.德·赫什公墓10座,奥利维特山公墓19座。入葬时,因死者的宗教引起了一些麻烦,4具安葬在犹太教 B.德·赫什公墓的尸体,后来发现却是天主教信徒的遗体。  相似文献   

10.
1917年2月,以欧洲大陆为主战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当时,远在大西洋彼岸一直保持“中立”的美国见“渔翁得利”的时机成熟,终于以反对德国“无限制潜艇战”为借口对德宣战,其具体所指即发生在1915年5月的“卢西塔尼亚”号客轮沉没事件。这艘被德军潜艇击沉的客轮上有  相似文献   

11.
80多年来,人们只要谈及世界著名的海难事故——“泰坦尼克”号巨轮葬身海底的惨剧,必然会联想到“加利福尼亚人”号船长斯滕利·洛德。因为洛德一直被指控是一个“见死不救”的卑劣船长。事故发生在1912年4月14日夜晚,“泰坦尼克”号正穿过多冰的水域,驶越北大西洋。不知是船长的麻痹大意,还是在劫难逃,海轮与冰山突然相撞,轰隆一声巨响,“泰坦尼克”号连同船上近1500人慢慢被海水吞噬。据说当时正好有一艘在不远  相似文献   

12.
红将 《海洋世界》2013,(7):50-51
1939年12月11日,夜。狂风的呼啸声不绝于耳,卷起海浪拍在甲板上,船身剧烈地颠簸着,发出巨兽低吼般的隆隆声响。我被吵得无法入睡,从床铺上坐起来,走到舷窗边向外看去,只看到一片深邃的黑暗。我们到哪里了?说话的是同舱的伊万耶夫,看来他也睡不着。我一直在留心这家伙,因为他曾是个盗窃犯,不久之前刚从监狱里放出来,和他一同被释放的还有数百名犯人,他们都被安排乘坐这艘  相似文献   

13.
朱瑾 《海洋世界》2006,(3):24-29
“如果有必要,我们愿意一直等下去。”2006年2月5日,海难后的第三天,在埃及港口城市塞法杰,遇难者家属颤抖着坐在地毯上,等待亲人的消息。尽管遇难者获救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但是他们仍旧不会放弃希望。  相似文献   

14.
红将 《海洋世界》2013,(6):52-53
船舱里又闷又热,空气中充斥着各种奇怪的难闻味道,让人几乎无法呼吸。船舱里塞满了人,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坐在地上。按照政府的说法,美国人的舰队就要打过来了,首当其冲的冲绳必定会受到攻击,所以我们这些当地居民必须进行疏散。我们所乘坐的这艘名为对马丸的船原本是一艘货轮,战争开始之后被军队征用作为运兵船,不久之前才从上海返回那霸港,执行疏散居民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红将 《海洋世界》2013,(12):54-55
每年6月,教会都会组织住在曼哈顿岛的德同移民乘船前往东河海湾对面的长岛,在那里进行郊游和野餐,传播主的福音,今年也不例外。作为一名虔减的信徒,我很荣幸地波任命为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负责整个活动的统筹规划。、经过一番比较之后,  相似文献   

16.
清欢 《海洋世界》2011,(12):28-31
大多数人都是从电影《泰坦尼克》中认识这艘船的,十几年过去了仍有人记得俊俏有才的杰克与漂亮的罗丝在船头深情相拥的十字架造型,以及那句经典的"You jump,I jump".但如果问"你还记得‘泰坦尼克号’那艘船吗",恐怕除了一句"哦,我记得那是一艘被冰山撞沉了的船"之外,就没有太多的收获了.那么,现实中的泰坦尼克号究竟...  相似文献   

17.
民族英雄邓世昌在中日甲午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的壮举,早已是妇孺尽知,有口皆碑,但他指挥的“致远”舰是如何沉没,直到今天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一个百年之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致远”舰在黄海海战中被日舰用鱼雷击沉。查诸史籍,此说源出于姚锡光的《东方兵事纪略》。《东方兵事纪略》中言:黄海海战中,“致远药弹尽,适与倭舰吉野值,管带邓世昌……谓倭舰  相似文献   

18.
14年来一直平安穿梭于波罗的海的“爱沙尼亚”号渡轮是一艘有名的“狂饮之舟”,船上设有好几个酒吧,名酒荟萃,欢愉气氛通宵达旦。因而,1994年9月27日,当这艘15566吨的巨轮从爱沙尼亚的塔林市启程开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时,旅客们全都兴高采烈,准备好好地享受一番。这一天,船上还有好几个度假旅游团,其中包括64人的斯德哥尔摩便衣警察团和来自瑞典南部的56位退休老人。尽管总共只有1049名乘客,刚好是满载量的一  相似文献   

19.
小布什政府上台后,对建造NMD(导弹防御体系)计划非常积极,虽然众所周知其矛头是指向中国及俄罗斯,但美国当局却矢口否认,说建造NMD的目的完全是为了防止所谓“无赖国家”及恐怖分子的突然袭击。  相似文献   

20.
吴溪 《海洋世界》2008,(9):55-58
10米长,495千克重——2007年2月,巨型乌贼再次浮出水面。人类对巨型乌贼仍然知之甚少。最近的科学研究表明,巨型乌贼“块头很大,看似凶猛”,其实却是“行动缓慢,性格温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